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范文word版 12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099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范文word版 12页.docx

《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范文word版 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范文word版 12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范文word版 12页.docx

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范文word版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

篇一:

《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关羽

他集忠于君,善与友,正义,武力,智慧,勇气,毅力,大志于一身。

他集骄傲,狂妄,轻敌,自大于一身.

关羽,河东解良人。

在与刘备结拜之前一直亡命江湖,属于亡命之徒,亡命奔涿郡。

勇冠三军、万人敌……这些都说明亡命之徒的特点,比如许楮、臧霸等人都属于此类。

但是关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亡命之徒,最重要区别于张飞等人的是他还治《春秋》。

所以不管当时的人还是后世的人,都认为他是比张飞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匹夫之勇高出一个档次的。

所以刘备可以把荆州交给他打理。

建安十七年,诸葛亮带张飞、赵云进川,很不放心的把荆州交给关羽。

在刘备看来,关羽是隆中战略计划中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最佳人选。

诸葛亮当时似乎也找不到更适合的人选。

因为当时的情况是在赤壁之战前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关羽精甲水军万人,刘崎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这支原本刘表手下精锐的荆州水军正是关羽镇守荆州的主力军。

关于荆州的战事先不表。

除了“亡命”这一性格特点,关羽的另一特点是量小,不能容物。

最早是刘备得孔明之后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如果说当时关羽瞧不起刚刚二十出头刚出茅庐的小子还是正常的话,那么后来要于马孟起单挑就太不识大体、自负、不能容物了。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从这里,可以看出关羽完全是一个争勇斗狠的一介武夫,不识大体,诸葛亮的一封信还要遍示宾客孔明深知吾心也——虚荣!

诸葛亮的这封信虽然缓解了暂时的矛盾,但是助长了云长的骄、傲之气。

建安二十四年,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

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先主曰『吾自当解之』。

果然、刘备将黄忠列为无虎上将引起了云长的愤怒大丈夫誓不与老卒为伍不肯受拜。

此时关羽针对的并非是黄忠,矛头指向的已经是刘备了。

此次幸亏费诗的善言,不然刘备真不知道如何下台阶了。

此时云长已经如此难控制,刘禅代位之后又如何驾御世之虎臣?

按照中国历史上来看,此时刘备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

量浅,胸无城府也是他的一大致命伤。

比起司马懿坦然受妇人服,关羽的心理素质极差。

孙权给儿子求婚,婚姻自由,不嫁也就算了,竟然还说出吾虎女安肯嫁汝犬子乎这样伤人的话。

后关羽围樊城,让孙权出兵相助,孙权却使敕使莫速进。

关羽极其愤怒下说出洛(反犬旁——字打不出)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

这样的话,“洛子”是对江东人极大的侮辱,还露骨的表示樊城拔将移师东吴。

看看当年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心中虽痛骂韩信,但是嘴上还说“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

”。

此外看关羽北伐,糜芳、傅士仁供应军粮,有时不能及时到达,关羽宣称还,当治之;再看看刘邦,在外面辛苦作战,还不停的给后方的萧何封官,两下比较,治《春秋》的关羽比起市井无赖刘邦来实在太逊。

陆逊的一封信竟然让关羽心花怒放,撤去后防重兵。

这充分说明了他只是一个浅碟子,实在浅的很。

在用人方面,关羽竟然把江陵、南郡、公安这些后方重镇以及供应军需的重任交给素来有隙的糜芳和傅士仁,又不知安人心——失败!

大军解围撤退,反击江陵之日,情势和当初彭城落入刘邦之手,项羽敌前撤退反击彭城一样,项羽一举击溃刘邦的部队,关羽复仇之师却边走边散,这是怎么样的统帅?

