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109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价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评价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评价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评价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评价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评价反思.docx

《评价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价反思.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评价反思.docx

评价反思

一、前言

新的课程价值观强调关注人的生命发展,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证明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关心的不仅仅是人可以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应是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得到的彰显和扩展。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可以惊喜的发现,课堂上教师的冷面孔少了,那种粗暴、挖苦的评价语言少了,而多了一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更多地帮助、激励学生树立自信、挖掘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有些教师在这样的引导下极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课堂上无论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只要举手回答都给予表扬,极易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同时也可以发现有许多的评价语言几乎是例行公事般地乏味、单调,如都是“表扬他!

啪啪——啪啪啪!

”“嘿嘿,你真棒!

”“真好!

”“真了不起!

”“你真聪明!

”等等这样的声音,或者是常年累月奖励学生“聪明星”,久而久之势必会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过于程式化。

这样的评价过于强调教师方面,很少关注学生方面的因素,同时学生的主动学习状态、课堂表现状况和师生互动也都很少纳入课堂评价中。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评价,关注的也应是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从而促进其终身发展。

二、课堂评价语及发展性评价

(一)课堂评价语

所谓课堂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问答、作业、解释、表现所作出的即兴评价语言。

它强调的是在教育活动中,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具体行为表现作出的评判和指导,它主要是以教师的口头语言评价为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口头语言评价,而口头语言评价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瞬时、即兴的一种评价。

正像花儿的美丽需要蝴蝶和蜜蜂的发现一样,学生的成长也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呵护。

所以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口头评价应当努力以真诚的语言、公平的视角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我国当前教学评价改革中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并且集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和积极导向的全面化、人性化于一体的评价功能。

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学,它是教与学一个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另外,发展性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从而全面地建构个体的发展。

[3]

因此,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当前的教学评价,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更应全面推动实施发展性评价。

因为小学阶段是儿童各项心理、生理及道德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对其评价方面不仅要关注其在学业方面的发展,更应从长远的角度关注其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评价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密切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并能重视、正确的摆正个体在班集体中的位置,激发其自身的潜能,是学生个体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促进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以便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课堂评价语的问题分析

1.忽视评价对象的差异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

“作为一名教师,只把功课教好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存在较严重的一方面就是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虽然在课堂评价中注意让学生多参与评价,但过去师评为主的传统模式在思想中仍有残留。

学生头脑中优生说的看法都有道理,中等生一般还差点儿,差生肯定是漏洞百出的思维定势,教师点头的我们同意,教师皱眉的就说不好的,这样的唯师心态时刻左右着学生的评价标准。

同时顾及一两个,打击一大片,课堂成了个别优生表现的舞台。

这种课堂评价的后果显而易见地名存实无,只有形式而没有效果,不仅不能客观公平地评价每一个学习主体,不能有效地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不能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感受,至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4]

2.评价过程单调、刻板,过于单向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极易出现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作的评价语言过于机械化、单向化,导致普遍形成“例行公事”式的评价语和一味地注重奖励形式。

正如实习时听三年级《拉萨的天空》一课:

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说,“接下来请几位小朋友给大家读一下前2段课文,看谁读得好!

”第一个学生拿着书本读了一遍,教师评价:

“你读得真棒,我们大家表扬他。

”(示意学生表扬)学生机械地齐声喊道:

“棒棒棒,你真棒!

”第二次叫了一位朗读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她有点紧张,读得不是很投入。

教师随即说:

“你要继续努力,坐下吧,谁能读得比她还要好?

”于是这位学生低着头坐下了。

第三位请的是语文课代表,声音清晰带有感情,教师给他的评价是:

“你读得真有感情,我们向他学习。

”于是学生齐声呼喊:

“棒棒棒,你真棒!

听完后仔细想想,一节课下来,掌声、喊声、表扬声,不绝于耳;“真棒”、“真好”、“真有感情”辉映满堂,气氛高涨,看似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但当冷静下来再看一看之后,该低沉的地方被读得激情万丈,完全被声声表扬声淹没了,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真棒”学生读得棒在哪里?

“真好”读得好又体现在哪里?

“真有感情”读得何处到位了?

