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801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docx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docx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

撰写人:

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科学活动:

好玩的弹性物品

一、活动目标

发现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与人们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利用材料制作弹性玩具。

三、活动准备

细铁丝、画纸、圆柱体、橡皮泥若干。

皮筋、皮球、气球、拉力器等。

四、活动过程

1、出示“会跳的小狗”引起兴趣,了解物体的弹性

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小狗“汪汪汪”小狗可开心了,你们看,它们跳得多开心呀!

我们欢迎欢迎两只小狗,不过两只小狗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个问题,想听听是什么问题吗?

(汪汪,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跳起来的吗?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听,小狗是怎样回答的,好吗?

(你们听好了)

“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的身体下有弹簧,潘老师用力把我压下去,下面的弹簧变短了,我就沉下去了,潘老师一松手呀,我们就跳起来,弹簧呢也就恢复原样了。

教师小结:

听明白小狗的话了吗?

噢,原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松开力时,又恢复原状,这就叫物体的弹性。

2、提供各种材料,让小朋友感知发现弹性。

两只会跳的小狗还给我们带来好多好玩的物品,等一下请小朋友去玩一玩,看看这些好玩的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

拉拉皮筋会变长,一松手又变成原来的样子压皮球,皮球会扁,松手又鼓起来了。

师:

谁来告诉大家你玩的是什么?

你是怎样玩的?

发现它们有什么变化?

3、弹性的作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弹性物体有好多好多,你们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有弹性吗?

自行车打气,座垫装弹簧,是为了减少振动,夹子、理发推子有弹簧是为了方便使用,沙发、床用海棉和弹簧是为了坐躺时更舒服,水龙头开关里有皮垫子是为了防止漏水,弹簧秤用来测量物体的轻重……。

4、小制作“会跳的小人”

师:

今天“会跳的小狗”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有弹性的物品,为了谢谢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会跳的小人”送给他们好吗?

出示示意图

老师带来了制作“会跳的小人”的示意图,请小朋友看看,你们能看明白吗?

谁能告诉我第一幅图示是什么意思?

第二幅呢?

老师讲解后幼儿操作。

5、结束:

让我们一起来和会跳的小狗跳舞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影子的“眼睛”

大班幼儿对影子这一有趣的光学现象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和影子做游戏,因此我们经常会开展有关影子的科学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围绕着影子产生的原理展开,幼儿较难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本次活动我们运用反证的方法,通过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让幼儿自己对有关影子的错误或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理解纸挡住光就会出现影子,而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就能透过等粗浅的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探索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的方法,知道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能透过,反之则产生影子。

2.能与同伴合作观察和记录,并对生活中的光和影的现象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剪纸动物的头饰、手电筒、剪刀若干、背景板一块、幼儿记录纸若干。

2.教师演示材料:

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已剪好眼睛的兔头、手电筒、集体记录纸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说影子,引起兴趣

1.师:

这几天我们都在玩影子游戏,你们发现影子有哪些有趣

幼:

影子有时会变得很长,有时又会变得很短,有时又会消失不见。

幼:

我跑影子也跑,我停下来影子也会停下来。

幼:

影子的颜色都是黑黑的,有的深,有的浅。

2.小结:

影子真像一个魔术师,有时会出现,有时又会躲起来;有时会变长,有时又会变短。

(分析:

在本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刚刚结束的影子游戏进行交流,教师在提问时特意突出“有趣”二字,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特性的兴趣。

通过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回顾关于影子的各种经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比较不同的影子,记录各种猜测结果

1.教师演示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幼儿根据局部特征猜测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影子。

2.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个影子和前面看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3.猜猜为什么兔子的影子上会有眼睛,幼儿结伴商量并记录猜测结果。

4.交流各种猜测记录。

猜测一:

在兔子头像上画两只眼睛;

猜测二:

在兔子头像上贴两只眼睛;

猜测三:

在兔子影子上画两只眼晴;

