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docx
《榆林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林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榆林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榆林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刘忠雄
榆林市农业局
(2013年7月29日)
一、现代农业的进程与内涵
(一)现代农业的进程
1.农业的发展阶段
三分法: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四分法:
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
原始农业:
自然状态下的农业。
传统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
自给自足的农业。
现代农业:
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
2.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内容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经营主体
个体农户
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
土地生产率
很低
很高(较传统农业高5-10倍)
劳动生产率
低(不足2万元)
高(至少5万元,美国超过10万元)
资本和劳动突入比例
低(劳动密集型)
高(资本密集型)
投入生产要素
农户自行解决
从市场购买
社会化服务体系
无
完善和健全的(美国300万农民,4500万社会服务人员)
生产技术
不变化
创新的
生产手段
落后或传统
新式的
生产目标
自产自销
追求较高收入的
由此可见,现代农业是动态的,整个生产要素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创新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差别,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驱动力。
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也包含了生产方式的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经营模式的创新、市场营销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
(二)现代农业的内涵
1.现代农业的特点
1)现代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
2)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
3)现代农业是标准化农业。
4)现代农业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扩大的农业。
5)现代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业。
6)现代农业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
7)现代物质设备是现代农业的硬件支撑。
8)现代农业是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
2.现代农业的含义
1)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如优良品种、先进的种植制度和栽培、农业工程技术等,而且不断地创新。
2)用现代工业产品增加农业投入和装备农业,也就是说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3)用现代的组织制度和经营管理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
4)用现代科技和经济管理知识培训农业生产者,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要求的现代农民。
根据中国农科院蒋和平教授的研究,我国8亿农民呈金字塔形,分为三类,第一类处在金字塔顶,属于创业型农民,占10%。
这一类主要包括农业企业家、经纪人、种养大户。
他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和生力军。
第二类是处在金字塔中间的学习仿效型农民,占20%,他们是发展现代农业很重要一个的群体。
第三类就是处在金字塔底的千家万户农民,占70%,这一类相对来说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偏大,其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
我市的农民类别特点与全国基本一致,只有认识到这些特点和规律,我们才能抓住重点,才会有切入点、突破口,要把扶持主体和资金重点放在占农民30%的创业农民和学习仿效型农民上,把从抓千家万户转变为抓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为经营主体,通过加大对市场主体的项目支持、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公共服务支持,使其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生产效益大幅提高,辐射带动其他70%的农户。
3.现代农业量化标准
1)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在70%以上。
2)农产品商品率平均达90%以上。
3)农业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
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15%。
5)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低于人均15000美元。
4.中央确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
1)六个用。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2)提高“三化”。
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
3)提高“三率”。
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
4)达到三个目的。
提高农业素质,提高农业效益,提高农业竞争力。
二、榆林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历史机遇
一是在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中,榆林已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循环经济试点市。
在今后10年的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将新建若干个特色产业经济区,围绕农牧业、矿产业等实施产业集群。
未来将把重心放在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牧产品深加工和旅游产业等六大产业上。
对西部中心城市、资源富集区、老工业基地、贫困地区、边境地区等不同类型区域,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别化国家支持政策,以切实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是统筹全省建设用地指标,潜力在榆林。
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耕地锐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该区域后备耕地资源有限,难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尽管榆林城市和道路建设、工业化发展极为迅猛耕地面积有增无减。
市国土局统计,2010年全市耕地较上年增加了16051万亩。
同时,榆林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北部风沙早滩区后备耕地资源易开发,并能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良田。
如榆阳区孟家湾现已开发出23800亩灌溉设施设备一流的农田。
三是建设陕北旱地粮食生产基地受到多方关注。
近两年,省决策委员会多次来榆林调研,认为陕西粮食增产潜力在榆林,在旱地。
他们初步提出:
每年由省级财政拿出6个亿,每亩补贴200元,其中向榆林每年投入4亿元,年推广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0万亩,可增产粮食40万吨。
这为我市农业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市场机遇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好转,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理念进一步转变,消费者对营养、安全、无公害全面需求的提高和消费中杂粮比例的增大,有利于我市发挥“蓝天、碧水、低污染”的环境优势和特色产业的优势,为榆林发展品种丰富的特色小杂粮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3.政策机遇
