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用标准20完整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084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用标准20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用标准20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用标准20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用标准20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用标准20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用标准20完整版.docx

《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用标准20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用标准20完整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用标准20完整版.docx

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用标准20完整版

看到大家都在讨论CC-CMM标准,又找不到标准全文,我就贡献一个给大家吧。

总体觉得太低端,太简单了些,没什么内容,不知道应用这个标准的企业怎么考虑的?

大家就做个参考看看吧。

靠这些条款就做认证,和COPC比,差的何止十万八千里呦。

 

CC-CMM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

标准2011完整版

 

版权声明:

本标准内容版权属于CC-CMM®国际标准组织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未获得版权所有人正式书面授权之前,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摘抄与传播本标准内容。

 

 

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介绍

ContactCenter–CapabilityMaturityModel

A.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背景

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ContactCenter-CapabilityMaturityModel,以下简称CC-CMM),是由客户世界机构(CCMWorldGroup)发起,联合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呼叫中心运营机构(包括自建、外包与托管型呼叫中心)、专业呼叫中心承载园区、相关高校与学术研究机构、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呼叫中心协会组织以及权威产业专家,站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共同研究与创建的“源自中国、服务全球”的国际化标准,由“CC-CMM国际标准组织”发布实施。

CC-CMM是将管理的普适性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呼叫中心产业这个特定领域,借鉴欧美国际标准的理论与方法,立足于中国呼叫中心产业实践的特点,规划与设计的一套全新体系;是为呼叫中心相关机构进行自我评估、标准认证、标杆测评、国际业务、产业交流等而制定的国际性标准规范与指导文件。

CC-CMM通过与亚太呼叫中心联盟APCCAL(AsiaPacificContactCenterAssociationLeaders)、欧洲呼叫中心联盟ECCCO(theEuropeanConfederationofContactCentreOrganizations)及其成员国呼叫中心协会的密切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成为国际呼叫中心产业最具权威性与产业价值的国际标准体系。

B.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体系的构成

CC-CMM包含:

⏹CC-CMM-OC:

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能力成熟度标准(CC-CMM-OperationCenter)

⏹CC-CMM-CB:

呼叫中心专业园区能力成熟度标准(CC-CMM-CorporateBase)

⏹CC-CMM-PC:

呼叫中心管理人员标准(CC-CMM-ProfessionalCertification)

C.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体系的实施目标

为呼叫中心运营机构、呼叫中心专业园区、呼叫中心管理人员提供一套综合的、系统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促进整体运营水平、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过程能力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进化框架。

2.指明了一个成熟的呼叫中心运营机构、专业园区以及管理人员要关注的工作点、这些工作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以怎样的先后次序,一步一步的做好这些工作使所在组织走向成功。

3.通过与国际标准的不断比对,帮助呼叫中心运营机构、专业园区整合资源、明确定位与发展方向,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4.确保产出以及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D.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国际标准组织机构

CC-CMM(ContactCenter-CapabilityMaturityModel)国际标准组织包括三个运行单元,以三位一体的方式各自独立且协同运行。

⏹CC-CMM国际标准指导委员会

职能:

CC-CMM国际标准的内容制定、更新以及对实施流程的规范、指导与监督。

⏹复旦大学CC-CMM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职能:

产业研究、标准体系研究与开发、标杆测评方法研究,为标准组织提供学术支撑。

⏹CC-CMM国际标准认证机构

职能:

CC-CMM国际标准的市场推广与认证执行。

E.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国际标准组织的愿景与使命

⏹CC-CMM国际标准组织的愿景(Vision)

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指标与衡量服务,成为客户互动与客户关系管理领域里的国际权威标准组织。

⏹CC-CMM国际标准组织的使命(Mission)

1.企业-通过标准实施,帮助企业在发展专业能力、改善运营管理、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实现业务成长。

2.行业-以能力成熟度模型为基础,帮助行业实现高绩效与专业化管理,构建统一有效的话语体系,推动行业不同业务间沟通与交流。

3.产业-帮助中国呼叫中心产业融入全球化进程,开展宏观研究,构建标杆数据、最佳实践与评测体系,助力产业整体、可持续发展。

 

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能力成熟度模型说明

A.CC-CMM-OC的设计思路

“DEMOI系统”是一套完整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呼叫中心运营管理工具。

B.CC-CMM-OC适用对象

按照业务类型划分包括:

客户服务中心、帐务催缴中心、现场派遣服务受理中心、预定中心、电话营销或销售中心、技术支持中心等。

按照行业进行划分包括:

通信行业、金融业、IT与互联网行业、消费产品业、政府与公用事业、医疗卫生行业、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等。

C.CC-CMM-OC的价值

1.提高客户满意度与提高服务质量:

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将自己的品牌从质量逐步延伸至服务;创造服务美誉,增加品牌内涵。

2.提高专业运营能力:

改善呼叫中心相关运营机构的绩效,增强系统管理能力,促进科学管理,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与部署,确立最佳运营模式与运营计划。

3.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收入:

通过科学管理与运营水平的提升,最终达到节约成本与扩大收益的目的。

4.提高运营效率:

呼叫中心相关运营机构可以结合其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手段与方式,为其内部运营与管控带来更多直接或间接的效益。

 

D.CC-CMM-OC认证等级定义

应用级(CC-CMML1):

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能证明运用能力成熟度模型有效配置软、硬件设施,明确定义与规范流程、培养团队与管理绩效;其日常运营管理方法基本符合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体系,能证明绩效改善机制已具备持续改进的基础,能够阶段性实现上下游客户的标准要求。

专业级(CC-CMML2):

呼叫中心运营机构具有持续实现应用级标准的能力,明确定义呼叫中心运营机构文化与战略,并与能力成熟度模型相集成;能证明具备建有专业化管理团队、职能及相对完整的运营管理系统,保障上下游客的要求基本实现与持续改进。

标杆级(CC-CMML3):

呼叫中心运营机构具有持续实现专业级标准的能力;具有至少两年以上运营积累,存在与能力成熟度模型相集成的运营管理系统;通过系统性分析、商业智能支撑与行动方案,使关键流程级别指标持续达标或提升,关键上下游客户指标经标杆测评证明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精益级(CC-CMML4):

呼叫中心运营机构具有至少三年以上运营积累,能证明对其呼叫中心运营机构文化与战略进行渐进明晰与周期性管理,持续进行定性与定量相平衡的运营管理,能证明有能力通过精益工具与相关数据分析来实现运营绩效与上下游客户体验的持续改善;体现成长型呼叫中心市场的最佳实践。

卓越级(CC-CMML5):

呼叫中心运营机构具有五年以上运营积累与持续实践精益管理;能证明通过有效实施战略一体化工具,持续推动内外部创新,通过有效机制提供与拓展客户生命周期服务或解决方案;完善主动运营预警与危机应急处理机制;代表世界领先的呼叫中心水平。

注:

任何呼叫中心运营机构在致力于成熟度改善时,仅能由一级(L1)起始逐级向上拓展,并且在由某一成熟度向上一级成熟度进化时,在原有层级中已经具备的能力还要得到保持与发扬。

E.CC-CMM-OC条目评分方式

1.条目评分角度:

⏹方法合规(C-Rate):

方法的正确性

⏹执行到位(F-Rate):

执行的正确性

2.条目评分分数:

⏹10分:

完全符合CC-CMM-OC的要求

⏹5分:

部分符合CC-CMM-OC的要求

⏹0分:

不符合CC-CMM-OC的要求

F.CC-CMM-OC等级认证要求

级别

名称

合格要求

方法合规

执行到位

总分

L1

应用级

1.0-4.0中条目至少80%方法合规

1.0-4.0中条目至少60%执行到位

2250

L2

专业级

1.0-4.0中条目至少90%方法合规

1.0-4.0中条目至少70%执行到位

2500

L3

标杆级

1.0-4.0中条目100%方法合规

1.0-4.0中条目至少80%执行到位

2750

L4

精益级

-1.0-4.0中条目100%方法合规

5.0中条目至少80%方法合规

-1.0-4.0中条目至少90%执行到位

5.0中条目至少70%执行到位

3200

L5

卓越级

-1.0-4.0中条目100%方法合规

5.0中条目100%方法合规

-1.0-4.0中有100%的条目执行到位

5.0中条目至少90%执行到位

3380

 

