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工业设计.docx
《0828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工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28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工业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28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工业设计
项目十二工业设计专业建设
项目负责人:
黄强苓教授
胡涌泉(四川省轻工业设计师联合会秘书长)
项目组成员
校内主要教师:
钟玮张跃华张弛刘畅马泽群唐闻
合作企业代表:
唐飚(中国建筑装饰公司四川分公司副总经理)
陈丽(成都市家具行业商会秘书长)
李正雄(成都天骄家具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余海(成都海诺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综述
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为指针,依据《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的精神,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以满足岗位群技术能力需求和培养基本综合素质为主线,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依托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发展中西部的优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大力推进工业设计专业建设,构建“学做一体、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
成都作为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经济发展试点地区,轻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但是,总体来看轻工业产品设计大多以模仿为主,缺乏自主研发和设计,工业设计师紧缺。
基于市场和本专业教学需要,工业设计专业还服务于我校传统的纺织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以及印染图案设计的多个方面。
现有师资队伍基础条件好,基本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和优秀讲师和部分外聘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拥有省、校级精品课程共3门,主编、出版教材9部,建有陶艺与雕塑等工作室和资料室,基本能满足本专业的教育教学需要。
目前,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手段和设备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经三年建设后将在上述方面达到“骨干建设”的要求。
一、建设目标
形成长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以职业标准、职业能力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业标准、职业技能、艺术素养、工程素养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塑造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使本专业成为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优势明显的省内一流专业。
二、建设内容
(一)探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系(部)与四川省轻工业设计师联合会、成都市家具行业商会、中国建筑装饰公司四川分公司、成都天骄家具有限公司、成都海诺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家行业和企业共同建立“专业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实训基地和工作室。
委员会正副主任由系(部)负责人和行业企业人士担任,负责委员会的筹建工作。
系(部)为企业提供培训、人力资源和研发支持。
行业、企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新趋势和新技术负责指导专业建设,参与专业及课程规划、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吸收学生实习和就业,以形成合作办学的新机制,保障校企双方权益最大化,实现校企共赢。
专业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在相关行业、企业、系(部)的共同参与下针对专业要求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师资培训以及工作室等的建设。
成都天骄家具有限公司、成都海诺广告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提供实训设施、设备和技术人员,我系提供工作室及其配套设备、专业教师,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和校内实训基地(工作室)。
专业建设与发展委员会组成及功能见图1;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机制见图2:
图1专业建设与发展委员会组成及功能示意图
图2校企合作共建实训中心利益共享机制示意图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按照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设计公司岗位(群)要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将转向中西部。
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来看,成都属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经济发展的试点地区。
成都的中心企业、民营企业十分活跃,成都的家具产业是全国第三大产业集中区,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仅家具企业就达3000多家,再如,四川境内的家电、纺织、服装和印染等企业也有相当的基础和规模,人才需求量均十分可观。
为此,我们按照“紧扣职业特点、强化职业能力、实施工学结合”的原则,根据工业设计员(师)技能标准、职业能力、艺术素养和工程素养的要求,达到“能设计、会制作、懂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设计人员的培养目标。
“能设计”指能进行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和工艺设计,“会制作”指具有实际制作产品的技能,“懂管理”指初步具有生产现场管理和经营管理能力。
学生的就业范围:
家具、家电、纺织、服装和印染等行业。
2.营造“市场、公司、课堂”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环境
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设计工作室和艺术产品开发中心,以“公司化”为模式,大力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在专业教学、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等方面达到深度融合。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派人承担教学任务,在工作室、企业里指导学生完成设计项目。
通过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达到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通过阶段性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诚信、敬业、忠诚、责任意识、职业操守和职业技能。
学生在公司化管理方式下进行学习和实训实习,在学与做中亲身感受设计公司氛围,增强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建成融市场、公司、课堂为一体的新型“产、学、教”实训基地。
建设“市场、公司、课堂”三位一体职业教育教学环境。
使这些“公司化”的工作室成为市场与课堂的“桥梁”,为深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通过建设使教师和学生达到由公司客体变为公司主体的效果,学生也在完成好设计项目后获得相应的酬劳。
教师除了为企业完成相关的研发任务,还要对学生的设计效果进行评价;系部与企业共同完成对教师实践教学环节效果的考核。