都没有点出来,应当怎样读,带有怎样的感情去读,不明白。

而有的学生在当众“献丑”之后,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老师都没有点化;此时的激励性评价只是起到了单纯的肯定作用,而那些被表扬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不到提高,仍然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却自鸣得意。

这些单调、刻板又缺乏创意和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同时又是“雾里看花”、无关痛痒、如“蜻蜓点水”般的评价语言,非但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推进作用,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探索动力,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思维的歧途,甚至步入思维的误区。

3.及时性评价与延时性评价运用不当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认为:

“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思维启动过程中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深入的抑制因素。

”评价要及时,这是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所熟知的。

虽然及时性评价易于让发言的学生个体享受思考的愉悦、成功的快感,但并不是所有的及时性评价都能起到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良性发展轨道,这时就引出了教师应该适时做出延时性评价。

延时性评价,就是教师在对学生正在交流的话题,无论学生的想法合理与否,老师首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作出倾向性的评价,而应采取开放性的、鼓励性的语言,期待的态度,给学生思维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充足的空间,然后适时以更好的方式予以归纳评价。

[5]

而在教学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及时性评价与延时性评价运用不当的问题。

如一位教师教学《捞月亮》,教师问:

“小猴子捞月亮的做法好不好?

”当学生说“不好”时,教师当即高兴地评价:

“对,小猴子遇到事情不爱动脑筋不好,我们可不能像他们一样。

”当有学生说“好”时,教师立刻生气地说:

“再读读课文,好好想想!

”显然教师不同意学生的观点。

教师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否决了孩子的回答,无意间地扼杀了孩子创意的火花,试想一下,这个孩子以后在课堂上还会有继续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吗,还会敢再举起他那双可爱的小手吗?

所以,再次呼吁万千的教师们请给孩子自由思维的空间,慎重、合理地利用及时性评价和延时性评价。

 

小学学生评价改革与反思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  陈钱林

 

 

    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一所孕育希望的现代化新校。

    2002年6月,基于对传统学生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成绩轻全面素质、重班主任操作轻学科教师参与”弊端的深刻反思,从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高度着眼,围绕“过程评价、全面评价、全员评价”的要求,我校推行全新的学生评价制度----星卡激励性评价。

实施两年来,星卡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发挥了极大的育人作用。

《浙江德育网》等省、市媒体多次报道星卡评价经验,《中国教育报》2004年8月8日头版以“全国德育100例”推出我校德育经验,其中星卡评价改革是重点内容。

    星卡共分绿星卡、红星卡、黄星卡三种:

绿星卡代表对学生点滴进步的激励,红星卡代表荣誉和收获,黄星卡代表对学生过失的一种警告;10张绿星卡换1张红星卡,学校每周将获红星卡者张榜公布……学期末,各班根据绿星卡数评选出五星级少年2名,四星级少年8名,三星级少年10名,二星少年12名,一星级少年若干名;星级少年根据级别累计积分,五星级5分,四星级4分,三星级3分,二星级2分,一星级1分,小学毕业累计星卡积分评选铜星、银星、金星少年。

                                         

星卡牵动着孩子们的心

 

    现代教育要变“学生适应教育”为“教育适应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的殿堂里,不应该有被人遗忘的角落。

星卡评价着意关注后进生、潜能生,规定凡在原有的基础上的进步都可获得奖励,尤其是让容易被人忽视的后进生也获得同等的受激励机会;努力实现评价从“选拔和甄别”功能到“激励”功能的转变。

    案例一:

后进生也一样得绿星卡!

    张某,基础差,学习习惯很伤人脑筋。

在一次学雷锋活动中表现积极,班主任为他颁发一张绿星卡。

看到张某自豪又带有点羞涩地“捧”着绿星卡喜滋滋地跑回座位,班主任会心的笑了……以后的日子里,张某学习习惯逐步好转。

    学生因某一领域取得进步而产生自尊、自信和自豪感,能推动在别的领域努力取得良好的成绩,教育首先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肯定、引导学生在某一领域取得的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星卡评价规定凡学生多元智能的某一方面有特长均可得绿星卡,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受激励的机会,实践着新课程“评价指标多元化”和“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的新理念。

    案例二:

朗读好也能得绿星卡!

