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293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docx

《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docx

心理学

《心理学》考试大纲

一、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二者合起来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分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主要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一)确定心理的具体事实

(二)探讨心理的规律

(三)揭示心理的机制

(四)探讨心理的本性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是在自然情境中搜集被观察者的资料,以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的方法。

可分为非系统观察和系统观察;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

(二)实验法

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三)调查法

是以提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方法。

如访谈法和问卷法。

(四)测验法

是运用科学的测量工具,了解被试心理和行为的方法。

(五)个案法

是搜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五、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历史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理论有:

行为主义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等。

(二)现状

(一)、心理学是什么识记:

心理现象的分类理解:

心理现象的分类

运用:

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分

(二)、心理的实质识记: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了解: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识记: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

理解: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五)、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

识记: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了解: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二、课程内容

注意

(一)注意的涵义:

对某一认知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二)注意的类型:

1、无意注意:

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

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是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注意的规律

1、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1)刺激物的特点:

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新奇性。

(2)人的主观状态:

包括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情绪和健康状况;知识经验等。

2、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

(1)理解目的任务,培养间接兴趣

(2)合理组织活动

(3)克服干扰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集中注意于某一事物或活动的时间的长短。

3、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4、注意的转移:

根据任务的需要主动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

二、感觉

(一)涵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类型

1、外部感觉:

视、听、嗅、味、触

2、内部感觉:

内脏的感觉

3、本体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

(三)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

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1、适应现象感受性由于感受器受到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2、感觉的相互作用同类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不同类感觉的相互作用:

弱的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强的刺激会降低另一感觉的感受性。

3、感受性的练习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

三、知觉

(一)涵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类型1、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2、正确的知觉和错觉

(三)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观察力的培养

(一)、注意

(二)、感觉(三)、知觉

四、考核要求

(一)、注意识记:

1、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2、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3、注意的品质

领会:

影响注意的因素、注意的品质

运用:

注意的分类、影响注意的因素

(二)、感觉识记:

感觉、感受性、感觉阈限、

领会:

感觉的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

运用:

感觉的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

(三)、知觉

识记:

知觉、知觉的四大特征

领会:

知觉的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和恒常性

运用:

知觉的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和恒常性

一、涵义: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类型:

(一)根据储存信息的久暂: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二)据记忆的内容:

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三、记忆过程及规律

(一)识记:

把经历过的事物的印象记住。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

1、目的任务:

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2、识记方法: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3、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二)保持与遗忘1、保持:

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

2、遗忘:

对于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

(2)遗忘的规律:

先快后慢

(三)再认与重现

1、再认: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2、重现:

经验过的事物并没有出现,而能够把它回忆出来。

四、高效记忆策略

(一)识记策略1、明确的识记目标2、意义识记3、多通道协同识记

4、记忆术的运用:

联想法、形象法、谐音法、口诀法

(二)保持策略

1、复述:

维持性复述、选择性复述、概述2、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3、及时复习4、合理分配复习时间5、适度的超额学习6、复习方式多样化

(三)提取策略:

线索

四、考核要求

(一)、记忆的涵义识记:

记忆

(二)、记忆的类型识记: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了解:

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三)、记忆过程及规律

识记:

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有意识记、无意识记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再认、再现

理解: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遗忘的规律

运用:

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有意识记、无意识记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再认、再现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遗忘的规律

(四)、高效记忆策略

识记:

超额学习(过度学习)

运用:

识记策略、保持的策略、提取的策略

思维及其分类

(一)涵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二)分类:

1、根据思维依据的中介物来分: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来分: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来分:

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来分: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二、想象及其分类

(一)涵义:

想象是在头脑中把表象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分类:

1、无意想象:

如梦

2、有意想象:

又分为三种:

再造想象:

根据语言描述或图形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

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三、解决问题

(一)过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二)影响因素:

1、知觉情境2、定势3、功能固着4、原型启发与联想

5、情绪和动机

四、青少年创造思维的培养

(一)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发展直觉思维三)训练发散思维: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四)发展想象力

(四)培养创造个性

(一)、思维及其分类识记:

思维的分类:

1、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领会:

思维的分类:

1、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二)、想象及其分类识记:

想象的分类:

1、无意想象:

如梦

2、有意想象:

又分为三种: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领会:

想象的分类:

1、无意想象:

如梦

2、有意想象:

又分为三种: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三)、解决问题:

识记:

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领会:

1、解决问题的过程2、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运用: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四)、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领会: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运用: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一、情绪和情感的涵义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的类型

心境:

强度小、持续时间长、具有弥散性

激情:

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具有爆发性

应激:

强度较大、紧张状态、具有突发性

三、情感的类型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四、焦虑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一)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二)焦虑的作用与学习的难度

(三)焦虑的作用与学习能力

(四)焦虑的作用与持续时间

(五)焦虑的作用与个体的年龄

(六)考试焦虑与学习

五、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一)树立远大志向

(二)发展正确需要

(三)提高认知水平(四)掌握调节技术

四、考核要求

(一)、情绪和情感的涵义识记:

情绪和情感

(二)、情绪的类型识记:

心境、激情、应激领会:

心境、激情、应激

(三)、情感的类型识记: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四)、焦虑情绪对学习的影响领会:

1、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2、焦虑的作用与学习的难度

(五)、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领会:

培养健全情绪的方法运用:

培养健全情绪的方法

一、需要

(一)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需要的特征:

动力性、发展性、层次性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动机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二)学习动机的类型:

1、交往动机

2、成就动机

3、求知欲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兴趣迁移、及时反馈、科学奖惩、适当竞赛、正确归因

三、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和周围人关系的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2、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3、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三)青少年的自我教育

(一)、需要

识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领会:

1、需要的特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运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动机

识记概念:

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求知欲

领会:

1、学习动机的分类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运用:

1、学习动机的分类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三)、自我意识

领会:

自我意识的结构分析中的: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一、能力的涵义

直接影响很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种类

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四、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类型差异

(三)特殊能力的差异(四)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五、能力的测量

(一)、智力测验

1、智商(IQ):

智商是个体智力水平的数量化指标,用以衡量智力水平的高低。

(1)、比率智商:

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离差智商:

用在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来衡量智力水平。

IQ=100+15Z

2、主要的智力测验

比奈—西蒙量表:

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1905年编制,第一个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奈量表: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修订。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

3、智力等级的分布

(二)、特殊能力测验

六、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一)素质

(二)早期经验(三)教育和环境(四)个人的努力

(一)、能力的涵义识记:

能力

(二)、能力的类型

识记:

一般能力、特殊能力领会:

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领会: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四)、能力的测量

识记:

1、概念:

智商、比例智商、离差智商、常用智力测验的名称

2、智商的等级分布

领会:

智商的等级分布运用:

智商智商的等级分布

(五)、能力的个别差异

识记:

能力的个别差异的表现领会:

能力的个别差异的表现

(六)、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识记:

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领会:

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运用:

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一、气质

(一)涵义:

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气质的两重性

(二)类型及表现

1、胆汁质:

不可遏止型

2、多血质:

活泼型

3、粘液质:

安静型

4、抑郁质:

抑郁型

(三)气质对实践活动的意义

1、气质与职业

2、气质与教育

二、性格

(一)涵义:

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有好坏之分。

(二)与气质的关系

1、气质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

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3、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

(三)类型

1、内倾型与外倾型

2、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3、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4、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四)影响因素

1、家庭:

教养方式、家庭气氛、榜样作用

2、学校:

教师、同伴

3、社会实践

4、自我教育

(一)、气质

识记:

1、气质

2、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及表现:

胆汁质—不可遏止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郁型

领会:

1、气质的特性:

稳定性、可塑性、两重性

2、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运用:

1、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2、气质对实践活动的影响

(二)、性格

识记:

1、性格

2、常见的性格类型及其一般行为特征:

内倾型与外倾型、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领会:

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2、:

常见的性格类型及其一般行为特征:

内倾型与外倾型、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3、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运用:

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2、:

常见的性格类型及其一般行为特征:

内倾型与外倾型、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3、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对人的认知(社知觉会)

(一)涵义:

个人与他人交往时,根据他人的外现行为,推测与判断他人内在心理的过程。

(二)内容:

1、对情绪的认知:

面部表情、动作表情和言语表情

2、对性格的认知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三)对人认知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

4、社会刻板印象

5、标签作用

6、投射效应

二、人际交往的工具及其运用

(一)语言符号系统及其运用:

书面语言、口头语言

(二)非语言符号系统及其运用

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态、

空间距离、辅助语言与类语言

三、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接近性

(二)相似性

(三)互补性

(四)相互性

(五)能力

(六)个性特征

(七)仪表容貌

四、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一)、对人的认知

识记:

1、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内容

2、常见的社会认知效应: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标签作用、投射效应

领会:

1、社会认知的内容

2、常见的社会认知效应: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标签作用、投射效应

运用:

常见的社会认知效应: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标签作用、投射效应

(二)、人际交往的工具及其运用

识记:

1、语言符号系统及其运用:

书面语言、口头语言

2、非语言符号系统及其运用:

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态、空间距离、辅助语言与类语言

领会:

1、语言符号系统及其运用:

书面语言、口头语言

2、非语言符号系统及其运用:

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态、空间距离、辅助语言与类语言

运用:

1、语言符号系统及其运用:

书面语言、口头语言

2、非语言符号系统及其运用:

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态、空间距离、辅助语言与类语言

(三)、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识记:

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能力、个性特征、仪表容貌

领会:

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能力、个性特征、仪表容貌

运用:

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能力、个性特征、仪表容貌

(四)、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了解:

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识记:

心理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领会:

1、心理健康的两层含义

2、心理健康的8项标准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识记概念:

A型性格、B型性格、C型性格、双趋冲突、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生活事件

领会: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运用:

分析影响某一个体的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三)、常见的心理障碍

了解:

常见的心理障碍名称及其一般行为表现

识记:

适应不良

(四)、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提高

领会和运用:

维护心理健康的常用方法和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