CC-CMM-OC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能力成熟度标准条目

1.0设计与规划

设计与规划关注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整体建设与构成。

其目的是确保呼叫中心运营机构健康与可持续的发展,从而为其运营与管理、数据与绩效、客户体验与创新与提高提供系统的、完整的指导与输入。

1.1文化与战略

1.2管理体系

1.3环境管理

1.4信息系统

1.5应急管理

1.6安全管理

1.7持续改善机制

 

1.1文化与战略

1.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明确定义自己的核心价值、愿景与使命,并文档化。

2.员工要理解与接受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文化,工作行为要与其文化相匹配。

3.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战略规划要与其文化保持一致性,并文档化。

4.呼叫中心运营机构及其部门要依据整体战略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并文档化。

5.年度计划要明确相关任务责任人、不同阶段的里程碑以及具体的行动方案,要包含量化指标。

 

1.2管理体系

6.管理体系要规范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整体运营。

7.管理体系的制定要与呼叫中心运营机构文化与战略相匹配。

8.每年要对管理体系进行一次审核;针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人,并在规定时间内制定行动来加以纠正,相关信息要记录归档。

9.要与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支撑部门建立合作承诺,内容至少包含需求响应时间与完成时间。

10.要与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支撑部门合作,以确保不同服务渠道提供的产品内容与服务信息的一致性与及时性。

 

1.3环境管理

11.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现场要有合理的布局,既保证各功能区域间互不干扰,又能维持相互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功能区域至少包含座席区、配套服务区与行政办公区。

12.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现场至少要考虑到布局整体性、视觉效应、照明效果、噪音控制、空调新风与空气净化要素,并能证明以上要素没有影响到员工的日常工作。

13.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现场设计要考虑个性化与人性化,并对员工的工作情绪与意愿产生正向激励。

14.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IT机房至少要考虑到温度、湿度、UPS供电、空调新风、消防设备、视频监控要素,并能证明这些要素没有影响到机房的安全性及灾难应对能力。

 

1.4信息系统

15.信息系统的配置要与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文化与战略以及管理体系相匹配,同时要考虑客户体验的要求。

16.要有明确的部门或专人负责管理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信息系统。

问题:

已有明确部门负责管理呼叫中心信息系统,但没有专门的流程文档,需不需要制定专门的文档及流程?

17.要定期审核信息系统,并升级系统以满足业务的需求。

问题:

定期审核需要制定哪些规范类文档?

18.要清晰地识别所有信息系统资产,编制并维护所有重要资产的清单及其对应的责任人。

问题:

硬件设备有专门的资产编号,软件系统有对应的版本号,业务部门是否也需要对应的责任人?

19.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相关人员对信息系统完整性、适用性与安全性的评审;评审结果及后续的行动方案要记录归档。

问题:

没有年审计划和方案,但信息中心每月会有专人进入现场对软硬件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是否需要出具文档报告?

 

1.5应急管理

20.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识别并评估可能引起业务过程中断或对业务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风险。

21.风险评估应根据时间、损坏程度与恢复周期确定其发生的概率与影响。

22.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根据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规划,并文档化。

23.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应急规划要包含六大环节:

预防措施、预测预警、信息报告、信息发布、应急响应、处置与恢复重建。

24.要定期测试应急规划,并根据业务要更新相关内容,以确保其及时性与有效性;测试及更新的结果要记录归档。

 

1.6安全管理

25.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至少具备以下方面的安全策略:

人员安全管理、物理安全管理与信息安全管理,并明确责任人与文档化。

26.具备常态化沟通渠道以确保信息安全问题与薄弱点能够通过渠道传达到相关部门或个人,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7.对于能够接触到呼叫中心运营机构保密信息的人员,要签订保密协议且至少一年对保密协议的适宜性、有效性进行审核。

28.呼叫中心运营机构人员在正式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并通过相应考试。

具备针对安全违规人员的纪律处理流程并文档化。

29.呼叫中心运营机构对第三方要有明确的安全管理流程。

30.要使用安全边界,保护包含信息与信息处理设施的区域,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允许访问,授权人员出入必须佩戴工作权限标识。

31.要监视主要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异常现象采取措施。

32.办公区域内的所有公共资产由相应部门监管,任何个人XX不得移动资产位置。

33.要具备书面的数据安全策略维护客户以及呼叫中心自身的数据安全。

内容至少包括移动介质的管理、软件安全机制、网络安全机制、备份策略。

34.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对与客户相关的完整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归档。

