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9127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docx

《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docx

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

2014年高考化学研究报告

报告人:

杨文飞、刘志华、牛攀

2014年9月15日

目录

第一部分:

2014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I(化学部分)双向细目表(必考及选考两部分)2

第二部分:

2014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卷I(化学部分)四年知识点对比3

第三部分:

2014年高考新课标I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分析5

一、从难度来看,整体与13年相比有较大的降低。

5

二、从整体来看是“稳中有变”:

5

三、从知识点分布上来看:

6

四、从新趋势、新特点来看为“稳中求变”:

6

五、从具体的考查方式来看:

新变化还是很有亮点的6

第四部分:

规律和备考建议7

一、选择题部分7

二、非选择题9

第五部分:

对一轮复习的备考建议11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11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11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12

第一部分:

2014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I(化学部分)双向细目表(必考及选考两部分)

第二部分:

2014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卷I(化学部分)四年知识点对比

2011年新课标卷

2012年新课标卷

2013年新课标卷Ⅰ

2014年新课标卷I

7

NA题(离子晶体的组成、原子结构、浓度的有关计算、电解的有关计算)

化学实验(试剂保存(液溴)、物质的检验(KI、Ag+、I-))

元素化合物(与氨、碘、氮有关的常识(候氏制碱法、氨管检验、碘、黑火药))

同分异构的个数(戊烷、戊醇、戊烯、乙酸乙酯)

8

有机结构(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C5H11Cl))

元素化合物(酒精、硅、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有关常识)

有机性质(碳碳双键及醇羟基的化学性质(香叶醇))

化学知识在综合应用(油脂水解,元素化合物、漂漂白粉变质,双水解等)

9

有机性质(取代反应类型的判断(四个反应))

NA题(混合气体原子数的计算、电子转移数)

元素周期律推断(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化学反应原理(利用双氧水的分解考查△H、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计算)

10

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HF的电离平衡)

有机结构(戊醇的同分异构体)

电化学原理(银器与铝)

元素周期律的性质及应用(关于硫,钠,氟)

11

电化学原理(爱迪生电池的充放电原理)

电解质溶液(中性的条件)

电解质溶液(氯离子、溴离子、铬酸根离子与银离子的沉淀溶解平衡)

电解质溶液(溴酸银的溶解度曲线、溶度积的计算、混合物的除杂)

12

离子方程式的判断(硝酸的性质、苯酚的性质、醋酸的酸性)

有机化学式的推断(依据表格找分子组成规律)

有机结构(酯的水解、酯化反应、同分异构体的数目C5H10O2)

化学实验操作(容量瓶和酸碱式滴定管使用和误差分析)

13

元素周期律推断((原子结构、分子类型)、铝的性质)

元素周期律推断(原子半径判断、原子结构、化学键类型、分子沸点)

化学实验(实验基本操作(萃取、分液、重结晶、蒸馏))

化学实验(试验确定溶度积大小,浓硫酸蔗糖实验,离子检验问题)

26

无机综合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反应分析中的应用、溶解平衡原理、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溶解平衡的有关计算)

无机综合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配平中的应用、原电池原理、铁与盐酸、氯气、氢碘酸、次氯酸钾的反应、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物质的分数的计算)

化学实验(醇的性质、仪器名称(直形冷凝管)、实验安全(防暴沸)、生成醚的反应、分液操作、提纯(除醇、水)、蒸馏操作(蒸馏所需要仪器)、产率的计算(环已烯产率))

化学实验(醇的性质、仪器名称(直形冷凝管)、实验安全(防暴沸、防飞溅)、生成醚的反应、分液操作、提纯(除醇、水)、蒸馏操作(蒸馏所需要仪器)、产率的计算(乙酸异戊酯的产率))

27

化学反应原理拼凑(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的有关判断、燃料电池原理、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能量的计算)

化学反应原理拼凑(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反应分析和配平中的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氯气的制备原理、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平衡常数的计算、物质浓度及速率的计算)

工业流程推断(化合价标定(Co)、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两个化学方程式)、原电池原理(锂离子电池)、铝与碱的反应、氯离子及双氧水的性质)

