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021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docx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docx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

《农业遗产的启示》第五集:

旱作之源(上)

【导读】:

一个偏僻的山村,一个惊人的发现,尘封8000年的历史;一段破败的石墙,一块块堆砌的石块,见证文明的冲突、融合。

只要下雨就能播种,他们种的是什么?

千百年不变的技艺,千百年不变的工具,怎样保证年年的收获?

《农业遗产的启示》一起走进敖汉旗的旱作农业。

【节目文稿】:

《农业遗产的启示》第五集:

旱作之源(上)

  【主持人】:

在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有一个叫敖汉的地方,那里虽然地处偏远,但却名声在外:

被考古界誉为“华夏第一村”、世界粟黍起源地、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地,2012年9月5日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有如此的殊荣呢?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

  【解说】:

夜里的一场雨让村子里的人们格外高兴。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

庄稼人说嘛,下雨好种地,这地方就是靠天吃饭。

  【解说】:

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春播都集中在四五月份,前后不过个把月的时间。

而兴隆沟这个地方,每年的播种季却又很多变数:

四月、五月、六月,甚至到了七月,都有可能还在播种,而决定这一切的就是下雨的时间。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

这地方有一场透雨种上,这就十成保八成收了。

  【解说】:

这里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农田没有灌溉条件,靠的就是自然降雨。

这场雨的到来,让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一年的播种季也就这样开始了。

  要播种,合手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采访】:

村民:

五姐,你还有绳吗?

  村民:

你先在这绑个绳,回过弯儿籽才能下来。

  村民:

这个非得下籽匀才行,你说这庄稼人可笑吧,天天可乐呵啦!

  【解说】:

点种前,老乡们总是会在点种器的一头绑上茅草,他们还形象地把这叫“胡子”,绑上胡子最大好处就是:

种子流下来会顺着茅草的缝隙均匀地散开。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

这么一敲,就流下来了。

  【解说】:

茅草捆扎的点种器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这里的人们总能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找到灵感,并且总能够善加利用。

这次雨下的还算及时,老乡们决定先种上些谷子,和其他的旱作作物比,谷子很丰产。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

今年种了8亩地谷子,这地方以谷子、高粱、苞米这三样是主要作物。

  【解说】:

雨水很珍贵,为了保住它们,播种、施肥、覆土、镇压都要尽快完成,所以整个村子里不管是种谁家的地,大伙都会一起帮忙,老乡们把这叫“抢墒”。

  【采访】村民:

这叫婶儿,这是姨,我们家家都是这些活,我们山沟人就是和气,从来不打架。

  【解说】:

老乡们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很辛苦,但是他们却无法用现代耕作方式代替,这里看似平整的土地,其实都是有着一定坡度的山地,并不太适合机械操作。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机械发达的今天,这里仍然沿用着传统的驴拉犁的原因。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东:

从老祖宗,就是这么干的,祖一辈父一辈种地,老祖宗的方法,用木头犁翻地,年年这么种。

  【解说】:

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的传统耕作模式得以保留,而恰恰是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使得埋藏在这片土地下面的历史没有被破坏掉。

在这片耕作的土地里,时不时会有人捡到一些打磨精细的石头和陶器,这些东西也总是让老乡们对这片土地产生疑问和好奇。

  【采访】村民:

你看这啥?

还真是,这玩意整出个古物来。

这就跟玉似的,这玩意几百年几千年啦。

  【解说】:

老乡们不知道这些物件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更不知道这其中埋藏着怎样的历史。

  (2002年兴隆洼遗址发掘地)

 【解说】:

直到2002年,田里自然形成的一块块灰黑色土层,引来了考古学家的关注,这时大伙才明白,他们今天的生产方式竟然和几千年前的先祖们息息相关。

 【采访】村民:

这灰圈人家考古的管它叫灰坑,这灰坑都是我们挖的,我们跟着干好几年呢,考古的说过去的人就在这住居住,在屋里烧火做饭就把这烧黑了,那就像咱们现在住的房址。

  【解说】:

遗址的发掘工作整整进行了2年多的时间。

  【采访】敖汉旗博物馆王老师:

这屋就是我们的标本库,这些瓦片、石器、石耜、还有石铲,这都是古代人给我们留下的比较珍贵文物。

最早的8000多年,最晚的也4500年了,这样一袋标本代表一个遗址点。

  【解说】:

遗址出土的各种生活、生产工具让人们对先民的生活浮想联翩。

  【采访】敖汉旗博物馆王老师:

从这个磨盘的形状看,它磨得这么凹,说明用的时间非常长了,这个磨棒应该还很长,它用这个来回搓,就是脱壳,把谷子用这个一搓把壳脱掉,这就是咱们现在所说的碾子。

  【解说】:

看似略显粗糙的石器,向人们展示了先祖的智慧,令人揣摩不透的是,在敖汉这个只有8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3千多处,跨越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有先民选择在这里生活,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偏爱这个地方呢。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

敖汉这个地方,它的一个基本特点,在这么小的一个地理单元里头,有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两大山系在这汇合。

有水,希拉沐伦河,老哈河两条大河,有草原,科斯科森旗(音)的草原,那是咱们中国最漂亮的一片草原,有黄土高原,敖汉的南部完全是一片黄土,//黄土堆积的地形,有河谷地带,还有沙地,别忘了最重要的还有沙地,在这么小的一个地理单元里头,它汇集了这么多的不同的生产环境,所以这种特点就使得它在我们古代文化形成与发展上的发挥了一种很特殊的作用。

  【解说】:

敖汉这种在一个地方同时拥有山脉、河流、草原、河谷、沙地等多种环境的地形,在其他地方是很难找到的,而这种环境的多样性给了先祖们充分的生存空间。

无论是怎样的气候条件下,他们总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生存的小环境。

这也充分地证明了敖汉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自古就是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

  就在人们感叹先祖们的生存智慧的时候,奇迹再次出现,在遗址的灰土里,考古学家竟然找到了8000年前的粟黍。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

识别栽培与野生的,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尤其是对小米最为好用的就是形态和尺寸的变化,就是所有我们现在的小米,谷子也好黍子也好,它成熟以后的籽粒是圆的,我们叫很饱满,它的野生祖本是细长的扁的。

  【解说】:

遗址中的粟黍,除了已经炭化变黑外,无论是形状还是大小,都和我们今天种植的谷子黍子非常接近:

籽粒圆且饱满,这便清晰地告诉我们,这些炭化米是8000年前先祖们种植的粟黍,而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粟黍。

这不仅确定了敖汉作为旱作农业起源地的位置,也让敖汉这个地方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华夏第一村。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

在史前时期早期的农业耕作技术与农产品在欧亚大陆之间相互的传播和相互的交流,其中从我们东边传到西边了,主要就是有一种谷物,而恰恰在兴隆沟遗址发现的小米主要就是黍子和糜子,而我们现在发现的最靠东的,早期的恰恰是兴隆沟,而兴隆沟又恰恰是在欧亚草原的或者是说我们在蒙古草原的,欧亚草原的最东端的边界线上,有一个加拿大的学者,是我们研究农业起源一个比较权威的,他去到那看了以后,他就发了一个感慨,在中国寻找农业起源的中心地带,如果赤峰地区不是,我再想象不到其他地方还能是。

也就是说按照理论来说,这应该是最佳的农业起源的点。

  【解说】:

粟黍的出现,让农耕文明有了迅速发展起来的空间,特别是到了5000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农耕已经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采访】敖汉旗博物馆馆长田彦:

红山文化时期出土的各种农耕工具最多,说明当时是大规模农业生产时期,农耕占主导地位了。

  【解说】:

有趣的是,无论农耕如何迅速发展,在敖汉这个地方,人们一直过着一边耕田、一边放牧的生活,在敖汉中部的山上,总能看见一条隐约可见的石脊,多年来人们早就习惯了它的存在,却不知它其实是燕赵时期先祖们修建的一段长城。

而这段遗址的存在清晰地告诉我们,早在燕赵时期,这里的人们就一直过着农耕放牧的生活。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

长城就是在我们地理的尤其生态环境上有一条线,我们叫农牧交错带,因为修长城就是农耕部落为了防范游牧部落的侵袭。

  这实际就很清楚的告诉你为什么长城要修在这。

也就是说长城以南适于农耕,长城以北不适于农耕,因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地方就已经很明确的划分成两大块。

  【解说】:

后来,随着小气候的不断变更,长城作为农耕牧业的分界线已经渐渐模糊,农耕和放牧逐渐融为一体,人们过起了一边放牧一边耕田的生活,直到今天也从未改变过。

  【采访】村民:

这地方半耕半牧。

  【解说】:

传统的生存方式就像活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一直这么延续着。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

1、2、3、4、5……这一圈是一米多,井深十七八米,吃水不容易啊

  【解说】:

如今这里每年的降雨量只有300多毫米,但这并没有改变到人们农耕放牧的生活。

在敖汉在片土地上,仍然是随处可见放牧的人们和一片片耕作的土地,而老祖宗留下来的黍子谷子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村民:

谷子黍子只要地湿乎就行,谷子要是上不来其它都不行,谷子最耐旱了。

  【解说】:

先祖留下的宝贵品种,越来越适合这里的环境,而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代耕种的人们,也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农艺技巧,使得每年仅有的几场雨总能充分地被利用。

  【采访】敖汉旗农业局李老师:

落雨早就种生育期比较长的作物,落雨晚就种杂粮。

  【解说】:

五月之前下雨,可以种谷子、高粱这些生育期稍长的作物,如果到了六月份下雨,可以种黍子,就算是到了七月份,一年已经过去大半儿才下雨,也没有问题,在敖汉这个地方,有一种叫荞麦的作物,只需要两个多月的生长时间,就可以有不错的收获了。

当地人把它叫做备荒粮、站脚粮。

  【采访】村民:

这荞麦生育期就七八十天,抗旱,以后种不了别的地了,太晚了,没啥种的就种荞麦。

  【解说】:

荞麦并不高产,但是它却有着别的作物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不仅生育期短,它的果实成熟速度也是快的惊人,只需十几天的时间,它就能完成从开花到成熟的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荞麦这种生育期极短的粮食作物,使得当地人无论怎样的年景都不至于颗粒无收。

  【采访】村民:

我们这个地方再不好的年景也不会挨饿的。

  【解说】:

因为有了谷子、黍子、荞麦等不同生长周期的作物,看似无法掌控的自然条件,总能被这里的人们恰到好处的利用起来。

  【采访】:

研究员:

比如说你要跟当地老乡聊天,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乡,他能够很清晰地告诉你,什么样的季节,大概什么时候我要种什么,这就叫当地的农业生产传统,这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一种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一种经验。

它是和自然规律精密地结合在一起。

精密地结合起来,就完全和当地这种特有的生态环境完全地融合在一起。

  【解说】:

除了种下一家人维持生计的粮食外,老乡们也会依照自家需要种上些其他作物。

  【采访】村民:

家里需要什么就种点什么。

  【解说】:

谷子、黍子、高粱、荞麦、葵花、花生、豆类等等,这里的人们总能在恰当的时节种上这些作物,而这看似随意的种植,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在不经意间成就了一种轮种间作的科技。

  【采访】村民:

插花种植对防病防虫是有好处的。

  【解说】:

各种杂粮错落无序的种植,恰恰成就了生物的多样性,而物种间相互依存彼此制约,不仅抑制了病虫害的爆发,还能使土壤环境达到自然平衡,因此不需要太多的人为干预,依靠自然生态的调控,这里的作物就可以从土壤中获取它们所需要的营养。

  【主持人】:

在近万年的时间跨度里,敖汉这个地方见证了粟黍从野生到驯化发展的过程。

今天我们看起来传统的种植方式,里面仍蕴含着先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

明天我们将继续带您去了解敖汉的旱作农业,去了解这其中更多的奥秘。

 

 

  【节目文稿】:

《农业遗产的启示》第五集:

旱作之源(下)

  【主持人】:

昨天我们带着大伙感受了敖汉那片独特的土地:

从8000年前的旱作农业起源到今天人们一直坚守的耕作模式,这些看似自然的选择,无一不蕴含着先民们代代相传的创造和智慧。

今天我们继续探寻敖汉的旱作农业,对于现代农业,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到底会有什么启示?

  【解说】:

秋天是这里最美的季节,可对于孩子们来说,田里的沉甸甸的收获和屹立在那里上千年辽塔,都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

  【采访】小孩:

你干啥呢?

这是出口啊?

  【解说】:

孩子们还无法体会,屹立在田里古塔蕴含的那段值得他们骄傲的农耕历史。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

关于辽塔的说法。

  【解说】:

辽塔记录着农耕文明曾经的辉煌,而田里这饱满的粮食,则是先祖代代相传的智慧延续。

  【采访】村民:

这高粱多好,看着就高兴。

  【解说】:

一进入农历八月份,田里的粮食便开始陆续成熟。

  为了不错过最佳的收割时机,人们还是延续着互相帮助的老传统。

  人多力量大,收割靠的就是大伙心齐。

  【采访】村民:

累吗?