3.建立“学做一体、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建设与发展委员会”的指导作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学做一体、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岗位(群)的能力需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设计项目为引领,采取适应市场需要的有效途径,达到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
按照“虚拟项目”先行、“仿真项目”相继、“真实项目”殿后的流程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以保证专业教学有序推进。
学生通过各项目阶段的学习,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到设计工作室中,在老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的设计、开发,边学习边工作,亲身感受设计公司的氛围,培养创新、诚信、敬业、忠诚、责任意识和职业操守的设计师素质。
教师在做中教创意、教设计、教工艺;学生在做中学工艺、学设计、学创意,逐步完善“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及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文化素养、审美鉴赏能力、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训练,注重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开展专业基础技能的训练。
增强校企合作,以“市场、公司、课堂”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教学为特征,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指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学生结合企业具体真实项目进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在校内设计工作室、企业等工作岗位实行顶岗实习,进一步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在课程和教学中使学生的职业能力递进提高,切实贯彻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
图3“学做一体、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工业设计岗位(群)工作领域的技能标准、职业能力、艺术素养和工程素养等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实习课程的平台上,以创新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达到人才培养和为纺织、服装、印染等区域经济服务的目的。
参照国家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师职业标准》(上海市职业鉴定中心)、《工业设计师操守程式与执业规则》(工业设计师执业标准)等相关标准,结合工业设计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工业设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标准。
依托四川省轻工业设计师联合会和成都市家具行业商会,以教研室、工作室为单位对成都天骄家具有限公司、成都海诺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骥龙鞋业、成都卓文华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君临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成都西部鞋都等十余家企业进行了多次调研,并与企业相关人员就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用人需求、对产品设计及新材料开发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咨询及讨论。
教研室、工作室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有资料学习讨论,专业负责人具体撰写相关文件,专业建设委员会集体讨论、出台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图4形成工业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过程
根据职业标准、职业技能、艺术素养、工程素养这几个教学模块构成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建设能力实践平台,使学生达到工业设计素质、技能标准,成为“能设计、会制作、懂管理”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员(师)。
图5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第一阶段(1、2学期)在完成通识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虚拟项目”开展专业基础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虚拟项目”主要通过专业教师及企业共同开发,以模拟产品设计项目中产品造型和色彩表现工作任务为实训课题,虚题实做,增强能力培养效果。
第二阶段(3、4学期),专业技能训练阶段:
营造校企合作的“市场、公司、课堂”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环境。
教师担任项目主设计师,学生任助理设计师或项目小组成员,选择优秀的、典型的、成功的工业产品设计项目方案作为教学项目,通过“仿真项目”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指导学生掌握较扎实的专业技能。
学生旧题新做,从中获得设计灵感。
在设计工作室中,由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授课,老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切实实施“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
第三阶段(5、6学期),充实提高阶段:
学生通过核心课程的“真实项目”,结合企业具体项目进行学习、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根据安排先在校内设计工作室进行实训,完成前期工作,再到校外企业顶岗实习。
这个阶段要加强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由企业和课程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制定实训、实习计划,参与项目开发,掌握企业、行业对本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
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项目任务,以企业、行业的标准进行课程教学与考核。
3.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建设《工业产品设计》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建成《工业产品设计设计》、《家具造型设计》2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按照行业对该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和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为依据,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合,课程采用理论知识学习加实际设计操作并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方式进行。
在未来三年建设中将根据专业和行业特点,设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全新的工业设计教材编写框架,加强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编写教材4部,其中出版1部,校本教材3本。
表1:
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表
课程名称
课程要求
能力要求
完成时间
负责人
工业产品设计
学习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和原理;了解工业设计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设计思想和观念、设计流派和设计风格;掌握产品形态设计的基本规律;理解和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和方法。
