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支架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631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廊支架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管廊支架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管廊支架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管廊支架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管廊支架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廊支架施工技术交底.docx

《管廊支架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廊支架施工技术交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廊支架施工技术交底.docx

管廊支架施工技术交底

—006

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综合管廊钢筋工程

交底日期

交底人

签字

接受人

签字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在北侧绿化带及部分人行道下布置综合管廊,综合管廊设计起点桩号K0+036.095,终点桩号K2+301.588,总长约2.3。

共分3仓5个断面形式(4仓和5仓各分两种断面),每个断面形式如下表:

断面

仓数

净断面尺寸

桩号段落

顶板厚度

底板厚度

侧墙厚度

中隔板厚度

5

(1.65+4+2.4+3.2+2)m×3.2m

k0+0860+148、

k0+7600+869、

k1+5602+300

400

450

400

250/300

5

(1.65+4+2.4+3.2+2)m×3.2m

k0+1480+594、

k0+626760

550

600

450

250/300

4

(1.65+4+2.4+3.2)m×3.2m

k0+8751+007、

k1+3551+553

550

600

450

250

4

(1.65+4+2.4+3.2)m×3.2m

k1+0071+355

800

850

700

250

1

2.4×3.2m

k0+0470+086

350

450

450

/

二、施工准备、材料设备要求及作业条件要求

2.1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图,明确不同区域和段落综合管廊的结构形式和尺寸,确定每个段落的材料组织。

 

(2)熟悉专项施工方案,不同管廊形式下的模板支架搭设方案和要求,模板支架系统的材料选择要求,以及支架搭设的质量和安全措施。

 

(3)按照设计和方案做好材料准备,严禁违规使用材料,材料进场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材料进场除满足施工质量安全要求外,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4)按照工期计划安排及时组织人员进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架子工、模板工和混凝土工等专业技术水平必须满足施工需要,并在施工作业前落实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和“三级”教育,并形成书面交底记录,存于项目部。

(5)按照生产需要准备齐全机具设备,大型机械设备必须进行报审,所有设备做好生产过程中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6)每一个管理和作业人员必须提前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熟悉作业方法和作业流程,做好工作有序开展,避免盲目抢工。

 

2.2材料要求 

(1)模板:

a、木模板:

15厚覆面竹胶合板,要求板材表面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能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的特点,保证模板的外观和厚度尺寸要求。

竹胶合板模板技术性能满足《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162-2014表3.5.5竹胶合板技术性能的要求。

b、铝合金模板:

采用60616铝合金材料,板厚不低于3.5,边框、端肋壁厚不得小于5。

具体事项参照《组合铝合金模板工程技术规范》386-2016规范要求。

c、组合钢模板:

采用Q235钢板,壁厚3,肋高55,壁厚3,钢模板板材和制作要求参照《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50214-2013规范要求。

d、木方:

采用13A型木方,剪切强度不低于1.52,不得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等现象,选择干燥木材,含水率不得大于25%。

e、钢管:

采用φ48*3.5235普通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大于25.8。

新钢管进场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旧钢管的表面锈蚀深度不得超过0.18。

具体事项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30-2011规范第8项构配件检查与验收规定。

f、扣件: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进行抽样复检。

扣件使用前必须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具体规定参照《钢管脚手架扣件》15831-2006相关规定。

g、可调拖撑:

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30-2011规范第8项构配件检查与验收规定。

2.3主要机具 

主要机械设备有装载机、汽车吊车、发电机等,以及木工锯、铁锤、钢卷尺等模板加工安装的小型机具设备等。

三、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工艺技术 

3.1不同仓断面的模板支架方案

1、五仓一

(1)顶板模板支撑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m,基础为管廊钢筋混凝土底板,模板采用1.55层覆面竹胶合板,次梁为5*1013A型方木,间距30,托梁采用双排钢管φ48*3.5,立杆采用φ48*3.5钢管,纵距0.9m,横距0.9m,步距h≤1.2m,底板以上20设置一道扫地杆,横向剪刀撑间距按5跨设置,纵向剪刀撑纵距按5跨设置,横距按3跨设置。

