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662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x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x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教师用)

成都市洛带中学柳青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曲线的方程和方程之后,是求具体曲线的方程。

同时,本节课的研究方法为以后学习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一个基本模式,因此,可以把圆看作是圆锥曲线的前奏曲。

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

学法分析

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的过程.

根据上述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2)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会根据圆的方程,求圆心和半径;反之,会根据圆心和半径写圆的标准方程;

(3)根据不同条件建立圆的标准方程,以及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熟悉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提高目标: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待定系数法的理解;促进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

体验目标:

通过利用已学知识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

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前复习填写学案(学案见附录)

教师设问:

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圆的定义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学生回答问题,为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作好准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准备一圆拱模型和卡车模型,作卡车穿过拱桥的实验。

教师设问:

装有货物的卡车能否穿过拱桥?

与那些因素有关?

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与圆拱有关,引入新课:

研究圆的方程

二、探究学习

(一)圆的标准方程

1、教师预设:

让学生画圆

学生活动:

学生各画一个圆并比较,让学生亲身感知决定圆的要素,说明圆心和半径确定一个圆;

2、教师预设:

学生画出以(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圆确定了,圆的方

程也就确定了。

学生推导该圆的方程

教师在学生基础上梳理思路,强调建立方程的依据。

3、由特殊到一般,得出以(a,b)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方程,分析、归纳出方程的特征。

方程特征:

(1)二元二次方程,x,y的系数均为1;

(2)含有a,b,r三个参数;

(3)已知方程可以找出圆心和半径。

4、随堂练习

教师预设:

练习1找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

(1)x2+(y+1)2=16

(2)(2x-2)2+(2y+4)2=4

(3)(x+1)2+(y+2)2=m2

学生练习,根据圆的方程找圆心和半径,完成后,学生作答。

教师据学生情况点评。

教师预设:

练习2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2)、经过在点(5,1),圆心在点(8,-3)

学生完成练习并自评,初步体验求圆的标准方程,关键是找到圆心和半径。

(二)例题分析

教师预设:

在练习2基础上巩固提高,根据不同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例1写出圆心在点(1,3),且与x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学生先独立思考,教师在作提示,强调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师口头作简单变式,将X轴改为Y轴。

学生说出答案,再由特殊到一般。

变式:

求以C(1,3)为圆心,和3x-4y-7=0相切的圆。

学生独立完成变式,师作简要点评。

教师预设:

已知切线可求圆的方程,反之,已知圆的方程,如何来求切线的方程呢?

例2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上一点M(3,4)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其他同学讨论,看能找出几种解法。

教师活动: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教师请学生展示各自解法,并对学生的解法作出评价,从中提炼出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

数形结合,待定系数等。

教师预设:

一题多变,改变点的位置,若点在坐标轴上。

变式1: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上一点M(5,0)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

作图直接写出切线的方程

教师预设:

由特殊到一般,根据以上两问启发学生分类讨论。

变式2: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

写出切线方程。

教师归纳分类讨论的依据。

教师预设:

若圆上的点改在圆外,切线有几条?

怎样求?

变式3: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外一点M(1,7)的切线方程。

变式4: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外一点M(5,3)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

思考问题

师强调,待定系数时注意斜率存在。

课后思考题:

解决本节引入提出的问题

三、小结: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2、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四、课堂练习

1、圆(2x-2)2+(2y-4)2=(-3)2的圆心为——————————,半径为———————————————.

2、圆心在x轴上且与y轴相切,半径为2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3、圆心为(1,2)且与直线5x-12y-7=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4、由动点P向圆x2+y2=1引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A、B,∠APB=60°,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

五、布置作业,学生整理消化

习题7、61、2、3、4

六、板书设计

圆的标准方程

一、复习

二、圆的标准方程例1例2

(x-a)2+(y-b)2=r2

C(a,b)圆心,r半径

 

附录:

《圆的标准方程》学案(学生用)

一、复习旧知识

1、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2、圆的定义——————————————————

3、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二、圆的标准方程是————————————,其中————————————

练习1找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

(1)x2+(y+1)2=16

(2)(2x-2)2+(2y+4)2=4

(3)(x+1)2+(y+2)2=m2

练习2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2)、经过在点(5,1),圆心在点(8,-3)

例题分析

例1、写出圆心在点(1,3),且与x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变式:

求以C(1,3)为圆心,和3x-4y-7=0相切的圆。

例2、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上一点M(3,4)的切线方程

变式1: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上一点M(5,0)的切线方程。

变式2: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

变式3: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外一点M(1,7)的切线方程。

变式4: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外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

课后思考题:

解决本节引入提出的问题

三、课堂检测

5、圆(2x-2)2+(2y-4)2=(-3)2的圆心为——————————,半径为———————————————.