1.对现有产品具有分析能力;
2.能运用产品形态设计的基本规律进行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3.能运用产品的仿生设计、绿色设计、概念设计、人机工程学等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和方法进行产品设计。
2012年
马泽群
家具造型设计
系统学习设计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家具设计的表现,整个设计内容包括家具设计方法及设计环节、家具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典型设计规则等。
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这些手段,独立完成各种家具设计,其作品具有实用性和独创性。
1.掌握家具设计程序及方法;
2.掌握家具设计表现方法;
3.达到家具行业技术标准,具备专业实践能力。
2012年
唐闻
4.融入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双证制”教育
将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鉴定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在实训实习等方面为学生提供锻炼实际工作能力的条件和保障,根据实际情况分年级、分批次、分职业岗位,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认证考核并获得证书,达到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要求,逐步实施“双证制”教育。
2010年至2013年二年级获得职业资格证比例为30%,三年级获得职业资格证比例为70%,从2015年起完全实现“双证制”教育目标。
5.教学资源库建设
根据学校骨干院校资源库建设的统一部署,充分利用学校“纺织服装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包含各类资源管理与共享、日常教学活动支持、教学管理、展示与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支撑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提供平台,逐步实现专业教学、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网络化管理目标,积极开发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服务。
(1)资源共享与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建设以网络课程开发为龙头,以数字化资源为重点,整理完善现有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教学素材库、教学案例库、试题试卷库、多媒体课件、授课录像、专业图片、专业视频、教学计划、实习指导书等教学资源。
资源库包括:
①教材:
储备国内外优秀教材,有计划组织系内老师编写适合本专业需要的教材,为师生提供直观、有效、科学的教材资源;
②资料:
教学大纲、授课讲义、授课视频、实验指导、题库、课件、画册、例图、案例、师生获奖作品、优秀作业等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资料和教学素材。
为校内外师生及授权社会公众提供全面、方便的课程资源服务;
③精品课程:
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平台,开展好教学互动,提供最新的专业教学及行业动态信息;
④设施设备:
建好专业用教室、工作室,合理有效使用与教学相关的设备仪器,开展好教学实训课外活动;
⑤网络化:
构建一个在线课堂,努力实现网络化教学,如网上备课、网上授课、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测试、网上作业、虚拟实验等过程环节。
(2)专业共享与自主学习平台的技术实现
软硬件平台借助学校搭建的“纺织服装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公共服务平台”,艺术系负责资源库内容建设,并安排专人管理平台,应用推广和日常管理。
(四)师资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学校《关于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开门开放办学,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内培外引并重,按照“双向兼职、实职互派”方针,着力培养、提高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素质,从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
按照“数量足、结构优”的建设思路,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建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
本校教师下企业,在企业工业设计研究中心建设及产品研发等方面担任实职,企业相关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和工作室负责人,同时聘请行业能工巧匠担任工艺指导。
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
1;以学校《关于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结合“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保证兼职教师所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在现有1名教授5名副教授基础上,争取在2012年底再晋升1名教授,5名副教授。
1.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培养1名具备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带头人,聘请1名校外行业或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为兼职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必须承接或参与社会公共项目的设计或施工,在行业和专业内有一定影响力,达到学校关于专业带头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标准,成为具有高级教师职称和高级设计师(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专业带头人。
2.骨干教师的培养
选拔培养5名骨干教师(其中包括2名企业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建成专业骨干教师队伍;每学年选派校内骨干教师脱产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骨干教师一方面承担技术培训课程,另一方面参加企业项目研发和技术改造,同时指导青年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和交流学习,使其成为教师团队中的核心力量。
3.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
在现有兼职教师的基础上继续聘请企业的设计师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具有10名以上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师或技师的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
组织的兼职教师培训等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兼职教师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
承担实习教学任务,共同开发课程,编写实训讲义,参与顶岗学生的指导和管理等,担任专业课课时比例达到50%。
4.教师“双师”素质培养
为了掌握行业最新信息和技术,为专业教学奠定扎实基础,培养本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双师结构”专业骨干教师,每年安排4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公司担任实职,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与设计,使他们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获得相应技能高级资格证书,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开展产学研项目开发及社会化服务,力争做到专业教师都能独立完成企业的项目任务,提升教师整体实践教学能力,使专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
