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2117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时期是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十一五时期是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十一五时期是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十一五时期是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十一五时期是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一五时期是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docx

《十一五时期是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时期是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一五时期是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docx

十一五时期是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经济全球化进展和新技术革命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也面临着市场趋于饱和、资源制约加剧、创新动力较弱等问题。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提升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构建具有互动互补、集聚集约、创新创优、高质高效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形成产业联动、区域联动、内外市场联动、产业发展和要素配置联动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制,全面提升浙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一、新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入新阶段

进入十五时期以来,我省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

2000-2004年,第一产业平均每年增长4.1%,第二产业平均每年增长14.3%,第三产业平均每年增长13.2%。

2004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7.3:

53.7:

39.0,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2.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入了效益农业加快发展、制造业结构开始向以机电石化等为主转变、重化工业适度发展、服务业作用凸现的新阶段。

――农业结构向效益型转变。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粮食生产向规模经营转变,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从1995年的43.6%提高到2003年的78.1%,林牧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由1995年的44.5%上升到2003年的54.6%。

农业劳动力加快转移,1999-2003年共减少农业从业人员291万人,为前5年的2.1倍。

――制造业结构开始向以机电石化等为主转变。

长期以轻纺工业为增长主体的格局已经终结,2004年,轻纺10个行业的产值份额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5.8%,比2001年下降3.9个百分点;作为轻纺工业的主体的纺织服装行业,2004年占制造业产值的22.4%[1],比2001年下降2.0个百分点。

按增加值计算,2004年以纺织服装等为主体的轻工业比重已下降到47.3%,以机械电子电器石化等为主体的重工业比重上升到52.7%。

纺织等传统行业积极向PTA等上游原料性产业、中高档面料和服装等高端制成品、纺织机械等装备工业延伸拓展;杭州发挥软件、移动通讯等优势,近几年出现较好发展势头;宁波等地的临港重化工业开始较快发展。

――服务业向加快成为我省经济发展主导力量转变。

2000年以来,服务业大致保持与制造业的相对同步增长,对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在九五大幅上升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2000-2004年,工业对全省生产总值的贡献为48.0%,比九五时期下降1.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为42.1%,与九五持平,服务业主导作用有所凸现。

杭州、宁波等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40%。

新增就业初步形成了三二一格局,2003年和2000年比较,第三产业新增从业人员232万人,略高于第二产业。

――要素构成逐步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转变。

浙江产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装备迅速更新,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由粗放经营加快向集约经营转变。

2000-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每年增长19.1%,高于全国6.6个百分点;人均固定资产净值9.2万元,由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4%缩小到76%。

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2004年与1990年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销售收入增长10余倍,企业利润率长期稳定保持在高于全国1倍的水平上。

――“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

发韧于农村工业的“块状经济”,近几年形成了新的发展态势。

一是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加强产品研发和营销网络建设,一批骨干企业开始加强生产、研发、物流与营销一体化的现代业务流程建设,扩大了产业集群规模,提升了规模经济水平;二是由单一产品向关联产品拓展,延伸产业链,扩大了发展空间;三是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并通过企业兼并重组,组建了多种形式初具规模的企业集团。

在这些进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专业化集聚特色的产业集群。

――民营企业向规模经营和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近几年来,全省有1000多家私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成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深圳证交所中小企业板于2004年6月启动后,截止年底已有12家浙江中小企业在该板上市,融资总额达28.4亿元,公司数量和筹资总额均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农村工业迅速向以大中小城市、中心镇为依托的工业区集聚。

一大批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建厂,一批企业把总部、研发基地等迁往中心城市,并积极向境外发展。

――产业调整机制进一步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

浙江具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截止2004年底,民营企业增加值已占规模以上企业的83.3%。

政府努力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近三年削减3/4行政审批、审核项目,市场机制已经成为生产要素配置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有关机构研究,浙江市场化相对水平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

二、新的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的激励制约因素强化

当前,浙江积极接轨上海,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

形成了区域和国际互补、民营企业加快外向发展、城市和产业带支撑加强等特点,但也出现了土地、能源等资源约束凸现的问题,这既十分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产业互补格局逐渐形成

长三角产业格局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逐渐形成比较明显的互补、分工和合作的关系。

上海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比重较高;江苏第一产业比重高于浙江,浙江第三产业比重高于江苏。

制造业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合理分工和结构互补关系。

另外,虽然各地都有一些共同的行业,但这些行业在各自省份的位次和份额都各不相同。

沪苏浙三地通过竞争和合作,在汽车、石化、电子、纺织等领域,形成了特色互补、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集群优势。

