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095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docx

《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反思.docx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札记

不要预约课堂上的精彩

11月6日

参加全国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感悟

在长春听全国赛课的时候,我与同行的黄老师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黄老师认为李老师指教的《风筝》是一堂好课,因为李老师对教材挖掘得很深。

我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却觉得这一堂课很无味,因为当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有学生回答切合老师预设时,李老师就变得很兴奋,急忙肯定,而学生没中她的预设时,她便支支吾吾地随便搪塞过去了。

大概教师们有一个自然的表现:

在备课,特别是备赛课的时候,将课堂的每一问,学生的每一答都设计清楚了,生怕哪一个环节“脱了轨”,自己无法把控。

当学生的回答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时,教师就非常满意、高兴;而当学生走出我预设的轨道时,常常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犹豫、不悦。

曾经看过一则寓言:

普通人问圣人:

“世间什么最宝贵?

”圣人回答:

“错误。

”又问:

“何物最便宜?

”圣人仍回答:

“错误。

”美国的教育家杜威说过:

“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到的一样多。

”心理学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

“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谅解的。

”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写道: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真正的学习是一个探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不是一下子就掌握了真理,而是从犯错误的深刻教训中,获得许许多多比知识本身更精彩的体验。

”对于那些回答“跑偏”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肯定的声音。

由此反思,不要将课堂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应注重课堂中与学生的对话,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使问题不断产生与整合,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和集中,方法不断选择与求新,从而使课堂高潮迭起,产生一个又一个不曾预约的精彩!

教学反思札记

“得失”盘点

1月4日

学期末小结

一、“得”

1.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积极参与各级教学培训活动,观摩优秀赛课,并取其精华,指导自己实践。

例如:

从龙中杨金峰指教的《夸父逐日》领悟到在文言教学中融入古汉语知识延伸文本深度;从向浩执教的《消失的罗布泊》中学到巧妙设计课堂游戏让课堂变得新鲜有趣;从孙春城执教的《孤独之旅》中惊叹尽情朗读的无声教育;从长春明珠中学教师执教的《绝品》中感悟到教师姿态与语言的轻松诙谐更容易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景。

2.增强科研能力

我深感自己科研能力不强的弱点,于是向区教研员请教后订购了《中学语文教学通讯》杂志,这本杂志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我也深刻明白多读教研杂志对一名教师有多么的必要。

5月份有幸前往长春参加全国中学语文教学培训,结合我校“五学发展课堂”,潜心撰写了一篇论文《巧用小组竞争,创建高效课堂》,获全国一等奖。

3.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语文是语言的文学,而这种素养通过听说读写不断提升。

“读”是吸收的过程,至关重要。

本学期,我每周拿出一节课时间带领学生阅读《语文课程导报》,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交给他们阅读的方法,例如,在读报纸上《幸福的颜色》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辨证思考这篇文章好不好,让我惊喜的是学生一下子说出好多有新奇的见解——文章环境描写不够生动丰富、感情显得矫揉造作不够真实、作者点题不够只有在文章末尾点题,显得文章偏题……

现在,如果哪一周报发迟了,学生都会追着我问好几遍:

“老师,怎么报纸还没发?

4.将“读”与“写”结合

学生阅读报纸的习惯形成后,我带领着他们改写报纸上的文章。

以前,很多学生抱怨写作文时不知道写什么,一方面是因为平时缺少观察生活的习惯,另一方面是素材积累少了。

我发现报纸上有很多供学生写作的良好素材,并且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于是,我教学生改写文章。

首先教会他们给文章分主题,例如“爱”、“诚信”、“生命”、“励志”、“考试失败”等等。

接着,教会他们通过改写人物、情节、结尾等方法改写文章。

一个学期下来,本班学生撰写作文的水平大大提升,吐苦水的人少了,几篇优秀的作文,例如《鲲》。

5.扎实做好文言文教学

八下教材中有两单元共8篇文言文,都为重点篇目,都是古代文学的精萃,体现了古代文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我坚持一课一测的方式,尽量让每位学生掌握好这8篇文章的重点知识。