一是2004年起,连续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
2004年1号文件:
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1号文件: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1号文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1号文件:
2007年1号文件:
发展现代农业;2008年1号文件: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9年1号文件: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10年1号文件: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基础;2011年1号文件: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2012年1号文件: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二是十七大报告提出: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即“三化同步”;十八大报告提出: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三是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榆林进一步加快发展,榆林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关于进一步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每年省市按1:
2的比例配套设立3亿元的榆林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和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四是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将特色农业与能源化工产业同等定位的战略决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关于构建“一个平台、三大体系”促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和7个产业发展专题规划。
这些必将成为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不可多得的政策机遇。
4.后发机遇
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条件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各种资源有望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领域。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及高点定位、一步到位的发展战略,为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挑战
1.薄弱的基础设施受到自然灾害的挑战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田”面积在农耕地中所占比重小、基本农田土壤肥力不高、中低产田面积大、水利设施老化、水资源调控能力差、农业用水效率低、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普遍存在、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较慢等问题仍是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干旱、霜冻、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性依然困扰着我市的农业生产,农业是弱质产业的地位和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2.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受到市场经济的挑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特征主要是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而我市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以传统为主,科技含量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知名产品品牌;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链接、运行机制不完善;多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属于松散型组织,难以有效组织农民从事生产、连接龙头企业和开拓市场;农产品市场信息化水平滞后,产销环节关联度不高,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形成。
3.低素质劳动力受到高科技发展的挑战
目前全市16-45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45%,初中文化程度占47.7%,两者占到该年龄段劳动力总量的9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8%。
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商品意识不强,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耕作或只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导致了目前农业科技应用率低、土地生产效益差。
4.体制机制滞后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挑战
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
这一方面表现在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涉及面小且过于分散,缺乏有机协调,管理运行成本增加,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金融资本集中于能源开发地区,广大农村的资金来源渠道很窄,农村经济缺乏金融支持。
农技推广体制、机制不活,不能有效适应生产需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应用到位率低、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与非专业人员比例失调,一线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
此外,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土地流转机制、保险机制尚处探索阶段。
这些都造成了农业发展内源动力不足,制约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榆林农业的阶段特征
当前榆林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处于探索路径、培育典型、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具体表现为: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正在实现从扩量增产向提质增效的转变。
“十一五”我市粮食年均总产138万吨,较“十五”增长22.6%,2012年达到154万吨,实现了“九连丰”。
玉米、马铃薯等五大类作物创造或刷新了51项全国高产纪录,高产创建面积达120万亩,亩产较大田均增产一倍以上。
马铃薯、食用豆、玉米、谷子糜子4个国家级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和3个省级研究中心(所)落户榆林,加快了关键技术研究和实用集成技术的推广,全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增产8%以上,实现了由扩大面积促增产向依靠科技促增效的转变。
(二)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正在实现从“多而杂”向“专而精”的转变。
按照农作物优势产业布局,建成玉米、小杂粮、马铃薯、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78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
马铃薯面积占全国的5%,全省的60%以上,是全国五大优生区之一;小杂粮常年种植面积200万亩,是全国优势产区之一,是国家级优质生产示范基地;玉米是全国春玉米高产区和玉米杂交制种基地,总面积由上世纪的100万亩,发展到了195万亩;大漠蔬菜面积稳定在40万亩,是陕西省优质蔬菜生产基地;苹果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苹果总面积达50万亩,“榆林山地苹果”品牌初步形成。
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不断壮大。
(三)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正在实现从数量扩张向升级晋档的转变。