图表12003年沪苏浙制造业领先的6个行业比较

上海

比重

江苏

比重

浙江

比重

通信电子

18.7

通信电子

14.4

纺织业

13.6

交通运输设备

15.3

纺织业

10.1

电气机械

8.6

黑色金属冶炼

7.7

化学原料及制品

9.2

通用设备

6.6

通用设备

6.8

黑色金属冶炼

6.9

交通运输设备

5.7

电气机械

5.8

通用设备

6.5

纺织服装

5.7

化学原料及制品

5.5

电气机械

6.2

化学原料及制品

5.2

合计占制造业比重

59.9

53.3

45.4

资料来源:

浙江、上海和江苏统计年鉴

一是领先行业差异。

2003年,上海制造业前三位行业,是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和黑色冶金行业,与江苏只有电子行业重合,与浙江则无重合。

上海列第1位的电子行业产值比重高达18.7%,江苏电子行业只列省内第2,占省内产值比重比上海低4.3个百分点。

列上海工业第2位的交通运输设备,产值比重亦高达15.3%,远高于江苏和浙江第2位行业的比重。

浙江列第1位的是纺织业,而江苏纺织业只列第2位,且占省内产值比重比浙江低3.5个百分点。

二是行业集中度差异。

行业集中度最高的是上海,列前位的6个行业占制造业的59.9%;江苏居中,占53.3%;浙江最低,只有45.4%。

而且,2003年与2002年相比,上海、江苏的制造业前6位行业的合计比重,分别上升了4.6和3.2个百分点,浙江则下降了0.3个百分点。

三是制造业层次差异。

上海制造业产业层次最高,江苏其次,浙江较低。

上海的电子和交通设备行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江苏的电子行业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这些都是上海、江苏产业层次较高的标志性特征。

浙江电子行业产值未进入前6位,纺织服装业产值份额则高于江苏,是浙江产业层次低于上海和江苏的标志性特征。

产品结构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结构差异和互补关系。

我们利用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30种主要产品,计算三地产品产量的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大于0.6的有24种产品,占80%;其中变异系数大于0.8的有15种产品,占50%。

如集成电路产量上海最高,江苏只有上海的61.8%,浙江则仅为上海的17.9%;纱产量江苏最高,浙江只有江苏的31.0%,上海则仅为江苏的9.0%;机制纸及纸版产量浙江最高,江苏只有浙江的63.5%,上海则仅为浙江的8.6%;汽车整车生产和钢铁工业,上海、江苏均较强,浙江较弱,但浙江汽车零配件业较强。

区域产业差异和互补格局,十分有利于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将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以各自综合优势为基础,进一步在市场竞争中强化各自特点。

2、民营企业加快外向发展、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加深

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浙江经济,正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和产业分工,全面融入国际经济。

外贸出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4年,浙江外贸出口总额581亿美元,列全国第4位,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8%。

浙江外贸以一般贸易为主,全国则以加工贸易为主,民营企业对于一般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

2000-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每年增长42.7%,大大高于全国10.5%的速度。

与江苏、广东差距大为缩小,1985-1998年合计,浙江外商直接投资只有江苏的26.2%,广东的11.2%;2004年,浙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达江苏的55.2%,广东的66.7%。

企业“走出去”取得一定成效。

截止2003年底,浙江境外投资项目527个,总投资1.6亿美元,多家企业在境外成功收购所在国的上市公司,如万向集团已在海外兼并收购26家企业。

浙江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较强的产业互补关系。

国际上所说的,中国从日本和NIEs(新兴工业经济群)进口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间材料和资本材料,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加工,生产出的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世界性的三角贸易关系。

浙江则显然在这种三角贸易关系里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三次产业层面,浙江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

在制造业层面,浙江纺织服装等行业比重较高,而发达国家的机械电器等比重较高,也恰好形成了互补的产业分工。

比较典型的如浙江产业结构与美国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当然,在充分利用全球产业分工为我们提供的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要努力克服形成的浙江产业结构低度化倾向,积极加快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开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提高浙江的国际分工地位。

3、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三大产业带初具规模

近几年来,浙江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大中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一批县域中心镇迅速崛起,省内四小时交通圈初步形成,通信普及率达较高水平,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地带和浙中一些地区,非农化程度已相当高。

按“五普”口径,2003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53%。

杭宁温等大城市强化了集聚和辐射功能,制造业开始向周边及欠发达地区转移,总部经济逐步兴起。

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正在日益成为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领头羊、加速器和结构调整升级、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平台。

浙江产业空间集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由“块状”经济形成的专业化产业集聚不断强化。

