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890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docx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docx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_上)侯亮1Binder是如何做到精确打击的?

我们先问一个问题,binder机制到底是如何从代理对象找到其对应的binder实体呢?

难道它有某种制导装置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静下心来研究binder驱动的代码。

在本系列文档的初始篇中,我们曾经介绍过ProcessState,这个结构是属于应用层次的东西,仅靠它当然无法完成精确打击。

其实,在binder驱动层,还有个与之相对的结构,叫做binder_proc。

为了说明问题,我修改了初始篇中的示意图,得到下图:

1.1创建binder_proc当构造ProcessState并打开binder驱动之时,会调用到驱动层的binder_open()函数,而binder_proc就是在binder_open()函数中创建的。

新创建的binder_proc会作为一个节点,插入一个总链表(binder_procs)中。

具体代码可参考kernel/drivers/staging/android/Binder.c。

驱动层的binder_open()的代码如下:

staticintbinder_open(structinode*nodp,structfile*filp)

{

structbinder_proc*proc;

......

proc=kzalloc(sizeof(*proc),GFP_KERNEL);

get_task_struct(current);

proc->tsk=current;

......

hlist_add_head(&proc->proc_node,&binder_procs);

proc->pid=current->group_leader->pid;

......

filp->private_data=proc;

......

}

注意,新创建的binder_proc会被记录在参数filp的private_data域中,以后每次执行binder_ioctl(),都会从filp->private_data域重新读取binder_proc的。

binder_procs总表的定义如下:

staticHLIST_HEAD(binder_procs);

我们可以在List.h中看到HLIST_HEAD的定义:

【kernel/include/linux/List.h】

#defineHLIST_HEAD(name)structhlist_headname={.first=NULL}

于是binder_procs的定义相当于:

structhlist_headbinder_procs={.first=NULL};

随着后续不断向binder_procs表中添加节点,这个表会不断加长,示意图如下:

1.2binder_proc中的4棵红黑树

binder_proc里含有很多重要内容,不过目前我们只需关心其中的几个域:

structbinder_proc

{

structhlist_nodeproc_node;

structrb_rootthreads;

structrb_rootnodes;

structrb_rootrefs_by_desc;

structrb_rootrefs_by_node;

intpid;

......

......

};

注意其中的那4个rb_root域,“rb”的意思是“redblack”,可见binder_proc里搞出了4个红黑树。

其中,nodes树用于记录binder实体,refs_by_desc树和refs_by_node树则用于记录binder代理。

之所以会有两个代理树,是为了便于快速查找,我们暂时只关心其中之一就可以了。

threads树用于记录执行传输动作的线程信息。

在一个进程中,有多少“被其他进程进行跨进程调用的”binder实体,就会在该进程对应的nodes树中生成多少个红黑树节点。

另一方面,一个进程要访问多少其他进程的binder实体,则必须在其refs_by_desc树中拥有对应的引用节点。

这4棵树的节点类型是不同的,threads树的节点类型为binder_thread,nodes树的节点类型为binder_node,refs_by_desc树和refs_by_node树的节点类型相同,为binder_ref。

这些节点内部都会包含rb_node子结构,该结构专门负责连接节点的工作,和前文的hlist_node有点儿异曲同工,这也是linux上一个常用的小技巧。

我们以nodes树为例,其示意图如下:

rb_node和rb_root的定义如下:

structrb_node

{

unsignedlongrb_parent_color;

#defineRB_RED0

#defineRB_BLACK1

structrb_node*rb_right;

structrb_node*rb_left;

}__attribute__((aligned(sizeof(long))));

/*Thealignmentmightseempointless,butallegedlyCRISneedsit*/

structrb_root

{

structrb_node*rb_node;

};

binder_node的定义如下:

structbinder_node

{

intdebug_id;

structbinder_workwork;

union{

structrb_noderb_node;

structhlist_nodedead_node;

};

structbinder_proc*proc;

structhlist_headrefs;

intinternal_strong_refs;

intlocal_weak_refs;

intlocal_strong_refs;

void__user*ptr;//注意这个域!

void__user*cookie;//注意这个域!

unsignedhas_strong_ref:

1;

unsignedpending_strong_ref:

1;

unsignedhas_weak_ref:

1;

unsignedpending_weak_ref:

1;

unsignedhas_async_transaction:

1;

unsignedaccept_fds:

1;

unsignedmin_priority:

8;

structlist_headasync_todo;

};

