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特训三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5953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特训三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特训三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特训三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特训三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特训三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特训三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docx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特训三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特训三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特训三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docx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特训三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

期末特训三空气与生命能力测试

一、单选题(共20题;共30分)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以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C.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有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D.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它能用于灭火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②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③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

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如图,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可燃物 

B.缺乏O2 

C.排出的气流中CO2的含量高 

D.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4.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D.物质W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5.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连接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红磷要足量

C.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胶塞   D.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

6.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人工树叶”是一种模拟电化学实验装置,该装置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燃料丙醇(C3H8O)。

则下列不属于“人工树叶”作用的是(  )

A.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C.为人类提供能源 D.为人类提供食物

8.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黑色)+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为Ag2S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          

D.反应前后,银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9.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

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火星四射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发白光

10.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硫原子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68

10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4

x

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y=9:

32

B.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中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11.某班同学在学习空气的相关内容时,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甲同学:

液态空气用来制取氮气、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乙同学:

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空气质量的78%

丙同学: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都属于氧化物丁同学:

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戊同学: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及其他气体组成的.

A.甲、乙、丙说法错误,其余是正确的

B.丙、丁、戊说法正确,其余是错误的

C.丁的说法正确,其余都是错误的

D.乙和戊说法正确,其余是错误的

12.若某植株的一叶片的主叶脉被切断(如甲叶),另一叶片上贴上锡箔(如乙叶);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色,锡箔C的位置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A.水和光    

B.叶绿体和光    

C.水和二氧化碳     

D.水和叶绿体

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5题图

13.如图是模拟人体膈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编号3模拟肺         B.装置中编号4模拟横膈膜

C.手向下拉4,小气球2变小      

D.手向下拉4,模拟的是呼气过程

14.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实验一:

验证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B.实验二:

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C.实验三: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实验四:

粗测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

15.图中曲线是不同温度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曲线所给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16.下面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注意:

呼吸频率用快或慢表示,呼吸深度用深或浅表示),则曲线1表示(  )

①睡眠状态 ②长跑状态 ③呼吸频率慢 ④呼吸深度浅 ⑤呼吸频率快 ⑥呼吸深度深.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第16题图第19题图第20题图

17.在反应2A+3B===2C+4D中,若A、B、C、D的质量比为8∶12∶11∶9,则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8∶12∶11∶9   

B.16∶36∶22∶36   

C.16∶16∶22∶9   

D.2∶3∶2∶4

18.将一颗1克重的樟树种子种到土地里几年后长城100多千克的大樟树,樟树能够增重,主要来自于(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阳光     C.氧气      D.二氧化碳

19.如图所示,如果甲是H2O和CO2,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呼吸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光合作用

B.乙是光合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呼吸作用

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光合作用

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呼吸作用

2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C.由大量微观甲“

​”聚集成的物质是单质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二、填空题(共6题;共19分)

21.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2.钢丝棉亦为钢纤维、钢羊毛,它是将铁制成0.125--0.189毫米的细丝而组成,钢丝棉在空气中用明火即能点燃,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

(1)请写出钢丝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钢丝棉在空气中可以直接点燃,剧烈燃烧,比普通的铁丝易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则瓶中的固体为________。

24.

(1)下列氮肥含氮量由高到低是排列顺序是:

________(用序号表示).

常见氮肥

①NH4NO3

②NH4HCO3

③CO(NH2)2

相对分子质量

80

79

60

(2)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xHy+(x+

)O2

xCO2+

H2O.判断等质量的①CH4,②C2H2,③C2H4,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5.甲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B的状态与甲图中曲线________段表示肺内气压变化相对应的过程.

(2)甲图曲线BC段表示某呼吸过程使肺内气压变化,这是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变化都是________,肋间肌处于________状态.

(3)本次呼吸中,吸气和呼气过程结束的那一瞬间甲图坐标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________大气压的值.

(4)经呼吸运动吸入的氧最终被人体组织细胞的________利用.

第25题图第26题图

26.如图乙为研究光合作用相关问题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绿色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NaHCO3可分解能产生CO2气体),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器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甲),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

(1)如果要在曲线ab段对应的NaHCO3浓度范围内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解释在c点以后叶圆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时间会随浓度增大而变长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4分)

27.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査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

(1)小明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误差,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4)通过比较发现,小明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差距,你认为引起本实验的误差还有什么?

(写出一种因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7题图第28题图第29题图

28.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      

A.锥形瓶质量

B.气球质量

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

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

(3)小李和同学们针对问题改进了装置,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再次探究,发现天平保持平衡,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应用:

某固体物质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CuO)、水、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9.如图是一盆栽藤本绿色植物局部与相关设施的连接示意图,其中A、B为该植物体上生长状态良好的两片绿色叶片,A位于普通空气之中,B位于双向通气的无色透明玻璃盒内,F1、F2为通气阀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请根据下列题设要求,分析回答:

(1)将该装置置于黑暗中,打开阀门F1与F2,开启吸气泵置换掉玻璃盒内原有气体后,同时关闭F1、F2和吸气泵。

10小时后,再次同时打开F1、F2和吸气泵,观察瓶中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此变化说明:

绿色植物体通过________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2)若先将该盆植物体置于黑暗中一昼夜,再按图示设置,先开启F1、F2和吸气泵,待玻璃盒内原有气体置换后,将该装置置于阳光下照射3~4小时(F1、F2和吸气泵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然后取叶片A、B分别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冲洗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其中呈现蓝色的叶片是________,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对比A、B两叶片颜色的不同,可以得出该对照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30.小丹在学习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后,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的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步骤如下:

①两个广口瓶编号甲、乙,向甲中放入萌发的种子,乙中放入 ▲ 的种子,将注射器活塞推至底部,注射器与广口瓶连接并将装置密封好。

②以上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4h。

③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放置   ▲   澄清石灰水。

④    ▲   。

⑤将注射器中剩余气体通入另外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瓶(20mL)中,将点燃的竹签分别放入这两个小瓶中,观察竹签燃烧情况后,立即将竹签取出。

⑴完善步骤①中的空格________________。

⑵完善步骤②中的空格________________。

⑶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请完善步骤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根据步骤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5题;共27分)

31.(5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

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

下面是某晴朗的夏日,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白天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表示时刻。

请解释出现右图变化的原因。

32.(6分)2019年3月21日左右,位于江苏省盐城市陈家港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死亡44人,危重32人,重伤58人。

(1)在该仓库应该粘贴的图标有________;

(2)消防员指出“爆炸物为特殊物质,沙土掩埋为最佳灭火方式”,事后查明,爆炸主要是因为金属钠遇水所致,金属钠(Na)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因此,存放金属钠的地方失火时不可以用水灭火.生活中木材着火了,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3)某同学给危险品物流仓库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B.危险品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C.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D.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用足够的防火距离

(4)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的条件:

一是可燃性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二是遇到明火,三是:

________________.

33.(6分)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金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写出实验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2)实验中,试管突然破裂了,试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________。

(3)当观察到C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小金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造成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不高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34.(5分)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需求。

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部分来自于植物的________作用。

(2)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________点。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________(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4)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

35.(5分)草木灰是农村常用的一种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含量,取现有的草木灰40g放入锥形瓶中,将40g盐酸分4次(每次10g)加入瓶中,所得溶液总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如下表;已知K2CO3+2HC=2KCl+H2O+CO2↑(假设草木灰中除K2CO3外,其它物质均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所加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锥形瓶中物质总质量/g

49.68

59.36

69.12

79.12

(1)以上四次实验,其中盐酸有剩余的是________。

(2)第次加入盐酸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

(3)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是本身不能燃烧,因此不可用语作燃料,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可用于制作霓虹灯,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利用这个化学性质,可用于灭火,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B

解:

①此装置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为二氧化碳被左边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缺乏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无法完成;

②要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丙内有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达到目的;

③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变浑浊,此种现象不可能;

④丙内石灰水遇到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会变浑浊。

总之,只有②④具有可能。

3.D

解:

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排出气流会带走热量使周转温度降至蜡烛着火点以下,使蜡烛熄灭。

4.D

解:

A、X=50+1+1+23-2-45-28=0,正确;

B、氧气和W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质量增中,反应后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C、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为0,反应后为-2,发生改变,正确;

D、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为W中碳元素,为

,水中氢元素质量即为W中氢元素质量,为

,碳、氢元素质量和为15小于W的质量,所以物质W含碳、氢、氧三种元素,错误。

5.D

解:

A、该实验要求装置密闭,连接装置后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说法正确;

B、红磷要足量,以保证消耗掉装置内的氧气,说法正确;

C、为防止装置内气体逸出,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胶塞,说法正确;

D、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会使结果偏小,说法不正确。

6.D

解: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因产生氧气逸出,所以固体质量要随反应时间减少,直到反应完全停留在一定质量保持不变,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产生氧气质量应从原点开始增加,直到反应停止不变,错误;

C、反应后锰元素质量不变,但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锰元素质量分数应从一定值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保持不变,错误;

D、高锰酸钾反应产生氧气,但不是所有氧元素都变成氧气,所以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会随时间因产生氧气量而减少,到反应结束时保持一定数值不变,正确。

7.D

解:

A、该实验装置是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该装置会利用人工树叶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丙醇,其能量转化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

B、该过程会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减缓温室效应;故B正确;

C、该过程会产生丙醇,丙醇是能够作为燃料使用的,故C正确;

D、过程中会产生氧气和丙醇,无法作为人类的食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

D。

8.A

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守恒,故正确;

B、复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化合、分解、置换反应均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根据反应类型的定义,可知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C、反应过程中,H2S和O2的质量比等于H2S的相对质量和O2的相对质量比,即2×(2+32):

2×16=17:

8,故错误;

D、反应前,单质Ag和O2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Ag为+1价,O为-2价,故错误

9.B

解:

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发白光,正确。

10.A

解:

A:

    68    36

    68    x

x=36

根据质量守恒:

y=68+96-36=128

则x:

y=36:

128=9:

32,正确;

B:

乙物质氧气属于单质,错误;

C:

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变化,错误;

D: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错误。

11.C

解:

甲同学液态空气用来制取氮气、氧气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乙同学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78%,而不是质量,错误;

丙同学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中只有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错误;

丁同学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正确;

戊同学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只是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错误。

12.A

解:

甲叶把主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