“块状”经济主要是从县域经济“一(村)一品”格局中发育形成的。

根据省有关部门调查,2001年,在85个县(市)形成了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区块519个,工业总产值达5993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拥有企业23.7万家,分布在175个小类行业,具有四个重要特点。

一是以需求层次较低的产品为主,市场份额不断增大;二是以小企业为主,具有较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三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技术进步较快;四是成本较低,号称“价格杀手”,是我国工业品生产销售成本和价格最低的区域之一。

顺应城市化的推进及其空间集聚功能的增强,环杭州湾、温台沿海产业带已初具规模。

金衢丽地区特别是金华地区,随着城镇的迅速兴起,也正在加快形成带状产业集聚区。

适应这一趋势,省政府已着手编制三大产业带规划,同时结合编制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杭州湾产业带及其城市群布局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强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推进浙江产业集群在更高水平上集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加快形成产业升级和不同城市的功能互动。

4、基础性资源约束凸现,转变增长方式已成必然趋势

浙江人口多、耕地少,矿产资源贫乏。

目前,全省人均耕地仅0.53亩。

2000-2004年,全省增加建设用地225万亩,平均每年45万亩。

由于可供开发的新增土地资源较少,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004年,全省能源总消耗量达到8544万吨标煤,绝大多数依靠省外调入或进口。

从长期看,浙江能源原材料对外依存度将持续上升。

同时还存在着资源使用效率低,环境影响大等问题。

如以煤为主要燃料,二氧化硫排放导致全省酸雨率高达80%。

克服资源瓶颈约束,出路在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一方面要积极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提高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优胜劣汰机制,限止和淘汰工艺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和企业,严格限制高消耗项目的投资建设。

当前,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客观上已开始形成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的若干积极因素。

一是形成内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济行为趋于合理。

浙江民营经济比重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正在逐步具有较强的投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是初步形成差异的发展环境,各地特色逐渐显现。

如杭州的科技教育文化优势,宁波的深水良港优势和临港重化工业优势,温州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义乌、绍兴、乐清、玉环、慈溪、嘉善等许多县(市)域的“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优势。

三是初步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竞争格局,产业梯度转移明显。

浙江大批企业或进入上海建立营销和机构研发基地,谋求更高层次发展;或大量在中西部、东北投资设厂、兼并企业,利用当地资源、市场,谋求新的扩张,增强了地方政府的竞争性压力,有利于结构调整,也有利于推动政府改革,促使政府加快转变职能,优化投资环境。

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问题。

一是创新动力较弱,一些地方产业结构出现某种程度的被锁定的路径依赖的状况,总体产业层次较低,工艺技术相对落后;二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个别地方甚至有所恶化,空间布局也有待优化;三是参与区域和全球产业分工水平较低,产品附加价值较低,品牌形象薄弱,产业链较短,营销网络比较薄弱;四是一些地方片面追求产值和数量,科学发展观有待强化。

三、新的要求――互动互补、集聚集约、创新创优、高质高效

随着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以新的要求,培育和增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整体功能,为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打下较好基础。

(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总体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总体联动的角度,形成具有互动互补、集聚集约、创新创优、高质高效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

互动互补。

互动互补是我省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的主要路径。

顺应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转换、区域发展等内在规律,破除产业、区域、要素资源等关联互动的障碍,寻求在一定时间、空间和有限的资源供给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最优效率,促进产业链不断拓展延伸,推动区域共同加快发展,促进要素循环方式和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

集聚集约。

集聚集约是我省寻求增长质的提高的内在要求。

顺应产业集聚发展趋势,培育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按布局相对集中原则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区域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良、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推行资源集约利用,形成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不断优化配置的资源支撑体系。

创新创优。

创新创优是我省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动力。

利用技术模仿创新、立足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和优质品牌产品比重的不断提高、装备本地化能力的不断增强转变;推进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按营销、研发、制造、物流四大环节重整企业业务流程,产业组织向以专业化为基础、多元化发展和扁平化、网络式形态转变;围绕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体、政府扶持和产学研“一条龙”的新型创新体制。

加大改革力度,建立依法、高效、科学、民主的政府管理体制;建立开放、协调、互补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高质高效。

实现经济增长的高质高效是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高目标。

高质高效是指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标志、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体制机制转换为动力、经济、社会和区域和谐发展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按照上述整体联动的总体要求,还必须在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政府保障等方面,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促进和支撑机制。

――切实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民营企业产权关系,改善和提升法人治理结构。

着力提高土地、水资源等要素的市场化水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

――切实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

抓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强化消化吸收能力,集中力量攻关,争取实现突破性进展。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增强装备更新和产品配套生产的本地化能力。

