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758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书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书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书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书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书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书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ocx

《课题申报书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书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申报书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ocx

课题申报书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课题名称:

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

慕课,资源,校本化

申报级别: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

信息技术

研究类型:

信息技术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142721891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慕课(MOOC)是英文A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首字母缩写,含义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也散布于互联网上。

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MOOC有短暂的历史,其实际的主张和成型的结构却是相当新近的。

1962年,美国发明家和知识创新者DouglasEngelbart提出来一项研究计划,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增进智慧的协作工具来加以应用的可能性,提倡个人计算机的广泛传播,并将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大规模的、世界性的信息分享的效应。

在教育变革家们极力推进下,将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整合进我们的学校系统之中,从而创造出“去中心的学习网络”。

MOOC这个术语是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Cormier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BryanAlexander联合提出来的,用这种课程结构,成功的在全球各国大学主办了他们自己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最重要的突破发生于2011年秋,那个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160000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 SebastianThrun与 PeterNorvig联合开出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后来,又有许多重要的创新项目,有超过十几个世界著名大学参与其中。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陆续加入在线课程平台edX,国内的MOOC也开始迅速发展。

2013年8月全国20所顶尖高中宣告组团成立C20慕课联盟(高中),之后,又有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的20所初中、小学加盟,华东师大慕课中心也正式亮相。

C20慕课联盟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的集结工作已初步完成。

联盟希望通过几年努力,推出涉及中小学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英语等主要学科的系统完整的微视频。

联盟组织者认为,慕课并不只是优质课程资源的网络共享,而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助推传统课堂教学的转型。

校本化:

即由学校教师或学生通过研究开发的MOOC资源及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网络中MOOC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教学特色、本校学生的MOOC资源。

通过上述方法研究、开发的MOOC资源,基于学校、教师、学生需求、来自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因而更加适合本校的教师和学生。

研究综述小结:

从国内外研究综述可以看出,MOOC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学模式闯入人们的视野,给互联网产业及在线学习、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影响。

国外在实践中已有很好的尝试,国内一些机构和学校也已参与其中的平台建设,但没有就资源的校本化进行研究;过多强调资源的数量、获取途径,关注特色并不多;致力于打造真正受学生欢迎的优质课程资源,鼓励、调动全国的教师参与研究使用,处于平台的建设期。

但对各校特色的校本化慕课资源的开发还没有广泛开展,还没有就校本化慕课资源的开发方法、策略及应用进行系统研究,也未见相关的文献报到。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促进资源的有效共享。

慕课的资源丰富,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校,创建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从促进教师更加关注网络资源的发展,促进校际之间的资源交流与应用。

2.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微课慕课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的使用推进了翻转课堂的实施,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慕课资源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的顺利推进。

3.构建校本化、个性化教学资源库,探索教学资源校本化的规律。

探索慕课资源校本化开发的规律、方法及途径,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化资源库,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可用的资源,促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4.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促进教师关注慕课资源的搜集、制作及学习,利用校本化的慕课资源粒度小、指向性、目标性强特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通过研究,探索慕课资源校本化的方法及途径,通过网络中慕课资源的校本化,开发出一批符合学校特色的慕课资源,建立学校的慕课资源库,摸索出符合教学规律的慕课资源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主要研究内容:

1.有关慕课资源及校本化的文献研究,明确当前慕课研究状况,完成相关研究的文献报告。

2.慕课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内容、方法与途径研究。

3.校本化慕课资源网站建设的研究。

4.慕课资源应用与推广的研究。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慕课资源校本化是学校特色化、教师差异、学生个性化、校本课程特点、新课改实施等因素带来的必然需求。

2.慕课资源质量不高,不具有个性,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

通过对目前网络中的慕课资源的调查分析表明,当前的课堂改革中对慕课资源需求很大,虽然慕课资源数量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但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必需自己设计或对已有的非校本化网络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即校本化的过程。

