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之环境管理1217.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980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之环境管理12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之环境管理12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之环境管理12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之环境管理12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之环境管理12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之环境管理1217.docx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之环境管理12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之环境管理1217.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之环境管理1217.docx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之环境管理1217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CPS要素评估手册(十二)

环境管理

 

当前版本: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发布单位:

 

文件编号

文件编号

 

更改记录

日期

作者

版本

更改参考

 

审阅

审阅

签字

拟稿

郭雪琳

审核

批准

 

目录

12.0要素说明1

12.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2

12.2环境管理策划2

12.2.1组织机构及职责2

12.2.2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3

12.2.3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4

12.2.4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7

12.3运行及控制7

12.3.1培训7

12.3.2信息交流8

12.3.3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管理12

12.3.4环保设备管理16

12.3.5节能管理18

12.3.6化学物料管理18

12.3.7建设项目三同时19

12.3.8应急准备与响应20

12.3.9相关方管理21

12.4环境管理评估、整改及持续改进22

12.4.1检查表22

12.4.2符合性评估23

12.4.3整改和持续改善27

12.0要素说明

(12.0)概念

环境管理是指指企业对其生产现场、办公现场及周边环境按规定的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的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的活动。

通过执行一个运作规范、灵活有效,且完全融入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中的环境日常运作管理系统,确保公司环境管理持续提升,并符合政府要求;通过持续改进企业的环境绩效,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公司环境质量,达到支持公司经营目标、改善公司的社会形象、保障员工身体健康、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目的;最终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CCPS中的环境管理要素旨在整合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内审管理,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并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12.1)、环境管理策划(12.2)、实施与运行控制(12.3)、环境管理评估、整改及持续改进(12.4)等内容。

(12.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指企业要有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规划,在条件成熟时应申请通过认证。

建立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提高各企业的环境质量和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12.2)环境管理策划

环境管理策划是指识别公司环境因素,结合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企业环境管理的目标、指标和方案的过程。

本节的内容包括:

组织机构及职责、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和方案等。

(12.3)运行及控制

运行控制是识别和确认需求,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的活动,针对这些活动进行策划,通过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确保控制活动正常进行并符合环境法律法规要求。

本部分实现对公司环境管理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活动(包括建立、运行、检查、纠正、应急准备和响应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

本节内容包括:

培训;信息交流;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管理、环保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化学品物料管理、建设项目三同时等。

(12.4)环境管理评估、整改及持续改进

公司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评估及整改程序,来评估公司对国家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守程度,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2.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要有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规划。

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的企业,确保按照标准的规定策划、运行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要及时向企业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评估内容

L1

有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规划,或有建立公司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规划。

L3

通过了ISO14000认证并按照该体系的要求运作,或建立了公司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并按照体系要求运作。

12.2环境管理策划

12.2.1组织机构及职责

企业应成立专门的部门,或设定专门的人员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对其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企业应确定所有相关人员具备的意识、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所担任的工作。

评估内容

L1

企业有专门的组织机构。

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L2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有记录。

12.2.2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12.2.2.1环境因素识别

ISO14001要求企业建立识别、评价环境因素的程序,此程序确保企业能控制或管理企业的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清单应包括与产品和企业有关的所有因素。

要求各企业内的所有单位均列入环境因素清单范围,并定期更新,确保各单位均有适合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清单。

评估人员检查各企业的环境因素清单,确认企业环境因素均已列入环境因素清单中,清单中的环境因素都进行了的评价。

环境因素包括企业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所引起的各种要素,涉及到对空气、土地和水的污染、噪声、视觉、固体或液体废物、自然生态和自然资源或管理物质的使用。

ISO14001标准要求在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时必须考虑各种状况(正常、异常、突发)及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为了确保公司所有企业及职能部门都能识别和评价基本级别的环境因素,公司级环境因素清单应该包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环境因素。