全市已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80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04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27个。
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产销两旺,红枣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羊绒初加工产品占全省市场份额的80%,羊肉占全省市场份额的70%,“大明绿豆”占日本绿豆市场份额的27%。
初步形成了榆林山地苹果、榆林羊肉、榆林红枣、大漠蔬菜、榆林马铃薯、榆林小杂粮等六大公共区域品牌,27个省级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有力促进了产业升级晋档。
(四)规模化生产迅速发展,正在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通过推广“神木尔林兔模式”、“榆阳土地细碎化整合模式”等土地流转典型模式,流转土地达108万亩,有效促进了规模化经营。
目前已形成适度规模的种养大户9324个,其中种粮大户2531个,有7位农民成为全国种粮大户,定边、靖边2县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规模化生产成了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五)农业园区从无到有,正在实现由点到面推进的转变。
目前已建成各类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省级26个、市级31个、县级43个),实现了县区全覆盖。
规划总面积43万亩,建成面积13万亩,完成投资23.67亿元,园区共涉及农户18769户,辐射带动农户20万户,实现产值5.4亿元。
入园专业合作社97个,吸引了中储粮、雨润集团等135家企业入驻,园区建设由试点探索转向了全面推进。
(六)农业投融资体系逐步完善,由单一化的政府投入向多元化社会投入转变。
与邮政储蓄银行合作,率先在榆阳区寺伙沟瓜菜园区开展农户5户联保信贷试点,放贷300万元,创新了金融支农模式。
双方签订了“深化金融合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框架协议,授信6亿元,专项用于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同时引导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始从煤炭、房地产等行业转向投资现代农业,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投入新机制。
三、榆林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大幅增收为目标,坚持“构建大市场、促进大流通,培植大企业、树立大品牌,发展大加工、带动大生产,建设大园区、推动大基地”的思路,以打造榆林现代农业“500强”(百强龙头企业、百强合作社、百强园区、百强示范村、百强家庭农场)为主要抓手,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榆林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末,把榆林建设成为全国旱作农业示范市、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优质农产品大市,使榆林成为名符其实的“陕西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基地。
(一)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1.体制机制创新战略。
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之有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框架,形成集成创新与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
2.产业化发展战略。
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用企业化的管理经营农业,把市场、企业、基地、农户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不断延长产业链,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注重对龙头企业的培植和扶持,壮大实力,打造品牌,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引领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3.科技兴农战略。
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富有活力的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研发,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推广渠道,提高科技贡献率。
4.可持续发展战略。
榆林市属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从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出发,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始终把保护和改善生态贯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全过程,开发既能有效保护环境、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产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5.差异化发展战略。
北部风沙草滩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南部黄土丘陵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北部风沙草滩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农业生产条件基础好,交通、区位、经济和人才优势明显,资本、技术、物质装备等现代化生产要素集约化程度高,是我市集约化农业、规模化农业和多功能农业发展较好地区。
该区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对于引领全市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部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工业反补农业能力弱,但农业生产潜力大,是我市马铃薯、小杂粮、大豆、苹果、中药材等作物的优势产区。
加快推进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事关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探索五种发展模式
1.“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做大做强一个主导品种和产业,改变单家独户传统种植养殖模式,向规模要效益,推进农业向产业化、标准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逐步壮大特色产业村,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最终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米脂红葱种植探索出“一分五统”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家庭为单位分户种植和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安排收获、统一包装规格、统一销售价格),今年,该村种植红葱980亩,人均纯收入12560元;绥德县义合镇闫家渠村,全村205户,714人,有果园面积1500亩,其中成龄果园800亩,年产苹果400多万斤,人均苹果收入7000元。
2.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模式。
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带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路子,带动产业链延伸。
陕西省横山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年出口大明绿豆1.5万吨,占到日本市场25%的份额,并畅销美国、英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微笑曲线实例:
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前身是民办鸡场。
1983年开始,鸡场与农民实行了以场带户、场户联合的经营方式。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以养鸡业、养猪业为主导、兼营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的多元化、跨地区发展的现代大型畜牧企业集团。
目前已在22个省(市、自治区)建成110家养殖分公司,总资产120亿元,是全国规模较大的肉鸡、瘦肉猪生产和供应基地。
2010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9.4亿元,养鸡7.1亿只,户均收入4.4万元。
