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2333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docx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docx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

1、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学记》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

2、在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中,道德教育是最根本的任务,而教学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

()P25

3、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的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

()

4、知识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即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P120

5、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是决定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P53

6、促使“文化反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经济的出现。

()P109

7、“S—O—R”的学习活动公式中,O称为中间变量,包括能力和倾向,能力和倾向作为两个中间变量,它们既是学习的结果,又是导致个体行为或反应变化的原因。

()P113

8、学习者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的变化,才能算得上是一种真正的学习。

()

9、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

10、对于个体而言,有意义学习就是习得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

()P117

1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些学习结果包括言语信息、心智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动技能。

()P37

12、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是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的是陈述性知识。

()

13、由于默会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一个人的默会知识是不可以传递给另外一个人的。

()

14、执拗是情感未成熟的标志之一,有研究表明,执拗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反比的。

()P131

15、柏拉图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称他的谈话问答方法是“产婆术”,他的这一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

16、人们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与智力上的差异相似,不同个体有着明显不同。

()P134

17、冲动性认知方式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往往低于反省性认知方式的儿童。

()P135

18、分析性思维是一种以演绎推理过程为特征的思维形式,而直觉思维是一种对问题进行内隐式的感知为特征的思维形式。

()P136

19、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认为,它是使青年熟知文化遗产要素的最系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通过学习有组织的题材体系,学生就能最有效,最经济地建造自己的知识库。

()P237

20、学徒制最初是适合手工发展阶段的职业教育兴起的一种教育形式,所以,学徒制教学是不能适应现代学校教育的教学形式。

()

21、课堂教学中的竞争无对错之分,教师要根据教学情景来决定是否采用竞争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22、秧田式的坐位编排方式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

()

23、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的概念获得模式是建立在布鲁纳发现教学法基础上的。

()

24、凯程序与衍枝式程序不同的是,学生通过支序列的学习不再回到原点,而是前进到主序列的下一个问题。

()

25、弗兰德斯是最先研究课堂互动问题的,他的互动分析模式主要用于分析教师或学生引起的互动。

()

26、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

()

27、教师对学生成就的期望最终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平有关。

()

28、课堂交往仅仅能够促进教学过程认识、情感沟通的发展。

()

29、广义的教学就是指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

()

30、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必须一味采取同情的态度,这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提高学生的“预期”水平。

()

31、研究发现,当教师提供信息丰富的反馈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增加60%,这就意味着学生形成了更高一级水平的动机和认知,反馈促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

32、核心课程是为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它不同于照顾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的外围课程。

()

33、从学生学习的结果分析,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

()

34、在课程的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之间,许多教育者都倾向于采用结果评价。

()

35、学校与社区合作,是国际上社会参与课程计划的趋势,主要分为两大类:

发展中第三世界社会参与的趋向和工业化国家社会参与的趋向。

所以,这两大类的根本目的也是不一致的。

()

36、塔巴为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而创立的概念形成模式是一种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基本程序是形成概念——诠释资料——应用原理——反思概念形成。

()

37、静态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它无法进行横向比较。

()

38、目标参照标准评价,又称相对评价,它是指评价某个对象在其所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一种教育评价。

()

39、学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提供教师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能力)、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

40、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编制者改进课程所用,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决策者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

()

二、单项选择题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A)《礼记·学记》(B)韩愈的《师说》(C)韩愈的《进学解》(D)孔子的《论语》

2、“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境教学是由哪一位我国当代教育家总结的(A)。

(A)李吉林(B)段力佩(C)顾泠沅(D)邱学华

3、提出成功智力理论的是(A)。

(A)斯腾伯格(B)加德纳(C)罗杰斯(D)加涅

4、下列软件中属于应用软件的是(B)。

(A)Dos(B)Courseware(C)Windows(D)Vnix

5、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在统计上(A)。

(A)没有显著相关性(B)有显著相关性(C)有高相关性(D)有低相关性

6、教师的素养内涵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它主要是指(C)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等。

(A)一般的教学能力(B)特殊的教学能力(C)对知识的处理能力(D)课堂组织能力

7、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差异在于(D)。

(A)测验的形式不一样(B)答题的时间不一样

(C)计算测验有效性的方法不同(D)解释分数的方法不同

8、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他认为成功意味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标,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A)。

