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环境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252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环境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经济环境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经济环境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经济环境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经济环境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环境总结.docx

《中国经济环境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环境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经济环境总结.docx

中国经济环境总结

一、宏观经济环境

1.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图1.2010年以来我国各季度累计GDP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八年增产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上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连续八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比上年增长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长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长5.1%。

全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长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长4.3%。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803万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比上年下降0.4%。

生猪存栏46767万头,比上年增长0.7%;生猪出栏66170万头,比上年下降0.8%。

全年禽蛋产量2811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3656万吨,增长2.2%。

图2.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单位:

万吨,%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2.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集体企业增长9.3%,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4%。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3%,轻工业增长13.0%。

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比上年增长。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中部地区增长18.2%,西部地区增长16.8%。

分产品看,全年468种产品中有417种产品比上年增长。

其中,发电量增长12.0%,钢材增长12.3%,水泥增长16.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0.6%,乙烯增长7.4%,汽车增长3.0%,其中轿车增长5.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0%,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1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环比增长1.1%。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38亿元,同比增长24.4%。

在39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个行业利润同比下降。

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4.98%,比前三季度微降0.09个百分点。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

图3.2010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单位:

(%)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2.物价上涨得到控制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

其中,城市上涨5.3%,农村上涨5.8%。

分类别看,食品上涨11.8%,烟酒及用品上涨2.8%,衣着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4%,交通和通信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4%,居住上涨5.3%。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达到高点6.5%后,涨幅连续回落。

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环比上涨0.3%。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0%,12月份同比上涨1.7%,环比下降0.3%。

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9.1%,12月份同比上涨3.5%,环比下降0.4%。

图4.201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5.2010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单位:

%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3.国内市场需求稳定

2011年以来,在宏观政策主动调控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下,我国国内市场需求依然保持稳定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1%)。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07486亿元,增长11.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第二产业投资132263亿元,增长27.3%;第三产业投资162877亿元,增长21.1%。

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29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采矿业投资11810亿元,增长21.4%;制造业投资102594亿元,增长31.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4607亿元,增长3.8%。

全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51060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上年回落14.3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21.3%,中部地区增长28.8%,西部地区增长29.2%。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33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10.8%,国内贷款增长3.5%,自筹资金增长28.6%,利用外资增长8.2%,其他资金增长9.0%。

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0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新开工项目332931个,比上年增加431个。

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14%。

图6.2011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单位:

%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2.房地产开发呈回落态势,商品房销售增速回落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0%),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4.1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30.2%,分别回落5.0和2.6个百分点。

房屋新开工面积1900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2%,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7.5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24.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2.9%,分别回落8.4和25.8个百分点。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9946万平方米,增长4.9%,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8.0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9%,分别回落8.2和4.4个百分点。

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9119亿元,增长12.1%,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11.1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6.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0.2%,分别回落11.0和4.6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409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增速比上年回落22.6个百分点。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27194万平方米,增长26.1%,增速比上年加快18.0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83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8.6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12.1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贷款增长与上年持平,自筹资金增长28.0%,利用外资增长2.9%,其他资金增长8.6%。

图7.2011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

单位:

%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3.市场销售平稳增长,汽车销售回落幅度较大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2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6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318亿元,增长16.7%。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0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商品零售160683亿元,增长17.2%。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78164亿元,增长23.2%。

其中,汽车类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回落20.2个百分点;家具类增长32.8%,回落4.4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6%,回落6.1个百分点。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环比增长1.41%。

图8.2010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单位:

%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4.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1.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2.4%,转移性收入增长12.1%,经营净收入增长29.0%,财产性收入增长24.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

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21.9%,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3.7%,财产性收入增长13.0%,转移性收入增长24.4%。

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3:

1(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上年该比值为3.23:

1)。

全年农民工总量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

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比上年增长21.2%。

图9.201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10.201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2.人口总量低速增长,城镇人口首超农村