3.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动发展模式。
积极引导培育各类特色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农户”的路子,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近年来,米脂县沙家店镇以益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下,采取分户饲养、综合配套服务的方式,按照“统一订购鸡苗、统一生产销售饲料、统一进行疾病防疫、统一销售鸡蛋、统一品牌包装”,带动沙家店全镇及周边的养殖业发展,形成了养鸡产业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笼养鸡专业养殖大户达140多户,养鸡农户占全镇总农户的75%以上,养殖总量达31.5万只,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800元,其中:
养鸡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60元,养鸡真正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4.种养结合发展模式。
以草(料)定畜禽、以粪肥田,重点发展玉米秸秆-柠条-苜蓿舍施养羊、玉米籽粒-豆饼-油渣养猪和荒山荒地散养鸡等种养殖产业,着力探索高效特色种养新模式。
据我们在靖边、横山调查,种植1亩水浇地玉米和1亩苜蓿,可饲养8只白绒山羊,纯收入可达6432元。
8只羊产生的1440公斤有机肥,其氮、磷、钾含量相当于尿素130公斤、过磷酸钙84公斤、硫酸钾74公斤。
通过增施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储肥于地”、“储粮于田”的目的。
5.家庭农场发展模式。
深化土地承包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土地流转,兴办大规模的新型家庭农场,发展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与经营。
2012年,定边县白湾子镇白湾子村陈学魁承包土地2920亩。
其中农作物面积2520亩,粮食作物面积2020亩,粮食产量1010吨,家庭年收入达到75万元,其中种粮收入达到65万元。
在陈学魁的示范带动下,白湾子村机耕作业面积可达2万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2%,居全县第一位。
现农户间流传一句话,叫做“抓规模作粮,靠农机来帮忙”。
今后,我们要将扶持规模化家庭农场作为主要对象,在实施各类项目中,优先考虑规模化家庭农场。
(三)狠抓五大重点工程
1.粮食增产增效工程。
全面推进旱作高效农业示范项目,以建设全国旱作农业示范市为目标,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地膜覆盖技术、集雨补灌为主的旱作节水技术、抗耐旱品种为主的生物抗旱技术、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培肥地力技术、保护性耕作为主的机械化作业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6大旱作农业技术,建立4个万亩以上的旱作农业综合示范区,积极发展以设施农业和山地苹果为重点的旱作高效农业,深入探索机械化翻耕、播种、覆膜、收获、耙耱镇压、精量播种、秸杆还田、化肥深施等各项配套的机械化旱作农业体系。
实施高产集成技术推广项目。
玉米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化、种子包衣化、合理密植化、地膜覆盖化、配方施肥化、病虫害综合防治化等“六化”集成技术。
马铃薯推广品种优良化、种薯脱毒化、茬口轮作化、施肥配方化、病害防治综合化、种植密度合理化、中耕培土多次化、农机农艺配套化等“八化”集成技术。
大力实施种子工程。
发挥制种产业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步建立长城沿线杂交玉米种子标准化生产基地、白于山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南部丘陵沟壑区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
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市级引育中心、县级试验站和乡级示范田,建成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体系。
培育大型种子企业,逐步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形成马铃薯脱毒种薯繁供体系和小杂粮良种统繁统供体系,加快提高农作物种子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全面提高农作物良种的供给保障水平。
积极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
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合作社或机防队,探索建立防控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重大有害生物检测预警、检疫和应急控制能力,力争将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实施精准水肥管理及土壤肥力提升项目。
利用农作物秸秆、田间杂草、柠条等有机物料,使之快速腐烂转变成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面源污染源,改变耕地有机质含量逐步降低、土壤板结、产出能力低的现状。
开展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监测,不断验证和适时优化肥料配方。
完善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做出全市耕地地力评价,建立市、县施肥专家咨询系统。
2.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
客观地说,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仍然以农户为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很难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植新兴的市场主体。
具体地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已经成为农民应对大市场、农业谋求大发展的火车头和主力军,发挥了积极的组织和引领作用。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产业、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加大现代农业市场主体的培植力度。
龙头企业要分层次扶持,高标准要求。
一是鼓励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加工能力和水平,推进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二是改革对重点龙头企业资金扶持办法,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实行对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进行贷款贴息支持,对晋升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给予奖励扶持,着力提高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益。
设立专项龙头企业流动资金贴息贷款资金,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参与“三品一标”认定认证,凡是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都要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达到绿色产品以上的标准要求,对获得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企业,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予以扶持。
四是鼓励企业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的联合重组,帮助联合重组企业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稳步打造大企业集团,构建大产业集群。
五是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国内为知名企业发展农业,支持鼓励龙头企业上市融资。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扩大规模,规范运行,提高质量。
一是进一步提升合作社建设水平,加强示范联社建设,扶持省、市级示范社100家。
二是健全内部人事、岗位职责、生产管理、收购营销、财务会计等管理制度,重点规范股金设置、民主管理和盈余分配。
三是建立积累发展机制,每年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金,提高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
四是推行“五统一”生产经营,统一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