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5287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0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镇区道路建设工程

1.1.2建设单位:

安徽恒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1.3项目法人代表:

1.2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结论和建议

1.2.1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3)《安徽省小城镇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4)《阜阳市统计年鉴》2008年;

(5)《颍东区插花镇总体规划》(2000-2020);

(6)《安徽省路网改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7)颍东区城镇体系规划和插花镇所提供的各项有关基础资料。

2、编制原则

(1)积极贯彻国家改革开放,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法规和管理规定。

(2)根据颍东区人民政府批准,由颍东区插花镇人民政府予以公布的《颍东区插花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

(3)坚持科学的态度,合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以提高道路通行量和镇区排水。

(4)根据所设计道路的远景发展,按照适用、经济、客观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

1.2.2研究范围和研究过程简述

1、研究范围

参照省内外成功建设经验,结合插花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客观实际,研究工作的范围为: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设计技术标准和建设内容;

(3)现状概况及建设条件;

(4)工程技术方案;

(5)原辅材料供应;

(6)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

(7)节约能源;

(8)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计划;

(9)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综合分析;

(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2、研究工作过程简述

受颍东区插花镇人民政府委托,阜阳市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在插花镇有关部门共同配合下,进行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我院根据颍东区“十一五”规划,及插花镇经济发展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实地踏勘,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技术论证、方案比较、投资估算、综合分析,提出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3颍东区插花镇总体规划概述

1.3.1规划理念

(一)城镇发展“十一五”规划落实“五个统筹”

“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确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原则”建设新观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具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既注重近期的可操作性,又立足长远,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镇区。

(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以深化认识为突破点,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

发展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

要把全镇镇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有效整合城乡资源。

对插花镇区域整体进行规划,高标准编制完成了插胡路、绿化、中心商场、中心街道路路网改造工程。

(四)建设城镇生态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生态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新形势下,城镇化建设必须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站在统领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真正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的城镇化建设。

(五)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分析

大中城市的近郊区镇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与中心城市有直接的互补性,要改变将其当作“城市连绵区”的观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满溢与回波”的具体表现。

1.3.2规划原则

1、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的原则;

2、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

3、优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近、远期结合的原则。

1.3.3规划的发展目标

(一)规划改善插花镇过境交通状况:

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其中与外界联系的铁路及公路尤为重要,它带动了本镇与外界在人力及资源上的流动与利用,对增加本地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规划改善濉阜铁路插花站状况和控制502省道两侧建筑保证公路畅通势在必行。

(二)加强公路网建设:

通过一核(插花镇)三星(杨桥赵店新建)四轴(阜蚌公路插周路插胡路插赵路)多点(较均匀分布于镇域的44个中心村)的村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插花镇的公路网建设,以发挥插花镇的核心作用。

镇区路网改造工程的运作实现,扩大城镇功能的调整空间,减轻周边城镇由于高密度发展带来的压力,并促进周边城镇的发展,以适应镇区实施土地、产业、人口"三个集中战略"的要求,即居住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从而改变城镇的发展模式与形态。

(三)提高道路等级:

提高插周路插冉路插胡路插赵路等级,改善路面状况,使其达到公路四级设计标准。

建立以综合道路发展模式,通过路网建设强化镇区功能性服务。

以快速路网建设为依托的地域开发模式,及早规划镇区路网改造工程项目,特别是镇区公路网络的优化改善。

逐步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并以交通网为骨架,实现综合交通与区域城镇空间的整体协调发展。

(四)加强村村通道路建设:

对村级公路拓宽改造,建立联系各中心村之间通畅的乡村公路网.根据紧密的产业和交通联系,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交通网络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促进重点地区的开发,而且以交通区位调整引导功能区发展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形成城镇一体化发展,关键是交通网络的建设和服务的保障。

1.3.4规划战略重点(建议删掉)

1、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大力发展“两高一优”产品,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镇”“科教兴农”的路子,以科技的力量来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快速的增长,并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2、加强中心镇建设

为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以规划编制为先导,使城镇功能不断提升。

依靠本镇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便利的交通设施,以制度创新为保证,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3、加强镇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镇域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服务功能,使中心镇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区域发展的辐射起带动作用。

4、增强环境治理能力

根据乡镇企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建立健全信息化服务、人才培训、信用评价、融资担保、科技创新。

