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科普知识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484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4 大小:18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科普知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科普知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科普知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科普知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科普知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科普知识资料.docx

《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科普知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科普知识资料.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科普知识资料.docx

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科普知识资料

1生活垃圾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生活垃圾主要通过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生活垃圾若不能及时从市区清运或是简单堆放在市郊,往往会造成垃圾遍布、污水横流、蚊蝇孽生、散发臭味,还会成为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孽生地和繁殖场,影响周围环境卫生和危害人体健康。

2生活垃圾有什么污染?

生活垃圾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还污染水体、大气、土壤,危害农业生态,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对生态系统和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3什么是大气环境质量基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基准是指大气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

大气环境质量基准是由污染物同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对大气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容许含量(或要求)所作的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体现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是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制定,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颁布,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4什么是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大气环境目标值(即能维持生态平衡并且不超过人体健康要求的阈值)的条件下,某区域大气环境所能承纳污染物的最大能力,或所能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

其大小取决于该区域内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自净介质的总量。

若超过了容量的阈值,大气环境就不能发挥其正常的功能或用途,生态的良性循环、人群健康及物质财产将受到损害。

5什么是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质量是指大气环境总体或某种大气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述,其方式是用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来表征大气环境的好坏。

大气环境质量的要素主要包括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类。

但是只有浓度水平也无法定义大气环境质量的好坏,所以产生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对不同功能区的大气环境含有有害物质或因素限值作统一规定。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有: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和PM2.5等。

6雾和霾有什么区别?

雾(Fog)和霾(Haz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低能见度的自然现象,是近地面的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是由于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颗粒物所导致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混浊现象。

雾和霾是一种天气现象。

7什么是大气能见度?

能见度是指物体能被肉眼看到的最大的水平距离,也指物体在一定距离时被肉眼看到的清晰程度。

所谓“能见”,在白天是指能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的轮廓和形体;在夜间是指能清楚看到目标灯的发光点。

在空气特别干净的北极或是山区,能见度能够达到70~100km,然而能见度通常由于水汽、大气污染物而有所降低。

例如,大雾和霾时能见度可降至零,会对交通运输带来极大不利影响。

8什么是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是指具有一定的温度、气压、风等气象要素空间结构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如有的以空间气压分布为特征组成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等,有的则以风的分布特征来分,如气旋,反气旋,切变线等,有的又以温度分布特征来确定,如锋。

还有的以某些天气特征来分,如雷暴,热带云团等。

通常构成天气系统的气压、风、温度及气象要素之间都有一定的配置关系。

9什么是逆温现象?

在底层大气,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m(米),温度降低0.6℃左右。

也就是说,在数千米以下,一般是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

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和远距离输送、扩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

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逆温层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上空,使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越积越多,空气污染越来越重。

10大气污染物是如何传输和扩散的?

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受大气水平运动以及大气的各种不同程度的扰动运动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输送。

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风对污染物的扩散有两个作用:

一是整体的输送作用,二是冲淡稀释作用。

风向决定污染物迁移运动的方向,风速决定污染物的迁移速度。

污染物总是由上风方被输送到下风方。

在污染源下风向,污染要重一些;风速越大,单位时间内污染物混合的清洁空气量越大,冲淡稀释作用就越好。

一般来说,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与污染物的总排放量成正相关,而与风速则成反相关。

11大气里有哪些主要污染物?

目前已认识到的、在环境中已产生和正在产生影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SO2、H2S等)、含氮化合物(NO、NO2、NH3等)、含碳化合物(CO、VOCs等)、光化学氧化剂(O3、H2O2等)、含卤素化合物(HCl、HF等)、颗粒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八类。

将这些大气污染物按其物理状态分类,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如SO2、NO)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分,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2什么是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所谓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二次污染物则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如臭氧、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物等。

值得注意的是,二氧化碳以前不被认为是空气污染物,但鉴于其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一些国家已经把二氧化碳作为大气污染物对待。

我国2012年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大气污染物包括:

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TSP)、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铅(Pb)、苯并[a]芘、氟化物、氰化物等。

13什么是大气污染?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直接排放的污染物或者由它们转化形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到达了有害程度的现象。

人类活动及自然界都不断向大气排放各种各样的物质,当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超过了正常的水平,并在大气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进而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或其他环境要素(如气候、水体)产生不良效应时,就构成了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危害程度,不仅是以空气中是否存在某种有害物质来衡量,还需考虑其作用的浓度和时间等因素。

14什么是土壤?

