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系统思想.docx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系统思想.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
systemsthinkinginancientChina
古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把事物诸因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想。
随着系统思想的产生,逐渐形成了系统概念和处理问题的系统方法。
许多古籍,如《孙子兵法》、《黄帝内经》、《易经》、《老子》等,都有不少应用系统思想观察和认识事物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动事例。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系统思想表现在治学和社会实践的许多方面,而在朴素的宇宙观、中医学说、军事理论、农业生产和大型工程实践中尤为突出。
古人在探索宇宙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朴素的宇宙观。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蕴含有系统思想的阴阳、五行、八卦等学说。
《易经》从自然界找出8种基本事物称为八卦(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看作为万物之源。
《尚书·洪范》则把五行(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
这些学说都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在《老子》第25章中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他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来说明自然界的统一性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战国时的名家惠施(约公元前370~前310)在《庄子·天下》篇中提出: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说明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其无穷的层次关系。
战国时的思想家荀况(约公元前298~前238)在《荀子·天论》篇中指出: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
”借以表述一个系统是更大的系统的一部分的观点。
这里万物是指世界,道指宇宙。
南宋的思想家陈亮(1143~1194)在《龙川文集·西铭说》中阐述了理-分殊思想(“理”指天地万物这个整体,“分殊”指在这个整体中每一个事物的功能),从整体的角度来论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战国晚期的中医经典理论著作《黄帝内经》是古人运用系统思想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的典范。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是由各个器官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一个器官的病变可能影响其他器官或整体,而整体的变化又必然会引发局部病变。
因此,它主张从整体角度来研究病理和病因,并应用脏腑学说、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黄帝内经》还把人体系统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的养生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密切相关。
它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自然现象、生理变化、社会生活、思想情绪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从更大的整体范围来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这种整体观念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医学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则。
春秋时代的军事家孙武在其杰出的兵书《孙子兵法》中主张从敌我双方战争格局这个整体出发来研究战争规律。
他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分析战争的全局,把环境(天时地利、人心向背等)、系统及其要素(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军心、指挥、战略、战术等)统一起来研究。
他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揭示了战争的重要规律,强调要从整体上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以便扬己之长,攻彼之短,克敌制胜。
孙武的军事系统思想直到现在仍在国内外为人们所重视。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还反映在农业生产实践之中。
人 们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农业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夏小正》和《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把农作物与种子、地形、土壤、水分、肥料、季节、气候等物候、天文因素结合在一起,用相互联系的整体观点研究农事活动的规律。
例如通过天象观测掌握天体运行和季节变化的规律,编制出历法和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
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
GeneralSystemTheory
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又称普通系统论。
现代科学可按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具体形式划分成各门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也可按研究方法划分成两大类别,即简单系统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理论的学科,着重研究复杂系统的潜在的一般规律。
历史背景
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N.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
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
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
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
又称数学系统论。
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
②系统技术:
又称系统工程。
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
③系统哲学:
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
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
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
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见系统科学)。
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是一般系统论的认识基础,是对系统的本质属性(包括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的根本认识。
系统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根据系统的本质属性使系统最优化。
整体性 虽然系统是由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但系统的整体性能可以大于各要素的性能之和。
因此在处理系统问题时要注意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重视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