ISO14001标准要求相关方的环境因素也应列入企业控制的环境因素中。

公司的程序文件要求必须每年对环境因素进行排查,因此企业应该把列在企业环境因素清单上的所有因素文件化,包括因素排查和重要因素的评价。

当企业的产品、工艺、设备等发生改变时,要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更新。

当产品、物料、工艺或政府要求发生改变时,环境管理人员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查,以确定对环境因素与重大环境因素进行了重新评估。

评估人员确定企业有途径对环境因素的全面性进行控制。

评估内容

L1

企业有程序文件以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

L1

企业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清单。

L2

环境因素识别考虑到异常、突发或停机状态以及正常操作情况等。

L2

企业员工识别与它们操作有关的合适的环境因素并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L2

企业至少每年更新一次环境因素识别清单。

L3

企业的环境因素识别包含厂界内所有相关方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因素。

L3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中,所有适用的环境因素合并到当前公司共同环境因素清单中。

L4

至少每年一次,或当工艺改变时,企业管理者审核且/或更新环境因素。

12.2.2.2环境因素评价

企业级环境管理人员对识别出的所有环境因素,根据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程序中所列的标准确定重要的环境因素。

在产品、物料、工艺或政府要求发生改变时,环境管理人员至少每年一次检查并重新评估确定环境因素与重大环境因素。

评估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判断并确认环境管理人员已识别出企业所有环境因素,并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评估内容

L1

环境管理人员遵循程序对识别出的所有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L1

环境管理人员遵循程序评价和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L2

企业员工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出重大环境因素。

L2

至少每年一次更新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12.2.2.3环境因素控制

企业对识别出环境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有效控制。

评估内容

L4

企业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12.2.3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ISO14001要求企业应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实施环境管理方案来控制所有环境因素尤其是重要环境因素,环境管理方案必须说明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步骤、行动或过程。

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目的是控制企业内所有环境因素,使企业环境得到改善。

企业应针对各级部门建立一套环境方面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并形成文件。

目标和指标体系应与环境方针保持一致,应尽量具体化并可测量。

12.2.3.1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制定

企业应制定适当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评估人员检查文件,以确定环境目标是以重要环境因素为依据来制定和执行的。

环保指标应在企业专用的SQDCME记分卡内注明,并能证明和显示环保指标的改善或控制(若适用)情况。

评估人员审核环境指标数据,并确认环境绩效的改善情况。

评估人员应审核用以追踪、分析及提交企业环保指标和SQDCME评分卡的程序。

评估内容

L1

企业建立目标和指标(包括减排目标指标),并分解到有关的职能和层次。

L2

目标和指标的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的要求。

L2

目标的制定考虑了重大环境因素。

L3

目标的制定考虑了相关方的观点。

L4

目标和指标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承诺。

L5

能够应用计算机或数据库功能进行追踪、分析、控制SQDCME环保指标。

L8

自上次内部审核以来,与环保有关的、企业专用的SQDCME评分卡的相关程序指标显示出改善或控制。

12.2.3.2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

企业应制定适用的环境管理方案。

评估人员检查文件,以确定环境管理方案是以重要环境因素为依据来制定和执行的。

评估内容

L3

企业建立、实施管理方案以控制重要环境因素。

L3

管理方案的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的要求。

12.2.3.3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控制

企业应分析环境指标体系,以确认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恰当,企业也应使用趋势图、统计过程控制、或其它图表来证实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改变合适。

评估人员应确认各种管理图表确实被用于对企业的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修改。

工作小组工作区域内的目标和指标应由工作小组进行制定、改进和控制。

在评估时,评估人员将企业的SQDCME记分卡及企业环境管理规定与各工作小组张贴在看板上的指标进行比较,以确认其控制水平。

评估内容

L4

目前所有适用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合并到公司的共同环境管理方案中。

L6

工作小组成员(或其它适当的企业作业人员)追踪和张贴区域环保指标,用来支持其工作计划、SQDCME评分卡和适当的环境控制计划。

L7

企业利用环境指标趋势进行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改变。

对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至少每年检查两次,以明确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现过程和进度情况。