庄稼人有收成就不累就高兴。

  【解说】:

一大早,腾家的老两口就出发了,山上种的一片黍子,长的很好,老两口决定从这片地里挑选来年种地用的种子。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

找好穗做来年的种子,庄稼人就是这样,今年留种明年种。

  【解说】:

现代农业在追求高产的前提下,很多品种在不断的更新,但是这里却一直用着历经几千年的传统品种,而这些传统的老品种也不会因为连年种植而退化。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

这个不光是敖汉的问题,很多这种原来的农业传统的地方都有这个特点,就是他自留种。

  【解说】:

自留种之所以不会退化,是因为老乡们有一套自己的留种方法:

每到收获的季节,他们都会优中选优,从长势最好的田块中把籽粒最饱满、穗子最大的植株挑出来,这样年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方法,依靠大自然的考验和人工的严苛挑选,留下来的自然是抗逆性好、又最适合当地环境的种子。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

我问过当地的老乡,他们不买新品种,买了也种不了。

  【解说】:

和很多新培育的杂交种相比,传统的老品种产量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它们却和当地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是最合拍的,特别是像敖汉这种丘陵、河谷、沙地等多种地形共存的复杂环境,有些新的品种并不一定能消受的了。

传统的老品种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选育,它所携带的基因也是经历几千年的考验和锤炼才保留下来的,自然和当地的环境、和种植模式更能融为一体。

也有人不止一次地拿来新品种试种,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同样是农业文化遗产的菲律宾伊富高梯田就曾发生过因为更换品种种植失败的事件。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

比如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是我亲身所经历的,2001年的时候,我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委派到菲律宾去视察他们的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伊富高梯田,出现问题了,他们有自己的传统的稻谷品种,这种稻谷品种看起来缺点不少,第一个生产期很长,第二个产量很低,正好联合国稻米研究中心又在菲律宾,所以近水楼台,就是专门为他们培育出一种适合在这个高山区域生长的杂交稻品种,产量也很高。

去了第二年欠收,欠收的原因所有的人都没想到,什么原因呢?

到水稻快熟的时候,有很大一部分被鸟给叼走了。

  【解说】:

之所以种传统品种鸟不吃,是因为那里传统品种的稻粒上都有长长的芒,鸟不敢吃,而杂交稻都是没有芒的,自然也就成了鸟的美餐了,而这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一旦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有时候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更重要的是有些看似并不完美的老品种真的被彻底放弃掉,珍贵的遗传资源也会随之消逝的,这是任何技术都无法再生的。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

从农作物的品种来说,它也为我们保留了一些,我们自己传统的农作物品种,这对我们今后发展旱作农业也有一定的帮助,因为随着现在的高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农业种植方式越来越机械化,种植的农产品品种越来越单一化,虽然它高产,但是越来越单一化,而这种发展趋势势必使得我们的农业最后形成一种很单一的一种模式,而这种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实际是一种很危险的生产模式,就是它经受不住外界的各种的灾害的打击。

  【解说】:

在敖汉这个地方,种了几千年的老品种同样是宝贵的遗传资源,这些资源是我们农业耕作历程中最可骄傲也是最应该珍惜的,更是和我们近8000多年的旱作农业密不可分的财富。

  收割到了尾声,在运粮的队伍中,除了家家必备的毛驴车,偶尔也会有现代的工具参与进来,但是在老乡们打粮的场院里,几乎看不到什么现代工具。

  打谷穗是接下来的几天都要干的活。

  这活干起来并不轻松,不过老乡们却认真到生怕有一个谷穗落下。

辛苦种出的粮食他们不愿意有一点儿浪费。

  【采访】村民:

扔了可惜啦,好不容易种出来的。

  【解说】:

在这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能物尽其用,就算是打完的秸秆,老乡们也早就给它们安排好了去处。

  【采访】村民:

铡草喂驴,最低还能烧火呢

  【解说】:

从耕作到收获,这里的人们一直遵循着取于自然还于自然的原则,就在这祖辈流传下来的利用过程中,生态也就保护下来了。

  敖汉的秋天阳光格外炙热,而这恰恰是晾晒谷穗最好的时光,干燥的空气和充足的光照,可以很快将谷穗中多余的水分带走。

  【采访】:

  记者:

这能打多少粮食啊?

