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课时训练十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课时训练十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课时训练十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课时训练十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含答案
课时训练(十)生活中常见的盐
夯实基础
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
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
2.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若食用这样的粽子会有害健康。
硫酸铜属于( )
A.有机物B.混合物C.金属单质D.盐
3.“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B.碳酸钾C.乙醇D.烧碱
4.[2017·西城二模]下表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物质
肥皂水
蔗糖水
食醋
柠檬汁
pH
10.2
7.0
3.3
2.0
A.肥皂水B.蔗糖水C.食醋D.柠檬汁
5.[2017·大兴一模]人体内几种体液或代谢产物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0.8~1.5)B.尿液(5.0~7.0)C.血液(7.4~7.5)D.小肠液(7.8~8.0)
6.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发酵粉
B.石灰石可作建筑材料
C.碳酸氢钠可制玻璃
D.氢氧化钠可改良酸性土壤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锌和稀盐酸
B.二氧化碳和水
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
8.下列关于“粗盐提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将粗盐放在天平右盘的称量纸上
B.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液滴飞溅
C.主要操作步骤是: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过滤时用到的主要仪器和用品是:
玻璃棒、烧杯、滤纸、铁架台
9.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铵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B.NaHCO3
C.H2SO4D.K2SO4
10.[2017·石景山二模]能将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区分开来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B.碳酸钠溶液
C.盐酸D.无色酚酞溶液
11.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
A.6B.8C.11D.14
1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K10-1所示。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图K10-1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酸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微观示意图还可以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K10-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10-2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4.在班级的“元旦联欢会”中,小明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表演了一个魔术:
在桌面上摆了四个盛有不同无色溶液(均为初中所学常见物质)的高脚杯,他将A高脚杯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另外三个高脚杯中,看到下列现象:
B中液体产生大量气泡,变为“汽水”;C中液体变为红色,好似“葡萄酒”;D中的液体变为“牛奶”(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图K10-3
(1)C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若A与B不含相同元素,则A与B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
(3)若A与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7·通州一模]“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
请结合图K10-4回答下列问题。
图K10-4
(1)图甲中,“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铜单质,还能表示______________。
(2)观察图乙和图丙中微粒变化的共同点,可以得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7·西城一模]为了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设计并进行了如图K10-5所示的实验。
图K10-5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该现象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17.
(1)根据如图K10-6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图K10-6
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b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CaCl2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K10-7所示仪器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
图K10-7
①图Ⅰ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仪器名称是________,用途是____________。
②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Ⅱ所示,则量取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
③称量氯化钠的质量读数如图K10-8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图K10-8
18.某小组用图K10-9装置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图K10-9
(1)甲同学:
A中收集满CO2,用针筒向A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充分反应后,打开弹簧夹,A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液体出现浑浊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
A中加入适量MnO2,打开弹簧夹,用针筒注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停止后,D中得到无色溶液。
拓展提升
1.××泡打粉的标签如图K10-10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B.泡打粉可以随意放置
C.加入泡打粉制作的蛋糕更松软
D.面粉是有机物,碳酸盐是无机物
2.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三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①Cu、稀硫酸、CuO②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③C、CO、Fe2O3
A.① B.② C.①③ D.②③
3.为确认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滴加的盐酸是否过量,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所用试剂及判断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硫酸铜溶液
如果有蓝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溶液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4.[2017·怀柔一模]“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
①生产原理:
NaCl(饱和溶液)+NH3+CO2+H2O===NaHCO3(固体)↓+NH4Cl。
②主要生产流程如图K10-11所示:
图K10-1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B.该工艺流程可看出:
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C.该过程涉及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D.图中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
Na2CO3+CO2↑+H2O
5.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K10-1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10-12
A.图中O~a段,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至b克时,溶液中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反应前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至d克时,溶液呈中性
6.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如图K10-13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
图K10-13
选项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C
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7.[2017·朝阳二模]《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某期节目中,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若继续向“名牌”上喷另外一种溶液,又会变成无色,则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喷的另外一种溶液可能是________。
A.白醋
B.纯碱溶液
C.食盐溶液
D.柠檬酸溶液
8.[2017·东城一模]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解暑。
[制备材料]1.5g小苏打、1.5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mL饮料瓶。
[制作过程]如图K10-14所示。
图K10-14
(1)柠檬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
检验柠檬酸的水溶液显酸性,可选择下列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铁钉B.铜丝C.鸡蛋壳D.食盐
(2)上述自制汽水属于“碳酸饮料”,其中碳酸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中的小苏打是____________的俗称,其水溶液显碱性。
(4)打开该汽水瓶盖,能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请根据下列碱的用途所体现出物质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分类,并参照实例完成空白处内容。
图K10-15
①用氢氧化铝作胃药
②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③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火碱
④用熟石灰制波尔多液
⑤用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
⑥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________(填“B”或“C”)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K10-16
10.“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K10-17是“盖房子”的游戏示意图,其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
图中已放置好四种物质,还有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三种物质待放置。
图K10-17
请回答:
(1)二氧化碳应放在________(填序号)处。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③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层内的两物质间能相互转化,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7·朝阳二模]化学实验竞赛中,甲、乙两组抽到的题目是“从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中提纯NaCl,并测定碳酸钠的质量”。
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及相关数据如下。
已知:
Na2CO3+CaCl2===2NaCl+CaCO3↓。
图K10-18
加入试剂A
测得数据
甲组方案
过量CaCl2溶液
CaCO3沉淀5g
乙组方案
适量稀硫酸
CO2气体2.2g
请回答:
(1)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g。
(2)老师指出甲、乙两组方案均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方案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方案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A [解析]含钾元素的化肥是钾肥,含氮元素的化肥是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是磷肥,含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是复合肥料。
2.D [解析]硫酸铜的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因此属于盐。
3.B [解析]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是由金属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碱;碳酸钾是由金属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乙醇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氢氧化钠俗称烧碱,是由金属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碱。
4.A [解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肥皂水的pH=10.2,大于7,呈碱性。
5.A 6.B
7.D [解析]锌和稀盐酸能相互反应,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二氧化碳和水能相互反应,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氯化钠和硝酸钾不能相互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相互反应,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8.B
9.C [解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H2SO4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10.B [解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均显碱性,使石蕊溶液均显蓝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与烧碱溶液不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盐酸分别能与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发生中和反应,但均无明显现象,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均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均显红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
11.B
12.D [解析]氢氧化钠和氯化钠都由离子构成。
13.D [解析]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此时氢氧化钾过量,故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KOH;pH由开始时大于7逐渐地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地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钾溶液中;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的过程,此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4.
