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686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

《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

小学数学说课稿

《有趣的简便运算练习》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有趣的简便计算练习》。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整理与练习课。

学生是在学完了第三单元简便计算之后进行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简便计算的运算定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熟练地应用简便计算的运算定律从而更好地进行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创设一个解谜的情境,让学生层层深入,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每一环节结束时作适当归纳或总结性的讲解。

通过这种教法,引导学生充分的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

  三、说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在合作中找到最快速,最多样化、最优化的解题方式,使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

  四、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教法,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来描述:

  知识技能目标:

1、能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的相关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2、能灵活的选择简便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能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广泛的应用性。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推理分析、综合运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2、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五、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

  教学难点:

1、灵活的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综合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结合教学课件具体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

质疑,激趣导入

  教师由给大家介绍新朋友入手,激起学生的兴趣,结果新朋友没出现,揭示嘟嘟熊留下的字条。

  【本环节通过揭迷——质疑——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学生因为很想见到这个新朋友,所以学习热情很高。

  环节二、基本练习(填空)

  课件点击出示题目,学生快速独立完成,做好后说一说在这题中都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这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贴)

  【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复习了本单元学习过的基本的运算定律。

最后所有的题目全部答对后,课件上会出现一幅教室的图片,教师适时引导:

“咦,看来嘟嘟熊留给我们的第一个线索就在教室里,大家赶快找找看。

”这一环节在按照常规进行复习巩固之后,适当的对学生进行了一点小小的刺激,对略显沉闷的课堂进行了第一次冲击,并且顺势导入下一环节。

  环节三、对比练习(判断)

  本环节一改以往判断题的模式,将本单元易错的题型进行归纳整理分类,这样学生更容易引起重视。

  第1、2组题目是乘法分配率和减法性质的易错题判断,第3组是难度大一点的除法性质的题目,最后一类题目是德育渗透,在教学时考虑到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判断,对学生的要求不高,所以还要求学生能够说出错误原因或者会进行改正。

课件在这一环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错题错误的原因及如何改正,印象更加深刻。

  【本环节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由简到难,学生每回答对一题奖励一枚书签,嘟嘟熊的线索也就呼之欲出——线索在信封里,学生又一次激动了一把。

  环节四、计算练习(头脑风暴)

  学生从信封里拿出作业纸后,教师在课件上也同时打出所有题目,乍一看学生会说:

“哇,这么多题目!

”这时老师解释说:

“别急,哪些题一眼看能看出简算的,请找出来。

  【本环节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学生能一眼看出简算的题目逐个消失,剩下的题目学生必须通过列式才能完成,这样本题就不再是单调的计算练习,而是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有层次的环节。

课件在这里也完成了一般教学手段所不方便完成的操作,点击题目,题目消失。

  剩下的题目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快速完成,在合作之前先要求学生商量合作策略,然后再动笔。

教师在教学时给做的最快速的小组进行奖励。

  【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就能获得学生思维火花,这一环节从学生独立观察——商量合作策略——合作完成,从而达到“快速”“算法多样化”的目标,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

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算法解题,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环节五、巧算总分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请学生观察这一组数都有什么规律,接着请班级两位学生比赛,一位用简便方法算,另一位用计算器算。

  【这个环节将计算器引入课堂,计算器和简便计算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简便计算在进行有规律的数列的计算时,比计算器更加快速。

  接着教师追问:

“还有别的算法吗?

  【在这里提倡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将简便计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最后环节:

比一比

  数学是来源生活,最终又将为实际生活所服务,所以本节课的最后环节在邀请嘟嘟熊登场的同时,又带来一道和生活相关的题目。

教学进行到这里,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这一环节是拓展环节。

  学生自己讨论如何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根据时间进行调节,若有时间进行讲解,若无时间留作回家思考的题目。

课件在这一环节充分利用了声音,图像等手段,让学生对嘟嘟熊这一朋友有了直观的认识,嘟嘟熊的出现,使本节课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这时恰当进行全课总结,颁发礼物的同时又进行了德育渗透,使整节课水到渠成。

  整节课在教学环节上由一条嘟嘟熊的线索贯穿到底,很自然,顺畅。

从基本练习——对比练习——计算练习——巧算总分——比一比,由简到难,而且在每个环节中也都有层次,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多维的课堂。

在教学中教师始终秉承一个理念: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得这节课在很多环节都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及合作学习。

在教学评价上,本节课很重视师生评价,生生互评,而且评价的方式也多样化,有口头表扬,有贴纸奖励,更有最后的全班评价奖励,可以说整节课都将德育渗透进行到底!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

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4/8四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接着进一步研究这四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

  1.画一画让学生用色笔在长方形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并用分数来表示。

  2.想一想1/2、2/4、3/6、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你还能说出和"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吧?