――切实把加强人力资本积累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大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经理人、管理和技术人才,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大力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和技术水平的技术工人队伍,以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操作,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坚实支撑。

推进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在再配置过程中强化人力资本的基础性作用。

――切实把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保障。

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水平,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着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法治水平,形成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和服务、管理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

紧紧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重组和浙江经济跃上新台阶的机遇,强农业、优工业、兴三产,三次产业互相促进,联动发展。

以效益不断提升的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的稳固基础;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以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培育壮大发展,优化要素配置,形成产业发展的坚实支撑。

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大致同步增长,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差距有所缩小,第三产业吸收新增就业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

制造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制造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把我省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

提升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

能源原材料消耗水平明显较低,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逐步提高,经济社会效益较好,企业的社会责任性明显提高。

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领域,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要素集约,空间集聚,分工协作深化,产业集群不断强化。

产业组织结构合理,体制机制优势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加快提高。

强化形成以机械电气电子石化等高成长性行业为主体、多个行业并重快速发展的离散型结构。

着力加快机械电气电子石化等高成长性行业发展,加快提升其在浙江制造业中的份额和作用;积极发展医药文化仪器等优势行业的发展,努力扩大和保持其在全国市场上的较大份额;鼓励和支持纺织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大技术升级力度,拓展产业领域,提升产品档次,创造品牌优势,进一步增强其在全国和全球的竞争优势。

这一发展思路充分考虑到了浙江以民营企业为主,较强的市场力量推动浙江制造业相对均衡发展的特点,进一步强化形成多个行业在全国具有较高份额、集中度较低的离散型格局。

这一制造业结构的根植性较好,增长空间较大,化解市场风险能力较强,有利于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强化形成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重发展的多层次产业结构。

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是浙江的比较优势,努力在十一五期间继续保持其在全国和全球市场上的较高份额。

传统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是加快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质量,二是加快向产业的上游和下游拓展,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空间。

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要以杭州、宁波等地为中心,积极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作用,依托现有骨干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突破态势,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累积性进展,为今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强化形成三大产业带布局的空间结构。

应对经济全球化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趋势,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经济布局,推动集聚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空间。

以城市为支撑,园区(开发区)为主体,全力建设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

环杭州湾产业带处于我省现代化进程最快区域。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浙江新型工业化先行区。

温台沿海产业带处于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地区,发挥民营经济优势,重点发展国际性轻工产业,建设民营经济先导区。

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处于浙江省的生态屏障和江河源头及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在全省相对落后,要有选择地承接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资源型绿色农业,增强其全省生态屏障的功能。

着力提升浙江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分工地位。

近阶段要着力保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对同步增长,积极突破供给水平较低和有效需求增长较慢的双重制约,抓住浙江经济跃上新台阶的机遇,加快改善政策和基础设施环境,促进社会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同时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外包业务。

制造业要顺应当前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良好态势,着力推进五个转变。

从传统日用工业品比重较高,向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较高的机械电子石化等产品为主转变;从零配件生产组装加工为主,向全面进行零配件、组装加工和整机生产转变;从利用境外原材料生产为主,向生产的上游拓展,形成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生产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转变;从以利用境外技术为主,逐渐向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转变;从OEM等为主,逐渐向具有自主品牌和全球营销网络、相对完整的产销体系转变。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举全社会力量积极推进。

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城市为平台,园区(开发区)为载体,产学研相结合,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并举,形成多元推进,区域突破,累积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格局。

1、政府进行空间规划以及向团体和个人提供无差别政策,积极发挥引导和保障支撑作用。

科学运用规划资源,利用土地杠杆,推进空间集中和产业集聚,创造效益递增的集聚效应,为企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环境。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切实制定应对之策,着力创造区域发展的良好预期,普遍调动民间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在同等条件下,对团体和个人实施积极的无差别、无歧视政策,促进优势产业脱颖而出、快速成长。

2、企业从实际出发,在不同层面,以多点并进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我省正在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优化产业结构的激励和约束因素:

本专科毕业生迅猛增长,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平均利润率下降,要素瓶颈制约加剧,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大型骨干企业以其现有竞争力为基点,积极向生产的上游和下游进军,以延伸产业链的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发挥财务实力较强优势,成为创新投资的重要提供者。

中小企业机制灵活、较少路径依赖,量大面广,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支生力军,将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方面作出巨大成就。

一大批富有活力的高智商创业者,将是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实现重大转折性调整的主体力量,世界近百年来产业结构的重大转折性变化,主要是由他们推动的。

政府要针对不同企业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