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5766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docx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docx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围场回民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是促进师生成长的深厚土壤。

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

先进的学校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制定的《承德市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围场回民小学不断提炼学校文化的主题,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以“赏识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一、“赏识教育”的理论思考:

赏识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理念。

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师生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乃至民族和谐的有效途径;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体现人文性、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因而赏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境界。

我们回民小学的赏识教育界定为:

生与生之间的赏识,让孩子总能看到他人身上的亮点;师与生之间的赏识,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赏识,实现人文管理,打造团队精神;校内不同部门、不同社团之间的赏识,可以拓宽交流渠道,提高个人修养和工作效率;民族之间的赏识,可以了解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

二、“赏识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实践构想:

1、以精神文化引领人。

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在全体师生中形成一种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打造具有回民小学特色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甚至家长文化,塑造回民小学优秀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新形象。

2、以物质文化影响人。

通过物质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气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学校物质文化氛围,从而陶冶师生情操、净化师生心灵、激发师生灵感、启迪师生智慧。

3、以制度文化激励人。

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激发师生发展内驱力,让制度、规范转化为每一位师生的自觉行为,激励全体师生奋发向上。

4、以课程文化促进人。

通过课程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中受到感染、启迪,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为学生打下人生的底色。

三、赏识教育文化的确定:

(一)、学校的现状

围场回民小学始建于1945年,是全县唯一一所少数民族学校,目前全县唯一一所特教学校也挂靠在我校。

校园座落在围场镇仁寿街,占地面积7203.6平方米,建筑面积4505平方米。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功能用室、设施设备齐全。

学校有教学班23个(含特教班3个),在校学生1578名(含特教学生34),附设幼儿园5个班,学前儿童453人。

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生合格率均达100%。

现有教职工97人(含特教教师8人),本科学历34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有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人,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26人。

近年来,在各级教育教学主管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学校有50余人获省、市、县级奖励。

有近50篇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或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学校先后荣获“河北省先进管理学校”、市“文明示范校”、“承德市教育志编写先进单位”,县“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教研先进单位”等,且连续10年被评为县“实绩突出单位”,并作为全县唯一一所小学被编入河北省名校志。

(二)、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思路

素质教育改革以来,我县涌现出一批具规模、有特色的小学,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持续稳定发展。

形势喜人,也形势逼人,回民小学作为一所知名老校,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源镇郊或农村,相当部分家长外出讨生活,放任孩子,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还有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家庭生活不和谐,家长都希望学校承担更多的责任培养孩子成人。

学校面临着家校教育不同步,生源爆满、班额过大、学生成绩提速缓慢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我们本着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在传承学校原有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出发,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在办学条件标准化,育人环境的优良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并着重在文化治校、文化强校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确定了以“赏识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文化,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入手,打造具有回小特色的“赏识教育”文化,努力提升学校办学的品位和内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四、学校文化构建的过程

(一)加强学习培训与宣传工作,让学校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2007年9月,学校主抓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有关学校文化建设的培训。

回来后,及时组织了校内的二期培训。

自此,回民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拉开了帷幕。

在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还经常开展深入人心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让师生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各项活动鼓励全校师生组织起来,参与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让他们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使每一位师生都置身于浓厚的学校文化建设之中,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建立学校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加强协调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细致、艰苦、持久、影响长久的事业,关系学校的生命。

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此项工作的必要保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回民小学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事宜。

形成了党、政、工、团、队要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学校文化建设格局。

(三)、提炼和确立学校文化核心要素,以精神文化引领人。

第一步,探究学校文化渊源,找准先辈传承精髓:

成立学校文化探源领导小组,按照查阅历史资料、走访历史见证人、寻找学校和驻地留存文物文献的程序,整理出学校文化建设的依据和根基。

第二步,引入共识、扩大影响:

大家参与讨论,组织邀请学生、家长、居委会、民宗局、相邻企业、清真寺、县教研室和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共同讨论,提炼、确立文化要素。

第三步,结合学校实际,围绕“赏识教育”确定了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学校校训:

尊重博识合作守信

学校校风:

团结友爱理解向上

教风:

严谨亲和诲喻——臻于至善

学风:

发现探究晓理——持之以恒

(四)、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建设,以物质文化影响人。

1、校园绿化美化文化建设

(1)、绿化。

校园东北角的大杨树是学校历史的见证,四周设计了精美的护栏,让广大师生时刻不忘守住我们的“校魂”。

校园东边和教学楼台阶前把龙爪槐作为主要植物。

在北边围墙上种植爬山虎,使整面墙都铺满绿色,和教学楼后面的植物园融为一体,使它们布局合理、富有层次感,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让学校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

