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数字文化初探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370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数字文化初探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西方数字文化初探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西方数字文化初探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西方数字文化初探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西方数字文化初探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方数字文化初探解读.docx

《中西方数字文化初探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数字文化初探解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方数字文化初探解读.docx

中西方数字文化初探解读

摘要

数字除了表示事物的数量和次序外,还广泛应用与成语或词组中,作为夸张或比喻的修辞手段,是语言凝练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数字,然而我们都仅仅只了解和掌握这些数字的本身,从不以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和探究这些数字背后的代表含义。

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及英汉文学中和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以便更深层次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在数字文化差异中存在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文化内涵量词实指义虚指义词汇空缺数量变化翻译方法

 

目  录

1.引言.................................................................................................................................... 1

2.中西方数字文化内涵的差异..................................................................................2

2.1数字文化在西方国家的表现................................................................................2

2.2数字文化在中国的表现.........................................................................................2

3.英汉数字的翻译........................................................................................................... 3

3.1量词的翻译..................................................................................................................3

3.1.1英语中无量词的表达...........................................................................................4

3.1.2英语中有量词的表达...........................................................................................4

3.2数字的实指义与虚指义..........................................................................................4

3.2.1数字的实指义..........................................................................................................5

3.2.2数字的虚指义..........................................................................................................5

3.3词汇空缺......................................................................................................................5

3.3.1汉语中的词汇空缺................................................................................................5

3.3.2英语文化中的词汇空缺.......................................................................................6

3.4数量变化句型及其翻译..............................................................................6

3.4.1数量增加的译法.......................................................................................6

3.4.2数量减少的译法......................................................................................................7

3.4.3不确定数的译法......................................................................................................8

3.4.4约数的译法..............................................................................................................9

3.5常见数词的翻译示例...............................................................................................9

4.数字翻译技巧..................................................................................................................10

4.1保留数字直译法 .....................................................................................................10

4.2借用法............................................ ………………………………………………….11

4.3意译法..........................................................................................................................11

4.4省略法........................................................................................................................11

结语...........................................................................................................................................12

参考文献.................................................................................................................................13

谢辞...........................................................................................................................................14

 

1引言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

”【1】如果在使用或翻译过程中生搬硬套就会闹出笑话,洋相百出,甚至造成不快。

要准确捕捉数字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自己将要使用或理解的数字,一定做到对其含义有一定了解,否则就会产生歧义,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的时候更需要注意数字的使用。

以下内容就数字背后的代表含义、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英汉文学中和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做出解释。

通过中英数字翻译的文献研究,一方面能够方便学习这翻译实践的展开,同时增强跨文化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社交能力,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深入探索。

 

2中英数字文化内涵的差异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属于平行发展,互不冲突,各有偏重,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两种文化的主体内容截然不同,汉文化以人为主体的内倾向文化,西方文化以物为主体的外倾性文化。

而这两种文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汉民族的大陆农耕文化与英美民族的海洋商业文化的不同,这也就是导致中西方数字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2】在科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毫厘分明、精确严谨,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泛化”,抒情达意、增强语势,是虚数。

受名族心里宗教信仰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语数字繁华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的规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3】

2.1数字文化在西方国家的表现

数的概念来源于大自然,来自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来自于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总结。

恩格斯认为古代社会最先发展的科学是天文学。

如,将日月星归纳为“三辰”;将金木水火土归纳为“五行”;将日月金星木星土星火星水星归纳为“七政”。

古人将肉眼可看到的七个天体与神联系起来,数字“七”被神化,对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随着宗教的兴起和发展,数字“七”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基督教认为,上帝用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世间万物(SevendaysinCreation),希伯来人喜欢用七起誓“tocomeundertheinfluenceofseventhings”,还有TheSevenVirtues(七大美德):

Faith,hope,charity,justice,fortitude,prudence,temperance;Thesevendeadlysins(七宗罪):

Pride,wrath,envy,lust,gluttony,avarice,sloth;另外,圣母玛利亚有七大喜七大悲,乐谱上有七声音节。

这些都足以说明,数字“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此外,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确定“三”的神秘文化内涵,人们也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者其发展的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

但对于“13”却唯恐避之不及,视为凶数。

“4”本来是一个听起来很不吉利的数字,但在西方有些国家,有些民族对“四”却极为崇拜,认为“四”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

【4】

2.2数字文化在中国的表现

在我国,数字“九”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之文字,继而演化出“神圣”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九五之尊”(imperialthrone);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等。

另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六”的传统观念。

先秦时期六部儒家经典称为“六经”或“六艺”,诸子中最著名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总称为“六家”,周代兵书现存六卷,称为“六韬”,民间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

