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9076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1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环境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环境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环境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环境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地学教案.docx

《环境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地学教案.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地学教案.docx

环境地学教案

 

《环境地学》教案

 

第1章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地学定位、环境地学分科与研究内容、环境地学的研究方法等有关知识。

重点与难点:

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系统、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环境地学的概念、环境地学的发展阶段;难点为环境地学的研究方法(3S技术)。

教学方法:

启发式、互动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时数:

1课时

板书: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地学的定位环境科学

环境地学

绪论环境地学分科与研究内容

环境地学研究方法

授课内容

1.1环境地学的定位

1.1.1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概念

所谓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称。

因此,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是一个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了。

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是指由地球表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所组成。

环境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不断转换和传递的开放性动态系统,涉及太阳能转换、大气循环,水循环、无机物循环和有机物转化等动态平衡。

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

环境要素分为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

环境要素具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各个环境要素间的联系和作用的性质,是人们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基本依据。

在这些属性中,最重要的是如下属性。

(1)最差限制率。

(2)环境的整体大于诸要素之和一处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等于组成该回家的各个要素性质之和,而是比这种“和”丰富得多、复杂的多。

(3)相互依赖性。

所谓环境质量,一般是指一处具体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于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

3.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自古以来就已经存在。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实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也必须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1.1.2环境科学

1.环境科学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环境科学是伴随着环境污染而出现的一门新兴科学。

环境科学的任务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节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改善并创造人类生活的美好环境,使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1)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3)当前环境恶化的程度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

(4)寻求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争取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

2)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看,环境科学的特点

(1)整体性。

人类环境是一个整体,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常常不是一个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发生变化且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

(2)综合性。

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涉及面非常广,几乎关系到每个自然因素和众多的社会因素,因此,解决某一环境问题,必须组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3)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

(1)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

(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科学是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经历了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环境科学的出现,是1960年以来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推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发展。

(2)推动了科学整体化的研究。

3.环境科学的分科

环境科学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其概念与内涵日益丰富和完善。

其中,具体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如下科目。

(1)环境学

(2)环境地学

(3)环境物理学

(4)环境化学

(5)环境工程学

(6)环境医学

(7)环境管理学

(8)环境经济学

(9)环境生态学

(10)环境生物学

(11)环境伦理学

(12)环境心理学

(13)环境美学

1.1.3环境地学

环境地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以人——地系统为对象,研究其发展、组成和结构、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人——地系统是由人类和地理环境构成的系统。

环境地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40年的事情,但其孕育过程却源远流长。

早在18世纪地理学家中出现一个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人地关系学派,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是该理论的倡导者之一。

19世纪后期,法国人文地理学家布拉什提出了可能论以取代决定论。

20世纪2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明确提出地理学就是人类生态学,促进了人地关系的研究。

地理学中人地关系学派的发展表明,环境地学已孕育于地学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重工业和集约化农业以及现代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能源和矿产资源危机,同时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社会问题。

20世纪60年代,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推动了人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地学正是在这一背景条件下诞生的,并于20世纪70年代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1.2环境地学分科与研究内容

环境地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尚未完全定型,目前较为成熟的分支学科有:

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气象学、环境海洋学、和环境土壤学等。

1.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是环境科学与地质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之间发展成为一门较系统的新学科。

研究内容如下。

(1)由地质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2)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包括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2.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是介于环境科学与地球化学之间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20世纪7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研究环境中天然的和人为释放的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及其与环境质量、人体健康的关系等。

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人类环境的化学性质,尤其是研究目前环境化学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2)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3)研究环境中与生命有关的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环境气象学

环境气象学是现代气象学一个分支,也是环境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的主要方面如下。

(1)大气运动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2)气象因素对污染物分解和化合作用。

(3)大气污染的全球效应等。

4.环境海洋学

环境海洋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海洋环境问题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污染物在海洋中的分布、迁移、转化的规律,以及污染物对海洋生物和对人体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环境海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环境环境中物质通量的研究。