6、圆心在x轴上且与y轴相切,半径为2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7、圆心为(1,2)且与直线5x-12y-7=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8、由动点P向圆x2+y2=1引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A、B,∠APB=60°,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

课后研究

研究材料一:

《圆的标准方程》课堂实录

(一)复习旧知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同学们还记得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吗?

生:

(沉默片刻,齐答)记得

师:

哪几步?

生:

建系、设点

师:

设哪个点?

生:

曲线上的任意一点

师:

好!

第三步(示意学生继续回答)

生:

找等量关系

师:

第四步(话音刚落)

生:

列式、化简

师:

所得方程就是该曲线的方程。

(强调)坐标系是求曲线方程的基本工具。

师:

(紧接着问)初中我们就学过了圆,圆是如何定义的?

生回忆中

师用手比划画圆的动作提示

生:

(答)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师:

(补充)或点的集合

师:

第三个问题: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又是怎样的?

生:

|P1P2|=(x1-x2)2+(y1-y2)2

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写出公式。

师:

这些都是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我手里的这个模型。

(二)引入新课

师拿出一个类似圆拱型的桥洞模型和一个代替卡车的盒子,做卡车穿过圆拱的示范。

师:

卡车上装有较高的货物,那么,卡车能穿过吗?

与那些因素有关?

生:

卡车的高和圆拱的高

师:

卡车的货物可以临时调整,但拱桥是事先修建好的,所以最重要的是了解圆拱的高。

圆拱的高既是圆的——(等待学生的回答)

生:

圆的直径。

师:

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的方程(板书课题)(这里创设的情境与本节课的直接系不是很大!

未能体现出为什么要学习园的方程的必要性)

(三)探求圆的标准方程

1、让学生直观感知决定圆的要素

师:

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画上直角坐标系,取1厘米为单位长度。

然后,在你的坐标系中随心所欲的画上一个圆。

(师巡视学生画圆的情况)

师:

同学们相互看一下,你们画的圆一样吗?

生:

不一样

师:

(疑惑地)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

(个别学生)因为人不一样

师:

(微笑地)对呀,人不同画的圆就有不同,有的在左边,有的在右边,有的在上面,有的在下面,还有的在中间,在坐标轴上,有的大,有的小,等等(语速较快)。

导致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

圆心和半径

师:

(高兴地)非常好!

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

请同学们再画一个以(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师待学生画好后

师:

看一下,这次你们画出的圆一样吗?

生:

一样

师:

因为

生:

圆心和半径都确定了

2、推导圆的标准方程

师:

由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我们应该知道,既然这个圆已经确定了,那么,它的方程也是确定的,这个方程是什么呢?

请大家马上求该园的方程。

学生独自找探究求该圆的方程,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待学生完成,请学生作答

学生甲:

(x-2)2+(y-3)2=4

师(追问):

怎么得到的?

生口答推导过程,师将其板书在黑板上,并强调P(x,y)是圆上的任意一动点,用到了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师:

上面是特殊情况,若我将圆心(2,3)改为(a,b),半径2改为r,此时的方程又是什么呢?

生:

(x-a)2+(y-b)2=r2

师:

该方程就称为圆的标准方程。

大家看一下这个方程有什么特征,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

生思考

生1:

左边是平方和,右边是r的平方。

有点像勾股定理。

生2:

a,b是圆心的纵横坐标,r是圆的半径。

生3:

x,y是变量,a、b、r是常数。

师:

大家观察的仔细,圆的方程确实有点相勾股定理的形式,但它并不是勾股定理。

它的实质是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大家要明确方程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可根据圆的定义和推导的方法来记忆,现在大家闭上眼睛默记一下它的形式与特征。

3、即学即练,熟悉圆的标准方程。

师:

已知圆的标准方程,我们就能够找出圆心和半径。

请同学们马上完成练习1。

学生练习,师巡视,待学生完成,抽学生作答。

针对学生回答情况,师作强调和补充。

师:

已知圆的标准方程,能够找出圆心和半径;反之,我们能否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呢?

学生练习2

学生自评练习2,师强调,求圆方程的关键是找圆心和半径。

4、层层深入,例题分析

师: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给出例1。

例1:

写出圆心在点(1,3),且与x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请同学们先思考,并在草稿本上演算。

片刻后,发现有的学生无从下手

师提示:

关键是找什么?

生:

半径

师:

大家在做题时别忘了作个图,利用图形帮助你分析

生马上作出图形找到了半径,问题解决。

师:

这里我们利用图形帮我们很快找出了解题的思路,这就是我们经常要用到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

师:

看图,若该圆与y轴相切,半径是多少?

生:

1

师:

OK!