同时,改善城镇企业分散的局面,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引导其向城镇集中,实现城镇企业在中心镇的集聚,合理布局,连片发展,进而实现规模经济。

5、增强环境治理能力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建立生态农业体系,共同打造绿色环保产业,坚决不以污染为代价而谋求发展,应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1.4项目建设的意义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都是城市有机组成部分,任何系统与城市大系统不协调,都将影响城市有效运行,因此,城市道路网建设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设方向与要求相一致。

(2)有利于形成城市骨架

城镇道路系统是市区的组成部分,其风貌和景观,既是交通要求,也是商业、市场、邮政、通信、市政等设施要求,既有利于形成城市骨架,也方便生活。

(3)有利于形成城市新组团

城镇道路系统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的不断扩建与延伸都将形成城市新组团,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完善。

(4)有利于道路两侧土地开发利用

本项目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道路管线、园林绿化、环境设计都力求达到现代化水平,以利于道路两侧土地开发利用。

(5)有利于提高城市总体质量和品味

为构建以技术创新为主体的颍东区及插花镇经济发展新格局,路网规划设计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在线路选择、断面设计、环境质量诸方面精心构思,有利于提高城市总体质量和品味。

1.5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5.1良好的政策及机遇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搞好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将该项工作提高到重要位置,党的十六大也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小康示范镇的建设步伐。

从我省在小城镇建设中确定了200个中心建制镇以来,省委、省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特别是对200个中心镇建设十分重视,省政府每年都把中心镇建设工作列为省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在建设和发展上给予积极指导。

各地在中心镇建设中坚持把繁荣小城镇经济放在第一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

全省200个中心镇建设和发展已初见成效。

不少中心镇已对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1.5.2当前良好的形势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现代化建设,我国农产品供求实现了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绝大部分工业产品供给能力充足,整个社会对城镇化的思想观念发生着积极变化,形成了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共识。

城镇经济实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奠定了推进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城镇住宅、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使城镇化的体制障碍逐步突破。

大量转移到非农业的农村劳动已获得稳定的城镇就业岗位,长期稳定地在城镇工作、生活,享受现代城市文明。

1.6研究的主要结论

1.6.1项目建设地址

项目地址位于颍东区插花中心集镇

1.6.2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插胡路工程

插胡路:

改建道路1200m×10m×0.24m,采用混凝土路面;

排水工程:

1200m×1.0m×1.0m×2m,配套绿化、照明等设施。

2、中心街道路建设工程

新建道路1450m×7m×0.2m,采用混凝土路面;

排水工程:

1450m×1.0m×1.0m×2

3、中心商场道路建设工程

新建道路760m×6.0m×0.2m,混凝土路面;

排水工程:

760m×1.0m×1.0m×2,配套照明等设施,初步拟建每侧30个路灯,两侧共建60个。

1.6.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54.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935.3万元,工程建设及其它费用83.7万元,预备费20.4万元,建设期利息14.9万元。

资金筹措为申请申请银行贷款500万元,其余资金地方自筹。

1.6.4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本项目国民经济净现值643.97万元,内部收益率17.08%,大于社会折现率8%,项目从国民经济评价的结果看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2.1.1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自然及社会环境发展概况

插花镇区位于阜阳市东北部,距阜阳市17.5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

,北纬

,曾被誉为淮北一支花。

东临利辛县,南连正午乡、枣庄镇,北与冉庙乡仅一次茨淮新河相隔。

地势西北高,西南低,海拔高度在28.4-30.2米之间,平均坡降为1/8000-1/12000.镇区位于该镇域中部偏北,省道S502从城镇中部东西向穿过。

插花镇集镇是插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公益服务设施建设。

插花镇有完全中学一所,初级中学3所,初级职业中学1所,小学25所,幼儿园2所,拥有国家一、二级教师205人。

集镇设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有线电视台和地面卫星接收站。

插花医院医疗科室齐全,为一级四等医院。

镇直部门齐全,设有派出所、法庭、刑警中队、交警中队、税务分局、工商所、交管站、交通稽查站、石油公司、银行、信用社、变电所、电信支局、邮政支局、国家粮食储备库等单位,新建成三峡电厂华东输变站。