(2)污染物进入海洋后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

(3)海洋污染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等。

(4)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的研究等。

5.环境土壤学

环境土壤学是环境问题出现后在土壤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土壤背景值。

(2)研究土壤污染现状。

(3)研究土壤及其边界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分布规律。

(4)定量研究人为污染因素对土壤特性的微观机理和宏观生态效应。

(5)研究土壤——植物系统对主要污染物的净化功能和作用机理。

(6)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土壤环境标准和土壤环境容量等。

1.3环境地学的研究方法

环境地学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子系统等组成。

因此,除了具有一般系统的共性,如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等,还具有区域性、复杂性、时序性、和应用性等特点。

此外,由于环境地学中的环境要素和环境信息具有系统性、交叉性、综合性、时空性、和多变性等特点,传统的研究方法已不能满足对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因此,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及信息关联分析已经成为环境地学的发展趋势。

环境地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野外调研与监测

野外调研与监测室地球科学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小尺度区域的研究。

尽管目前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信息系统关联分析是地学发展及研究的趋势,但现场的调研与监测仍然无可替代,这是实地获得第一手资料不可或缺的环节。

2.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

在区域环境实地调研与监测中,常采用一系列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探索地质环境的变化规律。

如地球物理研究中的传统电、磁、地震波、声波、放射性探测法,地球化学中的水化学和断层气相分析等。

3.环境地学制图

环境地学制图是将环境地质信息以图件的形式表达出来,反映区域地质环境空间、时间状态和变化趋势,具有形象、直观、主体突出的特点。

4.系统分析与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包括模型模拟和模型预测,主要包括结构模型、评价模型、仿真模型和预测模型等。

目的在于减轻和避免环境问题引发的损失和灾难。

5.现代高新技术

环境地学现代高新技术包括探测与监测、测试与分析、实验与模型、信息计算与处理技术等。

如“三S”技术是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小结

环境科学与环境地学是在20世纪中叶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发展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下应用而生的,两者是同步发展且相辅相成的新兴学科。

本书将环境地学纳入环境科学的分支,其重要特色在于在地学的基础上突出了环境科学的内涵与应用,同时,为环境、地学等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思考与练习题

1.如何理解环境地学的定位?

2.简述环境科学与环境地学的关系?

3.简述环境地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关注环境地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

第2章环境地学基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表层系统、人地关系、中国的自然环境等内容。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为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地球表层的能量来源、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与边界、人地关系的历史、人地关系的主要思想、中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环境;难点为负熵流。

教学方法:

启发式、互动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时数:

2课时

板书:

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地球表层系统地球表层的能量来源

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与边界

人地关系的历史

环境地学基础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的主要思想

概况

中国的自然资源重要的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

授课内容;

2.1.1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结构特征

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是复杂的。

按照不同的思路、不同层次与标准,其组成分析可以存在多种方案。

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虽然是复杂的,但是由于其物质能量运动的规律性,可以将其组成结构总结出以下五个特性。

1.垂直分层性

2.渗透性

3.集中性

4.地域差异性

5.整体性

2.1.2地球表层的能量来源

地球表层的能量来源有两类:

外部能源和内部能源。

外部以太阳能为主,内部是来自于地球内能。

1.太阳能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能源。

2.地球内能

3.其它能源

(1)宇宙射线,其能量仅有到达地表太阳辐射能的一亿分之一。

(2)月球和太阳的重力场作用引起的潮汐能,其能量为到达地球太阳能的几万分之一。

(3)由构造作用转化而来的势能及其在固体物质的位移中转化的动能。

(4)由太阳辐射能通过蒸发作用转换而成的势能及其在降水、河流、洋流作用及空气流动情况下转变成的机械能。

2.1.3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和边界

1.组成

(1)大气圈。

包裹在地球周围厚厚的大气,厚度大约有2000——3000千米,总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2)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

(3)岩石圈。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厚度约为100千米。

(4)生物圈。

地表生命有机体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

地球表层系统的要素组成还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

它们是地球表层系统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派生物。

它们是物质的,又是动态的。

如果说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组成强调物质实体的一面,则地球表层系统的要素组成更强调了物质的运动方面。

地貌是固体地壳的表面形态。

作为形态,地貌与组成它的岩石有密切依存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岩石地貌的复合体。

气候是长期的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是最活跃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