(2)美化。

各班教室建立植物角,各楼层建立植物美化区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保证一年四季鲜花常开,绿草长青。

(3)文化。

校墙文化:

在学校大门左边的墙壁上,绘制学校自编的“三字经”配画,让孩子们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和古今历史人物的故事中学会做人,为自己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走廊文化:

在教学楼正门两侧各放置一块展板,分别展示学校的核心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及学校特色、荣誉等。

正面的横梁上悬挂着“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孩子心比心”巨幅匾额,时刻提醒着广大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孩子。

从二楼到五楼楼梯墙上,展示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十字绣、工艺作品、书法、美术作品等;从二楼到五楼的走廊墙上分别围绕“尊重、博识、合作、守信”进行布置,并且每个楼层都开辟了“赏识园地”;从二楼到四楼楼梯正面的墙壁上,纵深设计了“种下心愿”、“浇灌心田”、“放飞梦想”三个大的园地,凸显了“赏识教育”的特色。

班级文化:

班级围绕着学校“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发挥集体的智慧自行设计了班名、班牌、班训、班风及班级展示墙。

二十多个各具特色的班级,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我是一个好孩子”的心态中张扬个性,发展特长。

特色班级便成为学生生命得以舒展的精神家园。

办公室文化: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下,各办公室提出符合自己办公室实情的理念和口号,并把自己的口号悬挂在办公室。

运动区文化。

在运动器械区的围墙上,设计人们各种运动的墙画,体现了运动区域的特点。

2、设备器材建设:

(1)、增建开放式图书馆及班级图书角,让书香溢满校园。

(2)、着力打造各用室文化

精心打造功能教室(电脑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文化。

各用室负责人均根据学校文化精神、因地制宜,精心布置,各个功能用室整洁有序、和谐雅致,同时又凸显了个性,更加彰显育人的魅力。

(五)、遵照人性化的制度管理原则,以制度文化激励人。

学校制度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要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必然要有坚实的制度文化作保障。

我校从办学理念出发,围绕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确定以下原则为指针,进行了制度文化建设。

1、关注生活原则

“关注生活”,即关注学校制度的执行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从师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做。

这样,来源于生活的制度才会有血有肉,才会具有实际意义,被师生所接受。

2、民主和谐原则

“民主”,指的是制度内容的公平、合理,以及制度的制定、执行过程的公开、公正。

“和谐”指的是各个制度之间关系的协调统一,以及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和谐。

“民主”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民主”的必然结果。

各项制度的制定与完善都经历了意见征集、制度试行、制度修订、确定正稿的过程,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制度不合理的情况,及时对制度进行了修改。

3、规范约束原则

制度必须要规范、有科学性,才有可执行性,而且制度的制定要有一定的约束力,执行起来才会有效果。

具有规范约束力的制度才能确实保障学校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因此,我们每个制度的制定都要求条理清晰、奖罚分明,具有可操作性。

4、促进发展原则

邓小平同志说:

“发展才是硬道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提升,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来开展。

学校制度不仅仅对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有一定的约束力,而且对师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从而使师生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促进学校的发展。

(六)、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以课程文化提升人。

围绕“赏识教育”这一核心理念,我校注重发掘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举的独特的风格。

1、让隐性课程发挥育德、启智、审美、健体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

学校在各班和学校的各个楼层都安排了学校文化小解说员,负责来客、来访人员的解说工作。

孩子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对学校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2)、合理开发活动课程资源。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读书、地方文化探源、中国礼仪寻根等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文化活动,每学期均办好一次“学校文化艺术节”,以师生文艺汇演、师生文化探源作品展、我与回小共成长诗歌赛等形式,使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2、显性课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学科课程文化。

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尝试开发了小学生中西文化经典诵读、剪出七彩的梦想、舞动的旋律等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

(2)、多元人文评价,促师生可持续发展

我校不断完善师生成长档案资料(教师成长档案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积累,做好跟踪,形成对师生评价的完整体系。

学期末,对于教师的成长档案从是否制作精美和内容齐全两方面进行等级评价,纳入学期考核中。

(3)、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学校围绕“赏识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这一主题定期组织直面名师、专家活动、重温《新课程标准》、开展学理论、观课例活动、备课组听评课活动、录制“从教风采”光盘反思成长活动等,真正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我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初见成效,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好评。

我省教育综合评估组高组长在参观完我校后,曾高度评价:

回民小学学校文化底蕴深,有内涵。

然而,由于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起步比较晚,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这也正是我们学校以后工作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我们坚信,随着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我们学校的内涵会越来越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