你还能说出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吧?

  3.问一问从"1/2=2/4=3/6=4/8"中,你发现了什么?

  4.用一用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这样安排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再用分数表示,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准备。

  

(2)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找和"1/2"大小相等的分数,以及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探究问题,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以上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性目标:

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3.创新性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节课起打算采用"创设情境,复习迁移--设疑激思,获取新知--深化概念,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复习迁移。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

课开始发给每位学生四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折一折。

把第一张纸条对折(也就是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把第二张纸条对折再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再把第三张3次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8份)。

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彩笔在等分后的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

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问学生:

你能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

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铺垫、迁移。

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开端。

  2、设疑激思,获取新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学,就是学习问题,学怎样问问题。

为此,我在上面教学的基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1/2、2/4、3/6、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2)你能说出与"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

你还能说出与"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如果学生写错或写不出,待得出分数基本性质后再写)

(3)从"1/2=2/4=3/6=4/8"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4)你对上面这句话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地"相同的数"中"0"必须除外。

如果学生提出不出,就由教师提出问题:

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行?

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老师揭示课题)

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深化概念,及时反馈。

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设计了如下练习:

1.下面各式对吗?

为什么?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1)3/4=6/8

(2)3/8=12/2(3)3/10=1/5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36=8/12=2/()=()/24

3.把2/3和10/24化成分线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4/51/64/94/612/16

3/42/320/256/368/18

《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加减法》

一、说教材

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本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分数的认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将为后面的分数的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心理年龄特征,我将教学目标制定为:

1、通过直观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原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引导学生从现实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学会合作,与人分享收获,并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原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难点是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四、教法、学法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制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学法上谈一谈。

教法:

我会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参与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让学生探究体验、参与合作、互动讨论。

学法:

引导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五、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说一说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小明和小红在手工课上折纸鹤)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问题?

结合学生提问,解决第一个问题:

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引出算式1/2+1/4(板书算式)

此环节抓住切入点生成本节课的问题,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相加怎样计算?

让学生体会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必要性,在生活中确实需要。

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因猜想而紧张的沉思,从而达到风起云生的效果。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

1、独立思考——投石问路

在提出1/2+1/4得多少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全体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己的通过画图、折纸、探索计算的算法。

2、合作交流——曲径通幽

算完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

3、汇报交流——水到渠成

小组说完后,哪组的同学起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想法?

其他还有别的想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请况:

1/2+1/4=1/6

1/2+1/4=2/6

1/2+1/4=2/4+1/4=3/4

不管是哪这种想法,我都不会急于表态,而是把问题抛回去:

请同学们想想,你同意那种意见?

为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不仅说出得多少,更应结合图形、画图说明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二)异分母分数减法

出示提出的问题:

你能计算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

学生独立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减法。

然后出示试一试两题,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小结计算方法

观察算式,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加减法?

让学生思考、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小结优化,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算法——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

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吗?

引导学生总结提醒大家注意的事项。

此环节抓住问题的的着力点讨论,让学生探究有实效,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汇报交流抓住知识的突破点,以求达到由“投石问路——曲径通幽——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我会设计基本练习(课本练一练1—3题)、提高练习(练一练第4题)、综合练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先看清题意,再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关注有什么不一样的或是不对的?

此环节抓住盲点练习,让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说出学到的知识,还有情感体验。

此环节抓住新知识增长点,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更深刻地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五、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力争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又使板书设计能突出本课重点、提示方法过程。

分数加减法

1/2+1/4=2/4+1/4=3/4

1/2-1/4=2/4-1/4=1/4

先通分,再加减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柱的表面积》,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说反思等六个方面来介绍我的构思和见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个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面的旋转,了解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和认识了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后,安排的一节探索活动课。

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运用迁移规律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加以应用,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学习其它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有二。

第一、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含义,并了解侧面展开图的形状,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这是本节的重点。

第二、理解侧面展开图与圆柱体各部分间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探索性和挑战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和顽强学习的毅力等等。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积极主地探索、根据学生实情,我采用成功教学法,以手动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直观演示等方式为主,在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间的互相补充,评价等方式为辅,帮助学生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学具准备:

小圆柱体、剪刀、直尺等。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胜做一百道题,可以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本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以下学法的指导。

1.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记得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的就是知识的取得贵在实践,数学中的很多知识,不能仅靠老师的赐予,老师应多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只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深知原因为何!