去年成功引进江苏盐城客商对老自来水厂改造,实现全天24小时供水。

镇区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初具小城镇规模。

商贸、工业化建设。

插花集镇现已由单纯的商业消费集镇变为农业服务的生产性集镇,是方圆百里农副产品集散地,曾举办过全国长毛兔交易会,集市贸易活跃、日趋繁荣。

古镇插花区域优势日益显现,日俱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几年来,插花镇党委政府把营造宽松外部环境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乡镇企业稳步发展,主要有水泥厂、磷肥厂、颍东建安公司、面粉加工厂、电力标准件厂、汽车修配厂等。

2003年,实现产值12892万元。

  农业发展。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种植高产、优质等多种经济作物,鼓励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

积极提供小额农业贷款,定期举行农业讲座,搞好服务。

以期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1.2插花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插花镇建设步伐加快。

插花镇中心镇建设坚持项目立镇、工业强镇、开放兴镇的发展战略,在道路、排供水、市场和居民住宅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①道路建设:

对中心集镇道路进行了全包装,新铺中心街、新园街、公园路等混泥土路面4.2万平方米,将集镇规划区内的插胡路修铺了混泥土路面。

镇区五纵四横道路硬化率达100%,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②排供水建设:

新修下水管道4600米,新铺供水管道3700米。

新建闸南和朱楼两个自来水厂。

③市场建设:

对中心农贸市场进行改建,现已全面竣工。

路灯安装完毕。

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分行就市、公平竞争,解决了占道经营、乱摆摊点的问题。

④居民住宅建设:

规划建设居民小区两个,现已全面竣工,建成面积达3000平方米。

由于中心镇建设迅速发展,为农民进镇务工经商提供了空间,吸引了大量农民进镇经商,促进了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化,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纵观全局,插花镇国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以新姿态站在奋力崛起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期间插花经济和社会发展正面临不可多得的战略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在这一重要阶段,必须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气魄,力争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努力实现插花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符合国家和省经济发展政策

根据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以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有关政策要求,为加快颍东区插花镇对外开放步伐,扩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同国内外的经济合作,促进、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对外资、外商和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小环境,镇委政府按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市场运作,提出颍东区插花镇镇区道路工程项目,符合国家和省经济发展政策。

2.2.2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有效体现

依托现有集镇,逐步发展,充分利用原有各项设施,避免分散建设,提高资金利用率。

成片集中开发为主,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在进行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进行现状集镇控制、改造和建设。

初期主要改造插胡路,新建中心街、中心商场等道路设施建设。

2.2.3加快插花镇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内成功建设经验表明,集中必要的物力和财力,在一定的范围内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外资进来,作为外向型经济的突破口,辐射全区,以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实施赶超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点和转变经济管理体制的试验田,对于全区大开放格局的形成,提高经济外向度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阜阳市颍东区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措施。

2.2.4产业结构调整和引进资金与技术的需要

颍东区插花镇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插花镇镇区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形成设施相对完善,政策优惠的小环境,必将带动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一些新型的产业进入插花镇。

2.2.5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随着颍东区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为了适应插花镇的经济发展,颍东区城市总体规划也作出新的调整,本项目建设将完善城市的交通功能,提高城市的硬件层次,是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基石。

综上所述,颍东区插花镇镇区道路工程建设,将有力地推动颍东区插花镇的发展,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加快颍东区插花镇招商引资的步伐,也是实施颍东区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是颍东区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建设,将大大改善插花镇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改善插花镇城镇景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体现,将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和保护土地;是发展生产、启动再就业工程的需要,是搞活经济,繁荣城市,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可靠而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该工程项目建成以后,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势在必行。

 

第三章现状概况及建设条件

4.1自然环境

4.1.1地理、地貌

插花镇区位于阜阳市东北部,距阜阳市17.5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

,北纬

,曾被誉为淮北一支花。

东临利辛县,南连正午乡、枣庄镇,西接辛桥镇、周棚镇,北与冉庙乡隔河相望,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8.5公里,总面积为109平方公里。

插花镇镇地处淮北淤积平原西北部,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在27.0-3.05米之间。