6.提升学生做基础题的能力

考试中,那好基础题的分数至关重要。

回顾往年中考试卷,基础题有5道,每题3分,共15分。

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如果大意丢了一题的分数,那他的成绩就很有可能得不到A,对于中下游的学生来说,错1、2题也会对他们的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学期在备课组长冯晓俊的组织下,大家一起完成了每周一测的“基础知识能力训练题”共20套。

一学期下来,学生做题能力显著提高。

二、“失”

我发现学生们的心理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既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

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拿主意。

初一到初二上学期,因为大多情况下是在老师“抓”的情况下学习,所以到了这个学期,他们极力摆脱老师的严教。

由于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培养好,因此一些知识点无论强调多少遍,掌握情况也不佳。

另外,太注重整体的成绩,对班级尖子生的培养不够,导致这层次的学生成绩不够拔尖。

教学反思札记

《马说》教学反思

12月6日

备课组内听课

一、注重朗读,让朗读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始终

对于作者、写作背景以及“伯乐相马”的典故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进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对于文言文,我非常注重诵读,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在教授这一课时,朗读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在教课之前,我已经布置学生回去熟读课文。

在课堂上,我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语句的节奏停顿,然后让学生自己读,读给同桌听,请个别同学起来朗读、其他同学点评。

疏通了句子的意思之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比较熟悉了,再朗读,我发现,这时候朗读的效果就好了很多。

二、合作探究,质疑互解,以学代教

教授文言文时,传统的教法——教师串讲,这势必会让学生以听记为主而忘记思考,《马说》这一课篇幅短小,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完全有能力自己疏通意思。

所以同样,教授这一课的时候我没有逐字逐句地给学生疏通意思,而是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小组讨论,一起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意思,并圈点出有疑问的字句,以便出示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解决。

这样就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经过思考,也就明白了自己是哪个字还不懂是什么意思,然后当堂解决,对于这个字的意思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马说》这一课,学生问题比较多的主要是几个“其”字、“虽”字、“之”字的不同的意思,几个“食”字的不同读音和意思。

根据学生的疑问,我加以引导,一一解释了这几个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为了巩固,我布置他们在课后把这几个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作为作业都归纳出来。

学生通过自己归纳总结,印象自然深刻得多,记得也牢。

这样既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又解放了老师,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根据文章语句分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在疏通了文意之后,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就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感情,由于有了前面导入的铺设,对于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大的方向上已经把握了,根据文章语句进行具体分析也就不难。

而对于“伯乐”“千里马”“饲马者”的象征意义,以及写作手法的分析,由于第二单元学过《雷电颂》《海燕》等篇目,学生把握得也较好,大多数学生都能敏感地说出“伯乐”“千里马”“饲马者”的象征意义,文章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

但是对于象征和托物寓意这两种手法我在课堂上面没有给学生分析,我想这个地方有学生会有疑问。

四、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拓展延伸

语文课堂不能是一潭死水,只拘泥于课本决不会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结合课文的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怎样才能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对于这一个拓展延伸的题目,一看到这个题目,许多学生就很调皮地说:

“现代社会就需要我这样的人才!

”抓住他们的这个回答,我顺水推舟,“那么,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才?

”有些学生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我继续点拨,“也就是说,你身上有哪些优点,你的这些优点,这些优秀的品质肯定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这样一说,问题就浅显了很多,许多学生都说了自己身上的优点,比如:

创新、诚信、讲义气、文采好、英语口语好、算术好……等等。

“怎样才能多出人才?

人尽其才?

