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689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0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东营市届九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咸蛋超人住在(27°S,67°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

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

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A.6378千米B.6371千米C.40000千米D.12742千米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图1),完成2~4题。

2.图示这一天是我国的()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3.此时,东营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极昼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D.昼短夜长

4.A、B、C、N处各有一只井底之蛙,每只井底之蛙都想见到太阳,哪一处的井底之蛙可以实现愿望?

()

A.A处B.B处C.C处D.N处

5.地图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莹莹一家自驾车从东营到青岛旅游,为保证顺利到达,他们最好选用()

A.中国政区图B.山东省地形图

C.中国铁路交通图D.山东省公路交通图

6.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①风雨交加②风和日丽③冬冷夏热④四季如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下列地区,既是人口密集区,又是人口增长较缓慢的地区是()

A.欧洲西部B.亚洲东部和南部C.北美洲东北部D.非洲南部

8.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B.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D.中部山地、高原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9.一艘运载粮食的货轮正在泰国的某港口装船准备外运,船上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麦B.玉米C.稻米D.椰子

10.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一般是()

A.进口原料、半成品,出口工业制成品B.出口原料、半成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C.出口、进口均为原料、半成品D.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读日本和俄罗斯略图(图2)回答11-12题

 

图2

11.有关河流B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自北向南流B.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

C.是俄罗斯高原和山地的分界线D.流域内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12.关于两国工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布局为“资源型”B.俄罗斯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布局为“临海型”

C.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D.日本工业布局为“临海型”

13.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的是北极

B.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高得多

C.南极地区生活着大量的海豹、海狮和北极熊等动物

D.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一样,都有永久性居民

14.古人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

A、冬季风B、东北风C、夏季风D、台风

15.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种植业的发展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甘蔗是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16.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图3),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

匹配合理

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17.以下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关村

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地理位置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产业开发重点都相同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中南地区成为高新产业集聚的地区

18.关于图4中数码①②③④与铁路线名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京九线-陇海线-贵昆线-京包线

B.京广线-兰新线-贵昆线-京包线

C.京九线-兰新线-焦柳线-包兰线

图4

D.京广线-陇海线-焦柳线-包兰线

图5为某河流域局部图。

一业余科考队从①地出发,沿该河主河道沿岸,对①、②、③、④地进行科学考察。

完成19~20题。

19..科考队走过的①、②、③、④地所在的省区依次是()

A.内蒙古、陕、晋、鲁

B.晋、鲁、内蒙古、秦

C.内蒙古、晋、秦、鲁

D.晋、陕、鲁、内蒙古

20.科考队经过对四地的粗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

①地土地荒漠化严重,②地所在的省份已经根治了水土流失、③地水土流失依然严重,④地地上悬河是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

你认为科考队对哪一个地方的考察结论与事实不符()

A.①B.②C.③D.④

21.香港城市建设的最大特色就是“上天下海”,即上天建高楼,下海扩土地。

这种特色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香港(  )

A.自然资源匮乏B.岛屿众多,港阔水深 C.人多平地少D.地理位置优越 

22.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森林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图6),完成23、24题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甘蔗、柑橘

B.②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①和②两区域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D.④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和寒

24.造成①、③两地区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条件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D.生产技术条件

图6

25.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②我国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③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④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C.__________,E.__________。

图7

(2)图中周庄的海拔__________—__________米之间,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____方向。

(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______(填B或D)处最合适。

(4)图中还有哪一处可能形成小溪流,请用虚线(-----)画出其位置。

   

(5)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

他的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理由是什么?

1

2

B

C

27..“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亚洲雄风震天吼”。

相信你熟悉这首歌,那么你对亚洲了解多少呢?