你看,圆要么与x轴相切,要么与y轴相切,都很特殊,如果是与任意的一条直线相切呢?

出示变式题:

变式:

求以C(1,3)为圆心,和3x-4y-7=0相切的圆的方程。

学生完成例1的变式题

生:

点到直线的距离即为圆的半径,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3)2=(16/5)2

师:

很好,那么根据圆心和切线,我们可以求出圆的标准方程,反过来,已知圆的方程,我能否求出切线的方程呢?

比如下面的例2。

例2、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上一点M(3,4)的切线方程

请大家先独立思考,找出思路,再和其他同学讨论一下,看谁找出的方法最多。

学生思考讨论中,师巡视。

师:

很多同学都已经完成了,好,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解法。

(学生举手)

生甲:

可求直线OM的斜率,进而找到切线的斜率,再借助点斜式写出切线的方程。

(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过程)

师:

好的,不错。

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

学生乙:

设切线的斜率为K,写出切线方程,在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列等量关系,求出K的值。

师:

这种方法称为——

生:

待定系数法

师:

这也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数学方法,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学生丙:

还可以用向量

师:

向量怎么解?

学生丙:

切线上任取一点P(x,y),就有OM•MP=0

师:

哦,所得方程就是切线方程,这种解法再次体现了我们求曲线方程的几个基本步骤。

还有没有其它解法?

生迟疑

师在黑板上比划直角三角形。

生:

还可以用勾股定理建立等量关系

师:

前两法我们是待定系数求K,后两法主要依据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对于前两法我们求K,是因为K存在,如果K不存在呢?

你还求得出K吗?

比如:

将点M(3,4)变为点M(5,0),此时切线方程又是多少?

学生作出图形,马上口答

生:

切线方程是x=5

师:

如M为(0,-5)呢?

生:

y=-5

师:

此时还需要求斜率K吗?

生:

不需要

师:

说明点M的位置很重要。

好,我们现在将以上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即变式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

变式练习:

变式1: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上一点M(5,0)的切线方程。

变式2: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

变式3: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外一点M(1,7)的切线方程。

变式4:

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25,求经过圆外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

学生思考变式练习2,师了解学生情况,给个别学生答疑。

(大部分学生完成)

师:

找到切线方程没有?

生:

找到了

师:

是多少

生丁:

要分类,看斜率是否存在,斜率存在时就和例1一样,斜率不存在时就直接写出切线方程

师:

非常好!

这里我们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而分类的依据是因为点M的位置不确定,所以要看点M是否在坐标轴上。

现在大家回顾整理一下本题的解题思路(给学生留片刻时间整理本题思路)

师:

我们刚才的点都是在圆上的,如果点M在圆外呢?

这时,切线的方程又该怎样来找呢?

请同学们下来思考例2的变式3和变式4,下节课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

好,请同学们抬起头来,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生准备好

:

师:

(轻声地,慢慢地)一是圆的标准方程,它的推导思路和它的特征;二是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三是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停顿片刻

师:

本节课的内容你都掌握了吗?

请同学们马上完成课堂练习,自我检测。

下课了,学生还没有做完,请同学们下来继续完成。

 

研究材料二:

教学反思

圆的标准方程,这节内容我安排了两节课的时间,这节课主要是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和一些简单的运用。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我认为这节内容很重要,因为它的研究方法为以后学习圆锥曲线提供了一个基础模式,如果学生掌握得好,后面的学习会轻松许多。

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初中数学基础还不错,所以在简要复习旧知识后,我引入了生活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愤悱的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圆的标准方程是求曲线方程的一个具体表现,但学生对圆的标准方程还是很陌生,难以将圆与圆的标准方程紧密联系起来。

基于此,我想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来发现圆的决定要素,让学生明确一个圆对应一个方程,在此基础上借助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由学生自主探究推导出以(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再由特殊到一般,利用化归的思想归纳出以(a,b)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心的标准方程。

并引导学生找出方程的特征,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及时掌握。

例题教学的设计,还是紧密围绕圆的标准方程这一目标展开,主要加深对圆的标准方程的理解及一些简单的应用。

例题安排不多,但变式较多,变式的设计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入深,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提高,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课堂练习,是对本节课目标落实情况的检测,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该到达什么样的目标,题不多,很基础,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习的自信。

整个教学设计,我的希望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所以很多问题都由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完成,教师仅仅是一个引路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注重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并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中。

总的来说,这节课几乎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进行,而且顺利地完成了。

应该说在学生动手,双基落实方面还不错,学生的活动也比较充分,教师仅是及时的引导和点评,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另外,在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思维得到提升。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比如:

在变式练习时,未写出切线的方程,缺乏解题和板书的完整性;另外,后面的课堂练习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这是较遗憾的。

从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对我在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