当年孙权给吴下阿蒙开出的看书单子中也有《春秋》,治《春秋》著称的关羽应该感到脸红(有可能是脸红了)。

关羽的自负,不仅断送了自己,还断送了诸葛亮的整个战略计划。

由于他个人的冲动无谋,使全盘战略计划成为虚话。

关羽性格的最大悲剧是自恋,而这种自恋,较之吕布又有不同。

吕布的自恋来自于自负,来自于对自身鬼神般武勇天下无敌的信念。

而关羽的自恋则是一种强烈得近乎变态的自恋,这种自恋的来源不是自信,却是自卑,或者说由于到达了自恋的顶峰,所以反而走向另一面,即所谓“刚极易折,物极必反”。

关羽的性格其实有很多,譬如义薄云天,譬如有情有义,譬如好大喜功,譬如刚愎自用,譬如……陈寿《三国志》对关羽有一个相当精辟的评价:

“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言虽一句,却大有深意,充分体现了关羽的这种自卑的自恋。

“善待卒伍”,是因为从行伍兵卒到三军统领,地位差距足以道计,绝对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加以善待,于己无损,反可博“体恤士卒”美名。

而“骄于士大夫”,则是因为面对真正的士大夫,极易勾起自身作为一介武夫的自卑。

因为终关羽一生,都希望附庸风雅,所以他留长胡子;所以他处处要显示与众不同;所以他无时无刻不手捧一本《春秋》,虽然从未见他从《春秋》之中悟出什么;所以当诸葛亮夸他“髯之绝伦逸群”时会“省书大悦”甚至“以示宾客”,惟恐天下不知。

这种需要依靠他人评价来找到信心的心态,充分反映了关羽“附庸风雅”的严重底气不足。

西方文学家说过:

“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的时间。

”或许事实上不用三代,但是与本人从小的家庭教养和环境却是密不可分的,关羽在《演义》中卖枣,在《志》中“亡命奔涿郡”,实在不具备成为士大夫的条件,也绝对不可能具有真正士大夫的内涵,所以当真正面对士大夫的风流雅致时,关羽的这种附庸风雅就很容易看破。

欲为士大夫而不得,在自卑情绪的支配下,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逆反,以骄相待,处处显示我比你强,我不耻你。

而关羽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将自卑隐藏得极好而自恋发挥到了极至,因而给人留下的是一个威武英明,宛若天神下凡的光辉形象。

但是最终,关羽还是因为这种“自恋而又自卑”性格下“骄于士大夫”的表现而导致最终身亡。

首先,他拒绝了与孙权的联姻。

与孙权联姻本事上上之策,关羽亦非愚人,不会不知,但是他做不到,因为关羽平生最恨,或者说最嫉妒的就是孙权。

孙权本亦应是一介武夫,却仰仗父兄基业,竟成一方霸主,且俨然以风流雅士自居,这对关羽内心的刺激是非同小可的,在这种心理的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做出这种决定是肯定的。

其次,他率先动兵攻曹。

因为自恋到自卑,关羽一心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威武英明。

这种事业不是上阵打打杀杀的砍几个敌将,而应当是“威震华夏”,于是他意气风发的去打曹操了,前期倒也打出了威名,可是之前被“骄待”的士大夫却众心不从,于是关羽就走了麦城,然后死掉。

关羽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而这悲剧一生的根源,还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自恋和自卑,惟使后人叹息。

当我看完三国演义之后,我对关羽的敬佩之情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关羽义气。

但是他的有一个很严重的缺点,这个缺点导致了他丧命,那就是傲。

关羽很傲,导致他大意失荆州,刘备在汉中和曹操决战,关羽忍不住也想建功。

如果想要北伐,最好的出发点就是荆州北上,要是想从荆州出发,襄阳,樊城必须占领,所以关羽就攻打樊城。

关羽的确厉害,樊城指日可下,正当这是,曹操于孙权结盟,图区荆襄,之后平分地盘,所以孙吴出兵。

关羽打樊城的时候,马良建议他不要倾巢而出,毕竟要留守荆州。

而在关羽眼中,东吴群雄皆鼠辈,所以他根本不把孙吴放在眼里。

东吴大都督吕蒙,装病,然后孙权让陆逊担任大都督一职。

关羽更加不把东吴放在眼里,竟然找一个书生担任大都督,可见东吴后继无人了。

关羽攻打樊城,曹操派上将于禁带七路人马去解樊城之围。

庞德也随着出征,并且他抬了一口棺材和关羽打。

庞德当然打不过关羽,但是他放冷箭,射关羽左臂。

这只剑是毒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关羽都不怕疼,关羽水淹七军。

真的很厉害。

但是吕蒙他们率军攻下了荆州,关羽大怒,箭创迸发。

最后退守麦城,死战到底,最终死于孙权之手。

一代军神就这样死了,我心中很悲伤,关羽如果不是那么傲,他当初要是听了马良的,守住荆州,就不会遭此大难。

关羽忠义,我非常佩服,我会学习关羽。

永远不背叛兄弟朋友。

累死了,这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了,采纳吧。

篇二:

众星闪耀独我不明——浅析《三国演义》中陆逊的形象

众星璀璨独我暗淡

——浅析《三国演义》中陆逊的形象

摘要:

陆逊虽一介书生,实有经天纬地之才,说他是三国时了不起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毫不为过的。

在三国历史上,群贤云集,英才辈出。

然而或许正是因为这些英才的光芒太过于耀眼,以至于掩过了陆逊的光辉。

另一方面,吴主孙权晚年昏聩,导致了陆逊悲剧性的结局。

本文结合历史,从陆逊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陆逊之死以及后人对陆逊的认识等几个个方面来做简要分析,从而探究该历史人物的形象。

关键词:

军事才能政治才能生不逢时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

本名仪,世江东大族。

”21岁始仕幕府,初为东曹令史累迁至丞相。

后来因为卷入孙权两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中,得罪孙权,含恨而亡,终年六十三岁。

陆逊死后,家无余财。

“三国”故事广为流传,其中很多人物也熟为人知。

俗话说时世造英雄,的确,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如荀彧、郭嘉、程昱、贾诩、张松、法正、鲁肃、张昭之流临阵画计,算无遗策;吕布、关羽、张飞、赵云、典韦、许褚、张辽、徐晃、甘宁、太史慈、黄盖、丁奉等辈武功盖世,勇冠三军。

更有智谋超绝之士如曹操、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也不在少数。

然而人们在谈及陆逊之时却知之甚少,翻开长达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其中也只有两回重点写陆逊,其余各处出现则是一笔带过。

由于以上原因,故而对这一人物总是认识不全。

但是陈寿著《三国志》,除三国之主外,凡将相大臣诸人物皆数人合为一卷。

唯诸葛亮、陆逊单人独占一卷。

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三“孙吴四英将”条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并称为“一时英杰”,誉为孙吴立国之柱石。

孙权对其评价更高:

“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并任命他为吴国丞相。

可见,陆逊在三国史上占有何等重要之地位。

本文将结合历史,从陆逊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陆逊之死以及后人对陆逊的认识等几个个方面来做简要分析,从而探究该历史人物的形象。

一、运筹帷幄、谈笑自如——军事才能

陆逊是东吴集团继吕蒙之后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先后帮助孙权解决了许多重大难题,然而在《三国演义》中写他的篇幅并不多,赤壁之战时陆逊年仅二十五岁,小说一言带过“已差陆逊为先锋,直抵蕲、黄地面进兵”(《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他真正作为指挥官的登场亮相是在第六十八回,濡须一战,吴军失利,陆逊自引十万兵,东吴军因他的到来而反败为胜。

而小说对陆逊军事才能的直接描写则是从擒杀关羽、夺取荆州开始的。

历经大小数十余战,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军事指挥能力,逐步展现出了风流倜傥、足智多谋的儒将形象。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始计第一》)。

这是古代为将者的重要标准,可以说,陆逊在这几方面都绝对达到了要求。

终其一身,所指挥的大小战争,无往不利,战无不胜。

这正是陆逊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最好佐证。

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熟谙兵法、善于用兵。

在讨伐山越暴乱时,他巧设疑兵;巧夺荆州一战,他以卑下言辞骄敌之气;夷陵之战时,则是诱敌深入、疲敌师志,这些都充分证明了陆逊熟谙兵

法,所以《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赞陆逊的诗第一句就是“虎帐谈兵按《六韬》”。

另外,从陆逊说自己部将“未知孙、吴妙法”和“诸公不知兵法”等语,也印证了陆逊自己深得孙、吴兵法之妙。

然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知兵法而不懂灵活运用同样会迎来惨重的失败,赵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后果就是“长平一役,秦兵尽俘赵卒四十万,悉遭坑杀。

”后来的马谡街停之败也是一个典(来自:

WWw.:

三国演义陆逊出任大都督读后感)型的例子。

但是陆逊则不然,他不仅深知兵法,而且运用灵活,在此试举一例为证。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及《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十三》中都有这样的记载:

孙权北征,令陆逊和诸葛谨攻襄阳,后孙权失利,大军撤回,而陆逊送信人为敌军擒获。

可是陆逊并不惊慌,却以“种豆”“射戏”迷惑敌人,并且继续进军襄阳,造成假象,暗中缓缓退兵,安全撤回东吴。

这与诸葛亮增灶退兵有异曲同工之妙,吴军得以安全退回,全赖陆逊深知兵法且能灵活运用。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战争双方之争斗非独逞其勇,更赖其智,特别是作为一方的指挥者,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二)智勇兼备、审时度势。

孙权曾经将陆逊比作伊尹吕尚,笔者认为,并不为过,客观地说,陆逊确实是一个智勇兼备的难得的大将之材。

作为吴国三军的统帅,在夷陵之战中,陆逊能大获全胜绝非偶然,这与陆逊的智勇兼备、审时度势、奇谋迭出、指挥得宜是分不开的。

本次战争的胜负关键前人已做详尽分析,在此不在敷述,笔者仅重点以此例探讨陆逊只才能。

首先看对手,《三国演义》中描写先主刘备亲率大军七十余万(史实虽不足此数,但可以肯定的是比陆逊所指挥的部队人数要多),势不可挡;刘备又是“世之枭雄”且久经沙场,战争经验丰富;蜀军为报仇雪恨而来,同仇敌忾。

再看自身,陆逊所能指挥的部队人数仅仅五万,以少敌多;作为统帅的大都督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何以服众?

对于这一点他自己也有忧虑“江东文武,皆大王故旧之臣;臣年幼无才,安能制之?

”(《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况且魏国虎视眈眈,实为大患。

在作战过程中,正确分析敌我形式,根据上时间观察制定破敌之计。

“谁能坚持到最后,谁的谋略优,谁就能取得胜利”(《三分的挽歌—话说三国十二帝》)这两方面陆逊都做到了。

不管是对战争形式的分析还是对时局的分析,作为东吴最高军事指挥官,陆逊都是以东吴集团的生存、发展为前提的。

陆逊善于审时度势,这在小说中也多处体现,如《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中,曹魏欲攻蜀,要求东吴起兵接应时,陆逊既分析了形势,又拿出了对策,切中要害,精彩、精辟之至。

(三)军法严明、宽以待人。

“为将之道,在能用兵”。

而善用兵的前提就是要上下一心,令行禁止。

夷陵之战中,陆逊以一少年书生临危受命。

虽然孙权对他极其信任:

“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

”但满朝文武非议颇多。

面对如此的内忧外患,陆逊一方面借助吴王孙权的信任以军法巩固了自己命令的权威性。

一声“不许妄动。

如违令者皆斩!

”(《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确实镇住了吴将的心;另一方面,在以军法约束部将的同时,整个战争进程中,陆逊都在逐步将自己对战争形势的分析、判断以及下一步的打算及时同诸将沟通、交流。

陆逊以智理服人,向其部将展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

正因为博得了部下的信服,他才能激发出部队潜藏的全部能量,做到将尽其才,兵尽其能;才能一声号令,应者云集;才有后来的彝陵大败刘备。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奏陆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

而陆逊却能在孙权面前称赞淳于式,孙权问其原因时,陆逊回答说:

“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

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

”由此可见,陆逊时刻以国家为重,有容人之雅量,这也是为将者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二、爱民念国、顾全大局——政治才能

陆逊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还是杰出的政治家。

他初为海昌屯田都尉时,就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

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开仓谷以振贫民”(《三国志》卷五十八);另一方面“劝督农桑”,“百姓蒙赖”(《三国志》卷五十八),称他为“神君”。

由此就可见一斑了。

夷陵之战后,大将徐盛、潘璋等纷纷上表孙权,意欲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生擒刘备。

然而陆逊却认为:

“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三国志》卷五十八)不可不防。

果不出陆逊所料,夷陵之战刚结束,“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三国志》卷四十七《吴国“三方受敌”,若非陆逊高瞻远瞩,早作准备,东吴必然蒙受巨大损失。

可见,陆逊在政治上颇有远见,对形势的判断非常准确!