水文也是最活跃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

水体所起的一种重要的环境作用,在于其潜热特性。

巨大的水体蕴藏着大量的热能。

水与大气相互联系,决定着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热的配置。

土壤既是地球表层系统派生的自然体,也是它的一个组成要素。

土壤位于四大圈层的紧密接触地带,在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中,土壤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枢纽,是联系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键环节。

生物是行星地球的特殊物质,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要素,起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是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能储存在有机体内;其次,改造了大气圈、水圈的组成,参与风化作用、土壤形成作用、地貌的改造等。

人类作为生物的特殊部分,因此,在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中,人类起着十分特殊的作用。

2.边界

地球表层系统围绕地球表面,好似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圈或壳,镶嵌于地球表面,围着地球。

在地理学中常常被称为“自然地理环境”或“地理壳”、“地理圈”。

这个名称既突出了地球表层系统的外形,也说明了它的空间位置。

然而,要确定地球表层系统的具体范围和边界,却是一个棘手的科学课题。

长期以来,不少地理学家就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直至今日,仍有不断新的划界观点的提出。

所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包括三类。

第一类:

把地球表层系统的边界划定在一个巨大的空间范围。

第二类:

以我国地理学家牛文元为代表,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较小的空间范围。

第三类:

由我国地理学者陈传康提出。

他认为地理学所研究的范围界限不应作硬性规定,硬性规定一个厚度未必都符合客观实际,而应视研究问题的性质有相应的变化。

2.2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地之间的客观关系典型表述是:

第一,人对地具有依赖性,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场所,地理和经基础影响人类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第二,在人地关系中人居于主动地位,人具有能动性,地理环境是可被人类认识、利用、改变、保护的对象。

但人不是地的主人,人地关系是否协调抑或矛盾,不取决于地而取决于人。

2.2.1人地关系的历史

人地关系是在一定的生产和社会关系下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不是指单个人与自然环境环境的关系。

按照人类历史的演变,结合地理环境的变化,考察人地关系关系及其互相作用特点,可以将人地关系的历史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

1.史前原始文明时期

2.农耕文明时期

3.工业文明时期

生态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特点如下。

(1)人地关系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

(2)强调对自然环境的投资,强化对环境的保护、治理与恢复。

(3)对地理环境重要性不断加强,强化对环境的保护、治理与恢复。

(4)人类改造与利用自然的技术进步巨大,虽然其能力足以毁灭整个地球多次,但仍然无法改变全球环境自身的变化规律。

2.2.2人地关系的主要思想

人地关系研究不仅是地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也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直接反映,因此,人类历史上形成了许多相应的观点与思想。

了解这些思想,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人地关系及其变化。

1.地理环境决定论

2.地理环境或然论

3生产关系决定论

4.协调轮

2.3中国的自然环境

2.3.1概况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平方千米,内海和边缘的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

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我国陆上和14个国家接壤,海上与8个国家相邻,省级行政区划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地形多种多样,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2.3.2重要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2)土地类型复杂多样,耕地少,保护压力大

3)利用类型多样,时空差异显著

4)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2.淡水资源

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拥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

中国不仅水资源总量不足,而且空间分布严重失衡。

中国水土资源错位分布,加剧了资源紧张。

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西南地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

目前以开发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上游地区。

2.3.3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的特点

1)季风气候影响显著,旱涝灾害频繁

2)山地丘陵为主的阶梯状地形,水土流失严重

3)生物多样性丰富,个别物种频临灭绝

4)人口密集,人类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历史悠久,影响强烈

5)疆域辽阔,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区域差异突出

6)独特的环境演化历史,重要的青藏高原隆起影响

2.中国的自然区划

1)自然区域

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三大区域。

高寒区域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8℃以下,即以此和季风、干旱区域分界。

干旱区域除某些山区外,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以此和季风区域分界。

这条线是草原和森林的界限,也是以牧为主和以农为主的界限。

三大自然区域的特征主要差别见课本P37表。

2)自然带的划分

根据气温将全国分为14个自然带见课本P37表。

I东部季风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

Ⅱ西北干旱区域(干旱中温带、干旱暖温带)

Ⅲ青藏高寒区域(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

小结

环境地学基础是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主要涵盖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等地学各学科的基础与基本知识,是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和分析环境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决策的科学保证。

环境地学基础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揭示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间互相作用机制的研究,其目的是不断地改造和协调自然地理系统与生态系统,避免错误的策略和盲目导致地球表层退化,改善其功能和结构,提高自然生产力。

思考与练习题

1.什么是地球表层系统?