自改革开放以来,勤劳致富成了人们共同的愿望,“恭喜发财”成了新春佳节亲朋好友见得常用贺词。

广东人喜欢用“八”以求生财有道,发财致富。

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对“八”可以说是特别偏爱,商店取名“518”(“我要发”的谐音),开业典礼时间定为8点18分(“发一发”的谐音),百年一次的1988年8月8日成为最盛大的吉日,世界个人华人都大庆“八八八八”节。

可见“八”已不仅是简单地数目字,同时反映人们的一种共同愿望,蕴含一定时期民族文化的内涵。

在汉语中,“二百五”是不被人们所喜欢的,形容一个人鲁莽、没有头脑,有人解释“二百五”在古代为“一吊钱一半之一半”,形容其无用,故此得名。

再如,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80、90后处于恋爱中年轻人,很少人不知道“520”的意思,在他们的理解中,这就成了恋爱中互相表白的代名词。

【5】

3英汉数字的翻译

数字(词)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机会比较多,比较重要,而且英语中的数字表达较复杂。

有必要好好学习数字翻译。

数字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或介词宾语),同位语,定语和表语。

【6】

用文字表时数量多少时,也应注意英国和美国用法上的差别,特别是billion和billion以上的数量概念。

英国

美国

Billion

万亿,1012

十亿,109

Trillion

百亿亿,1018

万亿,1012

Quadrillion

1024

千兆,1015

Quintillion

1030

百京,1018

数字的英文表示法:

①从右往左,每三位用逗号隔开;②第一个点读thousand,第二个点读million,第三个点读billion,如此类推;③百和十位之间加and,如,2,043,576,819读作twobillion,zerohundredandforty-threemillion,fivehundredandseventy-sixthousand,eighthundredandnineteen.又比如:

1994年韶关市人口为451,239人,可表述为:

In1994,ShaoguanCityhadapopulationoffourhundredandfifty-onethousand,twohundredandthirty-nine.

要求出英文表示的数值,照乘即可。

例:

onehundredandtwenty–threemillion123×1000,000=123,000,000

关于英汉数字翻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通过典型例句来讨论说明。

3.1量词的翻译

数字作为文化限定词,它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特征。

在英汉数字的翻译领域我们就必须遵循文化内涵的差异性。

正如罗马西塞罗说过:

“翻译不是字当句对,而是保留语言的总风格和力量。

”“按分量而不是按数量译词”。

许多数字经过文化的沉淀和洗礼,往往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概念,而中英文对数量概念的表示有很大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汉语中有非常丰富的量词,应用广泛。

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语法意义。

量词用得恰当,会使语言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如:

“开了一树花”,“飘着一缕轻烟”,“还有一线希望”,“写得一手好字”。

而英语表达中量词却不是很多,因而在英语中,汉语的数量词就显得可有可无,翻译时,要根据不同的上下文酌情翻译。

3.1.1英语中无量词的表达

汉语中的量词,位于数词和名词之间,如果没有量词的连接,就会显得不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而英语中两次有限,往往不需借助量词将数字和名词的连接,就可以将数量表达的很清楚,是英语的习惯用法。

例:

onebook一本书eightlamps八盏灯

点评:

上述例句中,英文表达原没有量词,但是在翻译时如果不加上“本”,“盏”,是不通顺的,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

万一打碎了眼镜,我这一千二XX的近视眼如何走路呢。

(杨沫《青春之歌》)

译:

Ifmyglassgotbroken,Ishan'tbeabletowalkveryfarwiththesenear-sightedeyes

ofmine.

点评:

在上例中,“一千二XX”说明近视程度之高,无需按字面直译。

 【7】

例: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山峰华岳低”(王实甫《西厢记》)

译:

MytearswouldmorethanfillthewindingwatersoftheYellowRiver;AndtheloadofmygerifwouldweighdownthreepeaksoftheHuamountain.

点评:

在上例中,“三”和“九”在古汉语中通常只言其多,不必照实译成threepaths和ninewindings.【8】 

有时,汉语的量词可译成英语中表示度量衡的名词或其它表示量的名词。

这种情况下应特别注意英语的习惯用法和搭配。

例:

acompleteLuXun一套鲁迅全集teninches十英里的距离

从以上分析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数词在句子中只具有象征意义时,即不表示确切的量,只表示大小、轻重、程度等的概念,英译时,不必照实译出,也不可拘泥于汉语的形式,而应按英语的习惯用法来译。

3.1.2英语中有量词的表达

英语中量词不多,可以用“名词+of+名词”的特殊形式来表示。

这种特殊量词,常借用普通名词,具有独立词汇意义。

如:

abarofchocolate一条巧克力abodyofpeople一大组人

有时,汉语量词可译成英语的形容词,动词或感叹词等。

例:

砰!