当企业产品和作业程序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管理者应检查并更新环境目标和管理方案。

评估人员检查企业管理者在年度或过程改变时更新或改变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证据。

评估内容

L4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能对企业的重要环境因素采取适当的控制并减少潜在环境影响。

在评估中,评估人员要获取企业管理者每年或当过程改变时检查或更新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证据。

评估内容

L2

当工艺改变时或至少每年一次,企业管理者审核更新后的环境因素、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12.2.4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

企业应识别适用于本企业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这些要求可包括:

国际或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省部级法律法规要求、地方性法律法规要求、与顾客的协议以及行业协会的要求等等。

评估内容

L1

建立并保持了识别、获得和更新法律与其他要求的程序。

L1

正确识别了适用于企业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并建立法律法规清单。

L2

所有使用的政府法律法规清单及时更新。

L2

正确有效地应用了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

L2

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了评价。

12.3运行及控制

12.3.1培训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对员工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环保知识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国家及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2.企业自己制定的管理办法;

3.企业制定的环境管理的考核指标;

4.险源的内容及识别方法;

5.环境管理体系;

6.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评估内容

L1

企业制定了培训管理办法。

L1

企业制定了培训计划。

L2

按照相关内容对员工进行了培训,并有完整的记录。

L3

对相关方进行了培训,并有完成记录。

L4

企业针对培训制定了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12.3.2信息交流

交流与沟通机制是指各单位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沟通程序,以确保国家及地方环境管理有关部门、公司环保部门、下属各企业和员工之间有一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用于公司及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有关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以及与外部相关方的联络与交流。

制定交流与沟通机制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与公司环境管理部门之间加强内外部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环保信息或相关的政府要求,公司环保部门可使用该机制确保与各企业使用一致的标准和说明,同时向有关人员解释有关环保规定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

12.3.2.1一般信息交流

1.政府法律法规的获取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为了及时获得这些法规和制度,公司及企业均应建立有效、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以保证本单位的环境状况持续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为此,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有效的信息获取程序,以确保能够及时得到与环境因素相关、且适用于本单位应用要求的法律及其他文件资料。

环境法律法规一般包括权威部门制订/颁布的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等。

信息获取程序并不是简单地将法律法规罗列出来,而是要通过分析明确公司的具体要求,根据要求获取法规,并以此作为建立、实施和保持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

信息获取程序还应保证得到其它要求,包括:

与有关政府部门的协定、与顾客的协定、非法规性环保指南、环境标志或产品服务的承诺、行业协会的要求、与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对公众的承诺和公司的要求等。

在评估时,评估人员通过与环境管理人员面谈确认企业已建立相应的渠道并能够及时获得有关法律法规的有效版本。

评估内容

L1

企业建立信息获取程序以确保各种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府要求的及时获得。

L2

企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最新的有效版本。

2.信息交流

企业应建立信息交流机制,详细描述与管理者或相关人员的交流方式。

企业可通过看板和工作小组会议的方式进行政府要求和环境议题的交流,为各级员工提供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企业员工必须了解政府及公司环境管理的要求,要了解和熟悉本岗位的环境管理要求并遵守执行。

在评估信息交流程序时,通过面谈和观察看板来确定信息交流对员工的影响。

在评估时,评估人员与环境管理人员面谈,确定他们已经了解公司有关环境管理的要求,熟悉国家及地方的环境标准。

为评价信息交流程序的有效性,评估人员应与班组成员、组长和车间领导面谈,以确定他们确实明确了自己的环境职责。

评估内容

L1

企业有信息交流机制,明确对环境信息的交流方式。

L1

有渠道与员工交流他们对环境管理的观察、建议和看法。

L1

员工熟悉本岗位的环境管理要求,并遵照执行。

L3

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并遵守环境管理要求。

12.3.2.2特殊信息交流

1.特殊信息的处理

企业应制定程序以确保对所有来自外部的特殊环境信息能够得到及时识别和处理。

特殊信息至少应包括下述内容:

(1)由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开出的违规通知或罚单。

(2)由司法或行政机构开具的行政命令或强制行动命令。

(3)从政府机构来的其它非常规信息。

(4)当地居民或环境团体对企业的抱怨。

当企业从正规部门获得重大命令、违规通知等特殊的信息要求时,必须及时与公司环境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并将所收到的信息和要求送至公司环境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企业对外部机构的答复必须取得公司环境管理部门的认可。

评估内容

L4

企业能够及时与公司环境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交流环境信息:

重大抱怨、违反通知或从外部机构获得的非常规信息;相关的国际、国内或当地环境要求,要求报告的环境问题、环境报告。

2.应急响应机制

各企业应建立应急反应机制,按照岗位和职责来确定对紧急环境情况的处理职责,确保紧急状况发生时,相关的人员都能按要求作出紧急处理反应。

环境管理人员应按要求参与紧急反应活动(包括参加有潜在影响的紧急反应演练),并及时与公司及外部相关机构进行信息沟通。

在评估时,评估人员与环境管理人员面谈,以确定至少有一名环境管理人员参与了企业环境紧急反应演练(也可向安全管理人员确认)。

评估人员通过与环境管理人员面谈,检查企业有效地执行政府要求,并有记录证明对紧急事件进行了及时的交流,并执行了纠正措施。

评估内容

L3

当环境紧急事件发生时或者当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时,员工能否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各级人员能否按照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应急预案或进行应急演练。

L5

当环境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时,企业与公司环境管理部门协调有关清理要求和减轻计划。

L6

当环境紧急事件发生时,环境管理人员通知外部相关机构。

12.3.2.3信息交流方式

公司内部的通知和公告是基本的交流工具,应确保企业的环境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收到这些通知和文件,并确保他们能得到最新的环境政策、标准、方针和其它相关信息。

评估人员通过随机方式审查环境报告的预定提交日期及实际提交日期来确认所需的报告及时提交。

各二级单位的员工可以通过公司的CCPS专栏获取环境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和信息。

环境报告系统是实现信息沟通的一种重要途径。

各企业应及时将所发生的环境事件采用报告形式上报给环境管理部门。

当环保设备发生故障或失效、发生物料泄露时应尽量采用环境报告的形式及时通知环境管理人员或相关人员。

在评估时,评估人员应该通过查找证据,确认环境管理人员确实能够获得各个级别的环境管理部门的通知和公告。

1.评估人员与环境管理人员面谈,确认有环境报告的程序或文件规定;企业知道与环境管理部门的联系方式,及获取政府相关环境要求的途径。

2.评估人员检查任何新的或修订的政府要求,以确认企业曾与环境管理部门的联系情况。

即使上一年没有新发布的政府要求,但通过面谈结果表明有这方面的职责,也可视为达到要求。

3.在评价企业与公司环境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情况时,要有证据表明企业已掌握了与公司环境管理部门的联系方式,评估人员检查上一年的重要项目,以确定企业与公司环境管理部门进行了信息交流。

4.评估人员与环境管理人员面谈,以确定他们填报了环境报告。

如果没有发生可报告的环境事件,只要在环境报告中注明则可以视为符合要求。

评估人员应该确认企业发生的所有应该报告的环境事件均包含在企业环境报告中。

5.评估人员应该注意环境事件从发生到报告的时间差,并判断企业及时报告了所发生的事件。

评估内容

L1

所需的上级机关报告正确且准时提交。

L2

环境管理人员及时地收到环保控制设备发生运行不正常和故障的报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