    姜老师班的李某表现特差。

后来,细心的姜老师知道该生从小就跟着做生意的父母在北京生活,学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上《雨点儿》一课时,姜老师请该生读,还真行。

老师惊喜之余对该生大加表扬:

“他在朗读方面有天赋,如果认真学习,长大了肯定能成为像中央电视台那些优秀的播音员一样的播音员。

老师为他的天赋奖绿星卡!

”这时,全班同学都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眼神,平时毫无表情的他,脸涨得通红。

以后,该生果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业写得端正了,上课发言更踊跃了,以住难改的缺点也不知不觉成为历史。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品德形成。

星卡评价关注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从开学到结束都可随时向学生发放绿星卡;并着意在绿星卡换红星卡的过程中设计了多次改善师生关系的程序:

学生得10张绿星卡后须到班主任领表格,教师自然会表扬;学生须在表格上写上10次得绿星卡的过程,让学生品味教师对他的关爱和鼓励;表格带回家后须经家长签字,家长的表扬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情感;到大队部换红星卡,庄严的场合让学生再次激发自豪感!

这样,变终结评价为过程评价,尤其是使评价过程带上更多的情感色彩,实现了新课程“评价重心转移”的理念。

    案例三:

换红星卡啦!

    杨某是个“星卡迷”,为得到星卡,他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到学习成绩都明显进步。

一天,他眼睛红红地找陈老师说自己本来已有10张绿星卡可今天却少了1张,换不成盼望已久的红星卡了。

陈老师安慰他:

“我知道你已经努力了,今天就借你1张绿星卡去换红星卡吧!

”他顿时破涕为笑……第二天,杨某又找陈老师:

“其实绿星卡没丢,我记错了……”陈老师不由得把他揽在怀里,“你这么诚实,借你的那张绿星卡也归你啦!

”杨某表示没有努力不能得星卡,以后一定还给老师。

过了几天,杨某将新得到的1张绿星卡还给了陈老师。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优质教育要以给学生赏识为立足点。

星卡评价设计的星级少年荣誉,让所有学生都尝到“勋章”的滋味,实践着新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成功者”的理念。

 

    案例四:

辛勤的耕耘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结业典礼结束后,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丰收:

星级少年的荣誉,让每个孩子充满了自信心。

二年级的张某,获得了五星级少年奖,她说:

我相信自己很棒,我会更加努力的;五年级的李某,上学期获得一星级少年荣誉,本学期获得二星级少年荣誉,他激动地说:

我以前表现不好,今年有了进步,说明我还行,明年争取三星级;四年级胡某,上学期获得四星级少年荣誉,本学期获得二星级少年荣誉,她说:

因为我有一段时间表现不好少得了一些绿星卡,得二星级少年说明我还是有成绩的,我下学期争取更好……

    “优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人格权利、兴趣和个性发展,既要尊重有特殊天赋的学生,又要尊重学习不良的学生。

”我校以“尊重人格"尊重差异”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评价改革赢得了新的空间。

 

星卡评价的优势特点

 

    与传统评价相比,星卡评价具有明显的七大优势特点:

    1.全面性。

星卡评价的内容共分四部分:

闪光的足迹、耕耘的收获、良好的表现、沉痛的过失。

包括:

竞赛获奖、作品发表、艺术考级、学校的夺五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成绩、好人好事、课堂表现、课外表现、日常行为规范等,不同情况可得不等的1-3张绿星卡。

2003年,少先队开展手拉手活动,一些学生主动送书到贫困学校,学校就为这些学生发放绿星卡。

同时,设置了模糊评价的内容,凡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或进步,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都可颁发绿星卡。

如此,评价内容涵盖学生的所有素质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主要的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更着眼于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2.全程性。

星卡评价不只在期末举行,平时随时可组织。

绿星卡由教师在集体场合隆重颁发;学生得绿星卡10张,到班主任处领取红星卡申报单,将10次得绿星卡情况进行登记,由家长签字后到大队部换取1张红星卡;学校每周公布获红星卡学生名单,以示表彰。

学校指导教师将教育实践中普遍使用的激励方法有机地整合,制订了各具特色的夺绿星卡细则,有的为每10朵红花换1张绿星卡,有的为每5个红苹果换1张绿星卡,有的为近期内明显改正缺点的发1张绿星卡,等等,操作方便,使星卡评价的内容更加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评价贯串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3.全体性。

星卡评价要求教师以多元智能理论武装自己,从不同角度分析孩子的现状的特点,用显微镜的眼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尤其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后进生:

抓住后进生的某一优点给予激励性评价,从纵向比较发现后进生的进步,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之得到激励性评价。

上学期一个班级召开了“亲子运动会”,星卡吸引了全班家长和学生热情参与。

各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才能的机会,校园成为全体学生共同的乐园。

    4.全员性。

星卡评价的定量标准,由班主任负责实施;模糊评价,则由全体教师参与:

每学期语数任课老师每班颁发100张左右,其他任课老师每班颁发50张左右,班主任另加100张,由相关教师视具体情况发放。

星卡评价变班主任主导评价为全校所有教师参与评价,还发动了家长参与:

绿星卡换红星卡时要有家长签意见这程序,许多家长在孩子绿星卡换红星卡时和孩子一起到大队部。

在“教师人人关注进步、家长个个关注星卡、孩子时时感受成功”的良好氛围下,星卡变成了一种具有“公共价值”的激励手段和成功符号。

    5.灵活性。

只有教师最了解学生的需要。

星卡评价放手由教师灵活操作,大大提高了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许多老师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大肆表扬、严厉批评”教育方式,将星卡纳入日常管理中;作文兴趣小组的孙老师利用星卡的秘诀使五十多位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了一个快乐的学习群体;五年级一名男生为拿红、绿星卡,彻底改掉了偷东西的习惯;四(6)班有一位学生,缺乏自信,一次校“小论文”评比中获得了三等奖,得到了2张绿星卡,此后他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

    6.情感性。

星卡评价强调的是:

不是给孩子下一个结论,更多地体现对孩子发展的关怀,激励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尤其是设立黄星卡后,使对学生的惩罚也带上情感特点:

黄星卡不直接颁发,当学生过失时,教师及时给予警告,多次警告不改者,出示“黄星卡”,扣回该生1张绿星卡;之后,相关老师必须在一星期内帮助他改正过失,到期时有了进步,将绿星卡还给他并取回黄星卡,仍没改正的,教师要把扣回的绿星卡交大队部处理。

龚老师班的王某,数学作业经常不交,还常撒谎。

一天早上,龚老师宣布:

王某同学由于不按时完成作业,欺骗老师和父母,示以黄星卡警告,并扣回1张绿星卡。

王某噙着眼泪,从老师手中接走了黄星卡。

那一周,老师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他。

只见他利用课后和午间休息时间,尽力补做功课,遇上不明白的地方还能及时请教同学。

一周后,成功地摘下了黄星卡。

当他重新领到属于他的那张绿星卡的时候,全班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那一刻,他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光。

从那以后,王某再没拖欠过作业。

    7.可操作性。

星卡设计富有童趣,正面有卡通形象,背面书写名言:

绿星卡写“辛勤的汗水洒在追求的沃土里,才能培育出成功的果实。

”红星卡写“成功的你请记住: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黄星卡写“提醒你: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学生都比较喜欢,又有教育意义,相比原来的奖品,浪费有限的教育经费而学生不一定就喜欢;绿星卡换红星卡后还可以反复使用,实际上学校基本上不需要经费投入,再困难的学校都可以操作;星卡评价的形式只设计小巧玲珑的卡片,便于携带和保存,教师可随时将星卡放在手包中,学生可将星卡放在铅笔盒、书包小袋中;星卡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允许教师灵活运用,学校只作宏观调控,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实施,即方便又实效。

 

星卡评价改革的初步成效

 

    1.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普遍喜欢星卡评价。

据调查,99%的学生表示最想得到的是知识、绿星卡和老师的表扬;99%的学生表示最怕得到黄星卡和受到老师的批评。

孩子们的童言童真也不时尽现纸上:

“绿星卡,我真想多交点你这样的好朋友!

”“红星卡,请你每过一小段时间来看我一下!

”“黄星卡,你可别找大家的麻烦!

