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017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docx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docx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学科渗透教学

周昆

一、课程标准

1.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表达与组织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学生对文本素材中核心信息的提取与分享,呈现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的成就。

通过模拟组团旅行的形式,团体合作、个别引领,以学生为主导完成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热爱,学习先人刻苦钻研、探索实践的精神,加强对苏州家乡历史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树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1.整理编辑昆曲《牡丹亭》、剧集《西游记》相关视频选段。

2.实地考察苏州及上海地区相关文化场所,主要包括昆曲博物馆、弇山园、御窑金砖博物馆、蒯祥墓祠、光启公园等。

3.制作旅行团席卡、旅行锦囊盒以及锦囊文本。

4.了解梳理其他学科涉及明朝科技、建筑、文学的相关教材内容(比如苏州地区所使用的小学、初中语文教材中《西游记》、《李时珍夜宿古寺》、《滴水穿石的启示》等课文)。

四、渗透思路

文化艺术类课文对于历史内容的延伸拓展具有很高的要求,这为开展多学科渗透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本篇课文涉及科技、文学和建筑,从一定程度而言,没有多学科的渗透,教学过程是无法开展的。

但可渗透的内容太多,如何科学选择,如何有效呈现,如何最终服务于历史本位,这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教学实践出发,本课的多学科渗透运用,基于两个原则。

一是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集中选择学生有知识基础、有情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渗透。

因此,教学中主要选择的是李时珍和昆曲两个主要渗透点。

二是渗透过程要潜移默化,不能强行植入,要基于问题进行渗透,通过渗透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一定的历史现象。

因此,教学中关于李时珍、昆曲的渗透都是有目的、有问题、有效果的。

五、渗透环节

1.《李时珍夜宿古寺》

本篇课文中关于李时珍的笔墨远远比宋应星、徐光启多,并且文字表述还带有较强的情感色彩,比如“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

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而这些表述都可以在《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语文课文中找到呼应。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凤凰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第17课,初一学生对三年前学的课文还留有一定的印象。

教学中教师提问: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意在引导学生感悟优秀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

而李时珍所付出的具体的努力,借助《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的内容能够得到较为具象的还原,虽然其中的一些细节未必与真实的历史完全吻合,但这种相对意义的模糊能够激发学生记忆和情感深处对于李时珍“不辞辛苦”的清晰的价值认同,从而使学生更能理解在这样的努力下,《本草纲目》之所以能达到“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这样卓越的成就。

2.《牡丹亭》选段《游园惊梦》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也是明朝戏剧成就的代表作。

对《牡丹亭》的教学如果仅仅以课文“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这样的表述来实现的话,对学生而言,显得过于单薄,也过于遥远。

苏州是昆曲之乡,昆曲是《牡丹亭》的最广泛的演绎。

因此,教学中特地留出五分钟,通过这五分钟让学生了解、欣赏《牡丹亭》选段《游园惊梦》的精彩片段。

这一片段在音乐课上的呈现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知识与技能”中的内容。

对照教材乐谱,调动音乐情趣,

以多学科内容《游园惊梦》的影音呈现,让无声的历史文字与柔美的音乐连接起来,让明朝的《牡丹亭》与今天的《昆曲》连接起来,让已逝的历史时空与身边的精彩生活连接起来,使学生既感受到了艺术之美,也感受到了历史之美。

六、教学反思

1.在学情研究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长城、故宫及相关文学名著社会影响广泛,部分学生阅读过《西游记》、《水浒传》等,部分学生参观过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还有一些学生欣赏过昆曲,因此学生对本篇课文内容的了解度相对较高。

如何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

由于对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学情调研深入不够,学生对多学科渗透内容掌握的准确性、全面性的把握所欠缺,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艺术魅力。

2.在组织实施上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由于采用相对新颖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此比较陌生,特别是分组活动的初期,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教师应更好地营造活动氛围,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主动性,加强语言、肢体、表情在互动交流环节的积极作用,去粗取精,精细运作。

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教材第83页“知识拓展”《徐霞客游记》切入,以“中国旅游日”为主题,通过三个问题进行导入:

1.快乐五月,有哪些节日呢?

学生回答:

劳动节、母亲节、端午节……

2.为什么今天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呢?

根据前期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中国旅游日的知晓度很低,因此教师有必要对这一节日的缘由进行解释。

3.“我很想学徐霞客”,这是哪一位领导人的题词?