维修,通知责任人等)。

L3

各层环境管理人员查阅环境管理部门的“通知和公告”。

L3

企业各级员工把“CCPS专栏”作为一种获取信息及交流的工具。

L9

企业编制和发布公开的环境报告。

12.3.3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管理

12.3.3.1废水管理

企业必须加强对废水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废水管理所涉及的相关记录和报告(例如排污许可证报表、废水监测报告、废水处理运行记录)必须正确填写,有关资料应及时提交给主管机关。

企业在收到政府环保部门提出改善或不符合法规的通知时,应采取适当行动,快速检查和解决问题。

此项行动一般通过制定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追踪问题的决议来证明。

企业要对其内部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并提供报告,对监测报告要认真分析、确认存在的问题。

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适当的整改方案。

评估人员通过审查监测报告,确认所有观察到的潜在不符合事项并加以记录。

评估人员与环境管理人员面谈,确认所有观察到的问题均应得到充分处理。

包括找出环境体系的影响要素,并加以强化,以防止问题再度发生。

评估内容

L1

废水排放符合法规及许可证要求。

L2

定期进行监测(包括日常监测和监督监测)。

L3

对监测报告结果进行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制订适当的整改措施。

L4

已在内部确认或由政府机关检查的不符合事项,采用纠正预防措施或相应的文件及时有效地解决。

L4

每年制定废水及其污染物减排计划。

L5

定期对废水及其污染物减排情况进行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当的整改措施。

L8

采用先进的废水治理及循环利用技术,以达到持续减少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12.3.3.2废气管理

企业必须加强对废气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废气管理所涉及的相关记录和报告(例如排污许可证报表、废气监测报告、废气处理运行记录)必须正确填写,有关资料应及时提交给主管机关。

企业在收到政府环保部门提出改善或不符合法规的通知时,应采取适当行动,快速检查和解决问题。

此项行动一般通过制定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追踪问题的决议来证明。

企业要对其内部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并提供报告,对监测报告要认真分析、确认存在的问题。

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适当的整改方案。

评估人员通过审查监测报告,对所有观察到的潜在不符合事项均加以记载。

评估人员与环境管理人员面谈,所有观察到的问题均应充分处理。

包括找出环境体系的影响要素,并加以强化,以防止问题再度发生。

评估内容

L1

废气排放符合法规及许可证要求。

L2

定期进行监测(包括日常监测和监督监测)。

L3

对监测报告结果进行分析、记载,提出改进措施。

L4

已在内部确认或由政府机关检查的不符合事项,采用纠正预防措施或相应的文件及时有效地解决。

L4

每年制定废气及其污染物减排计划。

L5

定期对废气及其污染物减排情况进行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当的整改措施。

L8

采用先进的废气治理技术,以达到持续减少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12.3.3.3噪声管理

企业必须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企业在收到政府环保部门提出改善或不符合法规的通知时,应采取适当行动,快速检查和解决问题。

此项行动一般通过制定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追踪问题的决议来证明。

企业要对其内部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并取得报告,对监测报告要认真分析、确认存在的问题。

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适当的整改方案。

评估人员通过审查监测报告,确认所有观察到的潜在不符合事项,均加以记录。

评估人员与环境管理人员面谈,确认所有观察到的问题均应充分处理。

包括找出环境体系的影响要素,并加以强化,以防止问题再度发生。

 

评估内容

L1

噪声排放符合法规及许可证要求。

L2

定期进行监测(包括日常监测和监督监测)。

L3

对监测报告结果进行分析、记载,提出改进措施。

L4

已在内部确认或由政府机关检查的不符合事项,采用纠正预防措施或相应的文件及时有效地解决。

L8

使用先进的噪声治理技术,以达到储蓄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目的。

12.3.3.4废弃物管理

企业必须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企业在收到政府环保部门提出改善或不符合法规的通知时,应采取适当行动,快速检查和解决问题。

此项行动一般通过制定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追踪问题的决议来证明。

评估人员应关注除供应商回收的固废外的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并确保委托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单位具有危险废弃物处理资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