我们前文已经说过,nodes树是用于记录binder实体的,所以nodes树中的每个binder_node节点,必须能够记录下相应binder实体的信息。

因此请大家注意binder_node的ptr域和cookie域。

另一方面,refs_by_desc树和refs_by_node树的每个binder_ref节点则和上层的一个BpBinder对应,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具有和“目标binder实体的binder_node”进行关联的信息。

binder_ref的定义如下:

structbinder_ref

{

intdebug_id;

structrb_noderb_node_desc;

structrb_noderb_node_node;

structhlist_nodenode_entry;

structbinder_proc*proc;

structbinder_node*node;//注意这个node域

uint32_tdesc;

intstrong;

intweak;

structbinder_ref_death*death;

};

请注意那个node域,它负责和binder_node关联。

另外,binder_ref中有两个类型为rb_node的域:

rb_node_desc域和rb_node_node域,它们分别用于连接refs_by_desc树和refs_by_node。

也就是说虽然binder_proc中有两棵引用树,但这两棵树用到的具体binder_ref节点其实是复用的。

大家应该还记得,在《初始篇》中我是这样表达BpBinder和BBinder关系的:

现在,我们有了binder_ref和binder_node知识,可以再画一张图,来解释BpBinder到底是如何和BBinder联系上的:

上图只表示了从进程1向进程2发起跨进程传输的意思,其实反过来也是可以的,即进程2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引用树”节点找到进程1的“实体树”节点,并进行跨进程传输。

大家可以自己补充上图。

OK,现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说明binder句柄的作用了,比如进程1的BpBinder在发起跨进程调用时,向binder驱动传入了自己记录的句柄值,binder驱动就会在“进程1对应的binder_proc结构”的引用树中查找和句柄值相符的binder_ref节点,一旦找到binder_ref节点,就可以通过该节点的node域找到对应的binder_node节点,这个目标binder_node当然是从属于进程2的binder_proc啦,不过不要紧,因为binder_ref和binder_node都处于binder驱动的地址空间中,所以是可以用指针直接指向的。

目标binder_node节点的cookie域,记录的其实是进程2中BBinder的地址,binder驱动只需把这个值反映给应用层,应用层就可以直接拿到BBinder了。

这就是Binder完成精确打击的大体过程。

2BpBinder和IPCThreadState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Binder传输机制。

在《初始篇》中,我们已经提到了BpBinder和ProcessState。

当时只是说BpBinder是代理端的核心,主要负责跨进程传输,并且不关心所传输的内容。

而ProcessState则是进程状态的记录器,它里面记录着打开binder驱动后得到的句柄值。

因为我们并没有进一步展开来讨论BpBinder和ProcessState,所以也就没有进一步打通BpBinder和ProcessState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试着补充一些内容。

作为代理端的核心,BpBinder总要通过某种方式和binder驱动打交道,才可能完成跨进程传递语义的工作。

既然binder驱动对应的句柄在ProcessState中记着,那么现在就要看BpBinder如何和ProcessState联系了。

此时,我们需要提到IPCThreadState。

从名字上看,IPCThreadState是“和跨进程通信(IPC)相关的线程状态”。

那么很显然,一个具有多个线程的进程里应该会有多个IPCThreadState对象了,只不过每个线程只需一个IPCThreadState对象而已。

这有点儿“局部单例”的意思。

所以,在实际的代码中,IPCThreadState对象是存放在线程的局部存储区(TLS)里的。

2.1BpBinder的transact()动作

每当我们利用BpBinder的transact()函数发起一次跨进程事务时,其内部其实是调用IPCThreadState对象的transact()。

BpBinder的transact()代码如下:

status_tBpBinder:

:

transact(uint32_tcode,constParcel&data,

Parcel*reply,uint32_tflags)

{

//Onceabinderhasdied,itwillnevercomebacktolife.

if(mAlive)

{

status_tstatus=IPCThreadState:

:

self()->transact(mHandle,code,data,reply,flags);

if(status==DEAD_OBJECT)mAlive=0;

returnstatus;

}

returnDEAD_OBJECT;

}

当然,进程中的一个BpBinder有可能被多个线程使用,所以发起传输的IPCThreadState对象可能并不是同一个对象,但这没有关系,因为这些IPCThreadState对象最终使用的是同一个ProcessState对象。

2.1.1调用IPCThreadState的transact()

status_tIPCThreadState:

:

transact(int32_thandle,

uint32_tcode,constParcel&data,

Parcel*reply,uint32_tflags)

{

......