搭设方案见下图:

当管廊纵坡大于等于3%时,必须设置钢管防滑的稳定性措施。

采用钢管内插入钢筋的方式,钢筋采用16三级螺纹钢钢,钢筋长度20,植入底板深度10,露出底板深入钢管内10。

当模板支架拆除后,拔出钢筋,采用水泥浆将钻孔填实。

 

支架顶端节点大样图如上图,要求双排钢管采用固定措施,避免钢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滑移现象。

(2)侧墙模板支架

钢模板:

侧墙采用组合钢模板600*1200,版面厚度3,肋高55,厚度3,横梁采用双排φ48*3.5钢管,间距50,对拉螺杆为M14@500*500,侧墙和雨污水隔墙的对拉螺杆采用相应的止水对拉螺杆。

木模板:

要求木模板为15覆面竹胶合板,内龙骨为50*100方木,材质为13A型,木方剪切强度不低于1.52,间距25,外龙骨为φ48*3.5双排钢管,对拉螺杆为M14型,间距为50,侧墙和雨污水隔墙采用止水对拉螺杆。

要求混凝土浇筑必须采用导管、梭槽等辅助工具进行浇筑,浇筑高度不得大于2m,浇筑混凝土速度不得大于2,当浇筑速度超出要求时,必须加大对拉螺杆规格。

2、五仓二

(1)顶板模板:

顶板模板采用组合铝合金模板,模板采用60616铝合金面板,尺寸为1100*400,板厚3.5,肋高65。

板底设置100宽铝梁,长度1m,支撑间距1.2*1.2m。

支架立杆套管采用φ60*2.3钢管,插管采用φ48*2.5钢管,间距1.2m,顶托规格为100*200。

采用木模板时: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m,基础为管廊钢筋混凝土底板,模板采用1.55层覆面竹胶合板,次梁为5*1013A方木,间距30,托梁采用双排钢管φ48*3.5,立杆采用φ48*3.5钢管,纵距0.6m,横距0.9m,步距0.90m,底板以上20设置一道扫地杆,横向剪刀撑间距按5跨设置,纵向剪刀撑纵距按5跨设置,横距按3跨设置。

(2)墙模板:

墙模板标准尺寸内墙板为400×2500,外墙板为400×2500,局部按图纸设计尺寸进行单独配置。

模板厚度3.5,肋高65,墙模板上设置5道背楞(详剖面图),每道背楞采用两根60×40×3的方钢,对拉螺栓为M18@800,墙体斜撑每2400设计一道,钢管规格为φ48×3.5。

斜撑底板设置2道膨胀螺栓同底板固定。

木模板:

要求木模板为15覆面竹胶合板,内龙骨为50*100方木,材质为13A型,木方剪切强度不低于1.52,间距25,外龙骨为φ48*3.5双排钢管,对拉螺杆为M18型,间距为50,侧墙和雨污水隔墙采用止水对拉螺杆。

总体模板支撑系统图

底板3%坡度支撑底座采用预埋螺杆加螺帽锁紧,防止支撑因斜坡跑位或松动,采用2φ18膨胀螺栓将支撑套管固定在底板上。

3、四仓一

(1)顶板模板支架: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m,基础为管廊钢筋混凝土底板,模板采用1.55层覆面竹胶合板,次梁为5*1013A方木,间距30,托梁采用双排钢管φ48*3.5,立杆采用φ48*3.5钢管,纵距0.6m,横距0.9m,步距0.90m,底板以上20设置一道扫地杆,横向剪刀撑间距按5跨设置,纵向剪刀撑纵距按5跨设置,横距按3跨设置。

搭设方案见下图:

当管廊纵坡大于等于3%时,必须设置钢管防滑的稳定性措施。

采用钢管内插入钢筋的方式,钢筋采用16三级螺纹钢钢,钢筋长度20,植入底板深度10,露出底板深入钢管内10。

当模板支架拆除后,拔出钢筋,采用水泥浆将钻孔填实。

(2)侧墙模板支架

侧墙采用组合钢模板600*1200,版面厚度3,肋高55,厚度3,横梁采用双排φ48*3.5钢管,间距50,对拉螺栓为M14@500*500,侧墙和雨污水隔墙的对拉螺杆采用相应的止水对拉螺杆。