猜测四:

在兔子头像上剪两只眼睛。

5.教师在集体记录纸上记下幼儿的各种猜测,并提出要求。

师:

请你们用商量好的办法试一试,然后再用手电筒照一照,看看小动物的影子上能不能看到眼睛。

(分析:

教师通过演示动物影子的ppt,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图片,引发幼儿对两种影子进行比较,从而自然地过渡到猜测、记录阶段。

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大胆猜测“如何才能在动物的影子上看到眼睛”,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开始初步验证自己的各种设想。

三、实验验证,寻找答案

1.幼儿运用猜测的方法进行验证,并进行记录。

师:

请你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记录下实验结果。

试过自己的方法后,也可以试试别人的方法。

2.幼儿根据实验情况交流自己的发现。

●光透过动物头饰上的小洞后影子上就会有“眼睛”

师:

为什么给动物头饰画眼睛、贴眼睛都无法让我们在影子上看到眼睛,而剪个小洞就能看见呢?

小结:

手电筒的光透过纸上的小洞后影子就会有眼睛,而画眼睛或贴眼睛都会将光挡住,所以影子上就看不到眼睛。

●洞的大小和“眼睛”大小之间的关系

师:

小动物的眼睛都一样大吗?

为什么?

是不是洞剪得大眼睛就大,洞剪得小眼睛就小呢?

小结:

剪的洞越大透过的光就越多,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大。

反之,剪的洞越小透过的光越少,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小。

(分析:

实验验证后,当幼儿开始交流实验结果时,教师的开放式提问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鼓励幼儿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较为复杂的光学原理。

教师预设的一些关键提问,能够帮助幼儿对光和影子的一些错误或是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并通过同伴间的引导、自己的操作,从而进一步理解“影子上如何才能出现眼睛”的光学现象。

四、延伸活动:

手影游戏

1.出示手影游戏的ppt,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

2.幼儿在区角中模仿手影动作进行游戏。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落下来

设计意图:

在地球上,所有东西往上一抛都会落下来,这是小班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

但是对幼儿熟知的经验有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呢?

我们试图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推动幼儿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以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

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

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

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

1.提出任务。

师: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

“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

(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师:

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幼儿补充:

落下来。

)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

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

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

这可有点不简单了。

师: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

(2)教师总结:

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

有的注意到了落下来的声音,有的观察到了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发现了落下来的速度。

很棒!

(开门见山地让幼儿带着任务观察物品落下来的现象,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经验准备。

二、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提出任务。

师:

我们今天的挑战是“没那么简单考考你”,下面请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幼儿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注意了解幼儿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

●当幼儿记录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同伴记录,提醒他们用符号进行记录。

2.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

教师这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幼儿创造性地用符号来表示自己的发现。

●幼儿记录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现。

(2)总结物体下落现象的相关因素。

师:

大家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知道了物体落下来时有许多不同。

可是,这些不同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

可能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以及风力有关。

(这个环节的任务难度提高了,即要在前一个环节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并且从语言表达转为记录表达。

三、探索让同样的纸出现不同的下落速度

1.提出任务。

师:

请记住我们的挑战题目是——(幼儿补充:

没那么简单考考你。

师:

(出示一张手工纸,使其落下)给你们一张同样的纸,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样。

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简单哦!

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

教师边与幼儿一同操作,边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指导要点如下:

●当幼儿出现折叠动作时,便上前鼓励,并与之比较两张纸的下落速度有何不同。

●当大多数幼儿受同伴影响采用折叠方法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

除了折叠.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团、撕开等。

3.交流与总结。

教师在总结时可以让所有幼儿将变化后的手工纸与教师手中的手工纸一同落下,进行比较观察,鼓励幼儿设法使纸落得快一些。

(在进行了两个环节的尝试、观察、比较和对下落相关因素的思考之后,这个环节尝试让幼儿解决问题,即如何让两张相同的纸下落速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