战后吴、蜀关系的恢复,陆逊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的,为了共同利益而化干戈为玉帛,孙、刘联合抗曹这是鲁肃和诸葛亮在政治上达成的共识,陆逊的积极推动则正表现出了他的政治远见。

在国家大政方针问题上,陆逊主张在敌我双方形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前,吴国还是以“限江自保”为上策。

对此他作了深刻的分析,劝谏孙权轻徭薄赋,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以图大举。

为了实现其“大一统”的愿望,孙权加强了与辽东公孙氏政权的联系,封公孙渊为燕王,企图收买公孙渊,令其夹攻曹魏。

对此举动群臣反对,然而孙权执意施行,后等待他的果然是公孙渊的背叛,孙权大怒“不自截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

就令颠沛,不以为恨。

”(《三国志》卷四十七)决定亲征公孙渊。

对于孙权再次的错误决策,陆逊上疏劝谏,对时局做了深入的分析“臣闻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

强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远征,必致窥闟,戚至而忧,悔之无及。

”(《三国志》卷五十八)这再次体现出了陆逊在政治方面的高瞻远瞩。

在时机、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陆逊力主保境安民,反对大规模用兵。

这一点,在许多事件上都体现出了他的这一思想,这与诸葛亮不谋而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明确指出“天下有变”才是北伐的最好时机,虽然后来他自己也没遵守这点(那时因为晚年报效蜀汉,思早日一统之心太强烈的缘故)。

所以当后来陆逊打败曹魏大司马曹休时,朱桓主张“乘胜长驱”遭到了陆逊的反对,其主要原因应该就是因为时机尚未成熟,故而不适宜北伐。

然而可惜的是晚年的孙权不仅失去了敏锐的观察力和理智的分析能力,而且好大喜功。

他错误地认为曹丕死了,君主曹睿无能,是北伐的大好时机,而陆逊却认为曹睿非等闲之辈,“其患更深于操时”,故而不可轻举妄动,坚决不主张大规模北伐,其见识远远高出孙权。

孙权讥刺“伯言常长于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而事实证明,曹睿却非昏君,而是圣明之主。

陆逊不主张东吴大举北伐是完全正确的。

孙权、陆逊死后,诸葛恪执政,自东兴战役打败魏军后,“遂有轻敌之心”,他不顾文武大臣的联名反对,竟然倾全国之力,“大发州郡二十万众”伐魏,这是东吴历史上动用兵力最多的一次战役,结果诸葛恪大败,“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忿痛,大小呼嗟”(《三国志》卷六十四《诸葛恪传》)。

“兵卒死者大半。

”(《三国志》卷四十八《孙亮传》)。

其实,陆逊在世时对孙权重用诸葛恪颇有微词,他曾劝谏孙权毋委诸葛恪以重任,又作书诸葛恪曰:

“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

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

”《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

不幸的是,诸葛恪果为陆逊所言中,北伐失利,不仅使东吴国力大受损伤,且自身亦死于非命。

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

“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他建议孙权要像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

这些主张充分说明陆逊确实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功盖三分、忧国亡身——生不逢时

客观的评价,陆逊确实是一个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难得的风流儒将,时人和后人对他评价也都还是很高的,基本达成一个共识: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

特别是对他的军事才能,为后人所钦佩。

然而遗憾的是,陆逊生非其时。

说他生非其时,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在三国历史上,群贤云集,英才辈出。

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士,能征善战、勇冠三军之辈数不胜数,智谋超绝之人如曹操、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也不在少数。

然而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光芒太过于耀眼,以至于掩过了陆逊的光辉。

因而在相比之下使得陆逊显得有些暗淡无光,别的不说,就拿吴国来说,单单周瑜,其光芒就足以照亮六郡八十一州的每一个角落,而使得后继者难以超越,就算才高如陆逊者也难。

二是陆逊出生得稍微晚了一些,特别是相对孙权来说,虽然他仅小孙权一岁,但是当他慢慢从一个小小的都尉迁升到丞相时,孙权已进入晚年了,而晚年的孙权与早年判若两人,不再是一明君,而是一个好大喜功、任用奸佞的国君。