”……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绿星卡对我来说,就像在苹果树下吃苹果。

春天,“苹果”没成熟,我想吃它,可是“苹果”老掉不下来。

秋天,树上的苹果已经熟透了,我终于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从一年一度的学生、家长对教师、学科、学校工作的民意测评的数据分析,星卡评价等对学生的情感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

经X2显著性检验,学生对参与星卡评价态度不同老师的喜欢率,X2

(1)0.05<X2

(1)=4.56<X2

(1)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施星卡评价态度积极的教师普遍受到学生的喜欢;与两年前比,全校学生对教师的喜欢率提高10个百分点,对住宿的满意率提高7个百分点,对食堂的满意率保持不变,这与我校实施星卡评价,在教师中力度最大,对生活教师有要求,而对食堂职工影响不大的现状相呼应,从一个侧面说明实施星卡评价对学生已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两年前后学生对学校的喜欢率检验,X2

(1)0.05<X2

(1)=4.76<X2

(1)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施星卡评价后学生对学校更加热爱。

2004年日本宫崎大学附属高中的长岭哲哉的来学校文化交流,为学生的乐观性格感到惊奇,他说在日本在校生相对比较严肃,很少看到学生甜甜的笑容。

    2.提高了教师的育人水平。

全体教师逐步建立了尊重学生的教育观,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目中无人”的现象,教育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经验说教走向从学生经验出发;建立了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育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教师中容易出现的态度粗暴、缺乏耐心、过于严厉的不当做法明显减少;逐步形成了以赏识、期望、引导为主要内容的,突出学生作为独立人格的主体作用,充满情感教育色彩的教风特色。

2004年3月,浙江省教师培训中心在我校召开新课程课改条件下新课堂展示会,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与会上示范课,他得知我校特色教风后,欣然为我校题词:

尊重是教育学生的第一原则,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

    3.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星卡评价,和风细雨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学习求真、做人求善、言行求美、性格求乐的精神面貌;学科教学成绩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名列全市前茅;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着手,星卡评价正成为学校的一大品牌,社会对我校高度评价,近二年来每年有上千人要求到我校就读,成为与温州地区最热门的几所学校之一;海外华人纷纷送子弟到我校求学,现共有近50位外籍华人子弟在校就读。

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俞国良教授曾三次来我校调研,并就我校星卡评价实施作了点评;浙江省教育厅张绪培副厅长来我校视察时对我校优质教育品牌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小学学生评价改革与反思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  陈钱林

 

 

    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一所孕育希望的现代化新校。

    2002年6月,基于对传统学生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成绩轻全面素质、重班主任操作轻学科教师参与”弊端的深刻反思,从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高度着眼,围绕“过程评价、全面评价、全员评价”的要求,我校推行全新的学生评价制度----星卡激励性评价。

实施两年来,星卡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发挥了极大的育人作用。

《浙江德育网》等省、市媒体多次报道星卡评价经验,《中国教育报》2004年8月8日头版以“全国德育100例”推出我校德育经验,其中星卡评价改革是重点内容。

    星卡共分绿星卡、红星卡、黄星卡三种:

绿星卡代表对学生点滴进步的激励,红星卡代表荣誉和收获,黄星卡代表对学生过失的一种警告;10张绿星卡换1张红星卡,学校每周将获红星卡者张榜公布……学期末,各班根据绿星卡数评选出五星级少年2名,四星级少年8名,三星级少年10名,二星少年12名,一星级少年若干名;星级少年根据级别累计积分,五星级5分,四星级4分,三星级3分,二星级2分,一星级1分,小学毕业累计星卡积分评选铜星、银星、金星少年。

                                         

星卡牵动着孩子们的心

 

    现代教育要变“学生适应教育”为“教育适应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的殿堂里,不应该有被人遗忘的角落。

星卡评价着意关注后进生、潜能生,规定凡在原有的基础上的进步都可获得奖励,尤其是让容易被人忽视的后进生也获得同等的受激励机会;努力实现评价从“选拔和甄别”功能到“激励”功能的转变。

    案例一:

后进生也一样得绿星卡!

    张某,基础差,学习习惯很伤人脑筋。

在一次学雷锋活动中表现积极,班主任为他颁发一张绿星卡。

看到张某自豪又带有点羞涩地“捧”着绿星卡喜滋滋地跑回座位,班主任会心的笑了……以后的日子里,张某学习习惯逐步好转。

    学生因某一领域取得进步而产生自尊、自信和自豪感,能推动在别的领域努力取得良好的成绩,教育首先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肯定、引导学生在某一领域取得的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星卡评价规定凡学生多元智能的某一方面有特长均可得绿星卡,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受激励的机会,实践着新课程“评价指标多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