公元121年前我国古书《说文解字》中说:

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壤,柔土也,无块曰壤。

有植物生长的地方称作“土”,而“壤”是柔软、疏松的土。

土壤是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多孔物质层。

15大气包含哪些组分?

大气就是我们通常俗称的空气,是指笼罩在地球外表面的一层气体,绝大部分集中在距地面1000km(千米)的高度内。

其中,与我们人类及其他生物关系最为紧密的底层大气称为对流层,其厚度约10km。

底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污染物)三部分组成。

16什么是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是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废弃的剩饭剩菜、纸张、塑料、玻璃、电池、荧光灯...

17是否检测出蔬菜有放射性,就不能食用?

不是。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辐射测量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越来越高,以前的设备检测不出来的极低水平的放射性,现在也能测出。

日本福岛核电厂事故后,我国检测出蔬菜中的碘-131是未用水冲洗就直接测量的,是空气中的碘在叶子上的沉积,并未被蔬菜吸收,因此冲洗后就检测不出碘-131。

没有核事故时,蔬菜、水、空气中也能测出极微量的天然放射性,人类一直以来都在摄入这些有极微量天然放射性的水、蔬菜等。

18食用了受污染食品可能造成哪些健康影响?

食用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会增加个人受到照射的辐射剂量,也会增加与照射相关的健康风险。

造成的确切影响取决于所摄入的放射性核素类别以及摄入量。

放射性碘的半衰期为8天,在数周内自然衰变。

一旦食入,可在体内沉积,主要是在甲状腺,这会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儿童更是如此。

服用碘化钾是预防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聚集的一项既定方法。

必须强调,是否服用、何时服用、服多大剂量的碘化钾,必须遵从公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示。

由于摄入了受到放射性铯污染的食品可能会带来长期健康影响,因此需要对出现的情况进行仔细监控。

19核事故发生地的所有食品都会受到影响吗?

不,并不是所有食物都会受到影响。

在突发情况出现之前就曾发货或者完成商业包装的食品就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在放射性物质出现沉降的地区生产的某些食品可能遭受污染。

对遭受核事故放射性污染地区的食品和食品生产造成的影响,取决于食品生长或者生产地点存在或者沉淀下来的放射性核素的类别和放射性剂量。

20在国际贸易方面,有无食品放射性方面的规定?

发生核事故后,对国际贸易食品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具有国际商定的法典指导值(GLs)。

该指导值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法典委员会发布。

采用这些指导值,既可提供足够的安全性空间,又可以尽可能减少国际贸易不必要的中断,也有助于保护受影响的农牧渔业和其他相关方的利益。

21食品被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发生核事故后,食品可受到所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在这种情况下,从空气中落下或者雨水或降雪带下的放射性物质,可沉积到像水果和蔬菜等食物的表面或者动物饲料中。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射性还有可能在食品中增强,这是由于放射性核素通过土壤转移到了农作物或者动物体内。

放射性物质也可能被冲入河流、湖泊和大海,在这些地方,鱼类、贝类和其他海产品可能会吸收放射性核素。

风险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放射性核素的混合状况以及所释放的污染物数量。

包装好的食品不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例如,罐装食品或者塑料包装食品,不会受到放射性污染。

22辐射是否会在人与人之间传递?

不会。

除非人们曾到过核事故现场附近,否则接触到辐射的机会很小。

如果沾到微量的辐射污染物,只要更换衣物,并以水和普通肥皂洗擦身体就可以清除。

23辐射污染可从水中去除吗?

规范的水处理工艺可去掉大量放射性污染物。

其他可选方案包括用没有受到污染的水对污染过的水进行稀释。

将水烧开不能将放射性碘去除掉。

24核事故的辐射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辐射照射诱发的畸形主要发生在主要器官形成期(妊娠第3~7周)的一定阶段,某些特殊畸形的敏感性明显增加。

根据动物数据判断,对于诱发畸形,存在着一个约为100毫希沃特的真实的剂量阈。

妊娠第8-25周时,辐射可使胎儿出现大脑损伤的风险。

研究表明,在妊娠第8-15周时受到超过100毫希沃特以及在第16-25周时受到超过200毫希沃特的的急性之后,就会造成胎儿脑损伤。

在8-25周以外时,研究并未证实辐射会对胎儿的大脑带来影响。

胎儿遭受辐射后会增加儿童期罹患癌症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辐射量超过100毫希沃特时才会产生这种结果。

25在碘化钾方面,针对母乳喂养妇女有何建议?

