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4400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XXXXXX有限公司

专项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l)事故类型:

火灾。

(2)危害程度: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2组织机构与职责

组织机构与职责与综合预案相同

3处置程序

(一)危险源监控

(1)对危险源监控的方式及方法主要有:

可燃气体报警仪、现

场安全检查、现场巡视(水、电、保护气)、防雷防静电接地是否可

靠等各种异常情况的信息反馈.

(2)加强巡视及安全检查,危险区域禁止人员进入,对发现的

隐患及时整改.

(3)加强现场值班长和安全员的现场确认。

(4)工艺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以及工艺规程进行作业.

(5)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二)预警行动

1预警行动

火灾事故预警条件:

(1)发现火灾危险区域有异常现象发生(浓烟或雷电);

(2)储罐区、装卸区附近有明火或电火花等点火源;

(3)熔炼、活化过程是否有不按操作规程操作现象;

(4)没有申请动火许可就进行动火维修作业;

(5)外来火源进入到火灾危险区域内.

预警方式、方法:

紧急情况时:

电话报应急办公室。

非紧急情况时:

在电话报应急办公室的同时,采取能力范围内的灭火措施。

3.2.2预警分级

预警分级与综合应急预案形同。

4信息报告程序

信息报告程序与综合应急预案形同。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响应分级与综合应急预案形同。

5。

2响应程序

响应程序与综合应急预案形同。

5。

3处置措施

(l)安全警戒组在接到报警后迅速组织人员,带上救援工具、

防护装备及时到达事故现场,检查、分析、确认发生事故地点的安全状况,在应急抢险组赶到现场前,负责现场保护、保卫工作。

以最快的速度将人员、车辆疏散到安全地点,为现场救护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同时上报应急指挥部。

(2)应急领导小组在了解火灾事故的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到达现场指挥,及时有效的控制事态,进行处置。

同时向上级政府报告火灾事故信息.

(3)应急抢险小组在抢险的同时,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应急救护组织的救护人员进行现场包扎、救护,经简单救护后把伤员送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伤员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急救、吸氧或输液,到医院后交由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伤员。

(4)一旦发生特大、重大事故,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时,应立即向上级政府发出求救,请求支援.

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6。

1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清单

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综合应急预案相同。

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事故类型:

爆炸。

危害程度: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2组织机构与职责

组织机构与职责与综合预案相同

3预防与预警

3.1危险源监控

(l)对危险源监控的方式及方法主要有:

可燃气体报警仪、现场安全检查、现场巡视(水、电、保护气)、冷却水低水压蜂鸣报警装置、氮气低压报警装置、泄漏痕迹、防雷防静电接地是否可靠等各种异常情况的信息反馈。

(2)加强巡视及安全检查,危险区域禁止人员进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

(3)加强现场值班长和安全员的现场确认。

(4)熔炼过程、活化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以及工艺规程进行作业。

(5)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2预警行动

3。

2。

1预警行动

爆炸事故预警条件:

(l)发现爆炸危险区域有异常现象发生(浓烟或雷电);

(2)生产车间内有明火或电火花等点火源;

(3)熔炼、活化过程是否有不按操作规程操作现象;

(4)没有申请动火许可就进行动火维修作业;

(5)外来火源进入到爆炸危险区域内;

(6)冷却水低水压蜂鸣报警时(确认非故障报警);

(7)氮气低压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时(确认非故障报警).

预警方式、方法:

紧急情况时:

电话报应急办公室。

非紧急情况时:

在电话报应急办公室的同时,采取自保.