这两点正是陆逊这一人物的悲剧之所在。

周瑜早年“恩信著于庐江”(《三国志》卷五十四),后来跟随孙策以及孙权建立了不世之功勋。

“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同前)陈寿对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甚至连对手对他也大加赞赏,他死后诸葛孔明的吊丧虽因政治需要,但更多是出自真情,可见其影响。

虽然陆逊对于东吴的贡献并不在周瑜之下。

而且后来很多人在提及陆逊时说他不亚于周郎,阚泽保荐他为大都督时如此说“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当先主问陆逊何许人时,马良对陆逊的评价与阚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

”(同前)但事实并未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已经先入为主了。

笔者曾经作过调查,对于不是特别熟悉“三国”的人来说,对周瑜知之甚详,而问及陆逊时,大多只知他是夷陵之战的吴方统帅,更有甚者连陆逊是何许人也不知道,这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陆逊——注定就是夜空中那颗闪耀明星(周瑜)旁的一个陪衬!

陆逊之所以在三国纷争中建立如此卓越的功勋,除了他个人具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外,同吴主孙权对他的极度信任,委以军国重任是分不开的。

孙权将吴国的外交大权托付陆逊,凡“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

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甚至把自己吴王的大印都放到陆逊那里,大小事情,是否可行,都要听取陆逊的意见,然后才能决定。

这种君臣同心、肝胆相照的关系比之蜀汉刘、诸葛的“鱼水”之情毫不逊色。

孙权称帝后,拜诸葛瑾为大将军,而以逊为上大将军,这是为了表彰陆逊的功绩,进一步提高他的官职而新设的。

孙权命他“内外之任,君实兼之,总司三事,以训群僚”,军职之外再兼任丞相,三国时期,唯有诸葛亮才能如此。

而孙权为东吴开国之君,一代雄略之主,其能赋予陆逊如此之重任,这在三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然而陆逊的最后的结局却是不幸的。

有的学者认为陆逊之死是因为他卷入了孙和与孙霸的斗争中,而成为了牺牲品;也有的学者认为陆逊之死“决不只是因陆逊维护太子的问题,主要症结在于权认为逊对其统治已构成威胁”(马植杰:

《三国史》,153页,人民出版社,1993)。

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应该说,这两个原因才是导致陆逊死亡的真正原因。

一方面自古以来君王的立储大计都是不允许外臣参与的,纵观历史,凡卷如这样争斗的大臣最后基本都没有好的结局,陆逊也不例外。

“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

”(《三国志》卷五十八)除陆逊之外,涉及这一争斗的大臣几乎无一幸免:

陆逊的外甥——前任丞相顾雍之子顾谭、顾承兄弟被流放交州,客死异乡。

还有骠骑将军朱据、张昭之子张承被赐死,尚书选曹郎陆胤下狱,太子太傅吾粲下狱诛杀,张纯弃市。

相比之下,孙权对陆逊的处理算是最轻的,仅仅“累遣中使责让”而已。

但对于陆逊来说,这已经是极大的处罚了。

另一方面,自古以来功高盖主者,往往有令人难以接受的结局,陆逊的死或多或少与此有一定的关系,陆逊一生,讨会稽、平山越、夺荆州、守夷陵、功襄阳、战鄱阳,功勋卓著。

加之孙权晚年欲重用淮泗集团,打击江东大族,陆逊自然就成了打击的重要对象。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外,陆逊之死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孙权晚年的昏聩,而陆逊就成了他

的牺牲品。

综上所述,陆逊虽名为一介书生,实有经天纬地之才,说他是三国时代了不起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比之曹操、诸葛亮、周瑜等杰出人物,他也是毫不逊色的,至于他对东吴政权的功绩也是不言自明的,不但功勋卓著,而且忠心耿耿,陈寿对他的评价是:

“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

”(《三国志》卷五十八)但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因为生不逢时而使得本应光彩照人的他显得暗淡无光,正所谓众星璀璨独我暗淡。

他虽然位极人臣,却最终因君王的厌恶而饮恨终身。

可以说这两点,正是陆逊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剧性之所在。

参考文献:

1.《三国演义》罗贯中著岳麓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