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505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docx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docx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

西经

第一章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什么?

◆(西方)经济学:

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

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

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

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第二:

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

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

特点:

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

第三:

经济理论的研究。

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包括:

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

⏹市场出清:

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无资源闲置

⏹需求:

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表:

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

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P,Q;

⏹P,Q。

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

⏹消费者偏好(嗜好)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消费者数量与结构

例题:

导致需求增加的因素有:

A.商品本身价格下降

B.互补品价格降低

C.消费者收入增加

D.消费者偏好增强

E.预期某物品价格要上升

需求函数:

商品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f(P)

⏹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Qd=α-β(P)

⏹其中α、β为常数,α为截距,β为斜率倒数。

需求量变动

⏹其他因素不变,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

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供给曲线:

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供给定理:

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P,Q;P,Q。

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厂商的目标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

⏹政府的政策

⏹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使供给量减少。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s=-δ+γ(P)

供给函数

供求均衡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说明了价格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和生产者的供给的决定。

●均衡:

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均衡价格

⏹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同一价格。

⏹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的形成:

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一个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

⏹供求不平衡,市场出现两种状态:

过剩与短缺。

⏹市场机制作用下,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

⏹若市场价格>均衡价格。

则会出现供>求,商品过剩。

在市场自发调节下,需求者压低价格。

⏹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反之如此。

【例题】已知某时期,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3Q,供给函数为P=5Q,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答】120-3Q=5Q,Q=15P=75

●已知某时期,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4)利用

(1)、

(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解答】

(1)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O+5P代人均衡条件Qd=Qs。

有:

50-5P=-10+5P得均衡价格P=6,代入需求函数Qd=50-5P,得:

Q=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6,Qe=20。

(2)需求函数Qd=6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人均衡条件Qd=Qs。

有:

60-5P=-10+5P,得均衡价格P=7,代人Qd=60-5P,得:

Q=25。

(3)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5+5P,代入均衡条件Qd=Qs。

有:

50-5P=-5+5P,得均衡价格P=5.5代入Q=50-5P,得:

Q=22.5。

●(4)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1)题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2)题中,均衡点变动。

弹性

☐弹性:

相对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百分数变动的比率。

☐或者:

一个量变动1%,引起另一个量变动的百分数。

弹性(系数)=弹性的大小=因变量变动的比率/自变量变动的比率

(1)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弧弹性:

(公式:

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

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两点之间的弧弹性计算存在较多问题:

方向性:

点到b点和由b点到a点的弧弹性数值不同。

精确性:

两点距离越远,弧线越长,精确性越差。

【例题】需求曲线上a、b两点,价格、需求量分别为(5,400)和(4,800)

(1)价格由5下降为4时,

(2)价格由4上升为5时,分别计算弧弹性。

【解答】

(1)Ed=-[(400-800)/(5-4)]×(5/400)=5

(2)Ed=-[(800-400)/(4-5)]×(4/800)=2

◆原因:

△Q和△P的绝对值都相等,但P和Q所取的基数值不同,计算结果不同。

涨价和降价的需求弹性便不等。

需求价格弧弹性中点公式:

需求弧弹性分类。

(学会看图判断弹性大小)

 

需求价格点弹性。

(公式:

曲线上各点的弹性值通常不同。

⏹需求价格点弹性:

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的弹性。

⏹令△P趋于0,

⏹需求量变动率对于价格无穷小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需求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

(1)总收益TR(TotalRevenue)=销售收入

⏹收益TR=PQ=价格×销售量

【例子】需求富有弹性e>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

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如价格下调10%?

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

如价格下调10%,则数量增加20%,

P2=500–500*10%=450元/台,

Q2=100+100*20%=120台

TR2=P2×Q2=450×120=54000元TR1=50000TR2–TR1=54000–50000=4000元

TR2>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增加。

已知:

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

如价格上调10%,数量则减少20%。

●P3=500+500×10%=550元/台,

●Q3=100-100×20%=80台

●TR3=P3×Q3=550×80=44000元

●TR3–TR1=44000–50000=-6000元

R3<TR1,表明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

【例子】需求缺乏弹性e<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面粉ed=0.5,P1=0.2元/斤,Q1=100斤。

如价格下调10%,总收益怎样?

