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409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7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x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x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礼》曰:

“宗人将有事,族人皆待圣者。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统理族人者也。

”据此可以说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是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

C.是“国”与“家”的结合D.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答案】B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逸礼·王度记》曰: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但在荆州熊家冢——楚之王陵(东周时期)的遗址中清理出一处6匹马驾一车的遗迹。

这说明:

()

A.楚王生活奢侈腐化B.楚国军事实力超强

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在东周时期,诸侯已经敢于使用周天子的礼仪,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了破坏,故选C。

AB两项题干没有体现;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在南宋,排除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等级秩序的破坏

3.《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

贾宝玉和贾环。

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

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

在宗法制下,正室夫人之子为嫡子,其他诸子即庶子对嫡子应当是既嫉妒,又畏惧,故答案选D。

ABC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贾宝玉的出身决定的。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宗法制归纳:

①一个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②两个原则: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③三个宗法形式:

家谱、宗祠、族规、宗祠;④四个重要观念:

“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至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它的影子。

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是第一次转型的完成是在()

A.公元前21世纪左右B.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C.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D.公元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

【答案】B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一次转型封建转帝制

5.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比较普遍推行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

C.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D.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分封制出现在周朝,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在秦朝,郡国并行制出现在西汉,行省制出现在元朝。

故答案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盛行时间

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

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

确立于元,推行至今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长官的权力可世袭。

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由皇帝与中央任免。

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积极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

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③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认识

①由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主要反映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皇帝任免,这是历史的进步;

②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6.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答案】A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7.“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该制度应是()

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君主立宪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郡县制是秦朝推行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制度,排除B;材料中的“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说明是一种选官制度,而且是以才能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应是科举制,C正确;君主立宪制是近代英国的政治制度,排除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

8.《元书•地理志》载:

“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朝实行()

A.二府制B.三省制C.三司制D.行省制

【答案】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名师点睛】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以及后来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保留至今天。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民族的接触和联系进一步加强,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的局面。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唐朝实行的节度使导致权利的分散国家动乱、宋朝时期撤掉所有武官官职全部由文官担任又太过绝对。

第二,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元朝时期我国疆域空前辽阔,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处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使大权收归中央。

9.明太祖规定:

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规定体现主要目的()

A.提高办事效率B.精简政府机构C.让群臣监督皇帝D.强化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反映了明代皇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强化皇权统治的基本史实,答案选D。

AB项明显不符合题意;C项明显错误,明代以后皇权得到很大的增强,群臣无监督皇帝之权。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除丞相制度

【名师点睛】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

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

宰相是中国封建国家辅政首脑的统称。

宰相制度在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

宰相及宰相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从秦朝的确立到明朝被废除,历时1600多年。

10.1924年《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讲:

“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

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

”这表明()

A.皇权至上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B.皇权加强是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C.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

【答案】A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皇权加强

【名师点睛】多角度评价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影响:

君主专制的特点是个人独裁代替集体决策,人治代替法治。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秦朝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行更有效的管理。

11.鸦片战争后,清朝把《南京条约》看作“永相和好”“永息兵端”的“万年和约”,开始着手处理与各国“妥议税饷章程”等“善后事务”,以确保“中外相安”。

此事表明:

()

A.清政府满足了列强的要求,自此中外相安B.清政府和列强的关系发生本质变化

C.清朝统治者看不清西方列强的本质D.清朝统治者开始开眼看世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察清统治者对列强侵略的认识。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永远作为他们的商品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

一旦这一要求不能达到,就会兵戎相见。

以后的多次侵华战争说明了这一点,但清王朝却没有看到这一点,故A错误,C正确;清政府和列强的关系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清政府仍处在屈辱的地位,排除B;开始开眼看世界的是林则徐,开始学西方学习,排除D。

故答案选C。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受屈辱的开始,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它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历程,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学生要对该战争的原因,时间,性质,战败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及影响进行全方位的掌握。

12.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

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13.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

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B.太平天国政权已转为封建政权

C.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D.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依据所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以洪秀全为代表的领导集团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而封建意识逐渐加强,但不能说它是封建政权,正如材料所描述的那样。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故A正确,B错误;不是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而是他们本身,是内因而不是外因,C说法错误;洪秀全仍然是农民阶级的代表,排除D。

故答案选A。

分析选项,A项表述最为准确,所以应选A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政权的性质

【名师点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清政府和列强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反动势力空前强大。

(2)领导这次起义的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是新的阶级力量的代表,农民小生产者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自私,保守等弱点。

(3)太平天国未能科学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

(4)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存在严重的宗派思想,造成内部团结破坏,革命力量削弱。

