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789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ocx

《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ocx

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发布时间:

2013年02月04日   来源:

综合科    点击数:

176  

                                    --2012年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发展发展再发展、实干实干再实干”的工作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着力促改革、惠民生,全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老工业城市转调创步伐加快,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一、经济运行基本面良好,有力支撑经济企稳回升

    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总体呈现“三稳”态势:

一是经济增长稳中有升。

初步核算,我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55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增速逐步回升,全年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加快0.7个、0.8个和0.4个百分点。

农业经济基础稳固。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19.4亿元,增长5.3%。

粮食生产在种植面积减少的不利因素下,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实现产量“十连增”,全年粮食总量达177.9万吨,单产达471.6公斤/亩,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高出全国1.4个百分点;37个大类行业增加值有32个实现增长;227种产品中有121种产量比上年增长。

企业效益止降回升。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逾万亿,达10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利税、利润分别从8月份、10月份开始由降转升,全年增速分别达9.0%、8.7%。

投资、消费稳步增长。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新开工项目达229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3个,比上年增加42个。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6亿元,增长15.0%。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820.4亿元,增长17.7%。

财政金融运行稳定。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6.3亿元,增长16.1%,其中,税收收入实现162.1亿元,增长18%。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164.9亿元、2109.8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6.1%和12.7%。

    二是就业形势稳定。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7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6.7万人次,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人数0.9万人次。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低于全年4%以内的控制目标。

    三是物价涨幅稳中有降。

居民消费价格(CPI)各月累计涨幅控制在2.3%-4.9%之间,且呈下行趋势。

全年累计同比上涨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

分类别看,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六升二降,食品、烟酒、衣着类分别上涨4.2%、3.8%、3.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分别上涨1.9%、1.7%和1.6%;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均下降0.2%。

    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促转调取得突出成绩,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表现在“三个新”上:

    一是结构调整有新进展。

第一,产业结构逐步调优。

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3.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101.2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332.3亿元,增长9.4%。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6:

60.2:

36.2调整为3.5:

59.0:

37.5。

    第二,转型升级亮点突出。

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257个,建成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100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增效。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5.8亿元,增长22.5%,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增长27.0%、23.6%,利税、利润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8.0个和14.9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1%,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7个百分点。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7.2亿元,增长18.3%,较规模以上工业快6.0个百分点;利税、利润分别增长23.0%、23.1%,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4.0个和14.4个百分点。

    第三,投资结构不断改善。

工业投资快速增长。

全市工业投资完成840.2亿元,增长23.2%,比全部投资加快2.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8.2%,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增长37.7%,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经济的企稳回升。

更加注重内涵效益型投资。

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084.8亿元,增长42.1%;占全部投资额的62.2%,比重同比提高9.1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强劲增长。

全年完成投资1565.4亿元,增长23.3%;占全部投资额的89.8%,比重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第四,热点商品消费升温。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及国家扩内需政策的深入实施,城乡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全年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乡村实现零售额34亿元,增长13.0%。

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销售看,21个大类消费品中有17个大类的零售额同比增长。

临近年终,民众的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加快了商品的旺销和升级换代。

其中,服装、鞋帽、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8.5%,支撑生存型商品较快增长;家电、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7%,其中家电类商品12月当月增长27.3%,推动发展型商品平稳增长;汽车、金银珠宝等时尚型商品消费回升,汽车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3.7%、14.2%。

    二是科技创新有新突破。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983.8亿元(新口径),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8.3%,较年初提高1.2个百分点。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8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计221家,数量稳居全省前列。

知识产权成果居全省前列。

全年申请国内专利10120件,列全省第4位;PCT国际专利申请131件,居全省第2位。

授权专利440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41件,列全省第6位。

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

年内新增山东省院士工作站15家,总数达到54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总数达到133家;各类研发机构数量居全省前列。

    三是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有新改善。

民生支出力度加大。

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65.31亿元,增长18%,占全部支出的56.8%,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4.3%和22.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2倍。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189元,增长13%;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7.7%、14.2%。

农民人均纯收入12378元,增长13.8%;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3.1%和32.2%。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共计527.1万人,比上年增加23.6万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36万人、232.4万人,比上年增加3.9万人和1.4万人。

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上年的321元/人提高至360元/人,农民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上年的1722元/人提高至2300元/人。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贸出口持续低迷

