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117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

7 诗三首

本课话题 ——人才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

,心念旧恩。

这八句诗写出了曹操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

曹操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苏联解体后,美国疯狂地在俄罗斯购买廉价的科学人才和成果。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是第一个受益者。

自1992年起,该公司已与俄科学家做成了三笔大交易。

第一笔生意是与俄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达成的,它获得了俄罗斯光纤研究成果和对200名俄科学家的使用权。

俄科学家每年从公司领取的报酬只是720美元,对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俄罗斯人来说,这钱算得上是一笔不少的数目,但它根本无法与美国科学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年薪相比。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

2.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李世民

3.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

——范仲淹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5.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孙中山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呦(yōu)呦   子衿(jīn)    何时可掇(duō)

越陌(mò)度阡谈(yàn)吐哺(bǔ)

羁(jī)鸟樊(fán)笼暧(ài)暧

契阔(qì)譬如(pì)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顾

(2)遗

(3)适

(4)归

(5)当

(6)存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2)榆柳荫后檐(名词作动词,遮蔽)

(3)守拙归园田(形容词作名词,愚拙的本性)

(4)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名词作动词,弹奏)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动用法,使……归顺)

(6)去日苦多(意动用法,以……为苦)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同心而离居

古义:

指感情深厚。

今义:

齐心。

(2)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古义:

内心。

今义:

跟四周、上下或两端的距离相等的部分。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古义:

多少。

今义:

几何学。

(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古义:

明亮的样子。

今义:

副词,表示显然如此。

(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古义:

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今义:

留恋,不忍离开。

(6)复得返自然

古义:

田园生活,自然的本性。

今义:

自然界;理所应当的。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何以解忧?

(宾语前置句)

译文:

用什么解决忧愁?

(2)误落尘网中。

(省略句)

译文:

不慎误落在尘世的罗网中。

(3)开荒南野际。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译文:

在南面的山野里开垦荒地。

(4)狗吠深巷中。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译文:

狗在深巷中叫着。

(5)鸡鸣桑树颠。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译文:

鸡在桑树的顶端鸣叫。

[常识·速览]

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外建武功,内兴文学”,在北方形成了一个文学中心,习惯上称“建安文学”。

其文清峻通脱。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

他的诗多是乐府歌词,朴实无华,感情深挚,气韵沉雄,诗风苍凉悲壮。

代表作品:

《龟虽寿》《蒿里行》《步出夏门行》。

一代归隐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中国晋宋时期文学家。

一名潜,字元亮。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毅然辞官归隐。

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为最高。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

代表作品: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

《涉江采芙蓉》

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要背井离乡,外出游学或游宦。

他们或游京师,上太学;或奔走权门,进谒州郡,请求举荐,以便获得一官半职。

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沉重的乡愁。

外有游子,内有思妇,因此,《古诗十九首》中有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游子思乡、闺妇怨别的痛苦。

这类作品虽然社会意义不大,但所描写的游子、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并且思想基本上是健康的,在艺术上也有很高成就。

《涉江采芙蓉》就反映了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的痛苦。

《短歌行》

曹操统一了北方后,在建安十三年回到邺都,立刻着手改革官制,自任丞相,将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此时,孙权统一了江南,建立东吴政权,刘备在荆州积蓄扩展力量,伺机行动。

曹操深感今后的对手更强更难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扩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

南征的战事迫在眉睫,曹操的这层忧虑也日益加深。

终于在一次宴会上,他使用“短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虑公布于众。

《归园田居(其一)》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陶渊明归隐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课文选的是第一首。

古体诗

文学史习惯上把唐以前出现的所有诗歌体裁称为“古体诗”。

最古远的,当属创作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后经孔子编修成集的《诗经》;然后是战国末年屈原等楚地诗人创作的带“兮”字的“骚体诗”(又名“楚辞”),屈原的《离骚》是其代表;汉代出现了朝廷官署采集整理的“乐府民歌”,如《孔雀东南飞 并序》,以及诗人仿乐府民歌而创作的“乐府诗”(分为“歌”“歌行”“引”“曲”“吟”等小类),如《短歌行》(曹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汉、魏、晋、南北朝诗人们还创作有大量的四言、五言、七言及杂言等诗,如《古诗十九首》《归园田居》(陶渊明)等。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整体·感知]