(5)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领导集团享乐腐化。

(6)太平天国军事战略的严重失误。

(7)宗教迷信对革命的破坏。

14.马克思说: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对这一分析的正确理解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答案】A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5.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

“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答案】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名师点睛】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

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由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无疑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重大转变。

16.《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

这表明太平天国要建立的理想社会是()

A.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B.官民平等,军民一体的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D.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描述了太平天国圣库制度中的粮食分配方案,执行的是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分配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很大的空想性也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有着直接关联,答案选A,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天朝田亩制度》

【名师点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定都天京后处于强盛时期

经过天京事变,处衰落时期

经济

主张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实质

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向西方学习,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作用

直接推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

相同点

都反封建;都脱离实际;未能实施

17.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是基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

18.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实行改革,确立国家民主制度的基础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错误,梭伦改革是以民主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错误,正是伯利克里时期改革措施;D错误,这是克里斯提尼时期改革措施。

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的奠基时期,B符合题意。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意义

【名师点睛】用表格法把握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三个阶段:

名称

时间

背景

内容

评价

梭伦改革

公元前6世纪

贵族专权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废除债务奴隶;按财产将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组建“四百人会议”;设立最高法院。

中立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6世纪末

十个地域部落取代血源部落;组建“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掌握军政大权;“陶片放逐法”

地域部落取代血源部落削弱了贵族的势力,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伯利克里

公元前5世纪

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抽签选举;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公职津贴”。

成为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19.正如恩格斯所言,到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氏族制度的最后残余也随之而灭亡了”。

恩格斯评价的是()

A.以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C.制定“陶片放逐法”D.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答案】A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

20.“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

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

”这一现象开始于()

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B.梭伦执政时期

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为保证贫困的公民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在此之前,雅典的公职人员没有薪金,一般民众根本没有经济条件担任公职。

排除ABC,故答案选D。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

21.“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和他的奴隶遗留给任何他喜爱的人。

假如一个人死后没有遗嘱,也没继承人,就该在父系亲族中找一位最亲近的亲属作为继承人。

如果没有任何亲属,遗产应交给他那一族的人。

”该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十二铜表法》B.《权利法案》C.1787年宪法D.《拿破仑法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说明一家之主可以任意处置其财产和奴隶,财产继承有严格的规定,这符合古代罗马法律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的特征,所以答案选A项。

BCD三项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律,与罗马法不符,其中并无随意处置奴隶的规定。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

【名师点睛】罗马法的基本内涵: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调整财产关系,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

(3)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法理精神。

22.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法律体系B.稳定社会秩序C.保障平民利益D.维护帝国统治

【答案】B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目的

23.罗马法第一条规定:

“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

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

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

”这表明()

A.罗马法重视执法过程公正B.罗马法的规定太啰嗦

C.罗马法体系比较系统完备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中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罗马法将出庭人到场出席的各种可能性详加列举和加以规定,说明了其内容的系统缜密和详细,故A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BD两项表述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特点

【名师点睛】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它对世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地方的法律都沿袭了罗马法的传统。

恩格斯对罗马法予以高度评价,称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部世界性法律”。

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甚至欧洲以外的日本以及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制定,都明显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即使是独立于罗马法之外的英国法律和英美法系,在一些法律规定方面也参照了罗马法的某些规定。

24.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随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民主共和制

【答案】A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民主制度确立的特点

【名师点睛】注意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规律:

一条主线:

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25.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时间是1721年,C项是1787年,都在18世纪,因此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是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排除。

1832年议会改革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进行的,故答案选B。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

26.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

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作者这句话指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答案】B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联邦制

【名师点睛】邦联制和联邦制的区别:

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

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

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然是具有完善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

27.参加了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好的政府会把人们变成天使B.政府权力一定要受到监督

C.人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和法规D.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麦迪逊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不是天使,因而需要政府的管理,有必要加强政府的权力;但是,并不是天使管理人,因而可能面临着严重的专制的现象出现,所以需要对政府进行监督,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故选B。

AD项明显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麦迪逊的思想

【名师点睛】美国宪法确立的分权制衡原则:

(1)人民与政府的分权制约:

政府和人民分别行使或享受宪法授予或保留的权力,实现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监督。

(2)不同政府机构间的分权制衡:

不同政府部门的权力分立、相互制约进而实现权力的平衡。

(3)中央与地方间的分权制衡:

联邦制属于治理国家的二元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享国家权力。

28.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B.专制主义色彩C.民族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

【答案】B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

【名师点睛】1871年,德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宪法规定:

帝国皇帝由世袭产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

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公布法律和决定对外政策。

帝国宰相及内阁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但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制约。

因此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