与其他人一样,母乳喂养妇女只有在得到公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时,才应服用碘化钾药片。

但是,这尚不足以对接受母乳喂养的儿童带来全面保护,而儿童也有碘化钾的需求,需针对新生儿和婴儿调整制备特殊剂型。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

26孕妇可以服用碘化钾药片吗?

可以。

按照公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指导,大部分孕妇可以服用碘化钾药片。

碘化钾可穿过胎盘,对发育中的胎儿甲状腺以及母亲带来保护。

27我能服用其他类型的含碘产品吗?

不能。

你不应当服用含碘的产品,除非公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建议服用的药物。

碘可见于多种家用和工业产品中。

比如,在一些消毒剂、防腐剂和水消毒液中可见到碘。

这些产品不应作为碘化钾药片的替代品服用,因为此类产品含有其他成分,食用后可能有害。

28服用碘盐能避免遭受辐射吗?

不能。

不应当通过服用碘盐来避免辐射。

为了增加体内稳定性碘的数量,大量服用碘盐是危险的。

增加每日碘盐摄入量弊大于利。

碘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与高血压及其他医学病症相关。

碘盐中的碘含量过低,不能借以防止放射性碘的吸收。

大量服用氯化钠会有急性毒性:

在短时间内即便反复使用汤匙数量的盐也可引起中毒。

29碘化钾有什么用?

如果你存有危险或者已经受到了放射性碘的照射,可以给予碘化钾,以避免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

从长远来看,在受到照射之前或者受到照射之后不久服用时,可以降低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30何时需要服用碘化钾药片?

仅在公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分析紧急事态后,发布明确指示或建议的情况下,你才应当服用碘化钾。

31如何正确认识碘化钾的作用?

碘化钾是一种化合物,可提供稳定性(即没有放射性)碘。

甲状腺需要利用碘来产生甲状腺激素。

体内存有适量的稳定性碘,可阻止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这可降低受到放射性碘照射后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碘化钾并非“万能辐射解毒剂”,既无助于对外照射或者对除放射性碘之外的任何放射性物质(例如放射性铯)的防护,也不能阻止放射性碘进入体内,仅能预防吸入或食入放射性碘对甲状腺的内照射,而其他防护措施(例如,撤离,隐蔽,食品控制,农业防护对策)可防护大多数放射性核素和外照射。

最理想的响应是这些对策的结合应用。

32一旦遭受轻微的核辐射,有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或减少对身...

能预防或减轻放射损伤的药物称之为辐射防护剂、抗辐射药、抗放药。

辐射防护药物包括外照射损伤防护药物和内污染损伤防护药物。

内污染防护药物或措施,又分为阻吸收、促排药物。

针对不同种类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促排药物。

33为什么有时需要撤离或搬迁?

撤离指将人们从受影响区域紧急转移,以避免或减少来自烟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质产生的高照射剂量。

该措施为短期措施,正常情况下,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返回原居住地区。

搬迁指人们从受污染地区迁出,以避免或减少地面沉积外照射的长期累积剂量。

34当需要隐蔽时应注意什么?

当发生核事故时,行政主管部门可能会责令受影响地区的居民留在室内,而不是实施撤离。

你可能被告知在住所、工作地点或者公共避难场所进行隐蔽。

实施隐蔽可以保护人们避免遭受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质。

35当受到放射性污染后,应当做什么?

如果你受到放射性污染之后来到室内,请在门口脱掉衣服,以免对你的住所或者避难处进一步造成污染。

脱掉衣服和鞋子,将其放在塑料袋内。

将袋子封起来并放在安全的地方,使其远离生活区、儿童和宠物。

用温水和肥皂淋浴。

通知行政主管部门,你可能有污染过的衣物和个人用品需要按照公认的国家标准进行适当处置和销毁。

36如何处理核事故引起的心理压力?