2011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

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9‰。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068万人,女性人口65667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8(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比上年末下降0.16。

从年龄构成看,60岁及以上人口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提高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比上年末增加0.25个百分点;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10028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4%,比上年末微降0.10个百分点。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

图11.2006年以来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二、国际贸易环境分析

1.世界经济

1.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态势

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

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需求疲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回落,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升级,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美国经济复苏显著放缓。

今年前两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分别增长0.4%和1.0%,远低于去年各季度增速。

经济复苏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刺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减弱,同时私人部门持续疲弱,无法有效接续经济增长动力。

目前,美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8月失业率仍在9.1%的高位。

欧元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各国经济走势分化加剧。

受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等因素影响,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仅为0.2%,明显低于一季度的0.8%。

其中,6月工业产出指数环比下降0.7%,降幅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最高。

三季度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乏力,7月工业产出指数仅与上半年平均水平持平。

日本经济上半年连续负增长,但逐渐呈现好转迹象。

地震、海啸及核泄漏造成日本生产设施严重损坏和电力供应短缺,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9%,其中3月工业生产环比降幅高达15.5%,出口大幅下降,对外贸易顺差减少。

二季度日本经济延续下滑态势,环比负增长0.5%,其中,出口降幅环比高达4.9%,对外贸易转为赤字;私人住宅投资和私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较上季度下滑1.8%和0.9%。

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普遍回落。

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大和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出现回落。

巴西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0.8%,分别低于一季度的4.2%和3.2%;印度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7%,低于一季度7.8%的增长率,为18个月以来最低;俄罗斯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由一季度的4.1%下滑至3.4%;墨西哥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为3.3%,为2009年四季度以来最低。

2.世界经济走势展望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认为世界经济处在新的危险阶段,近期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下调至4.0%。

从发展态势看,虽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深化,甚至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但只要有关国家携手有效应对,世界经济还是能够避免出现二次衰退,明年世界经济仍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

美国经济复苏仍将保持缓慢态势。

首先,受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通胀率上升影响,居民实际收入增速下降。

其次,受经济整体不景气影响,投资者信心不足,二季度美国CEO信心指数由一季度的67大幅降至55。

7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50.9,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

目前,国际组织、美国政府、经济学家和大型商业机构都下调了对美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对美国经济2011和2012年的增速预测,从6月的2.5%和2.7%分别下调至1.5%和1.8%;。

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二季度以来,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持续下滑,8月为98.3,较7月下滑了4.7,今年以来首次低于长期平均水平(100),在17个成员国中,只有德国的经济信心指数高于长期平均水平。

预计受全球经济增速趋缓、南欧诸国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升级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仍旧高企等因素影响,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速较2011年将明显回落,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日本经济将缓慢复苏。

虽然今年日本经济仍将出现负增长,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带动下,日本经济有望逐步缓慢复苏。

日本央行预测,经济从今年3季度恢复环比正增长,4季度开始进入温和复苏轨道,但日本经济仍面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日元升值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挑战。

日本央行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将2011财年(今年2季度-明年1季度)经济增长率从0.6%下调到0.4%,2012财年仍维持在2.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日本经济将下降0.5%,但明年有望实现2.3%的增长。

新兴经济体增速仍将继续放缓。

发达国家经济形势恶化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给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9月以来相关国家和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预期。

巴西央行将今年GDP增长率预期从3.84%下调到3.79%,2012年从4%下调到3.9%。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将今年GDP增长率预期由原来的4.2%下调至4.1%,同时预计经济恢复快速增长不会早于2014年。

墨西哥银行最新估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将为3.8%-4.8%,比此前的预期分别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亚洲开发银行在9月报告中,将印度本财年(今年4月1日到明年3月底)经济增长预期从8.2%下调至7.9%,并把下一财年增长预期从8.8%下调至8.3%。

2.中国外贸

全年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

进出口相抵,顺差155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64亿美元。

贸易方式继续改善。

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9246亿美元,增长29.2%,占进出口总额的52.8%,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13052亿美元,增长12.7%。