任何要素一旦离开系统整体,就不再具有它在系统中所能发挥的功能。
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系统与其子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关系。
离开关联性就不能揭示复杂系统的本质。
层次性 一个系统总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该系统本身又可看作是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就构成了系统的层次性。
T.米尔索姆曾把人类系统划分为11个层次。
不同层次上的系统运动有其特殊性。
在研究复杂系统时要从较大的系统出发,考虑到系统所处的上下左右关系。
统一性 一般系统论承认客观物质运动的层次性和各不同层次上系统运动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不同层次上系统运动规律的统一性,不同层次上的系统运动都存在组织化的倾向,而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着系统同构。
系统同构
系统同构是一般系统论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的基础。
系统同构一般是指不同系统的数学模型之间存在着数学同构。
常见的数学同构有代数系统同构、图同构等。
数学同构有两个特征:
①两个数学系统的元素之间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②两个数学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经过这种对应之后仍能在各自的系统中保持不变。
不同系统间的数学同构关系是等价关系,等价关系具有自返性、对称性和传递性,根据等价关系可将现实系统划分为若干等价类。
同一等价类内,系统彼此等价。
因此借助于数学同构的研究可在现实世界中各种不同的系统运动中找出共同规律。
研究数学同构有时要涉及数学同态。
不同系统间的数学同态关系具有自返性和传递性,但没有对称性。
因此数学同态只用于分类和模型简化,不能划分等价类。
对于许多复杂系统,不能用数学形式进行定量的研究,因此就有必要将数学同构的概念拓广为系统同构。
人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的输入和输出且对外部激励具有相同的响应的系统称为同构系统,而把通过集结使系统简化而得到的简化模型称为同态模型。
一个系统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同态模型,而对于结构和性能不同的系统,它们的同态模型的行为特征却可能存在着形式上的相似性。
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和不同的现实系统之间存在着系统同构的事实,是各学科进行横向综合和建立一般系统论的客观基础。
开放系统
开放系统是一般系统论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开放系统的特点是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
封闭系统则与此相反,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存在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
用系统思想来观察现实世界,几乎一切系统都是开放系统。
物理学中的所谓孤立系统(即封闭系统)可看作是开放系统的一种特例。
为了明确一个系统的性质,必须首先确定系统边界,研究边界上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流情况。
封闭系统一般具有刚性的不可贯穿的边界,而开放系统的边界具有可渗透性。
但对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观念系统,往往很难确定它们的边界。
热力学中的熵增加定律只能适用于孤立系统(即封闭系统),并不适用于开放系统。
因为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流,所以开放系统的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一个减熵的过程,能使系统趋向于组织化和有序化。
系统有序化的方向正是系统所追求的目标方向,也表示了系统的目的性。
复杂系统一般具有多目标,甚至互相矛盾的目标,这些目标需要通过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或协同作用才能达到。
因为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流,开放系统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限度。
对于开放系统,从不同的初始条件出发和通过不同的途径可以达到相同的最终状态。
这种现象称为系统的等终极性或系统发展的多途径性。
对于各种社会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初始状态,采取多种发展途径,实现同一目标。
这种系统往往没有唯一的最优解,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开放系统的演化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是一个减熵的过程,使系统的组织化程度或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系统内部结构更趋复杂而精致,功能更趋完善,系统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程就是开放系统演化的一种重要模式。
系统哲学
一般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共同规律的学科。
一般系统论的广泛应用,不但引起科学技术界的广泛重视,而且也引起哲学界的浓厚兴趣。
贝塔朗菲认为,系统作为新的科学范畴所引起的世界观方面的变化,就是系统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源泉是唯物辩证法,它的许多基本观点与唯物辩证法是一致的。
系统哲学主要研究系统本体论和系统认识论等问题。
系统哲学在哲学上的地位和作用是现代哲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发展趋势
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从理论生物学的角度总结了人类的系统思想,运用类比和同构的方法,建立开放系统的一般系统理论。
他创立的一般系统论属于类比型一般系统论,对系统的有序性和目的性并没有作出满意的解答。
苏联学者A.И.乌耶莫夫提出参量型一般系统论。
他认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是用同构和同态等类比形式创立的,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人们已经发现50多种独立的类比形式,其中许多可以用于发展类比型一般系统论,因此这种理论还可以得到发展。
但对不同的系统进行类比,不是建立一般系统论的唯一途径。
参量型一般系统论是用系统参量来表达系统的原始信息,再用电子计算机建立系统参量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系统的一般规律。
一般系统论发展中出现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数学系统论或一般系统的数学理论。
其代表人物有M.D.梅萨罗维茨、A.W.怀莫尔和G.J.克利尔。
一些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化学家还在各自的领域中沿着贝塔朗菲开创的开放系统理论深入研究一般系统论,并得到了关于复杂系统的一系列重要规律。
其中最著名的有:
I.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M.艾根的超循环理论和H.哈肯的协同学
面向21世纪的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李颖
钟守真,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
通讯地址同上。
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模块和专业学科背景知识模块,信息管理专业将朝着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一体化方向去构筑课程体系。
整个框架分为信息管理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信息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信息管理选修课程三部分。
参考文献4,表5。
twillincludethefollowingfourparts;basicknowledge,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ies,informationmanagementandknowledgeinspecialdisciplines.4refs.5tabs.