元素化合物综合(此磷酸的酸性、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计算、配平)、电解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8

化学实验(仪器的识别与连接、物质鉴别、实验安全及实验评价)

化学实验(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基本实验操作(除杂、提纯等))

化学反应原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盖斯定律及计算、燃料电池原理、(铝土矿制备三氧化二铝)、能量密度的计算)

化学反应原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盖斯定律、以及计算

38有机

甲苯的性质、卤代烃及醛的性质、酯化反应、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核碰共振氢谱

甲苯的性质、卤代烃及醛的性质、酯化反应、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核碰共振氢谱

烯、醇、酚的性质、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核碰共振氢谱

烯、卤代烃、醇、醛、酚的性质、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核碰共振氢谱

第三部分:

2014年高考新课标I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分析

化学学科试题符合《考试说明》要求。

总体来说,2011年和今年试题难度低于2012年和2013年。

但无论题型还是考查的知识点,都沿袭着近几年高考题稳中求变的风格,分析试题不难看出试题覆盖面广,更加注重化学学科特点与基本研究方法。

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在知识考查方向上相对较稳定,大部分知识点基本上每年都会考,有些知识点在高考中经常考,也有些知识点轮换考,依据主干知识年年考、重点知识重点考、不回避重点知识重复考的原理。

2014年理综化学题型变化较大是这次考的理综化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强调的是学生对新题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此次理综化学选择题知识点新颖,出乎大多数人所料,此前反复考查的知识点,如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等均无出现,但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考查。

一、从难度来看,整体与13年相比有较大的降低。

二、从整体来看是“稳中有变”:

(1)更注重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考查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8题,四个选项分别涉及了热的烧碱溶液去油污,漂白粉久置变质,草木灰与铵态氮肥的混合使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等日常问题。

(2)选择题设计更精巧,有效规避了比如阿常数,离子共存等高频考点,有机体少了一个,但第七题中对同分异构题的考查更契合化学思想了。

同时对诸多主干知识进行了有效整合,如能量变化、溶解速率、平衡常数、提纯等诸多内容,让选择题容量更大,考察面更广。

(3)在非选择题中,有机实验保持近三年以有机素材为背景的命题方式。

(4)改变了上一年的无机工艺流程题,回归为元素化合物的综合。

(5)更加注重考生阅读信息,分析利用信息能力的考查。

如第九题要求考生分析双氧水分解的机理,迁移应用所学的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知识,进行信息整合加工,做出准确判断。

(6)在计算方面有所加强,应用图像曲线来完成相关计算。

三、从知识点分布上来看:

化学应用、电化学、反应热、有机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问题为13年出现过的考点,化学实验仪器考查和金属非金属相关知识点为新增考点。

加大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化学与生活的应用、电化学与反应热、化学实验等的考查。

四、从新趋势、新特点来看为“稳中求变”:

“稳”体现在仍是考查高中知识的重要考点,主干知识。

重点内容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特别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内容。

“变”体现在具体的考题中。

2014年最大的变化是选择题没有设置相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和离子方程式正误的考查;改变了有机化学近几年的考查模式;不变的是电化学和反应热及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内容。

五、从具体的考查方式来看:

新变化还是很有亮点的

(1)试题在设问方式上有所改变。

如第26题的②,改变以往的设问方式,给考生以全新的感觉,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在重点和热点知识考查中,采用组合的设问方式。

如27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不是一道题单一的考查一部分知识点。

(3)新素材的引入为试卷整体添色不少。

如27题信息少、素材非常的新,但考查的内容是最基本的元素化合物和基本原理的内容。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高考化学中,真正仅依托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就能解答的试题只占试卷总分的百分之十五,更多能力要求已经提升至分析问题及探究问题的能力等级,也就是说,现在的高考不论试题难度大或者平和,学生仅凭对化学知识的记忆是不可能应对高考的,学生应该具备足够的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赢在高考。