  村民:

一亩地六七百斤。

  【解说】:

三春不如一秋忙,到了这个时候一家大小都会忙起来,九十多岁的老奶奶每次到了收获的季节,也总会跟着孩子们到场院里看看,虽然干不动了,就这么坐在旁边,她心里才舒坦。

  【采访】村民:

连割地刨地瓜都下地了,各种活,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家里就靠锁看家。

  【解说】:

山谷徐徐吹来的风,带走炎热,有了一丝秋的清凉。

风的到来,也给场院里的人们带来了新一轮的忙碌,虽说现代生活气息也在慢慢地渗入到这个稍显偏僻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依旧坚持着最传统的打粮方法。

  风可以带走谷物中的杂质,要把粮食和细碎的秸秆谷皮彻底分离开,扬场的过程要重复很多遍。

  【采访】村民:

吃粮食,得多些遍到手,可不易了,多少遍到嘴,一个汗珠子掉地上七八瓣子。

  【解说】:

对于老乡们来说,这段时间最忙最累也最高兴,辛苦了大半年,这会儿感受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

  【采访】村民:

嗑着瓜子,喝着茶水!

  【解说】:

谷子、黍子、荞麦、绿豆等等,这些小杂粮家家都种了七八种,要把它们统统收完,起码也要忙上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采访】:

  村民:

把苞米整到家就算没活了。

  村民:

买馒头,没时间做饭。

  【解说】:

颇具特色的流动小货车给忙碌的人们带来很多方便。

  忙过秋收,人们就迫不及待地要吃今年新打的粮食,这不仅仅是因为山里的环境好没污染,种出的粮食自然健康,更重要的是,这种延续千年的生产方式早就和他们的饮食分不开了。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

它实际给我们的一个提示,它的意义在哪?

就是我们人类与自然是和谐的共存的,所以当我们发展某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耕生产方式的时候,是适应和协调与自然的关系,而这种适应和协调是经过数千年的长时期的磨合,形成了这么一套它自己本身与当地生态环境完全吻合的农耕生产系统,这种农耕生产系统不仅仅表现的是农作物,还表现的是这种耕作方式,表现的是这种收获方式,表现了它特有的食物加工方式,表现了它后来食物的制作,表现了从食物所延伸出的当地的文化的特点。

  【解说】:

多年的种植习惯也成就了这里独具特色的饮食。

虽说现代经济的发展让餐桌不乏各种美食,但是,这里的人们最爱吃的还是从先辈那代代相传的传统食物,特别是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更少不了谷子黍子做到面食。

  【采访】敖汉旗农业局李老师:

吃粘豆包年糕,这是当地人过年的习惯,就像端午节吃粽子8月节吃月饼一样,有的人爱吃,平时也做。

  【解说】:

做年糕豆包这类面食的原材料是黍子,做法也很特别,新鲜的黍米要在水里浸泡淘洗很多遍。

  趁着黍米还有点湿度的时候就压成面粉,据说这样做出来的年糕才会软糯好吃。

  当地人不喜欢用机器碾米,她们还是用最传统的加工方式,他们觉得这样撵出的面粉才更更原汁原味。

  一层提前煮熟的红豆铺锅,上面再码上一层攥成小团的面粉,这样做不仅能防止面粉漏到篦子的缝隙里,蒸气也更容易从面团缝隙透上来。

  接下来就可以一层层直接撒面粉了,喜欢吃红豆的,还可以在撒完面粉后,再在表面上撒一层红豆。

这样整个撒年糕的过程就完成了,十几分钟后,一锅香喷喷的年糕就新鲜出炉了。

  【采访】村民:

真粘粘糕嘛不粘,天哪小心点真热乎真热乎

  【解说】:

一场雪的到了,让这里变得安静了许多,人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轻松的冬闲时光,而这个季节最热闹的地方要属集市了,镇上的集市每隔三五天就开一次,日常生活需要的东西在这里几乎都能买到。

而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也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快乐的生活状态。

  【采访】村民:

这还活着呢吗,活着呢,你看真活着呢,这就是天冷冻蔫吧啦,这也是活鱼啊,原先是活的。

哈哈!

  【解说】:

敖汉的冷可是出了名的,所以更多的时间,大伙都是坐住家里陪着老人聊聊天,聊天的内容也总离不开山里的那片地和家里收获的粮。

  【采访】村民:

一般都是吃小米、荞麦面,不爱吃大米,吃不习惯。

  【解说】:

8000年前,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一遍放牧一边耕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今天,一些年轻人开始走出小村庄,现代气息也在悄然融入进来,当传统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时,仍然有这么一些人过着朴实又传统的生活,守护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

赤峰旱作农业文化遗产,就是说它是一种文化传承,可能在某些方面已经与现今社会有些不完全的合拍,但是它作为一种文化传承需要我们来维护、保护,因为它对我们现今社会的发展有很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主持人】:

作为旱作农业的代表,敖汉旗已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这里的旱作农业系统中,延续几千年的农作物品种和传统的耕作模式,在水资源短缺的今天,带给现代人更多的是可借鉴的样本和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