    受国际市场疲软影响,我市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放缓,出口形势尤为严峻,全市百强企业中出口实现增长的不足一半,仅为47%。

2012年,全市实现出口总额53.2亿美元,下降0.1%,降幅同比扩大32.2个百分点。

出口累计同比增速自年初增长9.2%,增幅逐步收窄至4月的5.3%,之后6月反弹到7.5%,下半年一路走低,各月累计依次增长2.6%、0.9%、1.2%、0.2%、0.3%,年终由增转降,下降0.1%。

    

(二)企业经营面临不少困难

    一是市场需求不足。

我市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涨幅自年初逐月收窄,出厂价格从4月份开始转为下降态势。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仅为97.88%,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仍倒挂1.55个百分点,表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订单萎缩和部分产能过剩矛盾未见根本改观。

全年工业用电量283.9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比上年增长24.1%;工业产销率为98%,下降1.1个百分点,说明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去库存压力较大。

    二是生产成本攀升,资金紧张。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职工薪酬、利息支出分别增长13.5%、21.0%和18.2%。

两项资金占用达9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4元,比上年增加0.9元;利息支出占财务费用的比重达81.9%,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企业普遍存在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成本上升以及融资成本过高等压力。

    (三)转方式、调结构任重道远

    一是服务业发展缓慢。

服务业投资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较大,仅增17%,同比下降23.8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全部投资2.5个百分点。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4%,分别慢于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1.1个、2.1个百分点,增速同比降低2.2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经济面临产业升级、资源环境空间约束加大等重大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淄博作为老工业城市的资源能源优势已不复存在,而新的产业结构还未成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不足30%。

制造业投资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等传统行业;效益提升也主要依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拉动。

    近年来,国家和省对我市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任务的宏观要求进一步提高,但我市传统的产业结构导致能耗结构不合理,高耗能行业投资有所反弹,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容量的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节能减排工作成效。

2012年,利润总额居前5位的工业行业中有3个属于“两高一资”行业,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强,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入冬以来的几次雾霾天气严重拷问着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同时对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减排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三是土地等要素稀缺制约投资项目落地及建设。

据调查,年内我市亿元及十亿元以上大项目的规模与周边地市差距拉大,影响经济增长后劲。

伴随土地政策的收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稀缺成为制约我市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的最大障碍。

从市统计局2012年四季度对全市53个省级重点项目调研情况看,多数未开工项目主要制约因素仍是土地问题,已经开工的项目也存在土地瓶颈制约。

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也是制约项目推进的一大因素。

本年项目资金到位较上年有所好转,但主要依靠民间资本,国家预算内资金、利用外资降幅较大,分别下降6.8%和4.7%。

    四是消费增长乏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0%,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较上年低3个百分点,慢于投资增速5.5个百分点。

从月度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来看,较上年同期平均降低5个百分点左右。

    四、对策建议

  

(一)密切关注局势变化,把握好政策调控力度。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我国外需萎缩、内需放缓、产能过剩难以完全消化,潜在金融风险加大,原有竞争优势被削弱,新优势尚未形成,2013年国内经济还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此外大宗商品输入性通胀压力及国内成本上升将推高物价。

因此,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力度、节奏和重点,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科学谋划,加强价格监测和预警,稳定农产品供给,搞活市场流通,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积极防控各种风险,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大有效投入,增创发展新优势。

一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

2013年是项目建设年,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纲,着力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及民生等重点领域储备和争取重大投资项目,带动经济结构优化,才能抓住“转、调、创”的根本,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着力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难题,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实行领导挂包责任制。

积极盘活低效用地,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土地投资强度管理,强化重点项目的用地保障;加强政银企合作,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能,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向重点项目集聚。

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紧密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加快构建创新转化平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企业自主创新,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创新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重大增长极;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对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考核力度,建立起与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全方位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从源头上保障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推进。

  (三)强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研究推进将启动实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贯彻执行“两个同步”,完善落实收入分配细则,加大收入调节力度。

继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标准,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着力提高居民收入,为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是拓宽民间投资领域。

认真贯彻各级政府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研究2013年国家将要出台的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切实做好政策细化对接工作。

加大对民营企业扶持引导力度,借鉴先进试点经验,积极探索我市鼓励民间投资的创新路径,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事业部门,进一步拓宽我市民间投资领域。

三是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宣传、投机倒把、操纵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为各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交易机会和获取信息的机会,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