核事故发生后,可能使一些人心灵受到创伤,引起无助感、焦虑、愤怒甚至攻击行为。

以下的方法有助缓解这些压力症状:

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程序;吃健康的食物;不要忘记进食,切勿暴饮暴食,常做运动及保持活跃;参加各类社区活动,令生活充实;接受家人、朋友或同事的帮助,与他们交流你的感受;不要过度收看/收听有关事故的报导

37核事故时应采取哪些最重要的公共卫生行动?

只有人们受到了辐射照射,才可能会产生健康影响。

因此,人们可能采取的主要防护行动就是预防照射。

离辐射源最近的人们面临最高的照射风险,距离越远,风险越低。

38核事故的辐射照射预计可带来哪些长期影响?

受到电离辐射照射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通过对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接受放射诊疗的病人、职业受照人群以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照人群的辐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全身辐射剂量低于100毫希沃特时,未发现明显的辐射致癌效应。

39核事故的辐射照射对健康造成的急性影响有哪些?

当辐射剂量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就可能产生急性影响,比如皮肤红斑、脱发、放射性皮肤损伤以及急性放射病。

当发生核电站核事故时,救援人员、初始响应人员以及核电站工作人员有可能受到高剂量的辐射,并带来急性影响;其他普通公众受到此类高剂量照射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40应急计划区的大小如何确定?

应急计划区的大小是根据使得在计划区以外的公众剂量不会超过相应的干预水平的原则来确定的。

对烟羽计划区来说,是要使在烟羽计划区外,在各种设计基准事故和大部分严重事故通过烟羽照射途径所产生的公众剂量不会超过规定的隐蔽和服碘干预水平。

41核事故应急计划区是如何划分的?

应急计划区是根据核设施的风险大小和周围的具体条件而划分的,其目的是为了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保护公众的防护行动。

42内照射的辐射防护有哪些措施?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对于放射性核素可能进入体内的所有途径都要予以防范。

43外照射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外照射防护的三要素为:

时间、距离、屏蔽。

即减少受照时间,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足够厚的屏蔽材料。

44发生核事故时,会有哪些类型的辐射照射?

核电站正常运转时是安全的。

如果出现核电站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核电站周边的个人、土地和建筑可能会受到反应堆内产生的放射性混合物的照射。

对健康具有风险的主要放射性核素为放射性铯和放射性碘。

健康风险的严重性取决于核电厂的地理位置,当时的天气情况及泄漏的是什么放射性核素和泄漏量,在受照射地区停留的时间等因素。

45核事故时放射性物质是如何释放的?

虽然核电站的反应堆中产生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但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放射性物质是不会向环境中释放的,其主要原因是核燃料和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被密封在锆合金的包壳中,只要包壳不发生破裂,这些放射性物质就不会出来。

工作人员在给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压力容器减压、排放蒸汽时,为什么会有放射性物质释放呢?

这主要是由于事故发生后,核电站的电源长时间缺失,水的循环停止,不能将压力容器中的热量及时排出,堆芯中的水不断蒸发而减少,部分燃料棒没有得到水的冷却,温度升高,超过锆合金的溶化温度,从而使包壳破裂,部分放射性物质泄漏出来,当打开减压阀排放蒸汽时,一些受热气化的放射性物质随蒸汽排出压力容器,向环境中释放。

46放射性锶污染和健康影响?

与放射性铯一样,放射性锶也是核裂变产物,其中主要的是锶-89和锶-90。

锶-90的半衰期为28.1年,锶-89的半衰期为50.4天。

锶的密度是水的2.5倍,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锶一般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因此只能在距离事故点较近的范围检测到放射性锶,不会造成较大范围和远距离的污染。

47铯-137污染和健康影响?

与放射性碘一样,放射性铯也是核裂变产物中的主要组分,其中主要的是铯-137。

由于铯的密度较小,很容易在空气中悬浮,因此通过空气扩散是造成放射性铯污染的主要途径,即使远离事故地点的地方也能检测到放射性铯。

48碘-131污染和健康影响?

放射性碘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正常情况下自然界中不存在,主要来源于核裂变反应,其中最主要的是碘-131。

由于碘是易挥发性物质,因此很容易通过空气扩散,

49哪些因素对辐射效应有影响?

不同辐射类型产生的效应也不同。

?

射线、中子、X射线等穿透力强的射线一般容易造成外照射急性损伤,而射程短、电离性强的α和β粒子则更容易造成内照射损伤。

50辐射会导致人体细胞的哪些损伤?