(A)实践性智力(B)学术性智力(C)言语智力(D)数理逻辑智力

9、未来人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一本是职业的,另一本是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

而事业心、进取精神等通过(C)实现的。

(A)终身学习能力(B)教育科研能力(C)参与精神(D)文化素养

10、专家型教师的核心是(B)。

(A)具有明确知识(B)具有策略性知识(C)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D)具有反思教学的能力

11、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问题筛选—(D)-运用和反思”。

(A)集体讨论(B)听报告(C)民主讨论(D)理论筛选。

12、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指的是认识过程的发展,即感觉、知觉、记忆、(A)和想象。

(A)思维(B)判断(C)运用(D)理解

13、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教师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B)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全面接受与服从自己的指导

(C)教师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D)教师对教的影响具有选择、改造和控制的权利

14、认知心理学家主张用什么定义学习(B)。

(A)知识的习得(B)能力或倾向的改变(C)经验的积累(D)信息的加工

15、项目学习属于(B)。

(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

16、知识的性质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区别“知识”与“非知识”或“准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性质也可以作为比较各种知识价值大小的标准,知识的性质的两个标准影响(B)。

(A)教育的目的(B)课程内容的选择(C)教学过程(D)教学对象

17、倾向于通过遵循逻辑推理的步骤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逻辑程序理解课程材料的学习者是(D)。

(A)语言表达型(B)深思熟虑型(C)感觉型(D)循序渐进型

18、在认知时会更多地注意社会环境,并更多地受社会影响的认知方式是属于(B)。

(A)场独立性(B)场依存性(C)冲动性(D)发散性

19、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设施环境是学校(B)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A)时空环境(B)物理环境(C)自然环境(D)教学环境

20、效用可以分为确定情况下的效用和不确定情况下的效用,评价前者时需考虑的因素是(B)。

(A)随机因素(B)确定因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2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由层级性的模型构成的,其第二层次的主成分是以(C)因素为主要标志。

(A)记忆(B)判断(C)理解(D)评价

2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等级的教学水平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C)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进行研究和评价。

它要求有目的地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积极介人。

(A)记忆水平的教学(B)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C)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D)开放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23、在教学模式的功能中,指明模式所对应的教学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秩序和关系的这一功能被称为(B)。

(A)解释功能(B)构造功能(C)启发功能(D)推断功能

24、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构成的,这相互作用的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其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主体。

(C)

(A)主导性、创造性(B)发展性、主导性(C)主导性、发展性(D)创造性、发展性

25、在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就是(A)观点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文化

26、合作教学的重要前提是(A)。

(A)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可塑造的(B)尊重学生的人格

(C)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D)师生学习共同体

27、教学模式的重要的、能动的要素是(A)。

(A)师生角色(B)教学理论基础(C)教学目标(D)教学程序

28、程序教学模式是(D)中最为典型的模式。

(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29、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策略是(C)。

其中“1”是呈现学习任务或材料;“2”是指讲解先行组织概念;“3”是强化认知组织。

(A)1-2-3(B)1-3-2(C)2-1-3(D)3-1-2

30、如果将考试失利的原因归之于运气不好,这种控制观称为(B)。

(A)内控(B)外控(C)物控(D)自控

31、布罗非和古德曾经将由教师的低期望导致的学生成就失败的恶性循环称为(B)。

(A)消极循环(B)失败循环(C)退步循环(D)期望循环

32、人们发现,将课程看作(B),很容易导致“重物轻人”的倾向。

(A)经验(B)知识(C)活动(D)文化

33、课程的本体功能表现为(B)。

(A)社会文化的再生产(B)培养人(C)传递文化(D)选择文化

34、(A)是用于分析教师和学生的言语行为的课堂交往研究模型。

(A)弗兰德互动分析模型(B)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模型

(C)提问策略分析模型(D)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型

35、“活动—经验”型的课程设计其所依据的设计原理是(B)。

(A)以学科为中心(B)以学生为中心(C)以问题解决为中心(D)以活动为中心

36、在评价时注重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相吻合的程度的评价模式主要是(A)。

(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主观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

37、(B)提出了“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思想。

(A)维拉(B)波斯纳(C)布鲁巴赫(D)勒温

38、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的评价称为(A)。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参照性评价

39、侧重于反映和测量学生在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情景中的表现情况的评价,被称为(B)。

