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方案.docx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方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方案
[指导思想]:
“启发式实验探索”教学法及多媒体手段的结合运用
[教学目的]:
掌握牛顿第一定律,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猜想与理想实验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重点,对惯性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设计]:
采用“启发式实验探索教学法”,将实验研究与多媒体应用相结合,通过实物投影演示实验和电脑板书和电脑动画等形式,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认知力的目的。
[教学器材]:
气垫导轨、鸡蛋(生的、熟的、空的各一只)、纸片。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旋
转
实
验
演示(投影)
演示:
分别让三个鸡蛋旋转,再迅速按住,使蛋停下,又立即松手,两只不动,另一只却能继续转动;分别让松手后不动的两只蛋重新旋转,再用纸片压其停止,一只难停下,一只易停
观察实验现象
由魔术般的实验引入课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励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实物投影的使用解决了实验的可见度的难题。
实验猜想
讨论
提问:
猜猜看,三只蛋有何不同?
猜想:
生的、熟的、半生不熟的、空的
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课题引入
设疑
设疑:
猜想是否正确?
为什么三只蛋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
从这节课开始研究与此有关的内容。
思考、期盼学习新的内容
全章概述
介绍(电脑屏幕)
介绍:
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
倾听(伴随背景音乐,)
欢快柔和节奏,唤起学生愉快心情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投影)
演示:
力推物体,力撤物停。
观察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
背景音乐
讨论
提问:
物体怎样才能运动?
回答:
受到力的作用
介绍
介绍: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倾听
伽
利
略
的
理
想
斜
面
实
验
设疑
设疑: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否正确?
思考
配合手势提问
[该部分的语言使用p66第三段]
通过该实验,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提供了事实基础,作好了铺垫。
逐步学会从实验到理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并知道其可靠性
不快不慢描述之
电脑动画的应用,使本来无法实现的理想实验生动地呈现在银幕上,突破了教学难点。
分析
分析:
踢球时,球离开脚后,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仍在运动,受到摩擦力而停下来。
联想:
踢球的情景
讨论
提问:
球受到摩擦力很小,球会怎样运动?
回答:
会运动很远的一段距离
电脑动画
模拟演示:
斜面实验
逻辑推理
演示
演示:
滑块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的运动。
(介绍装置→演示小孔喷气→强调气垫阻力很小→调节导轨水平→演示滑块运动)
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
提问:
滑块运动情况如何?
回答:
很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设疑
设疑:
物体不受摩擦力?
思考
电脑动画
介绍: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动画表示倾角越小,物体运动距离越大)
观察动画中实验现象
电脑屏幕
介绍:
实验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若无摩擦,物体将保持初速一直运动下去。
理想实验结论(无力也运动,但不变速了)
介绍(电脑屏幕)
介绍:
理想实验—“可靠事实+理论思维”。
倾听、思考
笛卡儿的观点
介绍
介绍笛卡儿的观点—没有其它原因,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倾听、思考
其它原因是受力原因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电脑屏幕
(加粗字显示)
介绍: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倾听、思考
电脑板书,一按即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字体粗细分明,突出了教学重点,辅以画面旁白,加强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设疑
设疑:
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外力,物体怎样才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思考
电脑动画
演示:
放在平台上的物体静止。
平台上推物体匀速前进。
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
提问:
物体受那些力?
合力如何?
回答:
静止物体受N、G,N=G,F合=0。
匀速运动的物体还受F、f,F=f,F合=0。
电脑屏幕
介绍:
F合=0,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倾听、思考
惯
性
电脑屏幕
介绍:
惯性—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倾听、观察、联想、思考
电脑动画给人以亲切感,并能迅速联想到生活实际。
动画放慢节奏演示,并用矢量表示出来。
使不易观察清楚的情景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电脑动画
显示:
棋子飞出,小车上木块在小车启动和突然终止时的动态情况(动画)
观察、倾听、思考、联想
讨论
提问:
怎样解释上述实例?
类比实例:
乘车时出现人往前(后)倾的现象
回答:
下半身随车停动,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状态。
讨论
提问:
百米赛跑时,终点为什么不能站人?
回答:
运动员由于惯性,不能马上停下来,避免发生撞人事故
电脑屏幕
例题1:
V0=3m/s,不受力,5s后V=?
回答:
V=3m/s,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电脑屏幕
例题2:
火车突然开动时,桌上的小球向哪边运动?
回答:
向车后运动,小球原来保持静止,要保持静止状态
演示(投影)
演示:
钢球放在书上,突然抽动书,球相对书向后运动。
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实际演示,使不易理解的相对运动问题有了较直观的认识
物
体
运
动
状
态
的
改
变
设疑
设疑:
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思考
通过动画展示实例,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电脑屏幕
介绍:
运动状态由V决定,V是状态的代名词
倾听
电脑动画
介绍:
V变化的实例(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
观察、思考
电脑屏幕
介绍:
运动状态变化的几种情况(V大小变、V方向变、V大小方向均变)
倾听、思考
设疑
设疑:
上述实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何共同之处?
思考
讨论
提问:
上述实例中物体受什么力?
合力是否为零?
回答:
分别受水平拉力、绳子拉力、重力、合力均不为零
电脑屏幕
结论: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倾听、思考
强调
强调: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所揭示的力和运动的关系。
倾听、理解
知识
小结
小结
小结: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联想、归纳
学
生
实
验
及
现
象
分
析
设疑
设疑:
对“旋蛋实验”的猜测对不对?
如何区分三只不同的蛋?
如何解释三种不同的现象?
思考
学生实验(投影)
请学生上讲台进行实验并分析结果,教师在一旁观察及指导。
学生实验并判别:
①分别让三只鸡蛋旋转,迅速按住使蛋停下,又立即松手,仍在转的为生鸡蛋。
②分别让松手后不动的两只蛋重新旋转,在用纸压其停下,难停的为熟鸡蛋,易停的可能是空蛋壳。
其余学生观察。
通过实验形成前后呼应,使整堂课有机地融为一体。
通过学生实验及现象分析,加深了对本堂课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举使“旋蛋实验”留有余味,可“三日绕梁”
学生分析
提问:
请说出原因(认真倾听、及时引导)
设置下节悬念:
熟鸡蛋难以停下,空蛋壳易于停下那是什么缘故呢?
欲知详情,下节分解
学生分析:
生鸡蛋蛋壳停下时蛋清和蛋黄由于惯性要继续转故松手后又带动蛋壳转;
其余学生倾听、思考。
验证
演示:
打破鸡蛋验证学生的判断,结果相符。
观察、露出笑容
布置家庭作业
设疑:
有同学提出里面有半生半熟的鸡蛋,它的转动情况如何?
请大家回家实验。
愉快接受任务,期盼回家实验
布置作业
布置:
67页练习—2、3、4题及家庭实验。
愉快接受任务。
家庭实验的布置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结内容
电脑字幕
本节内容要点显示
仔细回顾
回归传统教学:
板书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