请读亚洲地形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图图8,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1)图中C国火山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2)小明通过读图,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_______。

(3)B河流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其自然原因是。

(4)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图中①②③三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5)读亚洲气候类型图,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为

(6)请你分析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28.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的富庶.读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略图(9分)

图9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江”是指,其发达的干支流水运,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这里濒临黄海和海,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

(2)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城镇兴盛.其中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B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B地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宋朝诗人苏东坡曾有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来称赞它。

(3)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长江在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至少两个)

图8

(4)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生活圈“同城效应”越来越明显,形成这种生活方式的条件是发达的和发达的。

图10

29.南极地区是科学家的天然实验室。

从1984年派出首支南极考察队算起,中国南极事业已经走过33个年头,2018年2月7日经过20多天连续施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按计划,我国罗斯海新站预计4年后建成,成为我国“功能完整、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安全可靠、国际领先、人文创新”的现代化南极考察站。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图10

(1)在图中粗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3

(2)长城站的地理坐标:

_________。

(3)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_方向。

(4)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赴南极地区考察。

当我国处于_______季时,是考察该地区最理想的时期。

原因是

(5)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下面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是()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B.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C.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30.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图11

(1)乙所在盆地被称为“干旱的宝地”,资源丰富,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国家实施了________________工程。

一线工程西起轮南,东至上海,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B所在省区的居民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发明了______________2这种引水工程,并长期为绿洲居民利用。

(3)图中A山脉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

该区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4)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A、B、甲、乙)所在的地区,本区气候冷湿,冬季雪期长,受其影响,本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

(陡/缓)

31.某中学地理小组拟探究“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7分)

探究主题: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探究方法:

图文分析法

图12

探究材料:

尝试探究:

(l)地震带与泥石流

西南地区位于地震带上,地震频繁,岩石破碎,碎屑物质多,这是泥石流发生的物质条件。

(2)地形与泥石流

西南地区位于第________(填一、二或者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多山地,山高谷深,地表起伏大,这是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

(3)气候与泥石流

西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降水集中,多暴雨,这是泥石发生的诱发条件。

(4)人类活动与泥石流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类活动,使地表________减少,加剧

了泥石流发生的强度和频率。

归纳总结:

泥石流的发生与地震、地形、气候等自然原因以及

人类活动有关。

图13

迁移应用:

(1)人类的__________活动可以减轻泥石流的发生强度和频率。

(2)右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M点,图中提供了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其中最安全的是。

(l分)

(3)台湾省也是我国泥石流的多发区,请结合探究讨论以及图14分析台湾省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分)

图14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A

D

D

A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C

D

D

A

B

C

B

21

22

23

24

25

C

B

D

A

A

26、(9分,每空1分)

(1)山脊 陡崖

(2)10

0 200东南(3)D

(4)小溪流的位置如图所示

(5)正确 在茫茫林海里迷失,河流是最好的“生命通道”,因小河最终都会汇入大河,向山外流去,而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生息居住(合理解释均可)

27、(共10分)

(1)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或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分)

(2)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1分)

(3)冬季严寒,河流结冰期长(1分)

(4)纬度因素(1分)②(1分)

(5)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2分)

(6)这里身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2分)

28、(共9分)

(1)长江(1分)东海(1分)

(2)上海(1分)浙江(1分)杭州西湖(1分)

(3)提供丰富的水源;便利的交通(言之有理即可)(2分)

(4)高速铁路(1分)高速公路(1分)

29、(共8分)

(1)顺时针(1分)

(2)(60°W,60°S)(1分)

(3)正北(1分)

(4)冬(1分)此时正是南极的暖季,北极有极昼现象适合科学考察。

(2分)

(5)D(2分)

30、(共7分)

(1)西气东输(1分)辐射带动(1分)

(2)坎儿井(1分)

(3)西北(1分)干旱(1分)

(4)甲(1分)陡(1分)

31.(共8分)

尝试探究:

(2)一、二(2分)

(3)夏或夏秋(2分)

(4)植被或森林(1分)

迁移应用:

(1)植树造林(1分)

(2)②(1分)

(3)地处地震带(或板块交界处),岩石易破碎,碎屑物质多

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起伏大,山高谷深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