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世界乳业现状国际乳品联合会IDF.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526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7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DF世界乳业现状国际乳品联合会IDF.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IDF世界乳业现状国际乳品联合会IDF.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IDF世界乳业现状国际乳品联合会IDF.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IDF世界乳业现状国际乳品联合会IDF.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IDF世界乳业现状国际乳品联合会IDF.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DF世界乳业现状国际乳品联合会IDF.docx

《IDF世界乳业现状国际乳品联合会IDF.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DF世界乳业现状国际乳品联合会IDF.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DF世界乳业现状国际乳品联合会IDF.docx

IDF世界乳业现状国际乳品联合会IDF

IDF2010世界乳业现状

概述

对许多乳牧场主和乳品公司来说,2009年是个不同寻常的一年。

2008年末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国际乳制品需求下滑并在2009年初对乳制品价格有了戏剧性的影响。

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乳制品人均消费首次出现下滑,金融危机对乳业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影响:

产量、贸易、消费和价格。

整体趋势是停滞不前但地区间存在着差异。

中国在下半年对脱脂乳粉的需求成为国际市场乳日用品价格上涨和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亚洲正在成为推动全球乳业前进的引擎。

2009年由于经济整体衰退,产品价格大幅下挫,许多公司年度收入遭遇了下滑,当然这种状况并不是发生在每家公司和每个国家。

中国是个例外,许多中国公司都有着惊人的增长并且中国的乳品加工业开始向海外投资。

2009年全球乳产量增长放缓,较低的牛乳价格和较高的投入成本使得全球许多牧场主信心受挫,同时水牛乳产量仍然有着比牛乳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2010年上半年价格开始复苏,这将在该年度余下的时间里刺激乳产量的增长。

去年,除全脂乳粉外,全球所有乳制品的产出都有所增长,这是自2000—2008年全脂乳粉稳定增长以来的异常现象,下滑的原因是全球许多地区乳产量减少所造成的,这其中也包括中国。

2009年世界黄油产量继续保持增长,这归功于印度。

全球干酪产量增长缓慢,脱脂乳粉连续第二年强劲增长,而其产量已经在十年之初就已经保持稳定了。

国际乳品贸易在2009年上半年增长极其缓慢,但到了下半年受中国进口影响则有了明显复苏。

由于三聚氰胺事件,中国对国外产品有着刚性需求。

在整个2009年大部分时间国际市场都处在低价格水平上。

国际贸易仍不足全球产量的7%,但其正在增长,2009年中国购买了大部分产品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驱动力就是全脂乳粉贸易。

2010年后的未来十年乳产量预计会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亚洲产量将占其绝大部分。

结论:

2009年展现了一幅错综的图画:

上半年停滞不前而下半年强劲复苏。

2010年看起来会比较平衡:

需求稳定而产量适度增长。

1.乳产量

1.1综述

2009年全球乳产量增长放缓,与去年相比仅增长了0.8%,达到7.03亿吨。

该增长率低于去年的2%,更低于2000—2007年间的2.3%年均增长率。

2009年乳产量的增长还低于当年的全球人口增长率(1.4%)。

这一挫折甚至是发生在全球主要乳产区气候正常的情况之下。

牛乳生产的低回报以及投入成本增加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牧场主的信心,此外,去年全球乳业还失去了一个推动其增长的引擎,中国受到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

2008年的后几个月,国内消费者的不信任阻碍了产量的增长。

1.2牛乳

牛乳产量仍然占据着全球乳产量的84%,其2009年的增长率预计为0.6%,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低值。

全球许多地区的乳产量出现下滑:

欧盟、美国、乌克兰、澳大利亚、日本、南非甚至自2000年以来大幅增长的中国也由于三聚氰胺事件而停顿。

在美国,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一项重要的淘汰计划使得奶牛数减少了25万头(-2.7%),这使得乳产量略有下滑(-0.3%),但还是在2005年至2008年间增长了600万吨。

在欧盟,法国(-3.8%)、爱尔兰(-2.9%)及东欧多国乳产量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丹麦(+3.3%)、比利时(+3.3%)、荷兰(+1.4%)和德国(+1.2%)则与欧洲的整体趋势相反。

