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1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703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13.docx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1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13.docx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13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初一期末)你认为在公元前350年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最稳妥的办法应该是

A.积极当兵,杀敌立功

B.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C.合法经商,发财致富

D.自由买卖土地

2.(2019·山东初三期末)秦朝官职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能是(  )

A.负责行政B.监察官吏C.管理赋税D.掌管军事

3.(2017·福建初一期中)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框架,下列这组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文化控制B.加强经济管理C.加速统一进程D.巩固国家统一

4.(2019·湖南中考真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对武陵山区已进行了有效管辖。

能证明这一结论的重要考古发现是()

A.走马楼吴简出土B.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

C.宁乡四羊方尊出土D.龙山里耶秦简出土

5.(2019·湖南中考真题)“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北宋D.元朝

6.(2019·大庆市第十四中学中考真题)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下图是他们参考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请按图意给空白处找出正确的选项:

A.诸侯B.丞相C.刺史D.中书省

7.(2019·吉林中考模拟)郡县制的实行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隋朝

8.(2019·北京中考模拟)某同学梳理商鞍变法主要内容时列表如下,其中①处应填写

A.奖励耕织

B.确立县制

C.严明法度

D.统一文字

9.(2019·山东初一月考)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的是

A.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加强思想控制

10.(2019·贵州初一月考)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19·北京中考模拟)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

下列连环画中,属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金田起义

二、填空题

12.(2018·甘肃初一期末)大泽乡起义的领导人是和。

三、判断题

13.(2019·江苏初一期末)为反抗秦朝暴政,陈胜吴广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发动农民起义,并最终灭亡了秦王朝。

四、综合题

14.(2019·山东初三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

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

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1)据材料一及所学内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三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

材料三

(3)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纯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补一条即可)

(4)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全国有何内在联系?

15.(2019·山东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变革: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才四年,秦王朝就覆灭了。

不过,尽管秦朝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深刻而持久的烙印”主要指什么?

材料二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汉武帝时,“府库并虚”,富商大贾们“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

甚至“因其富厚,交通(勾结)王侯”。

——白寿彝《中国通史》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前期存在着一系列社会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的解决措施。

这一系列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宋代儿童启蒙教育《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宋时有谚语: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这表明宋朝读书风气盛行,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人社会观念的变化与宋代采取的什么治国之策相关?

谈谈你对这一政策的认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战国后期的秦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富国强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进行变法。

内容规定: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刺激了农民努力生产,以获得免除徭役的机会。

公元前350年的秦国正在实行商鞅变法,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官职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能是监察官吏。

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所以B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这两项措施的实施,对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片分析,图一是关于统一文字,图二是关于统一货币,一个涉及文化一个涉及经济,都是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

4.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简的出土是湖南省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其出土地点在龙山里耶。

因此湖南龙山县里耶出土的秦简,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

选项D符合题意;走马楼出土的是三国时期吴简;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反映的是汉朝情况;四羊方尊反映的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

6.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业超过古代三皇五帝。

秦王把“皇”与“帝”连在一起,称“皇帝”,并自称“始皇帝”,皇帝自称为“朕”,表示皇帝身份的高贵。

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协助皇帝掌管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

他们彼此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

因此空白处应为丞相。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7.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实行开始于秦朝。

秦朝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不再实行西周的管理制度,而是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济上奖励耕织,政治上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军事上奖励军功,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9.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都是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演变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其本质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转型的制度因素。

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1.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沉重打击了秦王朝,虽然起义失败了,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题干连环画中,属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大泽乡起义。

故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选A。

二、填空题

12.陈胜、吴广。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

解析:

陈胜、吴广。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判断题

13.错误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反抗秦朝暴政,陈胜、吴广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在大泽乡发动秦末农民起义,后失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大破秦军;刘邦起义军攻入咸阳,灭亡了秦朝,故此题表述错误。

四、综合题

14.

(1)建立县制;奖励军功;奖励生产;统一度量衡等。

(任三条)

(2)秦始皇(秦王嬴政)。

(3)统一文字、统一货币、补充:

统一度量衡等一条即可。

(4)为秦国兼并六国准备了条件(打下基础)。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

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

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建立县制;奖励军功;奖励生产;统一度量衡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2)据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秦始皇(秦王嬴政)。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巩固纯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统一文字、统一货币、除此之外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还有统一度量衡等。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国兼并六国、秦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打下基础)。

15.

(1)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了思想控制,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盐铁专卖。

大大加强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颁布“推恩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加强了皇权。

(3)重文轻武。

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宋朝偏重文治,却令社会出现过度文弱的弊病,民风文弱,军力不振,君臣畏战。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变革”“尽管秦朝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反映了秦朝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政治上,秦朝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为后世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所沿用。

(2)依据材料二“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反映了西汉初期,存在很多学说影响着皇帝的统治;由表格“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封国的人口超过了中央人口;封国辖郡的数量超过中央的辖郡的数量,反映了封国的势力超过了中央,威胁到中央的统治。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了统一思想、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经济上实行盐铁专卖,大大加强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在政治上为了解决封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加强了皇权。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反映了读书人地位高,军人的地位很低。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但是宋朝偏重文治,却令社会出现过度文弱的弊病,民风文弱,军力不振,君臣畏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