坡降为1/8000-1/12000。

4.1.2气象、水文

插花镇镇地处淮北淤积平原西北部,地势平坦,地质条件良好。

该镇地下水资源丰富,镇区周围主要的地表有阜蒙河、总干渠、四干渠、二道河等。

本地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风明显。

年平均无霜期214天,历年平均降水888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4.9℃。

插花镇镇地势低洼,北高南低,河沟流向基本上南下。

浅层地下水储量较丰富,埋藏较浅,补给容易,水质良好,属重碳酸钙镁型低矿水质,适宜农业灌溉和人畜伙用。

且河流域富水区面积228.5平方公里。

根据水利设施现状可利用0.105亿立方米,灌溉3万亩。

4.2发展目标及战略

4.2.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以市场人导向,以科技人依托,以改革人动力,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以农业人基础,三大产业人协调发展,结构合理,具有强大应变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基本实现工业、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优良化,创造适宜的居住和商贸业发展条件。

4.2.2发展战略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和原则,“十一五”期间着重实施以下发展战略:

(一)三大产业协调战略

采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机制,增强活力;引导乡镇工业和私营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连片发展,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增强传统产业的品牌认知度,努力扩大区域影响范围。

积极寻找突破口,引进新型在相关工业产业;有重点地选择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合理发展农副畜产口加工业。

努力提高三产服务品质,利用资源优势和较发达在交通条件,积极发展工业。

(2)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使经济发展真正建立在不断进步、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环境更加优美的基础上。

(3)招商引资战略

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

加速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切实把经济发展转移到领先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4.3建设条件

4.3.1对工程方案的影响

道路改扩建工程位于插花集镇,地形为平原地形,工程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自然条件对工程方案影响比较小。

在方案设计时应当充分注意地质形态,要进行多方案比较,适当提高设计标准,以做到安全、经济、适用、美观。

4.3.2对施工条件的影响

颍东区插花镇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自然条件总体来说有利于施工,但是,部分年份也有水灾、旱涝现象,冬季轻冻,对工程施工稍有影响。

4.3.3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颍东区插花集镇交通便利,人力和建筑材料资源较为丰富,无需通过长途运输,水泥、砂石等主要材料来源充足且运距较短,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第四章技术标准和建设内容

4.1研究原则和标准

4.1.1原则

工程设计本着适用、经济、安全的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技术先进、造价经济、安全可靠。

此外,工程设计还应具备以下原则。

1、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远近期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各种使用要求,又要适应远期发展的需要,为插花镇的开发与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在不过多增加施工难度,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设计标准,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条件。

3、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尽量提高绿化指标,为插花镇增景添色。

4.1.2设计规范及依据

1、《颍东区插花镇总体规划》(2007-2020)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7)

8、《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36)

9、《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10、《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2006)

1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规范》(CJJ1-2008)

4.2项目建设内容

4.2.1本项目地址位于颍东区插花中心集镇

本项目建设内容见下表: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

插胡路

1200m×10m×0.24m

道路,排水,绿化

中心街

1450m×7m×0.2m

道路,排水,给水

中心商场

760m×6m×0.2m

道路,排水,给水,照明

4.3项目技术要求

4.3.1道路工程

1、根据插花镇总体规划,其中插胡路、中心街、中心商场采用双幅路面形式,为双向两车道。

计算行车速度采用40km/h。

设计年限:

水泥砼路面为15年。

交通等级:

中等

道路计算荷载:

BZZ-100。

道路纵坡:

i≤2.5%

路拱横坡度:

1.0%~2.0%

圆曲线最小半径为100米。

最小停车视距不小于40米。

凸曲线一般最小半径700米。

凹曲线一般最小半径700米。

纵坡最小坡长120米。

竖曲线最小长度35米。

砼路面设计年限15年。

4.3.2绿化工程

插胡路:

两侧分车绿化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的上方搭接。

分车绿化带宽度小于l.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化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

行道树绿化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化带。

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化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

树池上方宜覆盖池箅子。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

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

快长树不得小于5cm,慢长树不宜小于8cm。

4.3.3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

为保护水体环境质量,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现状条件和总体布局,规划建成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规划原则

(1)根据地形、水系,合理划分雨水分区,使雨水能就近排入水体。

(2)根据地形条件,采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

3、雨水工程规划

(1)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q=8248.13(1+O.641Lgp)/(t+40.3)0.95,P=1年

q一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t一降雨历时(分钟)

P——重现区,一般取值为1,重要地区及低洼地区P=2~3。

雨水流量公式:

Q=Ψ·F·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