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9171亿美元,增长27.3%;加工贸易出口8354亿美元,增长12.9%。

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10075亿美元,增长31%;加工贸易进口4698亿美元,增长12.5%。

图12.2008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情况

单位:

亿美元

数据来源:

中国海关总署

2011年在外部需求继续萎缩和全球经济低迷情况下,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仍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中国“十二五”开好新局面。

1.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全球第二位,与美国差距进一步缩小。

美国没有公布其2011年货物贸易数据,我们仍可以估算出其全年贸易额。

2011年前11个月美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到33777.6亿美元经过季节性调整,超出同期中国进出口额680.9亿美元;美国增长速度达到16.5%,比同期中国低7.1个百分点。

除个别月份外,美国单月出口额、进口额分别在1200、1800亿美元以上,可估算2011年全年美国进出口将达到37000美元左右。

因此,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全球第二位。

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额与美国的差距达到2745亿美元,2011年中国货物贸易额与美国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预计500亿美元左右。

2.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出口增速开始逐月回落。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364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其中,出口、进口分别为18986、17434.6亿美元,分别增长20.3%、24.9%,贸易顺差为1551.4亿美元,下降14.5%。

在国际经济形势出现反复震荡的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增速虽低于上年的增长速度,仍然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中国出口增速逐步逐月回落,当月增速从3月份的37.6%持续回落到6月份的17.9%,从8月份的24.4%持续回落到12月份的13.4%。

因而,中国出口增速从4月的27.4%持续回落到12月的20.3%。

与此同时,中国来料加工出口、进口分别下降4.1%、5.8%,这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3.中国实施一系列经贸政策,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明显。

2011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6.3%,进口额增长14.1%。

中国钢坯及粗糙件出口数量、出口金额分别下降96.5%、94%,原油、成品油出口数量分别减少16.9%、4.3%;锯材数量进口数量、进口金额分别增长46.1%、47.6%,纸浆进口数量、进口金额分别增长27.1%、35.3%。

三、宏观政策环境分析

1.财政政策

2011年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

其中,中央本级收入51306亿元,比上年增加8818亿元,增长20.8%;地方本级收入52434亿元,比上年增加11821亿元,增长29.1%。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长22.6%;非税收入14020亿元,增长41.7%。

2011年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108930亿元,比上年增加19056亿元,增长21.2%。

分中央地方看,中央财政支出56414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6514亿元;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39900亿元。

地方财政用地方本级收入以及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安排支出92416亿元。

2011年财政支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大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2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控重点是要着力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1.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降低部分进口商品关税,落实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各项政策,实施对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积极总结经验,尝试在北京、江苏和广东等地区推广试点。

2.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科技支出结构;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继续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支持中小创新型企业发展,依法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继续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支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3.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

支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体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均衡省以下财力分配,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健全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制度,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5.完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一,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促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大力支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第二,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合理的中央基建投资规模,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

第三,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稳定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6.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

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保障实现粮食稳产增产。

完善涉农补贴政策,健全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补贴和收储制度,加强重要商品物资储备和投放。

实施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的相关政策。

7.拓展财经对外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及国际金融机构等多边财经对话机制和平台,加强与主要发达国家、新兴大国财经协调合作,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财金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全方位合作,承担与我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

2.货币政策

2011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平稳回落,新增贷款有所减少。

12月末,广义货币(M2)85.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9.0万亿元,增长7.9%,回落13.3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5.1万亿元,增长13.8%,回落2.9个百分点。

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4.8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5万亿元,比上年少增3901亿元。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9万亿元,各项存款增加9.6万亿元,比上年少增2.3万亿元。

图13.2010年以来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回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

1.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情况的分析监测,视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情况,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与存款准备金政策相配合,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的适度均衡。

通过优化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微调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适时适度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

在运用公开市场操作进行日常流动性管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