《涉江采芙蓉》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女子采摘芙蓉想送给在外的丈夫,采摘花草想赠给远方的亲人,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花草无从寄出的痛苦与惆怅。

《短歌行》

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

一忧一喜,忽徐忽急,抒发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苦闷和渴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

《归园田居(其一)》

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平平淡淡的田园农家生活,对归返田园的生活进行了赞美,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文脉·梳理]

《涉江采芙蓉》

①遗所思 ②忧终老

《短歌行》

③我心有愿__期盼嘉宾 ④招贤纳士__建功立业

《归园田居(其一)》

⑤因何而归 ⑥归去如何

[文本·层析]

《涉江采芙蓉》

1.“芙蓉”在全诗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 芙蓉,即荷花。

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

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

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两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做铺垫。

3.五、六句的“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案】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惆怅的形象和心情。

可是,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短歌行》

4.第1自然段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两个字是什么?

试分析这两个字在表达技巧上的作用。

                                    

                                  

【答案】 “忧思”。

作用:

它是全诗之脉,全诗抒写的正是未能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忧思;这“忧思”既解释了前面痛苦感叹的原因,又为后面求贤若渴埋下了伏笔。

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这几句诗的表达好在哪里?

                                    

                                    

                                  

【答案】 

(1)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2)以“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

(3)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6.本诗运用了很多典故,各有什么用意?

试举几例作分析。

含典故的诗句

用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答案】 

含典故的诗句

用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表达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归园田居(其一)》

7.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展现田园景色?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诗人在描写田园景色时不事雕琢、不加渲染,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 运用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等意象。

营造了一幅宁静、安详、自然的田园风光画卷。

白描手法。

8.“守拙归园田”中的“拙”指什么?

为什么陶渊明要“守拙”?

                                    

                                  

【答案】 “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技巧相对。

陶渊明要“守拙”,即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而是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

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恋旧林”和“思故渊”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况?

试加以赏析。

                                    

                                  

【答案】 “恋旧林”“思故渊”表明了诗人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

这两句以“羁鸟”“池鱼”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束缚、向往回归乡村的急迫心情和心恋田园的情怀,一“恋”一“思”,凝聚了诗人对田园的眷恋和思念。

[话题·互动]

话题:

历朝历代都有两部分人。

一部分主张出世,或归隐山林,寄怀山水;或退归田园,亲近自然。

一部分主张积极入世,去实现自己经国济世的宏伟抱负。

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你对他的选择有何看法?

请谈谈你的观点。

学生甲:

归隐遁世是他消极的逃避现实的表现。

陶渊明退隐田园是在官场上辗转多年之后,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无力抗争,只好逃避。

他是迫不得已,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很难兼济天下。

我的观点:

                                    

                                    

                                    

                                  

【答案】 他的归隐有积极意义,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流传百世的诗文。

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动静结合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作者为我们描写了农村中很普通、很常见的生活景象,读后让人感觉到一种恬静之美。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

2.写法指导

运用动静结合手法“四方法”

所谓的动静结合,就是构成画面的事物中有的事物是动态的,有的事物是静态的,二者有机地结合在同一个画面和情境之中。

常见的动静结合手法有:

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

它能使文章活泼生动,给静态的事物以生命和活力,活灵活现,直观形象地给读者以栩栩如生的印象。

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方法主要有:

(1)化动为静。

以静写动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2)化静为动。

以动写静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闼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3)以动衬静。

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

(4)以静衬动。

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李颀《琴歌》中: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而下句说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

3.迁移应用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一段有关冬日雪夜的文字,120字左右。

                                    

                                    

                                    

                                    

                                  