”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也能从多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从个体自身努力,发掘潜能来谈的,也有从完善社会机制来谈的,学生们各抒己见,回答精彩纷呈。

可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还是稍显草率。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总体上对内容掌握得较好。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上面分析的各个环节的缺憾,但是正是因为有遗憾有距离,才更让我不忘探索,不懈追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将不断探索,力求不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爱学、乐学文言文,并能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教学反思札记

不要预约课堂上的精彩

11月30日

前往首都参加培训感悟

有幸来到首都参加为期12天的学习。

滚滚而来的干热的风令人再待上一会就会窒息,抬头望远永远被一层迷雾遮住眼,火辣的骄阳让最不臭美的男生也不得不撑起伞。

而思想的干脆和清新却让我格外惊喜。

这十天的学习是充实和高效的。

授课老师带我们高屋建瓴第思考中国教育。

我们在这里感受着思维的碰撞,心灵的冲击所带来的喜悦和收获。

我们带着各自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聆听专家教授们讲课,其中大部分都触动了我这颗迷茫而又不安的心。

毫不夸张地说:

这些深刻的观点,恐怕将是我一生的财富,给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带来很大的改变。

它们给我提供了一种思维,一种态度,一种情怀。

当考试的指挥棒让教育变得功利化,你还会想到“学习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吗?

记得刚走上教育岗位上时,憎恶自己在课上说“这个知识点考试经常考到”,希望学生能学到真正有利于他们一生的东西。

而现在这句话却成了口头禅一般的魔咒,仿佛这句话一出,就立刻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心神回到课堂上来。

似乎人的本能就是更愿意从事见效快的工作。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深感语文难教,因为语文这一学科中有很多生命化的东西,是一门有灵性的学科。

当我们把应该交给学生的知识中的灵性抽出,扔给他们的是“脱了水”的知识,这“脱了水”的知识正是考试要点,只需这部分教好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当老师当然轻松。

但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干巴巴的知识毫无乐趣可言。

参观了人大附小,我惊悟:

这不正是我努力追求的教育?

这里的学生热爱上课。

老师们都努力让课堂变得有趣起来!

让作业变得好玩起来!

让考试变得轻松起来!

让课堂上永远充满着四声:

掌声、笑声、辩论声、质疑声。

学生即使说错了也可以理直气壮!

因为说错了也是在动脑筋,说错了是资源,是贡献,可怕的是不说,不动脑筋就无法学习。

这样大胆的理念让我倍感清新。

“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额能力,把学生教得有问题才好。

”人大附小的李老师如是说。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为什么这以后这么多年就没有了?

这样的提问让我们所有的教育者汗颜。

我们忽视教知识时教给学生创新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看日本人如何教“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他们会反过来问学生:

如果日本输了,又会给日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的课堂真真是缺少了这样的质疑声!

课堂上如果教给他们知道的,他们就不爱听了。

教师培养的应是“学生”而非“考生”,那么“考生”和“学生”有何区别呢?

培养“考生”

“学会”是教学目标

获得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

把考生教得没有问题为最佳

奥赛需要“考生”去回答现成的、有正确答案的问题

以掌握知识多少及其牢固程度为评价标准

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失败之上……

培养“学生”

“会学”的教学目标

探索未知世界的知识

把学生教得有问题为好

诺贝尔需要“学生”去寻找未知世界或者还未有答案的东西

以创新的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评价标准

鼓励合作、自信、互尊、互助、分享、共赢……

教学反思札记

不要预约课堂上的精彩

10月21日

学生的“学习无用观”反思

现在越来越多厌学的学生,因为学习的功利性渐渐消失,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

当被学生问到:

“学习有什么用?

我哥哥没读完高中赚的钱都比你当老师多”时,哑口无言。

回家后细细想之,大感惭愧!

当时怎么就被唬住了?

如果学习无用,那为什么首富李嘉诚要读那么多书,为什么大批有钱人要花大笔的钱让自己的儿女进入好的学校?

没有读过书的人,往往简单化处理问题,在他们眼中,事情非对即错。

而读过书的人,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善于化繁为简。

受过教育的人,追求的人生不一样,如果分成三个层次,那就是:

生存——生活——生命。

受过教育的人更容易提高生活质量。

记得教七下课文《在沙漠中心》时,其中一句话在我心中咀嚼了千遍:

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他们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

当他们空闲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来填满他们那些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呢......他为飞行事业奋斗过,失败过,他一生都在追求生命的价值,死而无憾。

现在社会土豪崛起,成为不少人的奋斗目标。

土豪眼里所谓的成功无非就是赚钱买豪车,住大房子,拥抱美女。

无论是康德的“让我感动的除了头顶的星空,还有美德”还是高晓松的“除了眼前,还有诗意和美德。

”都和他们的生命法则好无关系。

如此读过一生,和虫豸又有何区别?

