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学化学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788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实验学化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从实验学化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从实验学化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从实验学化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从实验学化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实验学化学教案.docx

《从实验学化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实验学化学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实验学化学教案.docx

从实验学化学教案

从实验学化学全章复习教案

一、重点聚焦

  1.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和分离方法。

  2.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操作。

  3.离子的检验及检验试剂的选择。

  4.物质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5.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6.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7.有关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数、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之间转化的计算。

  8.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二、知识网络

  本章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两节内容,其知识框架可整理如下:

      

1.实验安全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避免或减少实验事故的前提,然后在实验中要注意五防,即防止火灾、防止爆炸、防止倒吸引起爆裂、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防止暴沸。

2.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1)创伤急救

  用药棉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若有碎玻璃片要小心除去,用双氧水擦洗或涂红汞水,也可涂碘酒(红汞与碘酒不可同时使用),再用创可贴外敷。

(2)烫伤和烧伤的急救

  可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的KMnO4溶液轻擦伤处到皮肤变棕色,再涂烫伤药膏。

(3)眼睛的化学灼伤

  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如为碱灼伤,再用20%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4)浓酸和浓碱等强腐蚀性药品

  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被腐蚀。

如果酸(或碱)流在实验桌上,立即用NaHCO3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

如果只有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

如果碱性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5)扑灭化学火灾注意事项

  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

如钾、钠、钙粉、镁粉、铝粉、电石、PCl3、PCl5、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等着火。

  ②比水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等烃类、醇、醚、酮、酯类等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比水密度大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CS2着火,可用水扑灭,也可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③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是敞口器皿可用石棉布盖灭。

蒸馏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燃着,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件堵塞冷凝管口,应先停止加热,再行扑救,以防爆炸。

3.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体与固体混合物:

若杂质或主要物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二者均易溶,但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差别较大,可用重结晶法;还可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除去,然后再结晶得到主要物质。

  ②固体与液体混合物:

若固体不溶于液体,可用过滤法;若固体溶于液体,可用结晶或蒸馏方法。

  ③液体与液体混合物:

若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若互溶在一边且沸点差别较大,可用蒸馏法;若互溶在一起且沸点差别不大,可选加某种化学试剂萃取后再蒸馏。

  ④气体与气体混合物:

一般用洗气法,可选用液体或固体除杂试剂。

(2)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分离和提

纯方法

分离的物质

主要仪器

应用举例

倾 析

从液体中分离密度较大且不溶的固体

烧杯、玻璃棒

分离沙和水

过 滤

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

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

粗盐提纯

溶解和

过滤

分离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

分离食盐和沙

离心分离法

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

离心试管,离心机

分离泥和水

结晶法

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分 液

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

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分离油和水

萃 取

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

用苯提取水溶液中的溴

蒸 馏

从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

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牛角管、温度计

从海水中制取纯水

分 馏

分离两种互溶而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

石油的分离

升 华

分离两种固体,其中只有一种可以升华

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圆底烧瓶

分离碘和沙

吸 附

除去混合物中的气态或固态杂质

干燥管或U形管

用活性炭除去黄糖中的有色杂质

色层分

析法

分离溶液中的溶质

层析纸及层析试剂

分离黑色墨水中不同颜色的物质

4.离子的检验

  一般来讲,阳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阴离子,阴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阳离子,并要求具有特别的明显现象。

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及其添加顺序,以避免干扰离子的干扰。

待检离子

选用试剂

反应现象

Al3+

NaOH

白色沉淀,碱过量后沉淀溶解

Fe3+

KSCN

出现血红色溶液

Ca2+

Na2CO3

HCl

白色沉淀,加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l-

AgNO3

HNO3

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SO42-

BaCl2或Ba(NO3)2

HCl或HNO3

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

CO32-

CaCl2或BaCl2

HCl或HNO3

白色沉淀,加酸后产生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3)有关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守恒):

     C(浓)·V(浓)==C(稀)·V(稀)

  (4)溶质质量分数(W)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的转化:

(注意其中的单位换算)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常用规格有100mL、250mL、500mL、1000mL等,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其规律,如500mL的容量瓶。

并且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其是否漏水。

  

(2)配制步骤,所用仪器及注意事项

配制步骤

使用仪器

注意事项

计算

——

固体求溶质质量,液体求其体积。

称量/量取

托盘天平或滴定管

(量筒)、小烧杯

天平的精确度为0.1g,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量筒量取液体后不需要洗涤。

溶解/稀释

烧杯、玻璃棒

溶解要在小烧杯中,切不可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

冷却

——

将液体恢复到室温(20℃)

转移

一定体积的容量瓶

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失

洗涤

——

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振荡

——

使溶液充分混合

定容

胶头滴管

加水至刻度线1—2cm时,用胶头滴管滴加,并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相切。

摇匀

——

两手握住容量瓶,上下颠倒摇匀。

装瓶贴签

试剂瓶

容量瓶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

具体要做到:

移量要精确,溶解要安全,冷却要充分,洗涤要洁净,定容要准确,混合要均匀。

(3)误差分析

  由公式

知,凡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或使溶液体积增大的操作,都会使c偏低,反之偏高。

三、方法整合

  本章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两节内容,就其主要题型有:

(1)实验安全知识及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识别;

(2)混合物分离和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3)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等分离方法的选择根据、涉及的化学仪器及操作过程等;(4)常见离子(SO42―、CO32―、Cl―、Ca2+等)的检验;(5)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的辩析理解;(6)有关化学计量的简单计算;(7)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等。

无论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还是化学计量,都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所以这就要求理解准确,应用到位。

类型一:

化学实验安全

  

题1.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火爆竹

  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安全常识。

通过化学的学习,在生活实际中,要知道什么行为是安全的,什么行为是不安全的,并尽量知道这些行为为什么是不安全的,怎样处理就是安全的。

  解析:

煤矿井中常含有易燃易爆的瓦斯气体,所以用火把照明显然是不安全的,A错误;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火爆竹一般是安全的,B正确;液化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所以C中叙述是不安全的;实验中将水倒入浓硫酸会因剧烈放热使液体暴沸,所以D中叙述也是不安全的。

  答案:

B

  总结升华:

安全意识是未来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实验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必要保证。

举一反三:

  [变式1]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浓硝酸的容器上的是( )

  

  [答案]C

变式2]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使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

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将浓硫酸放入容量瓶中,然后加水稀释制取稀硫酸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答案]C

类型二: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题2.电制法制碱的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中含有泥沙和Ca2+、Mg2+、Fe3+、SO42―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

某校实验小组精制粗盐水的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所用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Ⅱ步中,加入过量试剂甲后,生成了两种大量的沉淀,则试剂甲为________溶液。

  (3)在第Ⅴ步中,加入试剂丁直到溶液无明显变化时,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提纯中的相关问题。

包括分离方法的选择及所用仪器、除杂试剂的选择等等

解析:

  

(1)把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过滤操作中所需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漏斗和烧杯。

  

(2)过入试剂甲后生成两种沉淀,分析杂质离子必然是Mg(OH)2和Fe(OH)3,所以甲为NaOH。

  (3)液体F中有过量的NaOH和Na2CO3,应加入盐酸可将其除去。

  答案:

  

(1)过滤 玻璃棒、漏斗、烧杯

  

(2)NaOH

  (3)HCl+NaOH==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总结升华:

看似比较大的实验题,往往问题都设在一些小的基本操作,所以做好此类题要注意两点:

其一要从宏观把握整个实验方案,其二是准确规范地表述基本操作。

举一反三:

  [变式3]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使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

  B.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答案]C

  [变式4]

  

(1)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

  

(2)除去KCl溶液中的SO42-,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溶解 过滤

  

(2)BaCl2[或Ba(OH)2]、K2CO3、HCl

 

题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操作时,先得到的少量液体可能会与器壁等接触而含杂质较多,可以弃掉

  B.分液操作时,首先要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小孔与上口部的小孔对准,然后进行分液

  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D.萃取分液后,要得到被萃取的物质,通常还要进行蒸馏,为了更好的控制温度,用水浴加热比直接加热要好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蒸馏、分液、萃取三种基本操作,并且都是考查的细节问题,所以需要对其操作非常熟悉,才能做好此类题目。

  解析:

蒸馏时,开始收集到的液体会含杂质较多,因此弃去是正确的;分液时为了保证下层液体能够顺利流下,应使分液漏斗中内外气压相等,需要先打开上口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小孔与上口部的小孔对准,因此B是正确的;萃取剂要与原溶剂互不溶解,且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更大即可,密度可比水大,也可比水小,因此C是错误的;萃取分液后,被萃取的物质仍与萃取剂溶解在一起,进一步分离的方法就是蒸馏,一般萃取剂的沸点较低,用水浴加热可以较好地控制温度。

  答案:

C

总结升华:

萃取是从含少量固体或液体的溶液中富集固体或液体物质的方法,萃取剂的选择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2)与原溶质不反应,(3)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

蒸馏是从液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液体的方法,它利用了液体物质沸点的不同。

  举一反:

  [变式5]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答案]CD

  [变式6]下列仪器不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坩埚

  [答案]BC

类型三:

物质的检验

  

题4.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Na2SO4、H2SO4、BaCl2中的某一种,为确定各是何种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A+B→溶液+气体;

(2)C+D→溶液+沉淀;(3)B+D→溶液+沉淀(X);(4)A+D→溶液(Y)+沉淀;(5)沉淀(X)+溶液(Y)→溶液+气体。

  由以上实验可知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涉及到CO32―、SO42―与Ba2+分别产生Ba2CO3、BaSO4的白色沉淀,而BaCO3可溶于强酸产生气体CO2,BaSO4则不能。