如价格下调10%,数量则增加5%,

P2=0.2–0.2×10%=0.18元/斤,Q2=100+100×5%=105斤

TR1=P1×Q1=0.2×100=20元,TR2=P2×Q2=0.18×105=18.9元

TR2–TR1=18.9–20=-1.1元

TR2<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

已知:

面粉ed=0.5,P1=0.2元/斤,Q1=100斤。

如价格上调10%,数量则减少5%,

P3=0.2+0.2*10%=0.22元/斤,

Q3=100-100*5%=95斤

TR3=P3×Q3=0.22×95=20.9元

TR3–TR1=20.9–20=0.9元

TR3>TR1,表明面粉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

供给的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

⏹供给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动

⏹供给变动量和价格变动量符号相同,供给弹性e>0。

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求法

 

供给弹性的分类

 

(5)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第三章效用论

⏹1.效用U(Utility):

⏹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基数效用: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效用的大小可用基数(1,2,3,……)表示,可计量并加总。

⏹序数效用: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效用无法计量、不能加总,只能用序数(第一、二、三)来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

⏹总效用TU(TotalUtility):

(公式:

⏹从某商品消费总量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MarginalUtility):

(公式:

⏹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最后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从其连续增加的每个(最后)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7.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假设前提:

消费者偏好既定消费者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应使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效用都相等。

或者:

消费者应使购买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简单的——两种商品均衡条件

 

消费者剩余:

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逐步下降。

但,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是按实际市场价格支付。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

或者: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某种商品所获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

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消费者偏好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

☐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

无差异曲线:

X1、X2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却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效用不变,增加一单位某商品,需放弃的另一商品量。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两种商品,效用不变,一商品量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商品量递减

原因:

拥有量较少时,偏爱程度高;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

消费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减少,愿意放弃的另一商品量会越来越少。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来越小,其曲线必定凸向原点。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完全替代:

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

完全互补:

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

预算线:

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线。

(在预算线上的每一点,X1X2两种商品组合不同,但支出相等。

预算线的移动、预算线的旋转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最优购买行为(商品组合)条件:

●第一,带来最大效用。

●第二,位于给定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切点:

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

价格-消费曲线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效用最大化(最优商品组合)均衡条件:

预算约束下,MRS等于两商品价格比。

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偏好、收入、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某商品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

消费者需求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E1、E2和E3上,都存在价格与需求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

偏好和价格不变,

⏹收入变动引起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随着收入增加,预算线AB外移

⏹形成三个不同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点E1、E2和E3。

⏹可得到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的轨迹,便是收入-消费曲线。

 

第四章生产论

厂商:

☐1.厂商的组织形式.

(1)个人企业:

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2)合伙制企业:

两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

☐(3)公司制企业:

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

☐2.交易成本:

交易中产生的成本。

☐交易中:

签约、监督和执行契约的成本。

☐偶然因素:

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

所带来的损失。

厂商(企业)的本质:

为降低交易成本而对市场的替代。

⏹厂商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

⏹条件要求:

完全信息。

⏹长期的目标:

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

⏹原因:

信息是不完全的,厂商面临的需求可能是不确定的。

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Q=f(L、K、N、E)---生产函数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简化为:

●Q=f(L、K)

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剔夫提出的.

⏹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固定的生产函数。

 

边际收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

⏹技术和其他要素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

⏹小于某一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

⏹继续增加超过某一值时,边际产量会递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在数量上,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

可变要素小于最佳配合比例。

随着投入量渐增,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呈递增趋势。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第一,技术水平不变;

☐第二,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可变技术系数);

☐第三,并非一增加要素投入就会出现递减,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

☐第四,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相同。

先投入和后投入的没有区别,只是量的变化。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

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增长趋缓最大不变绝对下降的过程。

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边际产量变动三阶段:

第一阶段:

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

第二阶段:

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增加

第三阶段:

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开始减少

MP与TP之间关系:

MP>0,TP↑MP=0,TP最大MP<0,TP↓

如果连续增加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

MP与AP之间关系:

当MP>AP,AP↑当MP

MP=AP,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单一要素连续投入的三个生产阶段;

⏹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有区别:

一个在MP最高点一个在AP最高点

⏹第一阶段:

AP递增,生产规模效益的表现;

⏹第二阶段:

AP递减,TP增速放慢;

⏹第三个阶段:

MP为负,TP绝对下降。

 

两种要素连续同比例增加投入:

Q=f(L、K)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

⏹通常以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来研究长期生产问题。

⏹两种可变投入下,如何使要素投入量达到最优组合,

⏹以使生产一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或使用一定成本时的产量最大?

