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5722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四个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趁着年轻,要勤加学习,不然,将来踏入社会,身无长物,何以安身立命?

父辈留给的钱财再多,也不如一个技术可靠,有术于身,无怵(shù)于人。

B.“文明示范线创建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宁波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一语道破。

深秋时节,徜(cháng)徉在宁波各条文明示范线,一幕幕山青水秀、物阜民丰的乡村新景呈现在人们面前。

C.杭州保姆纵火案,致使一母三子殒命。

男主人悲恸(tòng)之余,决定帮助物业未雨绸谬,促进家政服务业完善保姆甄选管理机制。

D.该项目按照政府统一趸(dǔn)租、确保不改变租赁(lìn)性质的原则,由海淀区住房保障事务中心整体趸租,租期十年,统一进行出租、运营和管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面对良莠并生、瑕瑜互见的儒学,【甲】我们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必须明确“文化景观”形成的复杂原因,搞清这种“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过程。

对于孔子与传统文化,人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近代以来,不少人将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的腐朽。

【乙】于是,在20世纪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形成了一个“反传统的传统”,似乎中华民族要摆脱苦难就必须摒弃传统文化。

近代以来学术上的疑古思潮,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近代疑古思潮是宋代以来疑古思潮的延长,但二者又存在明显不足。

【丙】后者是为了“卫道”而疑古(捍卫儒家传统),前者则变成了为摒弃传统而疑古。

在“古诗辩”运动中,学者们更是由“疑古史”演变到“疑古书”,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遭到前所未有的怀疑。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良莠并生B.对于C.推波助澜D.延长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记者从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总部获悉,天宫二号正运行在距地面393公立的近圆对接轨道上,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

B.《昆曲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会带动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C.中国犹如一艘航行在茫茫海洋上的巨轮,这艘巨轮正是通过不断制定新的战略目标,并不断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步一步地驶向美好的彼岸的。

D.南科大这届毕业生之所以备受外界关注,不仅因为他们是该校“去筹转正”后招录的学生,更因为他们是南科大通过“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录取、并获得教育部认可学历的大学。

5、“象形诗”独具创意,特点鲜明。

请概括以下诗作的内容,并阐释这首“象形诗”的创意。

(4分)

花苞起

花蕊现

花瓣打开

花正艳

一阵风来

满地

6、在“世界读书日”里,某中学学生会为了提倡阅读国学经典,举办了国学经典《论语》读书报告会。

请你为报告会确定一个主题,然后为主持人写一则报告会开场白。

(要求紧扣主题,表达得体,有文采,不必写称呼语、问候语。

报告会主题10个字以内,报告会开场白40-60字)。

(5分)

①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开场白: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10分)

   社会民众的某些情绪、意见难以用舆论中通行的文字、语言形式公开表达,而只能以类似于“默会知识”的非符号化的形态存在和传达,例如社会体验、社会经验、民众情绪以及各种“隐性信息”。

默会传播是隐匿于显性舆论传播的丰富意义世界,不只是靠符号化或显在化的传达,还需要在具体情景中的积淀和沉浸。

领悟、体会、洞察、直观等都是重要的意义生发方式。

在舆论场中同样也是意义接受与传递的主要支撑,这些需要主体的默会与内隐体验。

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流水线式复制而生产的舆论声势,例如报纸、刊物对社会意见的大量印刷发行,电视媒体新闻向成千上万观众的直播。

但是对于沉默舆论而言,基于特殊情境与体验的非复制性的传播也具有其独特力量,例如非语言传播、“文脉”、“地方性知识”等,都不是可复制性抽离与电子拷贝的媒介工业可简单替代。

   在社会压力、制度渠道等情况下,会造成公共意见表达不畅,只能以被抑制的形式表达和传播,这是构成沉默舆论的主要传播路径之一。

如果不能做到社会公开,舆论就会转而利用非官方的、民间的渠道,甚至会采用非法的、地下的形式。

这从“公开”的第一层意义讲,仍然具备“公开”的特性。

只是,社会的挤压和舆论的非体制化,使舆论不能常态生长,往往会形成谣言、流言、传言等等变体形态。

“大道不通,小道流行”,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这种被抑制的传播依然有其难以抑制的生命力和功效。

显性传播的作用或爆发通常也需要抑制型的隐形传播作为积累,例如“道路以目”对社会情绪的传达和积淀。

或者说:

不充分的信息并等于不充分的传播;沉默舆论不一定被公共表达但却可以传染和传达。

   舆论的传达也并非总是显性和直接的,而是具有各种隐晦的传播方式,例如非言语的表意、含蓄的象征、罗兰·巴特所谓的“含蓄意指”。

隐性的舆论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潜在意旨形成社会情绪和社会意见的传达,如“言外之音”“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各种民谣、“你懂得”段子也都在含而不发的方式中传递社会情绪和社会意见。

沉默舆论也可以通过非语言文字的方式进行传播,例如“肢体的集体表意”、纪念物、行为艺术、特殊物件所唤起的集体情感和行动。

   在信息的“内爆”和注意力时代的背景下,对于“注意力”或“头条”、发声权的争夺与占领,往往成为舆论战场的主要焦点。

缄默的舆论元素易为喧嚣的注意力经济和眼球经济所掩盖,而忽视了大众媒介文化中应有的缄默。

而事实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传播路径展露的是,信息的传播并非需一味地讲究眼球、头条或速度、规模,“快时代”同样可以通过“慢传播”的方式达到深入到、人心之效。

不是所有的传播都是可以快和必须快的。

同样,不是所有的舆论传播都必须在“眼球为王”中达成其声势和影响。

沉默舆论的慢传播要克服速度与信息爆炸的社会表皮,讲究无声胜有声的慢哲学。

7、下列对文中沉默舆论传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它是一种非复制性的传播

B.它是一种抑制型的传播

C.它是一种隐性的传播

D.它是一种慢传播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默会传播是非符号化的传播,通过主体的领悟、体会、洞察、直观来接受和传递意义。

它需要在具体情景中的积淀和沉浸。

B.谣言是由社会的挤压和舆论的非体制化造成的,它在“小道流行”的层面意义上仍然具备“公开”的特性。

C.“言外之音”和“肢体的集体表意”在对社会意见和集体情感的传达上不是显明和直接的,它们都体现了传播的隐晦性。

D.在信息的“内爆”和注意力时代的背景下,舆论传播讲究速度和声势就成了必然,但是“快时代”更应该讲究的是无声胜有声的慢哲学。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两方面主要内容。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白马庙

汪曾祺

我教的中学从观音寺迁到白马庙,我在白马庙住过一年,白马庙没有庙。

这是由篆塘到大观楼之间一个镇子。

我们住的房子形状很特别,像是卡通电影上画的房子,我们就叫它卡通房子,前几年日本飞机常来轰炸,有钱的人多在近郊盖了房子,躲警报,这二年日本飞机不来了,这些房子都空了下来,学校就租了当教员宿舍。

这些房子的设计都有点别出心裁,而以我们住的卡通房子最显眼,老远就看得见。

卡通房子门前有一条土路,通过马路,三面都是农田,不挨人家。

我上课之余,除了在屋里看书,常常伏在窗台上看农民种田。

看插秧,看两个人用一个戽斗戽水。

看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用一个长柄的锄头挖地。

这个孩子挖几锄头就要停一停,唱一句歌,他的歌有音无字,只有一句,但是很好听,长日悠悠,一片安静。

我那时正在读《庄子》。

在这样的环境中读《庄子》真是太合适了。

这样的不挨人家的“独立家屋”有一点不好,是招小偷。

曾有小偷光顾过一次。

发觉之后,几位教员拿了棍棒到处搜索,闹腾了一阵,无所得。

我和松卿有一次到城里看电影,晚上回来,快到大门时,从路旁沟里蹿出一条黑影,跑了。

是一个俟机翻墙行窃的小偷。

小偷不少,教导主任老杨曾当美军译员,穿了一件美军将军呢的毛料裤子,晚上睡觉,盖在被窝儿上压脚。

那天闹小偷。

他醒来,拧开电灯看看,将军呢裤子没了。

他翻了个身,接茬睡他的觉。

我们那时都是这样,得、失无所谓,而可失之物亦不多,只要不是真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怎么着也能混得过去,——这位老兄从美军复员,领到一笔复员费,崭新的票子放在夹克上衣口袋里,打了一夜沙蟹,几乎全部输光。

学校的教员有的在校内住,也有住在城里,到这里来兼课的。

坐马车来,很方便。

朱德熙有一次下了马车,被马咬了一口!

咬在胸脯上,胸上落了马的牙印,衣服却没有破。

镇上有一个卖油盐酱醋香烟火柴的杂货铺,一家猪肉案子,还有一个做饵块的作坊。

我去看过工人做饵块,小枕头大的那么一坨,不知道怎么竟能蒸熟。

饵块作坊门前有一道砖桥,可以通到河南边。

桥南是菜地,我们随时可以吃到刚刚拔起来的新鲜蔬菜。

临河有一家茶馆,茶客不少。

靠窗而坐,可以看见河里的船、船上的人,风景很好。

使我惊奇的是东壁粉墙上画了一壁茶花,画得满满的。

墨线勾起,涂了很重的颜色,大红花,鲜绿的叶子,画得很工整,花、叶多对称,很天真可爱,这显然不是文人画。

我问冲茶的茶倌:

“这画是谁画的?