辐射被人体细胞吸收后,可引起细胞内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有的发生在瞬间,有的在若干年后才表现出来。

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可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如不能完全修复,就可能最终导致癌症。

当影响到生殖细胞时,会导致遗传突变,在受照个体的后代身上表现出来。

51辐射是怎样与人体细胞作用的?

人体由细胞构成,例如皮肤细胞和血细胞。

每个细胞由细胞膜(M)、细胞质(C)和细胞核(N)组成。

细胞质中包含了80%以上的水和许多细胞器(G)。

细胞核中主要是染色体,我们熟悉的基因就蕴藏在染色体中。

52什么是烟羽?

烟羽又称烟云、烟流。

是从烟囱中连续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流,因外形呈羽毛状而得名。

核事故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会像烟雾般随风扩散,因而被形象的称为“放射性烟羽”。

53人类的哪些活动也有辐射?

生活中,我们还会接触到各种人为辐射。

例如吸入或食入的空气、食物、水;带夜光手表、乘飞机、吸烟、做X线检查等都会存在放射性。

图生活中的辐射同核电站的辐射比较图人类的哪些活动也有辐射

54我们身边的天然放射性是在增加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天然放射性照射水平的升高是当前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主要指由于人为活动增加了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天然放射性水平。

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色冶金、稀土、钢铁、煤炭、磷酸盐、石油天然气、建材等领域的开采、加工以及产品等,都可能造成天然辐射水平的显著增高。

55为什么说核电是清洁能源?

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生成需要亿万年,人类大规模的开采利用使之日趋枯竭,人类必须寻找新能源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核能正是这样一种新兴能源。

火力发电厂在燃烧燃料时产生大量的灰尘,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等有毒有害物质。

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元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就清洁性而言,核电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核电生产不会产生影响空气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没有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排放,与火电站相比,更有利于保护环境。

天然放射性对人类的照射都有哪些?

天然放射性对人类的照射主要来自宇宙射线的外照射、陆地辐射的外照射、氡及其子体的吸入內照射、以及除氡外其他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吸入或食入内照射。

人类接受的来自天然放射性的照射远远大于核能生产、利用等人为活动产生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照射,而天然放射性照射中又以氡及其子体的照射为主,约占天然放射性照射的一半以上

56什么是放射性本底?

自然界本来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称为放射性本底。

我国公众现在所受天然辐射照射平均年有效剂量为3.1毫希沃特,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值2.4毫希沃特。

57什么是天然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按其来源为陆生放射性和宇生放射性两部分。

地球生成已经45亿年,经历这么长的时间仍然存在于地球上的放射性物质称为陆生放射性物质,它们包括天然存在于空气、水、泥土、岩石以及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58是否超过国家标准的“公众剂量限值”就不安全?

国家标准中的“公众剂量限值”不是安全与否的界限,它们是在考虑了经济、社会等因素后,在防护上至少能达到的最低程度。

标准中的“剂量限值”比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低得多。

59什么是剂量限值?

剂量限值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为了保护个人而制定的防护水平,是不可接受的剂量范围的下限值,不是允许接受的剂量范围的上限值,是辐射防护体系的一部分,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自行确定的数值。

60什么是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又称辐射安全,是防止辐射对人类和非人类物种产生有害作用的应用性科学技术,主要包括辐射防护原则与目标、辐射防护方法、辐射监测技术、辐射防护评价和辐射事故应急。

辐射防护原则和目标是辐射防护的依据和出发点;防护方法是为了达到防护目标和执行防护原则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61什么是内照射?

内照射是指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部而造成的照射。

放射性核素可以经吸入、食入、皮肤或伤口进入体内,并不断地随排除体外以及放射性衰变而减少。

内照射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进入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吸收情况和分布部位,以及体内排除的方法和速度。

62什么是外照射?

外照射是指体外放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等都能够对人体全身或某个器官产生危害。

一般来说,α射线不会导致皮肤的外照射危害。

外照射危害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辐射的性质、辐射源的强度、照射时间以及与辐射源的距离。

63什么是电离辐射

原子由于失去电子或获得电子而成为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在辐射防护领域,电离辐射是指能在生物物质中产生离子对的辐射,包括由直接或间接电离粒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