等产量线(不同曲线代表不同产量)

(1)等产量线:

表示两种生产要素L、K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线上任何一点,L、K组合不同,但产量却相同。

特征:

A.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B.凸向原点。

C.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否则与定义相矛盾。

⏹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越高,高位等产量线的要素组合量大。

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线

(1)直角型等产量线。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只能采用一种固定比例进行生产;

不能互相替代。

顶角A、B、C点代表最优组合点。

如果资本固定在K1上,无论L如何增加,产量也不会变化

⏹单独增加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为0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边际技术替代率:

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要素所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投入。

公式:

⏹(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

⏹等成本线:

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数量(K,L)最大组合的线。

既定成本支出为C,劳动L价格=工资率w资本K价格=利息率r

等成本线特征:

(1)每一点的两种要素组合不同,但支出相等。

(2)向右下方倾斜,两种要素在数量上是替代关系。

(3)因成本或要素价格变化而移动。

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1.生产者均衡: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实现要素最适组合。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在E点,两线斜率相等:

公式:

2.边际产量分析法

(1)所有投资都用于购买要素;(成本花完)

(2)每一元钱用在不同要素上的边际产量相等。

(每一元成本都很有效)

MPK=K的边际产量MPL=L的边际产量M=成本MPm=每一元成本的边际产量

公式: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案例

【例子】已知某厂商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设PL=3,PK=5。

求:

①产量Q=10时的最小成本和使用L和K的数量。

②产量Q=25时的最小成本和使用L和K的数量。

③总成本为160时厂商均衡的Q、L、K的值。

【解答】①10=L3/8K5/8。

MRTSLK=MPL/MPK=3/5

K/L=w/r=3/5。

K=L。

使用L和K的数量L=10。

K=10。

最小成本C=80。

②K=L。

L=25。

K=25。

最小成本C=200。

③3L+5K=160,L=K=20。

Q=L3/8K5/8=20。

生产扩展线

 

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

其他条件不变,各种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

⏹即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产量变动的情况。

●起初,产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

⏹随生产规模扩大,超过一定限度,产量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

⏹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

(1)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

劳动和资本扩大一个很小的倍数就可以导致产出扩大很大倍数。

(2)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

⏹劳动与资本扩大一个很大的倍数,而产出只扩大很小的倍数。

规模报酬问题三类型曲线(左图)

●a.规模收益递增

●产出扩大规模大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b.规模收益不变

●产出扩大规模等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c.规模收益递减

☐产出扩大规模小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第五章成本论

⏹.生产成本:

生产一定产量所支付的费用。

⏹取决于:

产量Q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P。

2.生产成本=经济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显成本:

会计学成本,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成本:

对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生产的要素应支付的费用。

不在帐目上反映。

☐如自有房屋作厂房,在会计账目上并无租金支出。

利润:

☐经济学从稀缺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一定数量某种产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必须加入机会成本来研究厂商成本。

⏹正常利润:

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

⏹隐成本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总成本:

短期:

部分投入可调整-可变成本包括:

原材料、燃料支出和工人工资。

部分投入不可调整-固定成本包括:

厂房和设备折旧,及管理人员工资。

长期:

一切成本都可以调整,没有固定与可变之分。

短期成本的分类:

总不变成本TFC:

总可变成本TVC:

总成本TC:

平均不变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VC:

平均总成本AC:

边际成本MC:

请注意STC的两个特殊点A、B。

SAC最低点对应B点。

SMC最低点对应A点。

 

【例子】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STC=0.04Q3-0.8Q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及相应的边际成本值。

【解答】

 

PPT第五章14

成本函数与产量函数间关系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

 

SMC与SAC、AVC相交于

SAC和AVC的最低点。

(下图)

SMCAVC,AVC↑

SMC=AVC,AVC最低

M点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

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一定增加。

SMC

SMC>SAC,SAC↑

SMC=SAC,SAC最低

相交之前,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相交之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相交,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这时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右图)在MR=MC=P原则下M点之上,产品价格能弥补AVC,损失的是全部或部分AFC;M点之下,无法弥补AVC,停止生产

M点:

厂商收益不足以弥补可变成本,为把损失减到最低,应停止生产。

M点——停止营业点N点——收支相抵点

包络线:

 

生产扩展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最优要素组合,代表长期生产中某一产量的最低总成本投入组合。

E1点产量为50单位,成本为A1B1。

假设劳动价格为w,则E1点的成本为Wob1=rOA1。

将E1点的产量和成本表示在图(b)中,即可得到LAC上的E1点。

同理,可得到LTC曲线。

LTC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进行生产的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低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

 

内在经济与规模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