Informationmanagementscience/Curriculum/Teachingreform
分类号G350
CLASSNUMBERG350
进入21世纪,信息资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知识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为时代的特征。
在这一大趋势下,信息管理的实践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全面走向社会,而培养信息管理人才的专业教育机构如何造就新型的信息管理人才,使他们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及能力特征,以适应社会信息管理这一新的要求,成为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
1专业调整与设置
信息管理作为管理学中一个独立的新领域,已成为多学科、多领域共同感兴趣的交叉地带。
从国内外的情况看,目前主要有三支力量涉足信息管理专业教育领域,分别为图书情报界、计算机界和经济管理界。
这三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向信息管理专业教育拓展,一方面意味着信息管理专业教育领域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体系得以发展完善。
图书情报、计算机信息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等专业教育领域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改革,以适应信息管理发展的需要。
在国外,80年代以来,图书情报界、计算机界和经济管理界合作办学,使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呈现出合流的趋势。
我国教育部于1998年7月颁布新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对信息管理专业名称、学科归属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也体现了这种合流的趋势。
具体代码、专业名称和专业方向调整见表1。
表1调整后的代码、专业名称、学科归属一览代码类别、专业名称原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11管理学11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10101管理科学11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20206经济信息管理……060202信息学
071602科技信息
082203管理信息系统
090606林业信息管理1105图书档案学类110501图书馆学060202图书馆学110502档案学060204档案学……
在新的专业目录中,管理学科大部类之下,将原有的信息学、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重组为一个新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大管理学科的建立无疑给信息管理的发展铺设了大舞台,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信息管理处于信息科学、资源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结合点上,这样的交叉融合成为信息管理的一个特色,是传统的学科难以涵盖和替代的。
作为关注新型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管理问题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适应了信息社会对人才的特定需要。
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机构应迅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趋于社会化和综合化的培养目标。
要把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放在重要位置。
2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把原来的信息学、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重组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体现了改革精神,为原来各专业的拓宽提供了发展空间,为培养21世纪所需的信息人才奠定了基础。
同时,由于这个新专业是在原来分属不同学科门类的5个专业基础上重组而成,原有各专业对这个新专业的内涵、范围、特点等的认识和理解不尽相同,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各专业不同的课程结构体系,构建面向21世纪的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成为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重心。
2.1课程设置的原则
2.1.1体现培养目标。
紧紧围绕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宏观上,为社会信息产业的需要培养能够提供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的专业人才;微观上,突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既注重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更应加强技术实践与开拓应用能力的训练。
2.1.2顺应发展趋势。
课程设置应顺应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管理专业应注重学科自身建设,引进融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同时要保持课程内容的层次结构,根据专业方向和办学侧重点的要求,合理配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形成科学、严谨的学科体系。
2.1.3优化比例结构。
适应专业教育发展趋势,合理安排课程比例。
目前,我国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压缩传统图书情报专业课程,开设专门化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加大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比例,增设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知识课程。
高层次学科建设应顺应这种趋势,处理好新的专业研究方向与传统学科内容的关系,同时还要扩大选修课程比例。
2.1.4突出实用性。
课程设置应遵循实用、面向社会的原则。
课程的内容要体现出时代性和先进性,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又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使教育服务于社会的根本宗旨和要求得以实现。
2.2课程设置体系结构
我国学者对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做了大量的研究,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文献[1]认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基础素质知识模块、文献信息科学知识模块、计算机与数据库知识模块、专业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模块四大模块构成。
文献[2]提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语言工具知识模块、经济学知识模块、现代信息技术模块、专业化课与专门化课模块、学科背景知识模块五大部分构成。
文献[3]提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政治课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延伸课、背景知识课五大部分构成。
文献[4]提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数学物理基础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及应用模块、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模块、经济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模块四大模块构成。
各研究者所设模块虽有不同,但在基础素质知识模块、现代信息技术模块和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模块、专业学科背景知识模块这四个方面基本达成共识。
我们认为:
第一,基础素质知识模块。
包括哲学与政治理论课、计算机技术、高等数学、写作、社会科学概要、自然科学概要、中文、外语、体育等。
第二,现代信息技术模块。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管理人才应该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运用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和分析利用,能有效地设计评估和运行管理各类信息系统。
因此,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中反映或涉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在信息管理领域的应用的知识应该深化和更新,目前当从三个方向努力:
(1)增加信息网络、数据通讯、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课程。
开设信息网络与通讯方面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2)增设具有专业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降低纯粹的计算机技术及其他信息技术课程所占的比重。
另外,随着计算机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发行及网络教育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纳入各校素质教育规划中。
可开设更多有专业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一方面开设应用性课程,如信息环境中的专家系统、电子通讯与信息机构等课程,另一方面,开设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人文方面的课程,如系统发展生命周期、信息技术的获取与经费安排等课程。
(3)以信息技术充实、改造传统课程的内容。
在全面应用计算机及其他信息技术之后,图书馆、信息中心等传统信息机构在运作机制、业务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发生全方位变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检索、信息存储等传统课程进行充实和改造是有必要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图书情报、经济信息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在经过筛选和协调之后,被纳入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模块。
但对于基本概念、信息活动的现象和规律、基本理论结构等问题的介绍和认识,都已打破了原来的学科界限,从一个更大的范畴去认识和规范,包括信息资源管理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整序、信息组织、信息结构、信息检索、信息传递、信息调研分析、信息用户研究等方面的课程。
第四,专业学科背景知识模块。
这里指信息管理专业之外的某一二门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如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方向的经济学知识、林业信息管理专业方向的林业科学基础知识。
引入与信息资源管理密切相关领域的基本技能知识,有助于本专业的学生拓展知识、增强技能、具备更好的环境知识和背景素养,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地连接和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基础素质知识、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学科背景知识等模块相互组合的课程设置体系结构,突破了传统图书情报教育的疆界,确立了信息管理的新方向,使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面向更加广阔的信息领域。
2.3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信息管理专业教育要实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有系统理论知识、掌握一定信息技术并具有较强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信息管理应用人才。
本专业的本科生学制4年,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信息管理方法以及系统设计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所以,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课程应围绕课程设置体系结构的四大模块,又朝着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一体化方向去构筑课程体系。
整个框架分为三大部分:
(1)信息管理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见表2)。
信息管理专业应当开设以下基础课程:
政治理论与哲学课、外语、高等数学、计算机、体育等公共基础课。
表2信息管理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