要求混凝土浇筑必须采用导管、梭槽等辅助工具进行浇筑,浇筑高度不得大于2m,浇筑混凝土速度不得大于2,当浇筑速度超出要求时,必须加大对拉螺杆规格。

4、四仓二

(1)顶板模板支架: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m,基础为管廊钢筋混凝土底板,模板采用1.55层覆面竹胶合板,次梁为5*1013A方木,间距30,托梁采用双排钢管φ48*3.5,立杆采用φ48*3.5钢管,纵距0.6m,横距0.8m,步距0.90m,底板以上20设置一道扫地杆,横向剪刀撑间距按5跨设置,纵向剪刀撑纵距按5跨设置,横距按3跨设置。

搭设方案见下图:

当管廊纵坡大于等于3%时,必须设置钢管防滑的稳定性措施。

采用钢管内插入钢筋的方式,钢筋采用16三级螺纹钢钢,钢筋长度20,植入底板深度10,露出底板深入钢管内10。

当模板支架拆除后,拔出钢筋,采用水泥浆将钻孔填实。

(2)侧墙模板支架:

侧墙采用组合钢模板600*1200,版面厚度3,肋高55,厚度3,横梁采用双排φ48*3.5钢管,间距50,对拉螺栓为M14@500*500,侧墙和雨污水隔墙的对拉螺杆采用相应的止水对拉螺杆。

要求混凝土浇筑必须采用导管、梭槽等辅助工具进行浇筑,浇筑高度不得大于2m,浇筑混凝土速度不得大于2,当浇筑速度超出要求时,必须加大对拉螺杆规格。

5、单仓断面

(1)顶板模板支架: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m,基础为管廊钢筋混凝土底板,模板采用1.55层覆面竹胶合板,次梁为5*1013A方木,间距30,托梁采用双排钢管φ48*3.5,立杆采用φ48*3.5钢管,纵距0.9m,横距0.9m,步距h≤1.2m,底板以上20设置一道扫地杆,横向剪刀撑间距按5跨设置,纵向剪刀撑在中间立杆设置,纵距按5跨设置。

搭设方案见下图:

当管廊纵坡大于等于3%时,必须设置钢管防滑的稳定性措施。

采用钢管内插入钢筋的方式,钢筋采用16三级螺纹钢钢,钢筋长度20,植入底板深度10,露出底板深入钢管内10。

当模板支架拆除后,拔出钢筋,采用水泥浆将钻孔填实。

(2)侧墙模板支架:

侧墙采用组合钢模板600*1200,版面厚度3,肋高55,厚度3,横梁采用双排φ48*3.5钢管,间距50,对拉螺栓为M14@500*500,侧墙和雨污水隔墙的对拉螺杆采用相应的止水对拉螺杆。

要求混凝土浇筑必须采用导管、梭槽等辅助工具进行浇筑,浇筑高度不得大于2m,浇筑混凝土速度不得大于2,当浇筑速度超出要求时,必须加大对拉螺杆规格。

6、外架搭设(操作架)

材料要求:

φ48*3.5钢管、扣件、脚手板、防坠网和密目网。

搭设方案:

双排架,横距1.05m,纵距1.5m,步距1.8m,内排架距墙体40,搭设高度外侧立杆6m(兼临边防护杆),内侧立杆4.5m,基础为强/中风化泥岩基础,设置10*5方木垫块。

3.2施工工艺技术

1、模板支架搭设

支架系统由下而上依次为:

Φ48扣件式脚手支架、顶托、双排钢管托梁和方木次楞等组成。

(1)按专项施工方案放出每根立杆位置,在底板上做好标识。

(2)用Φ48扣件脚手管搭设脚手架立杆,立杆按专项施工方案设计进行布置;立杆布置时,纵横方向均拉线进行,保证立杆位置及分布间距均匀一致,立杆确保垂直。

(3)按方案设计设置纵、横向钢管,底板以上20设置扫地杆。

(4)支架按管廊段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搭设,便于实施。

(5)顶托在立杆搭设完成后安装。

每一段支架顶托的高度必须满足规范规定,不得超过20,并拉线将其余顶托调节到位。

顶托调节螺杆要竖直受力,顶托“U”型槽口向同一个方向。

2、模板支架拆除

1)拆除条件

⑴底模

顶板:

跨度≤2m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50%,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75%。

梁:

跨度≤8m,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75%。

悬臂结构:

跨度≤2m,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75%。

2)拆除支架前的准确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⑵确定模板拆除顺序和措施;

⑶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⑷脚手架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

⑸拆架子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方允许上架作业。

3)拆除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⑵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⑶拆除顺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模板、顶托、剪刀撑、斜撑,而后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⑷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⑸连墙件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前,应用临时撑支住,然后才能拆除抛撑;

⑹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⑺拆除时严禁撞碰脚手架附近的电缆线,以防止事故发生;

⑻在拆除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待清楚后方可离开。

4)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各构配件严禁抛至地面,拆下的材料,应用绳索拴住杆件利用滑轮徐徐下运;

⑵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四、质量控制措施

4.1材料要求

1、铝模

采用60616型材,板厚3.5。

2、钢模板

采用Q235钢板,其材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按照《组合钢模板》。

钢板肋高55,板厚3,尺寸和安装符合以下标准:

项目

要求尺寸

允许偏差

外形尺寸

长度

l

0

-1

宽度

b

0

-0.8

肋高

55

±0.5

U形卡孔

肋高

55

±0.50

沿板长度的孔中心距

n×150

±0.60

沿板宽度的孔中心距

±0.60

孔中心与板面间距

22

±0.30

沿板长度孔中心与板端间距

75

±0.30

沿板宽度孔中心与边肋凸棱面的间距

±0.30

钢模板施工组装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两块模板之间拼接缝隙

≤2.0

相邻模板面的高低差

≤2.0

组装模板板面的平整度

≤3.0(用2m长平尺检查)

组装模板板面的长宽尺寸

≤长度和宽度的1/1000,最大±4.0

组装模板两对角线长度差值

≤对角线长度的1/1000,最大≤7.0

钢模板及配件修复后的主要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钢模板配件

板面平整度

≤2.0

凸棱直线度

≤1.0

边肋不直度

不得超过凸棱高度

U形卡卡口残余变形

≤1.2

钢楞及支柱直线度

≤1000

注:

l为钢楞及支柱长度。

3、支架钢管

(1)采用φ48*3.5,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13793-2016)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

(2)钢管的外径和壁厚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钢管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折叠、分层、搭焊缺陷存在,允许有不大于壁厚负偏差的划道、刮伤、焊缝错位、烧伤、薄的氧化铁皮以及打磨与清除外毛刺的痕迹存在,内毛刺允许不清除。

(4)钢管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尺寸、同一牌号、同一材料状态、同一热处理交货的钢管组成,每批次φ48钢管的根数不得大于400根,

4、扣件

(1)扣件铸件的材料应采用9440中所规定的力学性能不低于330-08牌号的可锻铸铁或11352中230-450铸钢。

(2)扣件在主要部位不得有缩松、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扣件应严格整形,与钢管的贴合面应紧密接触,应保证扣件抗滑、抗拉性能。

(3)扣件应经过65N·m扭力矩试压,扣件各部位不应有裂纹。

(4)扣件外观要求:

扣件各部位不应有裂纹,扣件表面大于102的砂眼不应超过3处,且累计面积不应大于502,扣件表面粘砂面积累计不应大于1502,错箱不应大于1。

(5)其他事项参照《钢管脚手架扣件》(15831-2006)相关规定要求。

5、各构配件检查标准

项目

要求

抽检数量

检查方法

钢管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批报告

750根为一批,每批抽取一根

检查资料

钢管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深的划道及严重锈蚀等缺陷,严禁打孔;钢管使用前必须涂刷防锈漆