这就要求老师授课评题对学生提要求中,不能一味的去强调化学是文科中的理科,过分去强调盲目记忆,记忆必须是在对知识的理解和相对纯属应用基础上的记忆,必须是对知识的深刻感知,充分理解。

第四部分:

规律和备考建议

一、选择题部分

(1)元素周期律推断:

在非选择题中,已不再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关推断,所以均在选择题中考查,以元素周期律为载体,重点考查原子半径、原子结构、化学键类型、分子类型、元素周期律性质及部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13年还创新地将离子平衡与元素周期律结合进行考查,但14年又进行了回归。

总之自从大题不再考查以后,选择题中是年年必出。

(2)必考有机:

主要考查卤代烃、醇、酯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自开始新课标卷以后,有机必考部分在选择题中年年出现,但考查形式多种多样,或考查同分异构,或考查有机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或考查相关实验操作问题等。

或考查有机相关推断。

每年都会有完整的两道题或者完整考一道,其他有一道或两道都有涉及。

(3)电解质溶液:

重点考查电离平衡原理、溶解平衡及相关计算、PH的相关计算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

每年必考,考查形式上对新课标要求的知识整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比如:

13年是作为考查元素推断的载体出现来考察对水的电力平衡移动的影响,14年结合图表分析考察了溶解度曲线和溶度积常数的计算,看似简单,但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另外14年在第8题的C选项中也出现了水解相互促进的双水解(不是完全双水解)的身影。

(4)NA题:

以阿伏加德常数为载体,考查晶体组成及结构、原子结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等知识。

11年、12年考察,13年、14年两年未考,是否因为此类题的出题载体已经被挖掘的太多,太充分。

因此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5)化学实验:

主要考察基本实验操作,物质鉴别,仪器及操作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试剂的保存及离子的检验,或以实验为载体展开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

从11年到14年考察的分量越来越重,14年两道,而且是容量更大,综合性更强。

(6)电化学原理:

出现几率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求较高。

两池的构成条件,正负极/阴阳极的判断,电子、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电池的充放电,金属的防腐,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做一些相关计算等。

11年、13年都是一道完整题,12年在其他题里整合,14年选择题中未单列进行考察,但不作不考察的预测。

(7)其他:

①11年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后三年都没有出现,此类题因知识容量小而且单一,以后在选择题中单独出现几率应该不大,大题中可以作为一问出现。

②元素化合物知识单独出现几率减小,但个人认为这块内容最重要。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化学的骨架,而元素化合物是化学的血肉。

不论出题形式怎么变,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用途等等会充斥着几乎每道题,这块内容必须花大工夫去彻底学精挖透。

个人复习这一块会占到整个一轮复习的一半时间。

③热化学内容都没有花上一道完整题去考查,但不意味着以后不会考,其主干知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等在新课标Ⅱ卷和其他地市试卷中经常出现。

二、非选择题

1、化学实验:

历年所有的实验题从外观上看均为“带装置型实验题”,装置分为已组装好装置和未连接好装置,两种装置形式基本上每年轮换出现,未连接好的装置均考查实验设计并连接好装置。

2012年以前题干均从无机反应入手,2012年、2013年2014年均利用有机题材进行考查,知识考查上注重实验基本操作(分液、过滤、蒸馏、洗涤等)的考查,并少量涉及元素化合物或有机性质的考查。

能力上非常重视实验评价、实验安全,2013年2014年高考都牵涉到了产率的计算。

试题难度中等。

对比近两年实验题,特别稳定,本人认为甚至缺乏新意,有些题目的设计出现了雷同。

这让试题难度降低不少。

2015年会怎样考?