除欧洲之外,2009年一些国家提高了其牛乳产量。

新西兰经过2008年最初的几个月受干旱影响产量略有下滑后,2009年乳产量增长了8.7%。

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牛乳产量信息,印度的总乳产量主要是水牛乳和牛乳,截止到2010年3月的上个乳业年度增长了3.3%。

由于印度在2009年遭受了严重的干旱,这一持续性的增长是始料不及的。

这种持续性的增长还包括巴基斯坦(3.8%),白俄罗斯(5.7%),土耳其(2.9%)以及伊朗(3.6%)。

1.3水牛乳

2009年水牛乳产量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牛乳产量,预计全球的水牛乳产量为9000万吨,同1990年占世界总产量8%相比,现在达到了13%。

水牛乳仅在少数国家有生产,超过90%的产量来自于印度和巴基斯坦,除了南亚,埃及、中国、伊朗和意大利也有少量产出。

1.4绵羊、山羊及其他动物乳

山羊乳占总乳产量的2.2%左右,绵羊乳占1.3%,骆驼乳为0.2%。

根据FAO2009年统计数据,山羊乳主产区在亚洲(占全球产量59%),非洲(占全球产量21%)以及欧洲(16%),而绵羊乳主产区为亚洲(46%)和欧洲(34%),骆驼乳主产区在非洲(89%)。

山羊乳产量近年来一直在增长,但这种增长到了2009年嘎然而止。

去年山羊乳产量下滑了0.5%,随后很多欧洲国家陷入了低迷:

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挪威、克罗地亚以及俄罗斯。

这一状况也有例外,在荷兰和法国山羊乳产量有了戏剧性的增长,分别为7.3%和6.5%。

在过去的两年里,绵羊乳产量一直在下滑,2009年这种下滑主要体现在欧洲。

1.52010年趋势

2010年最初的几个月乳产量的发展呈现了较大的地理性差异。

在欧盟、澳大利亚和日本乳产量略有下滑,阿根廷和乌克兰则下滑严重。

另一方面,加拿大和美国则有了小幅增长,同时巴西和智利的乳产量持续增长。

欧盟、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产量下滑是由于启动缓慢,但自4月份以来的产量增长则归功于良好的气候条件。

因此预计2010年上述地区的乳产量将实现增长。

同样的2010年春季全球乳价回暖的趋势也刺激了很多地区乳产量的增长。

因此全年走势的预期要比2010年早期几个月的预期更加积极乐观。

即使没有准确的数据,印度当地的机构还是认为2010/11乳业年度的牛乳产量会大幅上涨,这是因为2010年夏季初期与前年相比有了充足的季风降水。

相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乌拉圭,2010年6月中旬的降雨和良好的气候条件提高了牧场产量,预计2010年最初的几个月乳产量将超过去年2—3个百分点。

中国今年的乳产量也将增长,事实上,从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来看,其国内乳业加工活动在持续增长。

在2010年初期的几个月,液体乳产出增长9%,达到1010万吨,而固体乳制品(主要是乳粉)产量增长了5%达到170万吨。

另一方面由于夏季发生的严重洪灾,巴基斯坦的乳产量会有所下滑,此外俄罗斯在7月和8月遭遇了火灾和严重的干旱,这可能会在2010年最初的几个月使得乳产量增长的脚步放缓。

2.牛乳加工

2.1牛乳输送

根据IDF各国家委员会及其他团体收集的数据,2009年全球牛乳输送量增长0.3%,此增长率较2008年的2%以及2000—2007年间的平均2.1%的增长率都要低很多。

与乳产量相似,去年全球许多地区输送到乳品厂的量也有所下滑:

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南非、韩国、挪威和乌克兰。

还有一些国家比如中国,虽然乳产量下滑(-1%),而输送量却略有增长(0.5%)。

中国在过去的一些年牛乳加工量份额有规律的增长,2009年达到了产量的71%,2000年是60%。

俄罗斯也是如此,去年牛乳输送量增长2.8%,超过了乳产量(0.7%)的增长。

同样也是在过去的十年间输送量显著增长,从2000年的39%增长至2009年的50%。

2.2乳制品生产概述

去年除全脂乳粉外,所有乳制品的产出均有所增长。

这一退步是继2000—2008年间全脂乳粉产量大幅上涨以来的一次惊人转变。

这种下滑的原因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许多地区乳产量的大幅减少所导致的。

虽然增长率不及2008年,2009年的全球黄油产量依然保持增长。

牛乳制干酪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增长,但过去的两年中产量出现低谷。

脱脂乳粉产量在2008和2009年出现了相对的增长,其在2000—2007年产量几乎保持稳定。

新鲜乳制品的完整详细的数据很难获得,全球发展趋势是建立在各国的统计数据上的。

根据本报告收集的数据,去年液体乳产出略有增加,而发酵乳制品增长则相当稳定。

2.2.1液体乳及新鲜乳制品

2009年以及过去的几年里,西方国家的液体乳产量已经相当稳定,另一方面,在世界其他地区,液体乳也表现出持续的增长。

去年的发酵乳制品和乳饮料产量与液体乳相比持续增长,增长较为明显的是美国(4.7%)和中国(22.5%)。

2.2.2黄油及其他乳脂肪

全球黄油及其他乳脂肪(无水奶油、酥油)产量预计为950万—1000万吨,根据统计数据,2008—2009年间产量增长了2.3%。

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印度酥油产量的增加。

世界许多地区的黄油和无水奶油产量有所下滑,特别是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

新西兰是个例外,其黄油产量增长了8.8%

2.2.3干酪

全球天然干酪产量预计在2000万吨,乳品厂加工牛乳制干酪占总产量的80%以上。

余下部分为牧场和家庭制作干酪以及用其他动物乳(绵羊、山羊和水牛)制成的干酪。

欧洲和北美洲占全球天然干酪产量的80%。

与2008年一样,2009年干酪产量有了适度的增长,欧洲的产量是造成干酪产量减速的主因。

由于国内需求增长终止使得占欧洲干酪产量90%的牛乳制干酪生产略有下滑。

另一方面,美国的干酪产量保持稳定,这归功于其较强的国内需求,同时也对2008年出口的大幅下滑有所补偿。

2.2.4乳粉

全脂乳粉的全球产量预计为400万吨左右,除了新西兰和阿根廷,2008—2009年间世界许多地区的全脂乳粉产量有所下滑。

在欧洲,其产量甚至已经是连续十年下滑。

去年由于国际市场上脱脂乳粉的生产和销售要比全脂乳粉的生产和出口更有利,使得全脂乳粉产量的减少有所放大。

国际市场的低回报使得巴西生产商将全脂乳粉的产量减少了10万吨,并将产品生产集中到了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液体乳、新鲜乳制品、干酪)上。

澳大利亚全脂乳粉的生产受制于干旱,也使得其乳产量和其他乳制品减产。

考虑到中国近来的发展,去年全脂乳粉产量令人吃惊的大幅下滑。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全脂乳粉(包括婴儿配方粉)产量去年减少了112—98万吨。

这相当于下滑了13%,而其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的2000—2007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也只是12%。

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消费者对本国的全脂乳粉产生了普遍的不信任,这也使得中国的产量巨幅下跌。

现在的趋势有所好转,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乳粉(主要是全脂乳粉和婴儿配方粉)产量在2010年的前六个月增长了10.6%。

全球脱脂乳粉产量预计为400万吨,除美国和澳大利亚,世界其他地区的产量均有所增长。

欧洲产量增长是由于乳业糟糕的经济环境使得欧洲委员会采取干涉措施并购买黄油和脱脂乳粉刺激的结果。

相当于年产量1/4的共计28.3万吨的脱脂乳粉在3月到10月份期间从市场撤出。

新西兰的产量也强势增长,这得益于其出口的大量增长,特别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2.2.5炼乳

炼乳生产的地域分类在过去的30年里发生了改变,在80年代,全球炼乳生产主要由欧盟、美国和前苏联主导,现在则更加分散并以远东(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中国)和南美(巴西、秘鲁、智利)等国为主。

FAO预计2009年全球产量为470万吨。

通过各IDF国家委员会及其他调查收集的数据,去年许多地区的炼乳产量有所减少:

欧盟(-3%),中国(-8%),智利(-20%),乌克兰(-10%),加拿大(-8%),秘鲁(-8%),俄罗斯(-4%),美国(-6%)。

2.2.6乳清产品及酪蛋白

2009年全球乳蛋白的过量供应使得许多国家的酪蛋白减产。

预计欧盟的产量为11.5万吨左右,比2008年减少了2万吨。

欧洲的生产商更愿意销售像脱脂乳粉这样的干涉产品。

液体乳清的产量主要受工业干酪产量的影响,其提供了80%以上的乳清,其次就是酪蛋白的生产。

因此主要的乳清生产商位于欧洲、北美和大洋洲这样的干酪主产区。

2009年美国生产了49万吨的乳清粉和浓缩乳清以及19万吨的浓缩乳清蛋白。

预计欧盟的乳清粉产量为160万吨。

3乳品工业

3.12009年整体衰退

2009年许多乳品公司经历了收入的减少,这主要是由于乳制品价格的大幅下滑。

这`是个整体情况但也有例外,特别是亚洲和美洲。

虽然在过去的5年增长不很强势,但亚洲主要乳业的增长保持稳定。

去年蒙牛收入增长了8%,伊利增长了14%。

在美洲,一些公司通过非常富有雄心的收购战略来推动其公司活力,墨西哥的LALA在美国收购了多家公司:

国家乳业控股公司(18家工厂年销售额18亿美元),PromisedLand以及一家牧场乳品厂。

LALA的收入(2008年为29亿美元)可能会达到50亿美元。

2009年主要乳业公司收入(十亿美元)

>20

10-20

6-10

4-6

3-4

雀巢27.3

达能16.0

Lactalis11.8

Friesland-

Campina11.4

DeanFood9.7

恒天然9.6

ArlaFoods8.7

DFA8.1

卡夫食品6.8

Saputo5.2

明治乳业5.1

帕玛拉特5.1

Morinaga4.8

Bongrain4.6

Lala4-5

蒙牛3.8

伊利3.6

Sodiaal3.5

Land-

O`Lake3.2

Bel3.1

Tine3.0

Schreiber3-4

来源:

CNIEL,PZ,公司报告,国际信息发布

加拿大Agropur公司也很活跃,其在美国获得了3个生产基地:

Schroeder牛奶公司,GreenMeadow以及一个牧场乳品厂。

该公司去年的收入增长了8%,达到27亿美元。

2009年,巴西BomGosto公司在巴西收购了部分乳业资产:

从帕玛拉特和雀巢购买了2个加工基地,随后收购了LaticiniosCredense公司。

BomGosto公司使其收入翻了一番达到8.2亿美元。

作为巴西第四大乳业公司其开始了海外扩张,2010年初,该公司宣布出资3000万美元在乌拉圭建立一家新的乳品厂。

3.22010年重组再次加速

如果去年在欧洲只是有一点点重组发生的话,到了2010年初事情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法国的Lactalis公司在西班牙收购了2家大型乳品企业:

Forlasa,Manchego干酪的主要生产商,年收入超过2亿美元,另一个为EbroPuleva分公司,西班牙液体乳主要生产商之一,年收入6亿美元。

法国达能与俄罗斯Unimilk公司达成协议,同意合并双方在独联体地区的乳品业务。

达能持有合并业务的57.5%股份,并期望其年销售额达到20亿美元。

其他两件重要的项目目前也在欧洲进行,法国大型乳业联合公司Sodiaal希望能够接收年收入达到20亿美元的欧洲市场主要乳品企业Entremont。

在德国,Nordmilch和Humana公司在2009年已经合并了其商业活动业务组建了新的机构Nordcontor,今年秋天可能会实行新的运作实现其生产业务的整体合并。

欧洲之外,重组在巴西也很活跃。

2010年2月,巴西5家乳品企业(ITAMBE,CENTROLEITE,CONFEPAR,CEMIL和MINASLEITE)宣布了合并计划。

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每天从4万奶农处输送700万升的牛乳,最大的乳业合作企业将在拉丁美洲成立。

中国的乳品业企业正在开始海外投资。

2010年7月,第三大乳品生产商光明乳业6000万美元购买了新西兰Synlait乳品公司51%的股权。

新西兰乳业正在经历缓慢但有规律的重组。

目前有5个项目正在进行。

到2011-2012年,新西兰乳业可能会有10家乳品公司,而其在2002年国际乳品市场上只有3家生产商。

4.消费

4.1全球消费

如果不考虑公共及私人库存的变化,全球消费与全球的乳产量是一致的。

这个消费量不仅仅包括人类的消费,还包括用于饲养目的的牛乳量以及诸如酪蛋白、酪蛋白盐这种技术应用产品的消耗。

无法获得可靠的数据来显示用于各种目的的牛乳消费比例,因此当谈及消费量时,是以总消费量为参考的。

2009年全球牛乳生产/消费(各种动物乳)达到了7.03亿吨,与2000年相比,总量增长了21%(1.22亿吨)。

依据联合国全球人口预测就可以算出人均消费量,全球68.3亿人口2009年的人均牛乳消费量为103Kg。

由于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2000—2009年间全球人均牛乳消费增长了不到8%(8.0Kg)。