全数

检查

扣件

应有生产许可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复试报告

《钢管脚手架扣件》15831的规定

检查资料

不允许有裂缝、变形、螺栓滑丝;扣件与钢管接触部位不应有氧化皮;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全数

目测

扣件螺栓拧紧扭矩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按规定

扭力扳手

可调托撑

可调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检查资料量检验报告

3‰

检查资料

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小于30。

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

支托板厚不小于5,变形不大于1。

螺杆与支托板焊接要牢固,焊缝高度不小于6

3%

游标卡尺、钢板尺测量

支托板、螺母有裂缝的严禁使用

全数

目测

4.2检查验收

1、验收阶段

⑴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⑵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⑶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

⑷达到设计高度后;

⑸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

⑹停用超过一个月后。

2、使用中定期检查项目

⑴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⑵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⑶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⑷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⑸是否超载。

3、搭设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查方法

项次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与工具

1

地基基础

表面

坚实平整

观察

排水

不积水

垫板

不晃动

底座

不滑动

不沉降

-10

2

立杆

垂直度

2m高度

±7(水平偏差)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

10m高度

±50(水平偏差)

20m高度

±100(水平偏差)

完成高度

±100(水平偏差)

3

间距

步距

±20

钢板尺

纵距

±50

横距

±20

4

纵向水平杆高差

一根杆的两端

±20

水平仪或水平尺

同跨内两根杆高差

±10

5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

外伸500㎜

-50

钢板尺

6

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

≤150㎜

钢板尺

7

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邻扣件的高差

≥500㎜

钢卷尺

8

立杆上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

≤三分之一步距

钢卷尺

9

纵向水平杆上的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

≤三分之一纵距

钢卷尺

10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

40-65

扭力扳手

11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

4560o

角尺

12

对接脚手板外伸长度

130-150㎜

卷尺

13

搭接脚手板外伸长度

≥100㎜

卷尺

4、验收程序

(1)模板支架搭设完成后,由班组进行自检,合格后报项目经理部检查。

(2)项目部检查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施工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工程部、技术部、安全部、质量部、经采部和班组人员,携带扭矩扳手,对搭设是否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对模板支架按照逐项进行外观和力学检测。

(3)项目部检查合格后,报项目监理部,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和各部门人员、班组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签订模板支架验收记录表。

4.3操作质量要求

1、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操作资格,架子工、混凝土工、模板工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考核持证上岗。

2、施工过程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确保施工质量和模板支架搭设质量,做好工序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3、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

4、坚持按程序合理组织施工,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上道工序未检查合格,不得作下道工序。

5、模板支架安装后混凝土浇筑前经项目部自检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强度符合拆模、拆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签署拆模令。

6、实行混凝土浇注许可制度,混凝土浇筑前由项目部工程部、质量部和安全部进行联合检查,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组织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双方签字同意后方可浇筑。

五、安全保证措施

1、严格确保钢管、扣件质量,确保质量安全。

2、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实施,实行严格的模板支架安装验收手续和拆卸验收手续。

3、严格执行模板支架拆除作业程序

⑴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⑵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⑶拆除顺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模板、顶托、剪刀撑、斜撑,而后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⑷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⑸连墙件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前,应用临时撑支住,然后才能拆除抛撑;

⑹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⑺拆除时严禁撞碰脚手架附近的电缆线,以防止事故发生;

⑻在拆除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待清楚后方可离开。

4、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各构配件严禁抛至地面,拆下的材料,应用绳索拴住杆件利用滑轮徐徐下运;

⑵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5、严格执行模板支架监控监测

支架的监控量测分为日常巡检和监测检查。

(1)日常巡检

班组及专职安全员每日对下列内容进行检查: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②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③连接扣件是否松动;④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偏差是否超出规范要求;⑤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⑦支撑架架体和架体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2)过程监测

a、监测项目:

支架沉降、位移。

b、监测工具:

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吊线。

c、监测点布设:

沿支架纵向没15~30m设置一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布设2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和3个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点,监测点设于支架两侧及中部和受力较薄弱的位置。

d、检测频率: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施监测,监测频率不超过30。

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终凝时均要进行监测。

e、监测项目和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预警值

控制桩

检查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