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392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教案.docx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教案.docx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小学√2,学科:

数学

2,课时:

1

3,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教科书27---57页。

(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关键的知识点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操作能力。

1、通过复习,提炼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并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用图表的方式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育方面:

1、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回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整体的认识。

2通过复习和练习,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

3、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57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单元或期末复习课。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

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面积体积的概念、掌握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

(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2)更加重视对概念的理解。

(3)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空间与图形》的复习课,教材没有现成的内容,我认为教学要体现出能训练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利用课件,实物等,并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课的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回顾知识点。

2、交流知识点。

3、基础训练。

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5、堂课小结,交流收获。

6、完成作业。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点

1、直接揭示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

2、展示学生自己整理的知识点:

(1)、出示预习要求:

①复习第三单元(第27—57页),整理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

②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关键的知识点,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便于记忆。

(提示:

可以用列图表、枝形图或列举法表示)

【设计意图:

复习的重要目的在于知识的综合化,因此,复习时要注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小组交流,要求:

组长和组员相互介绍自己整理了哪些知识点。

比较一下谁整理的简洁明了、便于记忆。

【设计意图:

这样做使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对知识的构建、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3)请大家欣赏一下这几位同学整理知识的情况。

(投影展示,这些都做得比较好,你喜欢哪种就用那种)

 【设计意图:

复习期间如果学会整理知识,对知识的构建、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二、交流知识点:

下面请大家把书复习本合上,回忆一下:

1、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几方面的知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特征是从哪三方面去描述的?

 面:

6个6个

1、特征:

棱:

12条12条

顶点:

8个8个

还有补充吗?

不同点在哪里?

(长方体是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是12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棱长总和:

(1)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a+b+h)×412a

(2)对于棱长总和,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3、表面积:

(1)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S长=(ab+ah+bh)×2,

S正=6a2

(2)关于表面积,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4、体积:

(1)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V长=abh,V正=a3)

(2)关于体积,还有要补充吗?

补充

(1)二者的体积都可以用哪一个公式来计算?

(V=Sh,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

(2)体积单位: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5、容积:

(1)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V长=abh,V正=a3

(2)关于容积,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补充

(1)容积单位:

 L   ml  

(2)容积单位进率:

1L=1000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小结:

这样整理知识,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简明易记)

【设计意图:

这样做既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了巩固,又一次把知识形成了网络,便于记忆和应用。

在回忆各个知识点时还让学生说出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醒部分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

下面通过练习,看看大家是否真正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

三、基础训练:

1、看图解决问题,计算下面图形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单位:

厘米)。

32

22

42

【设计意图:

这是通过计算,巩固了应用长、正方体的公式应用,说依据,反过来帮助学生认清了长、正方体的特征。

通过学生提示,求棱长总和的单位是长度单位,用厘米做单位;求表面积的单位是面积单位,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求体积的单位是用体积单位,用立方厘米作单位。

2、选择题。

(1)、求一个油箱占多大空间,是求这个油箱的(  )。

①表面积     ②体积     ③容积 

(2)、求做一个油箱需要多少铁皮,是求这个油箱的( )。

①表面积     ②体积     ③容积 

(3)、一个油箱最多能装汽油30L,我们就说油箱的(  )是30L。

①表面积     ②体积     ③容积]

【设计意图:

但这个知识是学生平时做应用题时经常出错的题目,他们往往不知道是求什么东西。

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有一间学校要挖一个长50m,宽30m,平均深2m的游泳池。

(1)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在池的底面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3)如果每1

用水泥5kg,每1kg水泥需要0.8元,买水泥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4)如果池中平均水深1.5米,那么需要注入多少升的水?

【设计意图:

这道题是生活中常用的知识,学生通过自主解答,互相交流,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六、作业:

1、(书本142页第10题)一块长方形铁皮(如右图),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

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

它的容积有多少?

2、(书本143页第12题)一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8dm、宽6dm、高4dm,水深2.8dm。

如果投入一块棱长为4dm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溢出多少升?

七、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

 面:

6个6个

1、特征:

棱:

12条12条

顶点:

8个8个

2、棱长总和:

(a+b+h+)×412a

3、表面积:

S长=(ab+bh+ah)×2,S正=6a2

4、体积:

V长=abh,V正=a3V=Sh,

5、容积:

V长=abh,V正=a3

六、教学反思

复习课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现和梳理,对学生已经建构的知识进行巩固、深化、扩展。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针对学生的弱点,查漏补缺。

1、积极思考,加强知识的理解

 复习的重要目的在于知识的综合化,因此,复习时要注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在这节复习课之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要求:

①复习第三单元(第27—57页),整理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

②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关键的知识点,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便于记忆。

(提示:

可以用列图表、枝形图或列举法表示)

接着小组交流,组长和组员相互介绍自己整理了哪些知识点。

比较一下谁整理的简洁明了、便于记忆。

这样做使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对知识的构建、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然后老师检查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几方面的知识?

(学生从五大方面归纳出1、特征,2、棱长总和,3、表面积,4、体积,5、容积。

)每方面的知识又有那些知识点,学生回答后老师把重要的特征和公式一一板书。

这样做既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了巩固,又一次把知识形成了网络,便于记忆和应用。

在回忆各个知识点时还让学生说出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醒部分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

2、精心设计练习,突出基础训练,体现层次和梯度。

(1)出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

在计算的同时说说计算的依据。

这是通过计算,巩固了应用长、正方体的公式应用,让学生说依据,反过来帮助学生认清了长、正方体的特征。

通过学生提示,求棱长总和的单位是长度单位,用厘米做单位;求表面积的单位是面积单位,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求体积的单位是用体积单位,用立方厘米作单位。

(2)出示3道选择题,a求一个油箱占多大空间,是求这个油箱的(  )。

b求做一个油箱需要多少铁皮,是求这个油箱的( )。

c一个油箱最多能装汽油30L,我们就说油箱的(  )是30L。

让学生选择①表面积②体积③容积。

题目虽然不多,但这个知识是学生平时做应用题时经常出错的题目,他们往往不知道是求什么东西。

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有一间学校要挖一个长50m,宽30m,平均深2m的游泳池。

①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②在池的底面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③如果每1

用水泥5kg,每1kg水泥需要0.8元,买水泥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④如果池中平均水深1.5米,那么需要注入多少升的水?

这道题是生活中常用的知识,学生通过自主解答,互相交流,从而加深了对这个单元的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课后小测,也体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的考查,由浅入深,既鼓励了学困生,又让优生有思维的题目,提高和发展他们的能力。

4、这节课的优点: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归纳知识点,培养独立解题的能力。

练习体现层次性,从一般到特殊。

思维训练做得比较好,但听说训练要提高。

练习设计比较有心思,注重训练思维。

5、有待改进的地方:

(1)学生还没有做完,老师就开始让学生展示,中下生还是没有办法跟上。

(2)老师上课时仍然不够放开,要悠游一点。

(3)缺少鼓励的话语。

(4)没有深入挖掘题目隐含的意思。

如“平均水深”是什么意思?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广东省学校: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姓名:

黄超长

职称:

小高通讯地址: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

我参加工作21年,长期进行教育教改,曾被评为南海区优秀教师。

南海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佛山市优秀德育工作者。

《叛逆的小男孩—攻击与破坏行为个案辅导》和《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两篇心理健康论文获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数学论文《怎样训练后进生解答应用题》《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全国三等奖。

数学教学反思被获镇二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