枪响了一声。

译:

Bang!

Wentthegun.

例:

再来一个!

译:

Onemore!

这种情况译无规律,译者需根据上下文一应语的习惯用法酌情处理。

3.2实指意与虚指意

3.2.1数字的实指意

在英汉数词习语中,数量词有实指义和虚指义之分。

实指义是指数词本身的意义,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保留数字,直接翻译。

例:

一两的幸运胜过一斤的智慧。

译:

Aounceofluckisbetterthanapoundofwisdom.

例: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池,三个和尚没水吃。

译:

Oneboyisaboy,twoboysishalfaboy,threeboysisnoboy.

以上例句中,汉英数词相互对应。

但汉语中的和尚转换成英语中的“boy”,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个佛教大国,人们熟悉和尚的形象,但西方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对和尚的形象较为陌生

3.2.2数字的虚指意

数字的虚指义是指数字习语中的数字并不代表他本身额具体数目,而是一种脱离了数字实指的文化意义。

“数字的虚指用法出现在文章中,多半具有夸张、强调或比喻等修辞功能。

作者恰当地运用这类词组可使文章语言凝练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

”【9】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不能从字面上的意义去理解,而应该从文化意义上去领会。

例: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

Frommywindowthesnow-crownedwesternhillsareseen;Beyondthedoortheeast-boundshipsatanchorlie.

点评:

例句中“千秋雪”,“万里船”表达的是范围之大,如果直译会造成英语国家读者的不理解,译句很自然地把数字的实指义转成了虚指的意义。

例:

——“Whatisit?

Whathurtsyou?

——“Myeyes.They’rehurtinglikesixty.”

译:

——“怎么啦?

你什么地方疼?

——“我的眼睛,疼得很厉害。

点评:

例句中用“sixty”表是“疼得很厉害”,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厉害的程度,符合是英语的习惯用法。

但是我们在翻译时,就要结合我们自己的语用习惯来表达。

3.3词汇空缺

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但是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圈子才能表达。

“翻译中常常有一类障碍是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

比如,在某一种文化中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或概念。

”如果不了解词汇空缺现象,势必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给翻译造成障碍。

【10】

3.3.1汉语中的词类空缺

“有些英语数字词的用法是英语所特有的。

如‘fourleaf’(幸运草)、‘fourletterswords’(下流词)、‘fiveanddime’(廉价物品商店)、‘thefifthwheel’(累赘)、‘elevenplusexamination’(英国11岁的儿童参加的小学毕业升中学的考试)、‘Twelve’(基督的十二圣徒)、‘roaring20’s’(喧嚣的20年代)等。

【11】

3.3.2英语文化中的词类空缺

汉语中有“张三”、“李四”、“王五”等用姓氏加兄弟排行称呼他人的用法,英语中就没有相对应的词。

另外,还有一些政治词汇常与数字连用,英译时,一般可以直译。

对英美读者不太熟悉的概念或事件,应加注。

比较简短的词汇也可以省译数字,补出其实际内容。

“汉语中某些数字式固定用词作为译借词进入了英语辞书,如:

‘四书’(theFourBooks),‘五经’(theFiveClassics),‘四人帮’(GangofFour),‘三国’(ThreeKingdoms),‘一国两制’(Onecountry,Twosystems)等。

”【12】

例: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译:

onecentraltask,twobasicpoints

例:

一国两制译:

Onecountry,Twosystems

例:

四有精神译:

fourhaves——haverevolutionaryideals,soundmorals,goodeducationandastrongsenseofdiscipline

例:

五讲四美三热爱译:

theFiveStresses,FourPointsofBeautyandThreeLoves--requirementsforadvocatingsocialistculture.

3.4倍数句型及其翻译

汉语中的表示数字变化的说法比较简单,无外乎“增加∕减少了….,”的说法,但英语中表示数量变化的句型多种多样,其中有一些容易译误。

主要原因在于英汉两语在表述或对比方面存在着语言和思维差异。

3.4.1数量增加的译法

①在“increase(rise,grow,goup,multiply,be…)+数字+times或folds+…”结构中,表示增加后的结果译为“增加到n倍”,“n倍于……”,“为……的n倍”,或译为“增加了n–1倍”。

例:

ThevolumeofgasintubeAisfivetimesthatintubeB.

译:

试管A内的气体体积是试管B内的5倍

例:

Thesaleso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