2.地球表层系统是如何组成的?

各组分亚系统有何特征?

3.人地关系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主要内容是什么?

4.中国自然环境有哪些特征?

5.根据中国自然环境区划结果,找出你所在地区归属哪个带?

哪个区?

有何特点?

 

第3章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目的:

通过讲述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酸雨、光化学烟雾、淡水资源危机、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等内容。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为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变暖趋势、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变化、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大气臭氧层耗竭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臭氧层耗竭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酸雨形成的机制、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危害、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难点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互动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时数:

2课时

板书: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损耗

酸雨

光化学烟雾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植被破坏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海洋污染

授课内容

3.1全球气候变暖

3.1.1全球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变暖趋势

大气对太阳的短波辐射有较大的透明度,允许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同时,它又可以吸收相当大部分地表辐射及云层向外发出的长波辐射,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保温作用,故惯称为“温室效应”。

近几十年来,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地—气系统与外层空间的辐射能量平衡已被打乱,并导致了地表和底层大气温度升高以及高层大气温度降低。

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全球海平面每10年上升1—2厘米。

近百年来,中国气温上升了0.4—0.5℃;近50年来,降水量平均10年减少2.9毫米。

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3.1.2植被、海洋对温室气体的调节作用

森林具有比其它任何植被类型更强的的光合能力,对二氧化碳来说是极好的净化器和碳的储存库。

据估计,世界森林所含的碳相当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三分之二,对此陆地森林植被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洋发挥了比生物过程更加强大的调节气候的作用。

据计算,海洋中储存的CO2总量约相当于大气中CO22总量的50倍或生物圈中的20倍。

更重要的是海洋对于CO2和热量有不间断的吸收作用,因为CO2可以与海水反应形成H2CO3,分子以及离子态的HCO3—和CO3—。

同时,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

海水巨大的质量、热惯性、对短波辐射的高吸收率及流动性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热量“储存器”和能量“调节器”。

它在地—气系统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中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从而对大气环流、长期天气和气候变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1.3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变化

地球各圈层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过复杂的互相作用后,大气化学组成的相对比例基本上达到了平衡。

但自工业革命以来,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CO2、CH4、N2O、CFCS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它制约着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平衡,并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

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和生物燃烧以及森林的砍伐。

据科学家预言,人类如果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到2050年,大气中CO2的含量将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一倍,这将使全球地面的平均气温上升3—5℃.

3.1.4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2.对海平面和水资源的影响

3.对动植物的影响

4.对农业的影响

5.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6.对社会及经济的影响

3.2臭氧层耗损

3.2.1高空臭氧形成及耗损的机理

1.臭氧的形成

O3是一种很容易起反应的化学物质,它由复杂的光化学过程产生。

该过程始于O2的光化学分解,又在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被破坏。

臭氧层中的O3是O2在高空紫外线的作用下,首先离解出原子氧与氧分子再结合形成臭氧。

在平流层因O3的电离能很低,因而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很容易被离解。

从而导致O3的净损耗。

在正常情况下,大气中O3的形成与分解速率大体相同,因而其总量处于恒定状态。

2臭氧的耗竭

人类活动排放的CH4、NOx、氯化物、溴化物等都对O3具有破坏作用。

一般认为,平流层中O3减少的最重要的机制有两类,一是NOx的作用,在平流层飞行的超音速飞机、核爆炸都可产生大量的NOx。

有人计算过,500架协和式超音速客机在两年内排出NOx可使大气中的O3至少减少3%。

二是氟利昂(FCFs)类的作用,氟利昂是氟氯烃的总称。

氟氯烃类化合物包括20多种物质,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

它们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有可能一直上升到平流层,在紫外光作用下分解。

据监测,1978-1987年全球臭氧层O3的含量平均下降了3.4%-3.6%,在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北极也出现了臭氧空洞,其面积约为南极的五分之一。

观测发现全球O3都呈减少的趋势,在未来100年内,高空O3含量还将大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