(1)酚酞溶液
(2)Na2CO3 HCl
(3)Ca(OH)2+Na2CO3===CaCO3↓+2NaOH
15.
(1)一个铜原子
(2)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解析]
(1)“Cu”能表示铜元素、铜单质,还能表示一个铜原子。
(2)从微粒的角度、微粒的变化看,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16.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反应完
[解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17.
(1)所加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合理即可) 40.0
(2)①玻璃棒 搅拌,加快溶解
②81.0mL ③A
18.
(1)有液体流入且液体变浑浊
Na2CO3+Ca(OH)2===CaCO3↓+2NaOH
(2)2H2O2
2H2O+O2↑ A和B中均有气泡出现,B中液体流入C中,C中溶液变浑浊,D中液面上升,有气泡生成
[解析]
(1)A中CO2与NaOH反应,瓶内压强减小,密闭装置B中的Ca(OH)2与A中生成的Na2C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
|拓展提升|
1.B [解析]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用作泡打粉;由图中的保存方法可知:
泡打粉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面团发酵时产生的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面包变得松软可口;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中含有碳元素,故属于有机物,碳酸盐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表现出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因此为无机化合物。
2.B [解析]①中Cu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的后面,因此不能和稀硫酸反应,Cu也不能和CuO反应;②中稀盐酸与Ca(OH)2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稀盐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③中C和CO不能反应,C、CO都能还原Fe2O3。
3.C 4.B
5.C [解析]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盐酸和碳酸钠先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无沉淀产生;当混合液中的盐酸被碳酸钠完全反应后,氯化钙才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滴至a克时,图中O~a段发生的反应是2HCl+Na2CO3===2NaCl+CO2↑+H2O;滴至b克时,溶液中无HCl,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CaCl2;滴至c克时,溶液中1份HCl反应生成1份NaCl,1份CaCl2反应生成2份NaCl,反应后溶质质量均变大;滴至d克时,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6.C [解析]由图可知,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开始就产生沉淀或气体。
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沉淀硫酸钡,符合图乙;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氯化银,符合图乙;氢氧化钠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开始没有沉淀出现,当硫酸消耗完后才出现沉淀,不符合图乙;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图乙。
7.B AD
[解析]“名牌”变红,说明是酚酞和碱性物质反应,选项中只有纯碱溶液显碱性;喷另外一种溶液,又会变成无色,说明碱性物质消失,所以酚酞变无色,能跟纯碱溶液反应的有白醋和柠檬酸溶液。
8.
(1)AC
(2)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碳酸
(3)碳酸氢钠
(4)有大量气泡冒出 H2CO3===H2O+CO2↑
[解析]
(1)酸会与活泼金属、碳酸盐反应,不会与铜、食盐反应,所以检验柠檬酸的水溶液显酸性,可以用铁钉、鸡蛋壳。
(2)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会生成柠檬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的来源是小苏打和柠檬酸。
(3)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
(4)碳酸会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打开该汽水瓶盖,能够看到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
9.
(1)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或能与盐反应)
②⑤(或③④)
(2)C 二者都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证明有其他物质生成(合理即可)
10.
(1)①
(2)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3)2NaOH+CO2===Na2CO3+H2O[或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1)由题意知上下两层物质能发生反应,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和稀硫酸、硝酸钙、铁反应,所以二氧化碳应该放在第一层的①位置;碳酸钠属于碳酸盐,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钠,还能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因此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硫酸铜还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②的位置是碳酸钠,③的位置为硫酸铜。
(2)向③中滴入氢氧化钠,则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3)第二层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或Na2CO3+Ca(OH)2===CaCO3↓+2NaOH。
11.
(1)5.3
(2)①引入新杂质CaCl2 加入适量的CaCl2
②引入新杂质Na2SO4 加入适量稀盐酸
[解析]
(1)设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2NaCl+CaCO3↓
106100
x5g
=
x=5.3g
(2)①甲方案中加入过量CaCl2反应后会有CaCl2剩余,改进方案是加入适量的CaCl2;②乙方案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虽然没有稀硫酸剩余,但是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新杂质硫酸钠,改进方案是加入适量稀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