据此我们即可将四种溶液检验出来。

  解析:

(2)(3)(4)分析可知,A、B、C都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所以D为BaCl2溶液;而由(5)可知沉淀X为BaCO3,溶液Y为一种酸,由此产生沉淀X的(3)中B为Na2CO3,产生溶液Y的(4)中A为H2SO4,因此C为Na2SO4。

  答案:

H2SO4 Na2CO3 Na2SO4 BaCl2

  

(1)H2SO4+Na2CO3==Na2SO4+CO2↑+H2O  

(2)Na2SO4+BaCl2==BaSO4↓+2NaCl

  (3)Na2CO3+BaCl2==BaCO3↓+2NaCl   (4)H2SO4+BaCl2==BaSO4↓+2HCl

  (5)BaCO3+2HCl==BaCl2+CO2↑+H2O

总结升华:

解答此类题要善于分析给出物质间的反应,然后对比实验的代号,使其找到一一对应关系。

善于抓特殊现象、特殊反应等突破口,是迅速解题的关键,但一定不要忙燥,要一一验证清楚,再按题目要求一一作答。

  举一反三:

  [变式7]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苯、酒精、四氯化碳

  B.食盐、烧碱、硝酸铵

  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

  [答案]D

[变式8]有A、B、C、D、E、F、G7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a2CO3、Na2SO4、KCl、AgNO3、MgCl2、Ca(NO3)2和Ba(OH)2溶液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

试回答下面问题。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G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其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

B:

_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E:

________。

F:

________。

[答案]

(1)KCl AgNO3 混合时只生成一种沉淀的KCl,生成的沉淀是AgCl,所以A是KCl,G是AgNO3

(2)Na2SO4 MgCl2 Na2CO3 Ca(NO3)2 Ba(OH)2

类型四:

化学计量之间的关系

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人们规定的数,没有单位

C.H2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H2的质量之和

D.标准状况下,H2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1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四个概念的理解,除对相关概念要深刻理解外,还应特别注意其单位。

解析: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质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其单位为摩尔,A错误;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人们规定12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其单位为mol―1,B错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其单位为g·mol―1,H2的质量单位一般用g,C错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1,D正确。

答案:

D

总结升华:

对于概念的理解,应抓住处延,认真分析其内涵,要善于辩析概念。

举一反三:

[变式9](2011北京四中模拟)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温度、同体积的N2和O2           B.同压强、同体积的H2和CH4

C.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D.同体积、同密度的CO2和N2

[答案]C

[变式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0.012kg的12C所含的原子数为6.02×1023

B.1molH2O中含有2molH和1molO

C.2molNaOH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的浓度为2mol·l―1

D.1L2mol·L―1NaOH溶液中含有NaOH2mol

[答案]C

题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gH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水分子数为NA

C.常温下,1L0.1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为0.2NA

D.常温常压下,11.2LCH4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思路点拨:

本题借助阿伏加德罗常数考查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要特别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应的条件和状态。

解析:

2gH2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H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A错误;

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22.4L水不是1mol,所含分子数也就不是NA,B错误;

1L0.1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n(MgCl2)=1L×0.1mol·L―1=0.1mol,

含Cl―的物质的量n(Cl―)=0.1mol×2=0.2mol,C正确;

常温常压下11.2LCH4不是0.5mol,所以所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不是2mol,D错误。

答案:

C

总结升华:

此类题的解决一定要以物质的量为核心,其解题基本模式为:

题中条件

某粒子的物质的量n

某粒子的粒子数nNA。

其中要注意由n到nNA过程中的粒子变化;另外一定特别注意22.4L某个倍数时,粒子物质的量一定要遵循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举一反三:

[变式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气分子和6.02×1023个氢气分子的质量之比等于14∶1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为11.2L

[答案]A、D

[变式12]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它们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之比为1∶1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题7.标准状况下,1L水可溶解700L氨气,所得氨水密度为0.9g/mL,求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全体溶于水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首先求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

,然后再由

,其中

解析:

氨气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

,所以

答案:

18.4mol·L-1

总结升华:

抓住定义表达式,准确理解各物理量的含义,同时化学计算中一定要带单位运算。

类型五: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题8.用18mol/L的硫酸溶液配制500mL1mol/L的硫酸溶液,有下列操作步骤:

(1)将溶解后的硫酸溶液立即沿玻璃棒转入容量瓶中;

(2)将量得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加水溶解,然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倒入烧杯中;

(3)盖上瓶塞,轻轻摇匀即配制完毕。

(4)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5)用量筒量取27.78mL的浓硫酸。

先将以上步骤按实际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指出操作中所有的错误和不妥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