”“哑巴。

他就爱画,哪样上头都画,他画又不要钱,自己贴颜色,就叫他画吧!

这两天,我看见一个挑粪的,粪桶是新的,粪桶近桶口处画了一圈串枝莲,墨线勾成,笔如铁线,匀匀净净。

不用问,这又是那个哑巴画的。

粪桶上插花,真是少见。

听说哑巴岁数不大,二十来岁。

他没有跟谁学过,就是自己画。

我记得白马庙,主要就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画画的哑巴。

(选自《一草一木》)

10、理解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安静:

(2)合适:

11、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4分)

12、联系全文,评价“哑巴”这一人物形象。

(6分)

13、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文章“淡而有味”,请结合此文加以分析。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4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8小题。

(20分)

《两浙观风诗》序

【明】王阳明

   《两浙观风诗》者,浙之士夫为佥宪陈公而作也。

古者天子巡狩而至诸侯之国,则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其后巡狩废而陈诗亡。

春秋之时,列国之君大夫相与盟会问遣,犹各赋诗以言己志而相祝颂。

今观风之作,盖亦祝颂意也。

王者之巡狩,不独陈诗观风而已。

其始至方岳之下,则望秩于山川,朝见兹土之诸侯,以观民之好恶;就见百年者而问得失,赏有功,罚有罪。

盖所以布王政而兴治功,其事亦大矣哉!

汉之直指、循行,唐、宋之观察、廉访、采访之属,及今之按察,虽皆谓之观风,而其实代天子以行巡狩之事。

故观风,王者事也。

   陈公起家名进士,自秋官郎擢佥浙皋①,执操纵予夺生死荣辱之柄,而代天子观风于一方,其亦荣且重哉!

吁,亦难矣!

公之始至吾浙,适岁之旱,民不聊生。

饥者仰而待哺,悬者呼而望解;病者呻,郁者怨;不得其平者鸣;弱者、强者、蹶者、啮者,梗而孽者、狡而窃者,乘间投隙,沓至而环起。

当是之时而公无以处之,吾见其危且殆也。

赖公之才,明知神武,不震不激,抚柔摩剔,以克有济。

期月之间,而饥者饱,悬者解,呻者歌,怨者乐,不平者中;蹶者起,啮者驯,孽者顺,窃者靖;涤荡剖刷而率以无事。

于是乎修废举坠,问民之疾苦而休息之,劳农劝学,以兴教化。

然后上会稽,登天姥,入雁荡,陟金娥,览观江山之形胜,固亦大丈夫得志行道之一乐哉!

然公之始,其忧民之忧也,亦既无所不至矣公唯忧民之忧是以民亦乐公之乐而相与欢欣鼓舞以颂公德然则今日观风之作岂独见吾人之厚公抑以见公之厚于吾人也。

虽然,公之忧民之忧,其惠泽则既无日而可忘矣;民之乐公之乐,其爱慕亦既与日而俱深矣。

以公之才器,天子其能久容于外乎?

则公固有时而去也。

然则其可乐者能几?

而可忧者终谁任之?

则夫今日观风之作,又不徒以颂公之厚于吾人,将遂因公而致望于继公者亦如公焉。

则公虽去,而所以忧其民者,尚亦永有所托而因以不坠也。

   (选自《王阳明全集》)

【注释】①皋:

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盖所以布王政而兴治功    布:

宣告,实施

B.执操纵予夺生死荣辱之柄    柄:

权力

C.悬者呼而望解    悬者:

受困的人

D.赖公之才,明知神武    明:

清楚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天子巡狩而至诸侯之国    吾尝终日而思矣

B.以观民风    作《师说》以贻之

C.公之始至吾浙    句读之不知

D.天子其能久容于外乎    吾其还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帝王就有通过下级官员献上的诗歌来观察民情、了解施政得失的制度,后来这一制度曾经因为无人献上诗歌而废弃。