3。

2。

2预警分级

预警分级与综合应急预案形同。

4信息报告程序

信息报告程序与综合应急预案形同。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响应分级与综合应急预案形同。

5。

2响应程序

响应程序与综合应急预案形同。

5.3处置措施

(l)应急救援组在接到报警后迅速组织人员,带上救援工具、防护装备及时到达事故现场,检查、分析、确认发生事故地点的安全状况,在应急抢险组赶到现场前,负责现场保护、保卫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将人员、车辆疏散到安全地点,为现场救护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同时上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在了解爆炸事故的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到达现场指挥,及时有效的控制事态,进行处置。

同时向上级政府报告爆炸事故信息。

(3)应急抢险小组在抢险的同时,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医疗救护组的救护人员进行现场包扎、救护,经简单救护后把伤员送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伤员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急救、吸氧或输液,到医院后交由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伤员.

(4)一旦发生特大、重大事故,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时,应立即向上级政府发出求救,请求支援。

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6。

1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清单

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综合应急预案相同。

触电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a)事故类型:

电击和电伤事故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配电箱、配电柜、电气检修场所、办公区域

c)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多在电气使用、检修时发生;会造成电击和电伤,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时危及生命;电气设备的操作、检修人员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漏电、违章用电、设备故障时运行

e)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应急工作职责

员工职责

(1)发现触电伤害,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

(2)立即停止带电设备设施运行;

(3)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

(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班组长职责

(1)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2)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若事故后果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立即上报车间应急小组组长;

(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

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2)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

3应急处置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触电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车间值班人员和厂值班人员报告,同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

(2)厂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根据事故发展的实际情况,由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组长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3)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公司调度人员汇报.由公司根据触电事故的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触电事故发生后,最先发现者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它断路设备,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进行急救,同时向车间、厂值班人员汇报.

(2)厂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输送带厂应急指挥组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有关部门,应查明事故原因、部位和人员伤亡情况,并对警情作出判断,汇报给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启动输送带厂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3)厂应急指挥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局部或全部停工的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4)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小组应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勘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c)报警电话、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部门联系电话与综合预案相同

(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触电事故发生后,从现场人员到厂长中间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及时上报事故情况.上报内容必须是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伤亡人数、救援情况等,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绝不能匿报或谎报,更不能虚报假报事故信息.

4注意事项

a)参与救援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用电安全常识和触电急救常识,其他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绝缘的劳动防护用品。

b)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工器具必须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具或干燥木棒等绝缘物。

c)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具。

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d)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e)拨打急救电话时,必须向相关单位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情况、人员受伤情况,并指派专人到车辆必经路口为车辆引路。

f)如事故发生在夜间,迅速解决临时照明,利于抢救,避免扩大事故。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a)事故类型:

主要分机械伤害受伤和机械伤害死亡两种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主要是存在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夹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的区域如维修机床、设备缺护罩的带轮、联轴节或其他无防护使用机械的场所.

c)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多在维修作业、机械加工、设备无防护操作时发生;会造成人员伤害、死亡;机械设备的操作、检修人员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违章操作、设备故障、作业人员无防护措施、无证上岗、设备无防护等

e)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2应急工作职责

员工职责

(5)发现机械伤害,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

(6)立即停止设备设施运行;

(7)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

(8)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班组长职责

(5)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6)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7)若事故后果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立即上报车间应急小组组长;

(8)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

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2)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

3应急处置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车间值班人员和厂值班人员报告,同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

(2)厂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根据事故发展的实际情况,由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组长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3)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公司调度人员汇报。

由公司根据触电事故的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医疗救护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应立即停电停机,抢救重点是集中现场的人力、物力和设备,尽快把压在人上面的设备构件搬离和割开,将受伤者抬出来并立即抢救。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2)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发现伤者手足骨折,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健侧下肢缚在一起。

(4)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5)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排险、控险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停止设备设施运行;

(2)确保其他从业人员无违反操作规程;

(3)确保其他设备设施的防护罩完好.

c)报警电话、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部门联系电话与综合预案相同

(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从现场人员到厂长中间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及时上报事故情况。

机械伤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报告人及电话。

上报内容必须是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伤亡人数、救援情况等,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绝不能匿报或谎报,更不能虚报假报事故信息。

4注意事项

(1)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需佩戴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时应检查器材是否合格;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时需注意自身和伤者安全;