3.慕课资源校本化在国内尚属首创。

虽然教师在平日里的教学中,也对慕课资源进行了改编,但缺乏系统研究,本课题研究慕课资源校本化开发的规律、方法及途径,结合学校特点,有计划开发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校本化资源,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慕课资源网站,在国内尚属首创,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以校本理论为指导,首先进行理论调研,完成有关慕课资源的文献研究,组织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宣传发动,组织全校教师全员参与研究,通过资源搜索、资源改编,上传资源,通过以赛代研开发资源,通过特殊的慕课资源进行案例研究,总结反思,形成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文献索引法:

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撰写相关的文献综述。

2.行动研究法:

创造条件让研究小组人员与专家、教授交流,对当前慕课现状或困惑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开设讲座,举行成果展示、交流。

3.案例法: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

实施步骤

该课题研究拟按照三步走的形式开展为期二年多研究。

根据研究周期,将研究过程规划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

主要进行理论调研、文献研究及制定研究方案,根据研究课题需要,成立研究小组,精心选择研究小组成员,查阅相关文献,在全校范围内对课题研究内容、要求、目标进行广泛地宣传、发动和培训。

第二阶段(2014年6月——2015年7月)。

以我校为样本,研究网络中慕课资源的特点,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慕课资源,开展全校教师微课制作比赛,研究创建学校的网络慕课平台。

第三阶段(2015年6月——2016年6月)课题深入研究和总结反思阶段。

通过前期对慕课资源的理论调研、文献研究及实践研究,总结反思慕课资源开发的一般性规律,梳理慕课资源开发的成果,加强对前期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形成初步结论。

第四阶段(2016年7月——2016年10月)总结阶段。

通过对慕课资源校本化的开发与应用,总结慕课资源校本化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核心问题,总结、提炼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完成课题总结报告,按时提出结题申请,完成课题研究,提出实践推广的建议。

 

 

课题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前期准备工作成熟,已有“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模块化教学研究”、“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等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作前期研究准备,奠定了基础;围绕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民族根文化和特色高中构建之研究》、《摭谈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困惑与反思》、《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民族根文化特色课程的实践探索》、《校本课程热的透视与反思》、《自主探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另外,学校还有开设《古典诗词艺术欣赏》等近百门校本化课程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

主要参考文献

【1】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03.

【2】吴淑苹,MOOC课程模式下云学习环境研究【J】.软件导刊,2013-03.

【3】李青,王涛,MOOC:

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03.

【4】探索MOOC教学方法在mLearning中的运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2-03.

【5】伍民友,过敏意,论MOOC及未来教育趋势【J】.计算机教育,2013-10

【6】李晓明,MOOC——北京大学的实践与认识【R】,2013-10

【7】贺斌,慕课:

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

理论(A版)》2014-1,3-7页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主持人为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曾经主持过全国教育规划课题“民族根文化与特色高中构建之研究”,主持了中央电教馆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无论在研究学校特色还是网络技术均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与经验,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课题组核心成员精心挑选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部门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参与研究,主要是主持人所在单位的中层职能部门及学科骨干教师组成,既有精通技术的专业人员,也有课程教学的理论专家,包括省级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教师等全市教学和教学管理最优秀的人员,其学术和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完全能胜任研究工作的开展。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课题研究的依托学校是四星级高中,全国教育先进集体,有78个教学班,近300位高中一线教师,为课题研究的广泛性提供支撑,学校机构中,有信息中心负责技术支持,学校有着便捷的网络支撑,校园内具有强大的局域网络,提供免费的电子数据支持,可自由查阅《中国知网》等众多电子期刊,有专门的教授工作室及老师书吧,订阅了上百种专业期刊。

课题经过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学校领导本着课题研究促进学校发展的理念,对课题研究十分支持,非常重视,并配拨一定数量研究经费保证课题研究,市电教馆承诺将拨付专项资金资助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将紧密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为我们的研究过程和成果推广提供了支持。

在课题申报前期,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有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已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

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