很难下定论。

其实今年高考我就在哪儿预测可能有机实验不考了,主要基于课本上有机实验原型不多,而无机实验考察面广,也切合高中教学特点,整个必考部分无机化学还是占得分量颇重,我今年备考策略依然是多注意无机实验,同时不放弃有机实验的复习。

2、化学反应原理:

①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主要从盖斯定律在能量计算中的应用进行考查。

从四年知识点对比可以看出,四年四考,是百分之百的必考内容。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方程式的相关运算和

的相关计算。

②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四年三考是高频考点,根据平衡的移动判断相关的物质浓度、平衡转化率等相关知识。

平衡常数的考试四年两考,基本但是这几年考试的难度比较低,而且出现了新的命题特点,就是结合题给的新定义信息进行计算,比如2013年考试的能量密度,2014年考试的压强平衡常数。

③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和相关计算不是高频考点,近两年没有考试,不是热点。

直接考试的可能性很小,要考虑结合信息进行考试,比如给出课本上没有的新的概念考查计算。

3、无机元素化合物综合:

①主要考查无机物的性质,并能从文字和图表中提取信息,抓住关键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并利用物质的量相关知识进行相关计算,12、13-2、14-2都考察了化学式的确定。

元素化合物部分变化趋势明显有以前的着重考查书本元素化合物内容到以陌生元素化合物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原理,由陌生的电化学模型考查电化学原理,突出原理的应用。

②电化学原理:

今年主要考查陌生化学电源高铁电池、锂电池、四室电渗析法制次磷酸、电解制备PbO2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相关计算。

燃料电池隔年考试,明年可能会出现。

③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今年主要考查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参与反应的物质及进行方程式的配平,同时利用其原理进行相关的计算。

三、选考结构

电子排布式(图)、杂化类型、键参数、晶体结构及相关计算。

电负性、电离能、分子空间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含氧酸的酸性、氢酸的酸性、物质的热稳定性)

四、选考有机

1、考查内容:

有机推断(含烃和烃的衍生物)、醇、醛、酚、酯的性质、核磁共振氢谱、命名、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判断。

2、变化趋势:

2011、2012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并且考查全面,例2011、2012考查了芳香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的转化,着重考查条件不同对反应的影响。

2013-1、2,2014-1、2,则主要考查如何运用题目中的信息来推断,这也是高考有机推断考查的另一个角度,且2014-1中增加了一个合成题目。

虽然近两年都考察了信息推断但还都是直接应用,并无涉及有关量的问题。

3、同分异构体:

考查学生全面思考问题能力。

2011羟基醛的同分异构,2012羧酸的同分异构,2013-1苯环的位置异构,2013-2苯环的位置异构和苯环上的碳链异构,2014-1苯环的位置异构和碳链异构且又加入了氮原子,2014-2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和立体异构,从中也能发现一些规律和趋势。

4、核磁共振氢谱:

主要是让写出对称结构的有机结构简式。

5、命名:

主要考查一些简单有机物的系统命名。

6、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中都出现了高分子化合物,但近5年高考都没有出现,在复习时要给予重视。

7、2014高考出现合成题,在复习时要让学生适应新题型,可以通过江苏近5年有机高考来适应高考有机新变化。

第五部分:

对一轮复习的备考建议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

并按概念——无机元素化合物——基本理论——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

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

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5条: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

(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

(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

(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

(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

(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

(9)氧族元素

(10)氮族元素

(11)碳族元素

(12)碱金属

(13)镁铝铁

(14)同分异构

(15)烃及其衍生物

(16)糖类、蛋白质、油酯

(17)有机合成材料

(18)物质的量及计算

(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

(21)方程式计算

(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

(23)实验室制法

(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

(25)化学实验设计,

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

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

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

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

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严格按照要求答题,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

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等。

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过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时达不到,会挫伤学习积极性。

四、研究“纲”“题”把准方向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明确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如电离度、二烯烃、平衡常数、卤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硫化氢的性质、实验室制法等),复习不要涉及;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臭氧、过氧化氢、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和防治、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要特别关注。

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学习有方。

要充分考虑可接受程度,控制好难度和容量(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

练习要以中挡题为主,要紧扣基础,不回避常见题(高考都不回避常见题)。

对一些资料上超纲超要求的偏题、怪题,要大胆放弃。

要注重题上“开花”(举一反三),以一当十。

总而言之,2014年的化学试题再次指明了新课标模式下的考查要求:

信息接受,注重基础。

建议在一轮复习中加强双基的落实,特别是落实排查25个主干知识的详细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