(4)现场自救和互救时按培训要求进行;

(5)救援人员应具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

(6)特别警示:

若受伤者伤势严重,不要轻易移动伤者。

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a)事故类型:

高处坠落事故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作业平台、脚手架

c)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多在作业平台无防护操作、维修时发生;会造成人员伤害、死亡;作业平台或脚手架上的操作、检修人员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违章操作、设备故障、作业人员无防护措施、无证上岗、设备无防护等

e)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应急工作职责

1)组长职责:

(1)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2)组织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指挥应急行动。

(3)及时掌握现场事故灾害和险情;

(4)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向应急指挥报告有关情况;

(5)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组员职责:

(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物资和搜救被困人员;

(2)负责现场伤员的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决做好转运准备;

(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保证事故现场井然;

(4)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

3应急处置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发现人员,第一时间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应急自救小组,应急自救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启动本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后,当事故不能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急自救组长向应急指挥部申请启动综合应急预案.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医疗救护组做好外部医疗机构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到场前伤员的救护工作,外部医疗机构人员及救护车到场后,接管矿山医疗救护组的应急职能,全面负责处理伤员工作。

应急措施如下:

(1)立即帮助伤者脱离危险区。

(2)一般性外伤,迅速包扎止血。

(3)肢体骨折,将伤肢固定,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4)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包裹,用塑胶袋包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胶袋内.

(5)受伤人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

(6)发生死亡事故立即报110。

c)报警电话、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部门联系电话与综合预案相同

(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发生后,从现场人员到厂长中间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及时上报事故情况。

高处坠落伤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报告人及电话.

上报内容必须是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伤亡人数、救援情况等,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绝不能匿报或谎报,更不能虚报假报事故信息。

4注意事项

(1)凡能在地面上预先做好的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工作,尽量减少高处作业。

使用梯子时,要有其他人员扶。

(2)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不允许其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防止落物伤人。

(3)如高处坠落者掉落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之后才能接近进行救援,避免救援者或坠落者的二次坠落等事故.

车辆伤害事故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a)事故类型:

车辆伤害事故.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1)厂区道路;

(2)仓库装运平台;(3)车辆机械故障,带病运行;(4)运输道路;(5)车库。

c)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多在上下班时、装卸车时,产品运转时;会造成人员伤害、死亡;运输、生产过程中.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违章驾驶、车辆缺陷、地面缺陷等

e)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二次车辆伤害、交通事故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

1应急小组及人员:

应急组织以现场作业的班组为单位,班组长是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的组长,现场班组其他人员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2。

2应急小组及人员职责:

(1)组长职责:

负责了解和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达到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成员职责:

听从组长指挥,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3应急处置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车辆伤害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第一时间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发生车辆伤害事故出事地点、受伤人员伤情等情况.同时启动预案,布置警戒线,安排对伤员进行初步抢救。

发生车辆伤害死亡事故时以布置警戒线保护现场为主。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车辆伤害事故,当现场负责人员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

(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

(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止窒息。

(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

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

(4)立即采取措施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

(5)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6)当有异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

(7)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

(8)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

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

c)报警电话、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部门联系电话与综合预案相同

(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车辆伤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人员伤亡情况;

(3)已采取的措施,报告人及电话。

上报内容必须是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伤亡人数、救援情况等,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绝不能匿报或谎报,更不能虚报假报事故信息。

4、注意事项:

(1)受伤者伤势严重,不要轻易移动伤者;

(2)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注意不要让伤者再受到挤压;

(3)如上肢受伤将其固定于躯干,如下肢受伤将其固定于另一健肢。

应垫高伤肢,消除肿胀.如上肢已扭曲,可用牵引法将上肢沿骨骼轴心拉直,但若拉伸时引起伤者剧痛或皮肤变白,应立即停止;

(4)如果伤口中已有脏物,不要用水冲洗,不要使用药物,也不要试图将裸露在伤口外的断骨复位,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进行适度的包扎、固定;

(5)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