这一平均值下面隐藏着巨大的区域差异,比如传统的乳业区域欧洲诸国与亚洲乳业国家之间。

2009年初期,人均消费量下滑了0.4%,这当然没有考虑库存的变化。

在知道2009年欧盟和美国已通过干涉将大量牛乳撤出市场的情况下,人均乳消费量的下滑幅度还是有点大了。

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在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就已经显现的经济危机,另一个原因就是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的中国乳业,其消费增长缓慢。

4.2地区消费

全球消费量可以从全球牛乳产量中扣除,计算各国的消费量是非常困难的,还要考虑牛乳贸易。

2009年全球乳品贸易折合成牛乳为5000万吨,同去年相比增长了近7%。

虽然全球人均消费量有所减少,但是源于国际贸易的量有所增加。

乳品国际贸易全球人均消费量同去年相比增长了5%,达到7.3Kg。

FAO的《食品展望》(2010年6月)提供了地区乳产量和乳品贸易很好的概述。

基于这些数据,通过进口和出口平衡产量就能够计算出地区的消费量。

亚洲(38%)是最重要的消费地区,其后是欧洲(30%)包括欧盟和非欧盟国家,以及北美(13%)。

当一个地区的自给率低于100%时,就需要进口以满足需求。

亚洲、非洲和中美洲(包括墨西哥)就是乳品净进口地区。

北美洲和非欧盟欧洲地区能够自足并有少量出口。

欧盟同上述比较的三个地区相比,其出口量相对较大。

大洋洲是全球唯一的消费量低于出口量的地区,该地区有大约60%的产量用于出口,其自给率接近250%。

2009年全球各地区消费量

消费量(百万吨)

消费所占比例(%)

占全球产量比例(%)

亚洲

268.3

38.4

36

欧洲

欧盟27国

非欧盟

206.8

145.8

6.1

29.6

20.8

8.7

30.8

22

8.8

北美

93

13.3

13.4

南美

58.3

8.3

8.5

非洲

42.6

6.1

5.2

中美

19.7

2.8

2.3

大洋洲

10.6

1.5

3.7

全球

699.5

100

100

将2009年的消费量与2006-2008年的平均地区消费量相比较可以得到地区消费发展的趋势。

亚洲的增长最为强势,该地区的消费量增长了将近6%。

印度和巴基斯坦对这一数据贡献最大,并且这些国家的消费增长完全是通过增加当地产量实现的。

美洲和非洲地区消费增长缓慢,欧洲的消费量无论是欧盟国家还是非欧盟国家都是停滞的。

4.3各类乳制品消费

各种乳制品的消费零售数据是很难获得的,消费数据主要是通过各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来对表面消费进行编辑。

这种计算方法的一个问题就是其生产统计常常是不完整的,过期的或不可靠的。

此外,在许多国家非工业生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部分乳业链的数据是无法获得的。

另一个问题是许多乳制品还面临着再加工并与其他食物混在一起,很难确定其来源。

这类产品可能是在国内市场或国外市场进行消费,很难确定其中的乳品含量。

最后的一个困难是乳品业私人库存的保密数据,由于私人库存量的变化不包括在消费计算之中,这将导致消费量数据偏低或偏高。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对国家间各种乳制品的消费比较是很难实现的,更多的消费数据可在本报告附录2的表24—26获得。

5.全球乳品贸易

5.1介绍

全球乳品贸易正遭受着各种波动,乳产量、乳品需求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而且常常是相互关联的。