(A)第四代教育评价(B)另类评价(C)古典教育评价(D)形成性评价

40、今天的信息技术一般是指多媒体计算机和(B)。

(A)电子技术(B)网络技术(C)集成电路(D)存储技术

三、多项选择题

1、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主要有(BD)。

(A)循序渐进(B)学思结合(C)长善救失(D)启发诱导(E)因材施教

2、以下属于王夫之教育教学思想的是(ABCD)。

(A)知行并进(B)学思相资(C)因材施教(D)积渐不息(E)及时施教

3、凯洛夫的“知识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学的“三中心”,这里的“三中心”分别指(ACE)。

(A)教师(B)学生(C)课堂教学(D)活动(E)教科书

4、范例教学法中规定了教学内容的三个特质包括(ABC)。

(A)基本性(B)基础性(C)范例性(D)应用性

5、以下关于赞可夫教学思想的描述正确的是(ABE)。

(A)在教学中引进了“最近发展区”概念(B)主张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C)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D)强调“从做中学”(E)重视学习的“情绪生活”

6、以下属于对夸美纽斯教育教学思想描述的是(ABCD)。

(A)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B)提出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基础的教学

(C)采用直观教学(D)教学上要井然有序、循序渐进(E)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

7、下列属于世界各国对教师素养研究的内容有(ABCD)。

(A)职业道德(B)文化素养(C)终身学习能力(D)参与精神

8、案例的作用是(BDE)。

(A)非偶发性(B)拟真性(C)典型性(D)启发性(E)针对性

9、对评价对象一定时期的较全面状况进行的价值判断属于(AD)。

(A)总结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过程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10、文化科学素质是由多种不同知识有机结合、互为联系、互为整体、纵横交错、网络化而形成的,它的发展包括(ABD)。

(A)知识的发展(B)信息素养的发展(C)文化的发展(D)科学素养的发展

11、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知识是(ACD)。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显性知识(D)明确知识(E)默会知识

12、在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中,把学习看成是以下系统的协同作用过程(ACD)。

(A)加工系统(B)调节系统(C)执行控制系统(D)预期系统(E)反馈系统

13、在引导与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方面,教师有必要特别注意的是(ABCE)。

(A)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B)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C)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D)每个儿童都是竞争的优胜者(E)保证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集体学习

14、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控制和制约教学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是(AC)。

(A)教师(B)心理环境(C)学生(D)物理环境

15、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主要有(ABC)。

(A)概念获得模式(B)探究训练模式(C)先行组织者模式(D)社会探究模式(E)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6、有关课堂交往在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交往是多维度的(B)它是认知沟通的过程(C)它是情感沟通的过程

(D)它是信息交流的过程(E)它是符号交流的过程

17、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ABD)。

(A)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关系(B)生生之间缺乏互动(C)少语言交流

(D)人际交往形式单一(E)多非语言交流

18、在教学领域里,形成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主要有(BCE)。

(A)合适的期望(B)进行有效的提问(C)提供即时的反馈

(D)增加非语言交往行为(E)加强课堂语言修养

19、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ABC)。

(A)教育功能(B)管理功能(C)激励功能(D)甄别功能(E)选拔功能

20、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BCD)。

(A)信息文化素养(B)信息意识(C)信息技能(D)信息情感(E)信息处理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二

一、是非判断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善喻”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提出的。

()

2、赞科夫所认为的“一般发展”是特指儿童智力的发展。

()

3、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思想最优化的核心是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

()

4、加涅认为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化、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整套条件。

()

5、在布鲁姆的掌握教学中,教师要使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来进行反馈和纠正。

()

6、《大教学论》是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写的。

()

7、教师职业道德将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

()

8、微格教学中的教案与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案是相似的,都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详尽描述。

()

9、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和一起成长的过程。

()

10、“S—R”强调学习的本质是行为的变化,即学习活动发生后,学习者要由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这是认知论学习观的观点。

()

11、针对注入式教学造成了小学语文的“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景教学。

()

12、CIPP是由内容评价content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这四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略语。

()

13、心理学家鲍尔和希尔加德认为,学习的实质不是外在行为的变化,而是内在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

14、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是等同的两组概念。

()

15、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等作为“工具”去理解新问题、实施新任务的过程,学生亲自参与,自行完成从“工具”到任务的策略性整合,从中获得知识和体验。

()