2.合作交流

俗话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讨论,可以让知识展现得更加明彻,让同学们理解得更透、掌握得更牢。

从而有助于同学们理解教学重点。

3.直观演示法

我们知道立体图形的知识是相当抽象的一个内容,学生在理解上由于空间观念不强,所以很难想象,为此,我要求学生用操作,演示的方法学习,这样可以更直观地展示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由于上一节课同学们已认识了圆柱的有关特征,我课下也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圆柱。

所以教本课时,为吸引学生,调动其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做的小圆柱体都做好了吗?

同学们肯定会高兴拿出自己的杰作,向我炫耀一番,这时我会夸奖几个做得较好的,但话锋一转,又问:

你知道你做的这个小圆柱体用了多少纸板吗?

同学们肯定会大为失色,茫茫然,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为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我会用这样的一句话来过渡:

“学习好比远航,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谁能给大家指明今天的学习方向”。

从而让学生明晰今天的学习目标。

在目标明确后,我会让他们根据老师指定的自学方法进入今天的自学环节。

同学们在边观察、边操作、边想象中进入合作学习,这时候老师会走下讲台,和他们一起学习、探究。

并适时辅导在学习上走弯路的同学。

在短短的10分钟后,就开始了质疑-解疑的环节,对于一般的疑点我会找学生及时解答,而对于难一些的问题就让他们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让同学们在自学中初次尝到成功的喜悦。

根据成功教学案的设计原则,学什么量什么,为此我在量学中设计了几道填空题,目的是让同学们把在自学中获得的知识、发现和收获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习方式为:

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我一直认为导学的环节是学生展示、汇报的时间,为调动其积极性,我会这样来激励:

“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合作学习相信你们有了很多的收获,何不趁此机会展示一番呢?

”同学们受此激励兴趣大发,会把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汇报,有的说思路,有的说方法,有的说提醒,有的说注意点…..过程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老师只作为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就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

用学中,为检查同学们在三次学习后的学习效果,在此我设计了两道习题,以让90%的同学能做会为主,通过及时的巩固,可以让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学习方式为:

两生板演,后讲解解题思路。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渴望,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办学思想,在测学中我设计了三类题目:

基础过关,综合应用、拓展拔高。

既达到了巩固的目的,又满足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真正实现为每一个学生成功而服务。

五、说板书

板书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为此我的板书设计以简单明了为根本宗旨,重在重点突出,清晰易记。

板书如下: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展开后)

=长×宽

=底面周长×高

用字母表示:

S侧=ch

《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圆”中的第一节课。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

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

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

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年龄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因为这是今后系统地学习“圆”的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这节课采用演示、操作等直观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教师的教具演示和学生的画、折、量等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充足的、丰富的感性材料。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叙述操作过程,把感知经过思维转化为表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问题,掌握知识。

认识圆的特征,探索求证圆的特征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会学习。

一、激趣:

生活导入(西瓜、奥运五环)引出圆是平面图形。

用圆的原因是比球更直观

例举生活中的圆

二、初步感知:

1、设疑引起思维冲突:

直尺画圆(圆的特征)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2、通过看古人画圆、多媒体画圆、尝试画圆,师板演,二次画圆,总结圆规画圆(画圆步骤:

定点、定长、旋转圆规)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变。

三、认识半径老师想把刚才画圆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画出来,应该从哪一点画到哪一点

用手指,可一画几条,无数。

区分圆上、圆内、圆外。

四、认识直径让学生上来用直尺摆,还可以怎么摆,无数条,关键是什么。

五、认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一条半径,再画一条、再画一条,通过量一量,得出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强调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相等。

再通过量一量或折一折,半径、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得出:

D=2RR=D/2

为什么有些圆大有些圆小,是不是你们的圆规质量有问题?

定长决定大小,定点决定位置

六、巩固:

找一找,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

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七、拓展:

生活中的圆的作用,车轮,把对圆的认识延伸到点的轨迹,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这一练习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