此外,国内及国际政治环境的发展与市场机遇和公司战略相互影响,这就勾画了乳品贸易的国际背景。

5.2尽管经济危机,但贸易量有所扩大

2009年全球乳品贸易不包括欧盟内部贸易在内,折合成牛乳为4980万吨,比去年增长了将近7%。

很显然,虽然全球经济危机使得需求疲软对特定国家的出口造成了影响,年产量持续减少,但危机最终并没有对整体造成影响,至少在量上没有任何影响。

此外,虽然疲弱的需求似乎在2009年上半年对贸易量有所影响,特别是干酪和脱脂乳粉,但到了下半年,却可以用活力复苏来形容。

中国对全脂乳粉持续增加的进口需求成为驱动力,该国由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同时相对较低的价格使得对国外乳固体的需求飙升,这也是2009年全球市场的缩影。

5.3新西兰复苏推动后期贸易量上涨

经历了2008年糟糕的出口后,新西兰开始了强劲的复苏,成为了贸易量增长的基础。

其各种日用品出口都获得了2位数的增长幅度。

结果是新西兰重新获得了其作为全球主要乳品市场供应商的领导位置,并获得了全球乳品贸易额的27%。

此外,虽然只是适度的提高,但欧盟和澳大利亚也都扩大了其出口量。

至于欧盟,其脱脂乳粉的贸易较少,干酪是主要的增长部分。

澳大利亚经过连续几年的下滑之后有了适度的复苏,其黄油、无水奶油类产品和脱脂乳粉出口持续增长。

同时,美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大幅下跌,这是由于其乳供应减少以及在亚洲市场竞争力降低所导致的。

5.4贸易的发展超过了超量

自2000年以来,国际贸易量跌荡起伏,并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因此贸易量的增长已经超过了产量的增长,同时期产量的年均增长只有2%左右。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逻辑现象,因为总是用乳产量来反映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

国际贸易正可以弥补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空白。

2009年全部乳品国际贸易占全球乳产量的7%,是比较有限的。

这就说明了国家贸易所扮演角色的前景同时强调了国际上大部分的牛乳从未跨越任何的边界,这是因为乳业的焦点还是集中在当地,至多是集中在该地区。

预计这一状况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在FAO和OECD最新的年度展望中,声称在未来的十年里,由于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提高新鲜乳制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国际乳品贸易在全球乳产量所占的比例将下滑至6%。

5.5各类乳制品贸易发展

虽然2009年所有的主要乳制品贸易量都显示增长但不同的乳制品其全球贸易的发展是不同的。

增长最多的是黄油、无水奶油类(16%)以及脱脂乳粉(12%),这是值得关注的,因为近年来上述2类产品贸易量都是从稳定向减少发展的,使得其在2000-2009年间只是获得了适度的年均增长率。

黄油和无水奶油大幅增长是受到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出口量增长的刺激,经过多年的下滑后,黄油和无水奶油的增长回到了2005年的水平。

2009年全球黄油和无水奶油贸易量预计为91.2万吨。

脱脂乳粉的全球贸易量超过130万吨,比去年多出14万吨。

这种贸易量的持续增长主要是基于亚洲地区需求的再次扩大,来自新西兰、欧盟和澳大利亚的出口商是主要的获益者。

2009年干酪国际贸易量为180万吨,增长了5%。

这反映了去年发生的紧缩已经出现了复苏。

虽然在下半年才真正体现出增长的动力但在上半年干酪贸易就已经显现出从2008年衰退中复苏的迹象。

虽然近年来干酪贸易量的发展似乎有走平的趋势,但2009年的增长是完全符合其长期的走势的,2000-2009年其年均增长率依然接近4%。

2009年全球全脂乳粉贸易量增长了5%,达到210万吨,这主要感谢中国对乳固体的需求。

同时,其他几个全脂乳粉市场由于经济危机而遭受着需求的疲软,特别是在上半年影响较大。

其结果是这几个国家的全脂乳粉出口面临着压力,主要的供应商缺少来自欧盟的竞争以及澳大利亚的产品供应。

不然新西兰不会在2009年出口出现强劲的复苏,该国占国际贸易量的1/3,完全处于支配地位。

此外,阿根廷的全脂乳粉出口也呈现出持续的复苏。

与全球干酪产量增加和国际对乳清加工多年的大范围投资相一致,2009年乳清及乳清产品国际贸易进一步增加,贸易量超过120万吨,涨幅与去年相比不到5%。

这一增长与长期的发展(2000-2009年间年均增长8%)相比上涨速率有所减慢。

来自脱脂乳粉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