在现在这样一个诱惑和不确定性增强的社会,如何让学生领悟学习的真谛呢?

这是对所有老师的一个考验。

教学反思札记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10月12日

新学期首堂课

课是在学生恍然大悟的感慨声中结束的。

总体来说,本课的设计及实践是成功的。

此文感到难度极大。

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文篇幅较长,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住学生。

这样长且难的课,多讲只会造成师生双方的疲惫,费时而难见实效。

所以我反复思量,应如何短时高效地完成授课任务,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首先,将此文压缩为两课时(以往多为4课时完成。

)在此次教学中,熟悉、解决字词疑难,了解基础事件为一课时,阅读分析一课时,实现了长文短教。

其次,我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以前曾直接从事件入手、引到鲁迅的爱国之情,自感牵强,所以此次作了改动),使学生自长事例自行剖析。

分析单一事例与理解主题相以而言难度大大降低。

这两点设计是在研读课文,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完成的。

如此,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典型事例)理清了全文的脉络,才实现了长文短教;巧设并巧解了线索的悬念(两条线索),明白了文章的明暗相辅,才化难为易。

实现了难文浅教;而短教不等于只抓一点忽视全面,恰恰是以点带面,浅教变不是忽视课文的深度而是由浅及深,深入浅出地从微言看大义,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且关于文章的线索之争是学生自发的真理愈辩愈明,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后的收获可以从恍然大悟的感叹声中听出,这正是我孜孜以求的。

教学反思札记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11月17日

集体备课

本节课,我采用激趣导入。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以体现思乡情感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导入,让大家产生一些联想,马上融入一个思乡的氛围当中;在接下来的整体感知中,我则用“作者家乡有哪些风俗,为什么作者仅对家乡高邮的鸭蛋情有独钟?

”这个问题引入阅读。

因为关于家乡风俗生动文字浅显,所以我没有讲解,只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在书上勾画,在读书基础上把这些风俗找出来;在总结完作者家乡端午的风俗后,我还以一些课前准备的有关端午节的小饰品,与课文介绍挂钩,提起同学的兴趣,以求营造一种端午过节的气氛,同时以此引入民俗、文化的体验。

这节课设计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从文本语句的揣摩,品味上。

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如何把握作者情感”这个问题的设计上,我设计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宏观感知入手,微观品味着眼。

“端午的风俗”为何事隔多年仍记忆犹新?

“家乡的鸭蛋”为何如此津津乐道?

“端午的鸭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个问题逐一提出,同学们结合课文,联系实际便能体会到作者那份浓浓的思乡情。

但这一枚小小的鸭蛋为何难忘,其实不仅凝聚着故乡情,更是民俗文化的一个体现。

这些感情都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去品味,去揣摩。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

整堂课的高潮落在“夸鸭蛋”和精读课文,“品情感”上。

而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

为了较好的理解,我上课时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品味,反复的揣摩、分析,进行多样化的朗读,这个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来体会,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虽然在备课时经过了精心准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

1、在主题情感的挖掘上不够到位。

我对“为什么以端午的鸭蛋为题”这个整体感知的部分把握不够,为了进入下一个环节,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未让学生很好的展开讨论,感受不够深入。

在分析体味语言时,有些同学的发言未尽,也是轻轻点过,未让学生畅所欲言,挖得不够深。

2、课堂中有缺憾的几个地方。

原先自己认为对“筷子头一扎下去……”一句的读和品是比较成功的,但老师们点评时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好,学生两次读成了筷子一扎下去,如果此时比较辨析一下筷子和筷子头,就能进一步体会到油多的特点,并且在此处质细的特点也有所体现。

我也想到,“一……就……”这个关联词语也非常值得品味。

有老师谈到,作者写鸭蛋,不光是因为好吃,还有好玩。

在这两者上面写出作者的生活情趣,教学中我只把重点放在前者上了,这显然是不全面的。

在《端午的鸭蛋》这篇散文中我们看到的什么是中国的传统?