35.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策略审核。

对于发现问题时,在规定时间内制定行动来纠正,并记录归档。

1.7持续改善机制

36.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建立一套持续改善机制从整体上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持续改善机制的制定要与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文化与战略相匹配,并文档化。

37.持续改善的具体措施要有明确的部门或个人负责。

38.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持续改善活动要全员参与,其日常行为要与之相匹配。

2.0运营与管理

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运营与管理关注整个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

其目的是通过良好的运营与管理,使呼叫中心运营机构有效地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其所期望的产品与服务。

2.1流程

2.2人员

2.3技术

 

2.1流程

2.1.1流程设计

39.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层级化的流程体系;体系中的各个流程相互连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指导日常的运营管理工作。

40.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流程体系要包含两大类流程:

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

41.流程体系与流程内容的制定要与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文化与战略相匹配,并文档化。

42.流程及流程文档要有明确的部门或专人负责维护与管理,至少每年对流程体系进行一次审核与更新,审核结果及行动方案要记录归档。

43.流程体系与流程文档要提供统一的逻辑链接入口,员工要清楚与其相关流程文档的存放位置。

2.1.2业务流程

44.业务流程分类要涵盖所有的服务渠道,业务流程要至少包含基本业务流程与投诉建议类流程。

45.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制定业务流程。

如果客户没有要求,流程制定要以实现上游客户、下游客户以及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目标为目的。

46.与下游客户相关的关键流程要有明确的程序,程序能够帮助实现上游客户以及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要求与目标。

 

2.1.3管理流程

业务监控流程

47.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制定流程来监控业务的处理过程;业务监控流程至少要定义以下内容:

监控内容、抽样方式、监控频率与监控方式。

48.业务监控的目的是找出流程层面的问题与个人层面的问题,并加以更正。

49.要对从事监控的人员与被监控人员提供培训,让他们理解业务监控的方式与评分标准。

每月至少一次对评分一致性进行校验。

50.监控结果要告知被监控的人员,并且对未达到要求的人员进行辅导。

人力配备与排班流程

51.人力配备与排班流程要涵盖所有关键业务线。

52.要根据历史数据与业务发展等预测未来的业务量所可能到达的模式与数量,如果实际业务量与预测存在显著差距,要进行分析并防止在以后的预测中发生类似的问题。

53.要根据预测的数量制定排班计划,排班计划要考虑业务需求、员工感知与管理可控三大维度,排班方法要文档化。

54.对于缺勤人员要记录归档,并至少每季度分析一次。

55.每月要根据预测的数量来测算人力配备需求,测算周期的跨度至少不低于培训与招聘周期的总与。

绩效管理流程

56.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有完整的绩效管理流程来促进整体与员工个人绩效的提升,并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57.绩效管理流程至少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监控与辅导、绩效评估、绩效反馈及绩效改进。

58.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部门与员工要定期制定绩效计划,绩效计划的制定要与文化与战略、客户的要求相匹配。

知识管理流程

59.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有完整的知识管理流程来支撑日常的业务运作。

60.知识管理流程的内容必须覆盖所有影响知识管理活动的关键因素,至少要包括知识共享、知识产权保密以及具体文档的采编、整理、录入、审计。

61.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相关人员对知识内容的完整性、适用性的评审,评审结果要记录归档。

2.1.4流程实施、控制与优化

62.员工的日常工作内容与行为要与流程体系保持一致,并根据流程要求完成日常工作。

63.员工在上岗前要接受相关的流程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试。

64.对员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流程认知度的再审核。

65.在业务情况或客户需求发生变化时,业务负责人要提出流程更新请求,并由明确的部门与相关负责人讨论通过后,由指定的部门更新相关文档。

66.日常运营过程中要控制流程的正常运行并不断优化,更新流程以便更有效地完成日常工作,满足上游客户与下游客户的要求。

67.对更新的流程,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让相关人员了解与掌握。

 

2.2人员

2.2.1入职与离职

68.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制定一套完整的人员招聘、入职与离职管理的制度与流程,并文档化。

69.所有岗位要有职位说明,职位说明要明确定义每个岗位的最低技能要求与工作职责。

70.要根据业务需求制定招聘说明,招聘说明要至少包含职位说明中所要求的但无法通过岗前培训取得的能力、学历与专业知识要求以及岗位工作介绍。

71.在招聘过程中,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向应聘者介绍企业概况与岗位要求,同时了解应聘者自身技能、综合素质与发展方向是否与招聘需求相匹配。

72.对于应聘者的简历,在使用后要统一保存或销毁。

73.新员工在正式处理业务前要通过明确的方式证明其具备该岗位所要求的最低技能要求。

问:

验收方式?