【参考例文】 

冬夜,大地一片死寂。

初雪带着温暖,带着对冬天的向往,带着对初冬的眷恋,噘着嘴,撒着娇,在微风的轻抚下,肆意晃动着晶莹的花瓣,斜着身片片徐徐飞落。

那飘落的舞姿,仿佛要找到一个最佳的着陆点和大地相拥;那飘落的身姿,仿佛要选择一个最美的舞姿与大地亲吻。

灯光下,我轻柔的目光中,不时地追逐着初雪你那靓丽的身影,宛若一曲浪漫的华尔兹在我眼前浮现,恍若一首温馨的小夜曲在我喉中呢喃。

穿越初冬的百转千回,我深情地把你眷恋,穿透小雪留存的记忆,你温情地把我唤起。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追求生活的本质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对于鸟儿来说,蓝天是它的向往,山林是它的家园,飞翔是它的生命,可是《归园田居》中的这只不经意间出现的“鸟”,早已远离了家园,失去了自由。

它久在樊笼,有翅难飞,心为形役,心为俗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每天只能靠自己的强颜欢笑、摇尾乞怜来讨得主人的欢心。

失去了山林,失去了蓝天,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自由,只能哀哀无告地生活在主人为它量身定做的美丽而牢固的金丝笼里。

可以想见,一旦它能冲破牢笼,回归自然,那该是何等撼人心魄的兴奋和喜悦啊!

其实,这只求飞不得的“羁鸟”就是“误入官场”处境艰难的陶渊明。

于是,田园成了陶渊明的归宿,那里有鸡鸣狗吠的祥和幽静,有桃李榆柳的花果飘香,有村落炊烟的温馨可人,有躬耕自食的坦然踏实,更有纤尘不染的心性高洁,有自然和自然的美好,有自由和自由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是陶渊明的追求,是他追求的本真,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格的反映。

【应用角度】 “追求”“本真”“淡泊人生”“高洁”等。

2.精彩应用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

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

[佳作·领悟]

陶渊明的寂寞

①作为晋大司马陶侃之后的陶渊明,步入仕途、承续家风乃是社会的通常要求,他却从繁华的官场抽身而退,谁能理解他的寂寞?

②且让我们想象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

宽袍大袖,迎着清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

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③将自我放逐,陶渊明走得这样的彻底,没有一点藕断丝连。

是什么使得他意志如此坚决,再也不愿将自己置身官场?

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表白,以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倾诉,可以感受到他的孤洁高傲的人格理想与污浊昏朽的社会现实的背道而驰。

正是经历了丑恶官场的历练,感到深深厌倦之后,才有毅然背弃的举动。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置身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鸟,有何快意可言?

“世与我而相违”“门虽设而常关”,从寂静的树木草丛中,从袒露的石头泥土中,从悠悠的空气和风中,从“农人”“亲戚”的“情话”中,陶渊明真正领略到了生命回复本性的快乐和幸福。

④弃绝浮华,返璞归真,在寂寞之中安放疲累的灵魂,陶渊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⑤人说陶夫子是以虚张的诗意消解田园的艰辛,以蒙眬的醉眼忽略生活的重荷,或曰他在狭小的天地中与世无争,放弃自身的责任,泯灭生命的意志。

我却要说,乱世中,当我们见多了沽名钓誉、贪饵吞钩、奴颜婢膝、背信弃义等卑劣无耻的行径之后,他这样安守寂寞、独善其身,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他并非对稼穑之艰、耕作之苦视而不见,从他归隐到去世,经历了丧妹、火灾、荒年等一系列打击,甚至以乞讨度日,他却仍然无怨无悔,“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萧统语),执着地坚守着他的精神家园,将种豆、采菊、饮酒、读书、睡眠、行路、乞食等日常生活和草木、飞鸟、片云、鸡鸣、狗吠等日常景物诗化,甚至于将死亡也诗化,“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有什么能够和这诗化人生相比的呢?

1.学设问

设问开篇,激发读者兴趣,引人深思。

作者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出探究“陶渊明的寂寞”的问题,开篇就摆在读者面前,以引起读者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关注。

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2.悟白描

作者依照《归去来兮辞》的相关内容展开想象,运用白描手法写陶渊明辞官归家的情景,从衣着、动作、神态等方面入笔,刻画了一个像出笼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陶渊明。

3.学对比

将陶渊明高尚的寂寞与世俗卑劣的行径进行对比,赞美陶渊明独善其身的崇高境界,否定对陶渊明“与世无争,放弃自身的责任,泯灭生命的意志”的偏见。

通过这一对比,使陶渊明的形象更鲜明,读者的感受更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