16、现代学者用“知识的冰山模型”说明,只有借助于默会知识的力量,人类所有的明确知识才有可能,人类的知识创新才有可能。

默会知识是明确知识的“向导”和“主人”。

()

17、情感上易于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推迟满足;而善于控制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即时满足。

()

18、《学会关心》的宣言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

()

19、循序渐进型学习者倾向于用有层次的步骤和严格的逻辑来理解课程材料;总体统揽型学习者倾向于以跳跃式,几乎不关注概念间的联系。

()

20、学生的竞争可以分为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竞争。

()

21、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教学的“两翼”,只有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成功地迈向理想的彼岸。

()

22、马蹄式的坐位编排方式,全体学生面向教师,教师最易于控制全班。

()

23、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

()

24、角色扮演模式是属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

25、行为控制教学模式依据的主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26、衍枝式程序同样把学习材料分成小的逻辑单元,但每一步比直线式程序的步子要大。

()

27、教学的本质即为交往,师生关系就是通过师生交往实现的。

()

28、教师对学生应抱有积极的期望,正确地说就是对学生要有高期望。

()

29、在提问策略分析模型中,教师第一个问题回答后等待提出第二个问题的时间称为“等待时间1”,提出一个问题后,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称为“等待时间2”。

()

30、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主要是一种二元论模式。

()

31、目标游离评价模式只考虑到预期效应,忽视了非预期的效应(或称为“副效应”、“第二效应”)。

()

32、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性表现、个性培养,以及师生互动等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

()

33、目前我国部分学校实施的“显性课程计划”与“隐性课程计划”两套课程计划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

34、延长提问等待时间的教学技巧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但它一般不适用于记忆性问题的提问。

()

35、人文主义取向或自然主义取向的人认为实验是无法接受的,因为社会现象是很复杂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不可能把它切割开来分别加以研究。

()

36、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上。

()

37、早期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故教育评价偏重鉴定、选拔功能,所以,在评价方法上偏重于实施绝对评价、形成性评价。

()

38、传统评价从评价的标准看,追求的是科学范式下的量化。

()

39、档案袋评定就是把学生的一些作业收集起来放在一起。

()

4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两种形式:

一是纵向整合,即通过技术促进多学科综合;二是横向整合,即将技术融合于一门课程。

()

二、单项选择题

1、陶行知提出了“五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五大解放”分别是解放儿童的双手、儿童的嘴、儿童的时间、儿童的空间和(C)。

(A)解放儿童的眼(B)解放儿童的脚(C)解放儿童的脑(D)解放儿童的思维

2、我们经常使用的计算机中的Word属于文字处理软件,那么VisualFoxPro,Access2000是属于(A)。

(A)数据库管理软件(B)网页制作软件(C)动画制作软件(D)多媒体开发软件

3、将教学看成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是哪一位教育家(B)。

(A)杜威(B)夸美纽斯(C)布卢姆(D)布鲁纳

4、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意义学习”思想的是(D)。

(A)加涅(B)布鲁纳(C)巴班斯基(D)罗杰斯

5、“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这一思想强调了行动与研究间的密切联系,它是由(A)提出来的。

(A)勒温(B)斯金纳(C)布卢姆(D)斯腾浩斯

6、按本教材的分类“偏才、怪才、退学生”是属于(A)。

(A)另类学生(B)学习困难学生(C)好学生(D)优等生

7、产生良好的课堂交往的重要基础是(A)。

(A)师生间的情感(B)教室环境(C)教师的教学水平(D)教材

8、哪位心理学家的信息加工模型是最有代表性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D)。

(A)鲍尔(B)希尔加德(C)华生(D)加涅

9、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是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一套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B)的任务,并取得最大效果。

(A)教学(B)教养和教育学生(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知识传授

10、在课堂观察中,主要可以围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对学生来说可以围绕参与状态、思维状况、情绪状态和(A)。

(A)交往状况(B)回答问题的准确性(C)上课的坐姿(D)课堂气氛

11、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和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贮存于个体外的知识是(C)。

(A)个体的知识(B)群体的知识(C)社会的知识(D)间接知识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出自于中古代哪一部著作(D)。

(A)《学记》(B)《师说》(C)《颜氏家训》(D)《进学解》

13、从明确知识向默会知识转化必须通过(B)。

(A)言传(讲授的方式为主)(B)内化(融会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