什么是民族的传统?

学生能够说出民俗是中国的传统之根。

但是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体现在这里,我没有给学生充分讨论发言的机会,而是直接引出了传统文化对于年轻一代人的重要性,如果设置小组讨论发言的环节就好了。

教学反思札记

《浪之歌》教学反思

10月27日

我校与福安学校同课异构后,取其精华,结合我班实际上的一堂课

首先,在导入部分,用孩子们生长在海滨城市的生活经验,唤起他们对大海那些熟悉的记忆。

接着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浪是以海岸的情人形象出现,让学生明白文中的浪所唱的首先是她与海岸的一首炽热的情歌;然后深入文本,作鉴赏品读,进一步领会浪还是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的形象,而她所唱之歌的深层含义则上升到一首宽广博爱的赞歌。

从而总结出作者通过这篇散文诗所要表达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博大的爱。

这样由浅入深的学习探究过程,大概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前后两次的授课实践,预先设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其中仍出现了不少问题。

经过师傅和组内各位老师的指导,我又习得了些经验体会。

首先,问题还在于课堂不够形象、生动。

正如张老师所说,导入部分原本完全能让生长在海边的学生调动最大的生活经验,进入与海浪、海岸的沟通,但由于我没有给学生以视觉化的大海情境和形象化的海浪声音,造成原本熟悉的海远离学生的课堂学习。

而在问题设计上,教师的语言尤欠生动,过于理性和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其次,对文本主题的探究还不够全面。

第一次授课时,我在引导学生挖掘这首散文诗的第二个层面的主题时,对作者纪伯伦做过相关的简介,但没能结合他的身世和经历,从诗人与祖国的情感方面来探究。

虽然这点在第二次授课期间得到了补充,把它插入在第一层面主题与第二层面主题之间。

但从课堂的总体架构来看,这部分内容的加入破坏了课堂设计的整体性,有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感觉。

而这个爱国主题又不得不说,因此左右为难。

后来,还是叶老师帮忙解决了这个难题。

那就是将爱国主题放在最后——由诗人出生地环境与文中的海的环境做一联系,再用创作背景的相关说明做一个巧妙的过渡并出示诗人流亡海外,为祖国的独立而奔走呼告的经历,那么让学生理解文中所表现的那份对国土的思恋和赤子深情便水到渠成了。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还要学会对课文相关资料与课文内容的结合与转化运用。

而有时一个巧妙的过渡就能让左右为难的事变成两全齐美。

这也是师傅经常向我强调的。

最后,就是朗读问题。

总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朗读非常重要,更何况是这样优美的散文诗。

陈老师不止一次给我们年轻教师指出,教师的朗读能够带动学生的品读,调动学生的情感。

但是,在我们自己做学生时,默读、速读已经成为习惯,对于高声朗读确乎十分陌生。

然而我还是相信“勤能补拙”这句话,反复的练习定能够提高我们现有的朗读水平。

以上是我通过本次汇报课所得的反思和感悟。

但是,对于《浪之歌》这样的散文诗,从作为一名中国读者的角度去考虑其手头上的文本本身的优劣,我认为还是有待商榷的。

倒不是对纪伯伦这样伟大的诗人及其作品有所非议。

然而,再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要被介绍到中国,必需先被翻译成中文,而汉语的语义和语境毕竟不同于英语、法语等拉丁语系,部分带有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意识的东西是无法被完整地翻译的,就像中国的《红楼梦》,再好的英美译本也无法传达其深藏于文本字里行间的东方民族文化的精髓。

更何况译者本身又有自己的思想倾向,在他们翻译的过程中就已经给文本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色彩,因此总不如读原著来的更加原汁原味些。

而我们课本中的《浪之歌》,在部分语句翻译的遣词用句方面有一些值得改进之处。

因为,有些语感强的学生就在朗读这篇散文诗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觉得译者用词不够恰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