展示题词图片,引出教学内容:

快乐研学旅行团。

(二)学习新课

1.分组:

由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分为科技团、建筑团、文学团三个小组。

为每一个团组配发相应的旅行团席卡和旅行锦囊盒。

旅行锦囊盒里为该组每一位学生准备锦囊文本,即本课学习资料(主要为教材内容提炼和地方史资料补充)。

2.组团研学旅行:

学生对应本组旅行相关内容进行研学,并在此基础上推荐1-2名代表作为导游,完成“导游出题考考你”、“导游带你游一游”、“导游帮你解难题”三个步骤。

全过程学生自主参与,教师鼓励引导。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本团推荐代表

向其他团学生发问

问题由教师提供

导游出题考考你

其他团学生回答

本团学生提示协助

教师协助学生呈现视频、图片等资料

导游带你游一游

本团学生代表

组织模拟研学旅行

其他团学生

向本团代表提问

(问题现场生成)

本团学生提示协助

导游帮你解难题

教师提示协助

(1)科技团研学旅行

★导游出题考考你

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

明朝医学家李时珍

2《本草纲目》记载了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全书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

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

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

3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参考答案:

李时珍花费27年心血,搜集整理800多种医药书记,深入社会、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

(说明:

由于《本草纲目》在教材中篇幅最重,故设计问题最多。

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著作?

它的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

《天工开物》;作者是宋应星。

5《农政全书》写了哪些内容?

它的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

记录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分为农本、田制、水利等等;作者是徐光启。

6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确定了哪些术语?

参考答案:

包括“几何”以及“点”“线”“三角形”“四边形”等。

★导游带你游一游

①科技团第一站:

太仓市弇山园

弇山园主人王世贞为《本草纲目》撰序,摘选如下:

(李时珍)一日过予弇山园谒(拜访)予,留饮数日。

(李时珍)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

(这本书)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

(这本书)藏之深山石室无当(没什么用),盍(何不)锲(刻印)之……

②科技团第二站: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天工开物》介绍苏州地区烧制的金砖用于北京皇家宫殿,摘选如下:

(建造皇宫,比如)细料方砖以瓷正殿者,则由苏州造解。

……

★导游帮你解难题

①教材P78页材料研读: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宋应星为什么要这样编排?

参考答案:

反映了宋应星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的思想。

②学生课上生成。

可能会涉及的问题有:

《本草纲目》的书名缘由、教材P77页《天工开物》插图所描绘的景象等等。

(2)文学团研学旅行

★导游出题考考你

①除了《徐霞客游记》,教材上还提到了哪四部重要的文学著作,他们的作者分别是谁?

参考答案:

《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牡丹亭》、汤显祖。

②这四部文学著作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水浒传》描写了梁山泊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牡丹亭》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爱情故事。

★导游带你游一游

①文学团第一站:

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

带领学生欣赏昆曲《牡丹亭》选段《游园惊梦》: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②文学团第二站:

苏州盘门

带领学生欣赏剧集《西游记》拍摄场景

★导游帮你解难题

①你最喜欢教材中提到的哪一部小说?

为什么?

②学生课上生成。

可能会涉及的问题有:

《三国演义》的内容与真实的历史有什么差别等等。

(3)建筑团研学旅行

★导游出题考考你

①明朝哪一位皇帝开始大规模营造北京城?

参考答案:

明成祖朱棣。

②明朝北京城主要组成分布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由内而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③明朝北京城的核心是什么?

参考答案:

宫城就是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

④明长城建造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防御蒙古南扰。

⑤明长城东西范围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⑥明长城主要的建筑材料是什么?

参考答案:

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

★导游带你游一游

①建筑团第一站:

苏州市蒯祥祠

向学生介绍蒯祥的生平:

蒯祥,吴县香山人,是我国明朝时期一位杰出的能工巧匠,是北京故宫的主要设计者。

他把苏州的“金砖”和“苏式彩绘”运用到北京的宫殿建筑中去,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建筑团第二站:

北京故宫

结合教材平面图带领学生欣赏故宫

③建筑图第三站:

万里长城

结合教材示意图带领学生欣赏长城

 

★导游帮你解难题

①学生课上生成。

可能会涉及的问题有:

为什么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等等。

②教师提问:

今天的研学旅行尽不尽兴?

教师:

因此要鼓励大家踏踏实实读万卷书,真真正正行万里路。

教师:

而且我们对旅行地点的背景知识了解得还不是非常充分。

学生作否定回答

学生作肯定回答

教师:

其实我和你们一样,因为都是虚拟的。

教师:

其实我不太尽兴,因为都只是虚拟的。

 

(三)教学总结

(1)教师:

专家考证徐霞客万里游途从苏州出发(苏州西山林屋洞),我们生活在苏州,鼓励同学们更多关注和热爱我们家乡的文化。

(2)教师:

既要多读书,也要多行路,鼓励同学们做新时期的徐霞客。

 

教师推荐读书

教师推荐行路

《天工开物》、《西游记》等教材中所涉及的书目。

场所

地址

施氏(施耐庵)祠堂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

罗贯中纪念馆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罗庄村

汤显祖纪念馆

江西省抚州市

天工开物园

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

李时珍纪念馆

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时珍大道

光启公园

上海市徐家汇南丹路

罗哲文《长城》

中国徐霞客旅游博览园

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游圣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