B.陈公初到浙江任职就遇上旱灾,百姓难以生存,情势十分危急;但最终平安度过了这段艰难时期,靠的是陈公处事得当。

C.文章既赞赏陈公能够采取慰劳百姓劝勉学习的利民政策,也赞赏他落实政策后能够游览美好江山的修身养性的行为。

D.作为一篇书序,本文感情真诚饱满,用词造句既有法度可循又有自由率意的表达,体现出情理结合的写作特色。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亦既无所不至矣公唯忧民之忧是以民亦乐公之乐而相与欢欣鼓舞以颂公德然则今日观风之作岂独见吾人之厚公抑以见公之厚于吾人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每小题4分)

(1)虽皆谓之观风,而其实代天予以行巡狩之事。

(2)则公虽去,而所以忧其民者,尚亦永有所托而因以不坠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9-20题。

(8分)

老牛叹  

【金】杨果  

老牛带月原上耕,耕儿怒呼嗔不行。

瘢疮满背股流血,力乏不胜空哀鸣。

日暮归家赢欲倒,水冷萁枯豆颗少。

半夜风霜彻骨寒,梦魂犹绕桃林道。

服箱①曾作千金犍,负重致远人所怜。

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

【注释】①服箱,负载车箱。

  

19、诗的前两句(“老牛”“哀鸣”)用   ▲   、   ▲   两个词语来交代农夫对老牛发怒的原因。

(2分)

20、本诗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作简析。

(6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①子曰:

“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

②子贡曰:

“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

“有恶。

”(《论语》)

③子曰:

“恶似而非者:

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紫,恐其乱朱也。

”(《论语》)

21、被孔子称为“德之贼”的是什么样的人?

(2分)

22、孔子为什么会厌恶“莠”和“紫”?

综合阅读材料简析原因。

(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子曰:

“弟子,入则孝,▲,▲,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

(2)听得道一声“去也”,▲;▲,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王实甫《长亭送别》)

(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

(《论语》)

(4)不见复关, ▲。

既见复关, ▲。

(《诗经·氓》)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泉石上流。

 ▲,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兄弟四人同乘一艘小船,决心漂洋过海,去寻找理想的圣地。

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雪鸣,暴雨如箭……

老大吓得灵魂出窍,颤抖着说:

“快点掉头,退回去吧!

”老二吓得面如土色,结结巴巴地嚷着:

“快!

快改变方向,另选目标!

”老三蜷缩着身子,躲在船舱里,死也不肯出来。

只有老四,依然紧握船舵,决心乘风破浪,追求理想。

突然,一个巨浪卷来,把小船劈成了碎片,兄弟四人葬身大海……

当太阳重新照耀海面的时候,人们看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

老大变成了一尾虾向后退着游走;老二变成了一只螃蟹横着爬行;老三变成了一只螺整躲在甲壳里面;还有一条大鱼始终迎着风浪,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要求:

请根据你对这则寓言故事的理解写一篇作文,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五校联谊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答案:

D

解析:

A.无怵(chù)于人B.“山青水秀”改为“山清水秀”C.“绸谬”改为“绸缪”

2.答案:

D

解析:

“延长”和“疑古思潮”不搭,应为“延续”

3.答案:

C

解析:

“捍卫儒家传统”是对前文“卫道”的解释说明,括号及其内容应紧跟在“卫道”后面

4、答案:

C

解析:

A项,缺少宾语,应在“航天员进驻”后加上“的条件”。

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抢救、保护、传承”D项.主宾搭配不当,应将“大学”改为“学生”。

5、答案:

内容:

描摹了一朵花从含苞到怒放并被风吹落满地的全过程。

(2分)

创意:

用“花”字的由小到大的变化来表现花朵盛开的过程,用对“花”这个字的笔画的拆解来表现花瓣被吹散零落的情状,形象而富有新意。

(2分)

6、答案:

①主题:

品味经典,完善自我(或“品读《论语》,修身育德”)(2分)

②开场白:

诵读经典,“学而时习之”,让我们的生命不再单薄,让我们的内心充满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在和《论语》对话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传承文化。

(3分)

7、答案:

D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第一段解说了沉默舆论是墓于特殊情境与体脸的非复制性的传播。

并说明这种传描方式也有其独特的力量。

所以选项A正确。

第二段介绍沉默舆论只能以被抑制的形式表达和传播,但有其难以抑制的生命力和功效。

所以选项B正确。

第三段说明沉默舆论的传播是隐晦的,井介绍了两种传播方式:

通过语言文字的潜在意旨和通过非语言文字的方式。

所以选项C正确。

第四段强调信息传播不能一味地求快和声势,也要注重慢传播的功效。

前三段将沉默典论和显性舆论作比的基础下揭示它的三个特点,而这一段重在信息传播快慢功效的辩证对比,所以“慢”并不是沉默舆论传播的特点。

8、C

解析:

本题考查文中倍息的筛选和整合。

A原文表述是“默会传播是……不只 是靠符号化或显在化的传达"。

B原文的表述是“社会的挤压和舆论的非体制化……往往会 形成谣言、流言、传言等等变体形态。

”D’’成了必然”原文无此表述,“更应该讲究”推论不准确。

9、答案①沉默舆论传播的方式和机制。

②沉默舆论的慢传播不能忽视。

(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愈思的概括.前三段介绍沉默舆论传播的三个特点;第四段在对比中强调应发挥沉狱舆论的慢传播的效用,提倡慢哲学的价值取向。

10、答案:

(1)

以声衬静,环境安静。

岁月静好,内心平和。

(2分每点1分)。

(2)

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正适合静下心来读书,读《庄子》。

这种田园牧歌式的自然、恬静的生活正契合《庄子》自然、清净、淡泊的境界。

(2分每点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丰富含意的体会和对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品味能力。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必须把它放到具体语境中来分析。

(1)“安静”首先是指当时的整个环境——田园里非常安静,小孩的歌声正反衬了环境的静。

其次,这个安静是指因为田园生活,因为田园牧歌带来的心境的平和。

(2)“合适”首先是指安静的环境正适合静静地读书。

其次是指这种自然、恬淡的生活与《庄子》所追求的清静、淡泊的境界是一致的。

这道题应该从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两方面去理解。

11.答案:

运用“盖、醒、拧开、翻”等动作、细节描写表现老杨随性、旷达、看淡得失的心境。

也借老杨展现当时知识分子面对生活的窘迫超然率性、坦然乐观的品格。

(每点2分。

解析:

赏析题应以表现手法为切入点进行答题。

画线部分运用了动作和细节描写来表现老杨这个人物特点。

结合上下文,老杨是学校教员的代表也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所以文章也以这样一个人来写当时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精神特质。

12.答案:

热爱绘画,具有绘画天赋,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画作自有一种自然的天真可爱。

生活在社会底层,身体残缺但依然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美。

哑巴表现了执着坚忍、乐天知命、乐观旷达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每点2分。

解析:

评价人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二是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

所以解答本题应分为两步,首先找到文中有关哑巴形象的语句,进行归纳总结,如文中写到哑巴在茶馆的墙上画茶花,在粪桶的桶口处画莲花,可以看出哑巴热爱绘画,有天赋,画作有一种自然之美。

然后根据作者和其他人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作者对哑巴所画的茶花、莲花这些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景物的描写,和文末对哑巴的记忆可以看出哑巴对艺术,对美,对生活的热爱,而在这个人物身上也承载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13.答案:

结构看似平淡、松散,但娓娓道来,以白马庙串起全文,以白马庙的人事景,以小见大,表现白马庙以至整个中国的人情和人文精神。

内容平常普通,多是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但表现了一种世俗生活中的真善美。

白马庙就展现了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而又和谐纯净的人生画卷。

从主旨看,人生态度是淡泊、超然的,思想是自然旷达的,而这正表现出一种健康优美的人性,对生命的深情和热爱。

语言平实简约,平常朴素,但气韵生动,真实有情。

文中对粪桶近桶口处串枝莲的描写语言很普通,但充分表现了自然和谐之美,对生命、生活的柔情。

(每点2分。

任写出其中三点给满分。

解析:

汪曾祺散文的“淡而有味”应该从结构、内容、语言与思想情感三个角度考虑,然后再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从结构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写的都是白马庙的一些普通、琐碎的人事,看似没有什么关联,很平淡,没有经过苦心经营,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文脉会发现汪曾祺从象牙塔写到市井集市,从知识分子写到底层百姓,以小见大,正体现了白马庙以至真个中国的人情美,人性美,人文美。

从语言上看,很平实朴素,但这种平实朴素其实包含了一种真实和真情。

比如对“串枝莲”的白描,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莲洁净、淡雅的美,感受到和谐的自然之美,感受到哑巴对生命、生活的那份柔情。

从思想上看,文中的人物比如老杨对生活的态度是淡泊、超然的,但这不等于汪曾祺超然得无心世事,没有社会责任感和对世人的关怀,这种超脱达观正是一种对生命的深情和热爱,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文言文阅读

14、答案:

D

解析:

明:

英明

15、答案:

B

解析:

都表示目的的连词。

A前一个表示承接后一个表示修饰;C前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宾语提前标志:

D前一个为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后一个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16、答案:

A

解析:

因果倒置,与原文第一段“其后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