(五)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建设融教学、生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设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本着“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
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引进、组建校企共建设计工作室;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建立技术、设备、人员、财务、固定资产等各项管理制度。
1.建立“公司化”运作模式的校企合作共建校内设计工作室
在校内实训基地中,依托学校“艺术实训中心”建立多种形式的设计工作室,包括陶艺雕塑工作室、旅游产品设计工作室、模型制作与现代饰品设计室、家具设计工作室、广告与影像设计工作室、家电造型设计工作室。
工作室走市场化道路,建立“公司化”体制,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利用工作室资源优势,联系企业、行业,承揽业务,特别是为区域家纺企业,家具企业,鞋帽设计企业的对口服务,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工作任务和实际项目,使技能训练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提高教师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逐渐形成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发展前沿紧密联系的工业产品设计与技术联合体,使专业教学得以更有效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架起专业教学与行业技术发展密切联系的桥梁,建成融“公司”、“教室”、“工作室”为一体的新型“产、学、教”实训基地。
建设“市场、公司、课堂”三位一体职业教育教学环境,使本专业学生不分年级、不分时间(课堂、课外)均可长期在工作室学习、工作(参与项目)。
通过建设使教师由公司客体变为公司主体,使这些公司成为市场与课堂的“桥梁”,从而能为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表2工业设计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汇总表及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实训室名称
功能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台(套)数
估计单价(万元)
估计金额
(万元)
备注
1
陶艺雕塑工作室
满足学生《陶艺与雕塑设计与制作》、《陶艺实训》教学、实训需要,拓展对外服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1.节能型程序控制高温电窑
1
7
15
新增
2.陶艺泥板,泥条成型机等系列机具
6
1.2
3.多用陶艺机
40
2
4.展示陈列架
10
1
5.雕塑台架
80
0.8
6.雕塑系列翻模工具,材料
80
3
2
旅游产品设计工作室
满足工业设计学生《专题设计》等教学、实训需要,拓展对外服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1.旅游产品设计制作系列设备
10
6
10
新增
2.电脑及设计系统软件
2
1
3.其它辅助制作设备
5
1
4.工作室配套的办公设施等其它辅助设备
6
2
3
模型制作与现代饰品设计工作室
能满足工业设计学生《模型制作实训》、《现代手工艺设计》等课程教学、实训需要,拓展对外服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1.电脑及设计系统软件
10
5
36
新增
2.电脑雕刻机及其它辅助设备
2
12
3.展示陈列架
10
1
4.模型制作系列设备
1
6
5.写真、户外喷绘机、刻绘机
3
10
6.工作室配套的办公设施等其它辅助设备
6
2
4
家具设计工作室
能满足工业设计学生《人机工程》、《家具设计》、《形态设计》、《材料与工艺》等课程教学、实训需要,拓展对外服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1.家具设计制作设备
8
20
35
新增
2.工作室配套的办公设施等其它辅助设备
6
2
3.各种家具设计制作成套工具
10
5
4.设计电脑及投影仪
5
5
5.公司化办公设备设施
6
3
5
广告与影像设计工作室
能满足工业设计学生《产品摄影实训》《版式设计》等课程教学需要,以及相关专业群实训需要,拓展对外服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1.产品数码摄影摄像设备及影棚
5
9
53
新增
2.电脑及设计系统软件
2
1
3.工作室配套的办公设施等其它辅助设备
6
2
4.投影仪
2
1
5.平面设计速印及装订设备
1
40
6
家电造型设计工作室
能满足工业设计学生《快题设计》、《产品形态设计》等课程教学、实训需要,拓展对外服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1.电脑及设计系统软件
10
5
15
新增
2.工作室配套的办公设施等其它辅助设备
6
2
3.投影仪
2
1
4.展示陈列架
10
1
5.模型制作系列设备
1
6
艺术产品开发中心将建成集6个专业化设计工作室为一体的设计实训综合体,建成融公司、教室、设计工作室为一体的新型“产、学、教”实训基地。
创建“市场、公司、课堂”三位一体职业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中一定的工作任务和实际项目,使技能训练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成为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与行业技术发展密切联系的桥梁。
各实训室设备利用率达100%。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
将建成由四川省设计师联合会、成都市家具行业商会等相关企业和学校四方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并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确定每年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真正从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出发,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由此明确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课程目标与标准。
建成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探索顶岗实习跟进式管理的机制,建立双导师制,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管理,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培养,真正实现“学做一体、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六)对外服务、辐射能力建设
依托“艺术实训中心”建设的艺术产品开发中心中和工作室进行对外服务、辐射能力建设。
艺术产品开发中心中和工作室走市场化道路,建立“公司化”体制,将工作室的部分职能采取“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并通过学校“四川纺织科技实业开发公司”进行业务运作,利用各种资源,联系企业、行业,承揽业务,特别是为区域内的家具企业、家纺企业和鞋帽生产等企业提供项目策划、产品造型设计、广告设计等设计服务。
利用学校人力资源和地域资源的优势,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站(考点)的工作,3年内为社会、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培训、鉴定累计2300人次;以校企合作共建设计工作室,积极开展面向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设计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使工业设计专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服务收入30万由以下项目完成:
1、横向科研项目15万;2、对外专业培训5万;3、对外产品设计5万;4、艺术作品销售5万。
(七)专业群建设
依托工业设计重点专业打造艺术设计专业(装潢设计专业方向与广告设计专业方向),形成合理的专业群。
带动群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合专业交融的项目教学师资团队,培养教师的执教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
立足西部产业发展实际,服务于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振兴设计产业贡献力量。
三、资金预算与来源
资金来源省财政和学校自筹(含企业投入),资金使用详见《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