//把data数据整理进内部的mOut包中

err=writeTransactionData(BC_TRANSACTION,flags,handle,code,data,NULL);

......

if((flags&TF_ONE_WAY)==0)

{

......

if(reply)

{

err=waitForResponse(reply);

}

else

{

ParcelfakeReply;

err=waitForResponse(&fakeReply);

}

......

}

else

{

err=waitForResponse(NULL,NULL);

}

returnerr;

}

IPCThreadState:

:

transact()会先调用writeTransactionData()函数将data数据整理进内部的mOut包中,这个函数的代码如下:

status_tIPCThreadState:

:

writeTransactionData(int32_tcmd,uint32_tbinderFlags,

int32_thandle,uint32_tcode,

constParcel&data,status_t*statusBuffer)

{

binder_transaction_datatr;

tr.target.handle=handle;

tr.code=code;

tr.flags=binderFlags;

tr.cookie=0;

tr.sender_pid=0;

tr.sender_euid=0;

......

tr.data_size=data.ipcDataSize();

tr.data.ptr.buffer=data.ipcData();

tr.offsets_size=data.ipcObjectsCount()*sizeof(size_t);

tr.data.ptr.offsets=data.ipcObjects();

......

mOut.writeInt32(cmd);

mOut.write(&tr,sizeof(tr));

returnNO_ERROR;

}

接着IPCThreadState:

:

transact()会考虑本次发起的事务是否需要回复。

“不需要等待回复的”事务,在其flag标志中会含有TF_ONE_WAY,表示一去不回头。

而“需要等待回复的”,则需要在传递时提供记录回复信息的Parcel对象,一般发起transact()的用户会提供这个Parcel对象,如果不提供,transact()函数内部会临时构造一个假的Parcel对象。

上面代码中,实际完成跨进程事务的是waitForResponse()函数,这个函数的命名不太好,但我们也不必太在意,反正Android中写得不好的代码多了去了,又不只多这一处。

waitForResponse()的代码截选如下:

status_tIPCThreadState:

:

waitForResponse(Parcel*reply,status_t*acquireResult)

{

int32_tcmd;

int32_terr;

while

(1)

{

//talkWithDriver()内部会完成跨进程事务

if((err=talkWithDriver())<NO_ERROR)

break;

//事务的回复信息被记录在mIn中,所以需要进一步分析这个回复

......

cmd=mIn.readInt32();

......

switch(cmd)

{

caseBR_TRANSACTION_COMPLETE:

if(!

reply&&!

acquireResult)gotofinish;

break;

caseBR_DEAD_REPLY:

err=DEAD_OBJECT;

gotofinish;

caseBR_FAILED_REPLY:

err=FAILED_TRANSACTION;

gotofinish;

......

......

default:

//注意这个executeCommand()噢,它会处理BR_TRANSACTION的。

err=executeCommand(cmd);

if(err!

=NO_ERROR)gotofinish;

break;

}

}

finish:

......

returnerr;

}

2.1.2talkWithDriver()

waitForResponse()中是通过调用talkWithDriver()来和binder驱动打交道的,说到底会调用ioctl()函数。

因为ioctl()函数在传递BINDER_WRITE_READ语义时,既会使用“输入buffer”,也会使用“输出buffer”,所以IPCThreadState专门搞了两个Parcel类型的成员变量:

mIn和mOut。

总之就是,mOut中的内容发出去,发送后的回复写进mIn。

talkWithDriver()的代码截选如下:

status_tIPCThreadState:

:

talkWithDriver(booldoReceive)

{

......

binder_write_readbwr;

......

bwr.write_size=outAvail;

bwr.write_buffer=(longunsignedint)mOut.data();

......

bwr.read_size=mIn.dataCapacity();

bwr.read_buffer=(longunsignedint)mIn.data();

......

......

do

{

......

if(ioctl(mProcess->mDriverFD,BINDER_WRITE_READ,&bwr)>=0)

err=NO_ERROR;

......

}while(err==-EINTR);

......

......

returnerr;

}

看到了吗?

mIn和mOut的data会先整理进一个binder_write_read结构,然后再传给ioctl()函数。

而最关键的一句,当然就是那句ioctl()了。

此时使用的文件描述符就是前文我们说的ProcessState中记录的mDriverFD,说明是向binder驱动传递语义。

BINDER_WRITE_READ表示我们希望读写一些数据。

至此,应用程序通过BpBinder向远端发起传输的过程就交代完了,数据传到了binder驱动,一切就看binder驱动怎么做了。

至于驱动层又做了哪些动作,我们留在下一篇文章再介绍。

如需转载本文内容,请注明出处。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