是否需要历史的相关文档或数据,还是针对于新员工在岗前需要进行一定的测试?

与80条有什么不同?

目前呼叫中心的员工技能认证是针对在岗员工,针对新员工是否能适用?

74.管理人员要在新员工入职后的前两个月以及转正前与新员工进行一次正式的沟通,告知其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善与提高建议;同时安排合格的导师对新员工给予指导和关怀直到新员工能够独立完成业务。

问:

是否要求组长们提供此前的访谈记录?

是否有访谈模版即可?

75.对于被解职的员工,要告诉其被解职的原因;而对于主动要求离职的员工,要通过一定方式了解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以上原因都要记录归档。

问:

是否有明确的例如:

离职访谈表等即可,是否还同时查看历史离职登记记录?

 

76.员工在完成离职手续前,要确认相关资产已经归还给运营机构,员工的账号与所有系统访问权限要及时删除。

77.每年至少做一次员工的离职原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善计划,明确相应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与预期效果,并记录归档。

2.2.2培训与援助

78.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要具备一套明确的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与考试。

培训内容要涵盖所有职位,且明确定义培训内容、考核方式以及通过考试的成绩,并文档化。

79.明确定义有权提供培训的人员。

80.员工在处理业务之前,要通过相应职位的最低技能培训与考试。

每年至少考核一次员工是否达到最低技能要求。

81.如果一个职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要求发生变化,该职位上的所有员工要通过再培训与考试。

82.要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规划。

职业发展路径要与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文化与战略相匹配。

83.要推行员工保健制度,以防止员工职业病的发生。

84.要制定员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保健制度,以缓解员工压力与职业倦怠感。

2.2.3沟通与协调

85.要建立沟通管理机制来协调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日常管理活动,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建立良好的氛围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此前的沟通管理规定是否可以通过此条认证?

 

86.沟通管理要至少定义沟通活动、沟通频率、负责人、参与者与沟通活动记录要求。

87.要定义明确的沟通渠道来收集员工的意见与其它反馈,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制定计划加以解决、及时反馈并记录归档。

是否需要查看历史记录?

88.要定义明确的沟通渠道让员工了解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文化与战略以及发展动态,并对于员工关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沟通与反馈。

89.要定义明确的沟通渠道促进各部门、员工之间的了解与协作。

目前在员工的跨部门对接等基本上就是邮件沟通(例如售后,投诉,外呼等),都只属于简单的反馈,不涉及过多交流。

管理层有会议(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经营分析会等,但是没有文档说明,是否需要确立文档?

 

2.2.4考核与激励

90.要针对不同的岗位设定考核目标与考核方法,考核目标与方法要与呼叫中心运营机构的文化与战略、客户的目标相一致,并文档化。

此部分以员工绩效考核表来体现,是否可以通过?

91.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反馈给员工。

对于考核结果不达标的员工,要制定行动计划加以改善,并记录归档。

针对员工质控方面存有问题的,进行罚单培训;下岗培训都有相应的培训方向、课时计划?

是否可以通过此条认证?

92.要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以激励约束员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奖惩制度进行更新。

要结合员工需求与业务需求制定奖励措施,奖励制度要与呼叫中心运营机构文化与战略、客户满意目标以及绩效目标一致;对于绩效持续不达标或不符合工作要求的员工,要制定并实施惩罚措施。

下岗培训及淘汰制度是否即可?

93.要根据考核结果落实奖惩制度。

此条的认证方式是?

访谈员工还是如何确认落实情况?

 

2.2.5员工满意度调查

94.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

问题至少涵盖以下驱动因素:

工作环境、绩效体系、员工发展、对管理层的反馈意见。

95.要对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相应的行动加以改善,并记录归档。

96.要将员工满意度的结果与相应的行动方案告知员工。

 

2.3技术

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