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8996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案.docx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案.docx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案

教学课题

(章、节或主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

(1)

计划课时

2

周次

1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掌握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重点难点

重难点:

掌握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复习提问

《指南》是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又一个关于幼教的法规。

这部法规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更加科学地进行幼儿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讲授新课

一、《指南》研制的目的

1.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二、《指南》基本框架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整个指南共提出了32条教育目标和87条教育建议。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研制《指南》的目的和作用,掌握《指南》的基本框架

作业

1.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______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2.《指南》总________条目标,_______条教育建议

课后反思

《指南》是现阶段我国幼教中较为重要的一部法规,应该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对《指南》的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课题

(章、节或主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

(2)

计划课时

2

周次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掌握实施《指南》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重点难点

重难点:

掌握实施《指南》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复习提问

教育部为什么要制定《指南》?

讲授新课

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实施《指南》的基本要求。

作业

1.简述实施《指南》应注意什么?

课后反思

这部分的知识应结合相应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施《指南》应注意的点。

 

教学课题

(章、节或主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

(1)

计划课时

2

周次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了解各年龄段儿童健康的身心状况的标准;

2.熟悉幼儿健康教育中身心状况、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于能力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幼儿各年龄段儿童健康的身心状况的标准;

难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健康教育各项指标的具体标准和组织教学的要求。

引入新课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讲授新课

一、健康领域中所包含的子领域

《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以及“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

二、子领域的目标及教育建议

(一)身心状况

目标1具有健康的体态

3~4岁

4~5岁

5~6岁

1.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4.9-111.7厘米,体重12.7-21.2公斤;

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体重12.3-21.5公斤)

2.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1.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100.7-119.2厘米,体重14.1-24.2公斤;

女孩身高99.9-118.9厘米,体重13.7-24.9公斤)

2.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1.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106.1-125.8厘米,体重15.9-27.1公斤;

女孩身高104.9-125.4厘米,体重15.3-27.8公斤)

2.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如:

参照《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腌制、烧烤。

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2.保证幼儿每天睡眠11~12小时,其中午睡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以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如:

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桌、椅和床要合适。

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4.每年带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目标2情绪安定愉快

3~4岁

4~5岁

5~6岁

1.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2.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

2.需要不能满足时能够接受解释,不乱发脾气。

3.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

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消极情绪的原因,能努力化解。

2.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

3.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较快地转换情绪和注意。

【教育建议】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如: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

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和打骂。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如:

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

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

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冷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问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目标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3.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

2.换新环境时较少出现身体不适。

3.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

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

2.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颠簸。

3.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

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能较快适应。

【教育建议】

1.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如:

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因地制宜,过热或过冷的地区可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

2.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

如:

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支持他与不同群体的小朋友游戏等,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幼儿身心状况的可以达到的标准,。

掌握幼儿健康教育中发展身心状况的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健康教育各项指标的具体标准和组织教学的要求。

作业

1.4~5岁情绪安定愉快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2.保证幼儿每天睡(),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A.8~10小时B.10~11小时C.11~12小时D.12小时以上

课后反思

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一天至少2小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开展幼儿户外活动,激发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可以结合案例。

教学课题

(章、节或主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

(2)

计划课时

2

周次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要求;

2.熟悉幼儿健康教育中提高幼儿动作发展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幼儿健康教育中动作发展的方法。

难点:

幼儿健康教育中动作发展的方法。

引入新课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讲授新课

二、子领域的目标及教育建议

(二)动作发展

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3~4岁

4~5岁

5~6岁

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4.四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双手向上抛球。

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

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

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

1.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

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

3.能连续跳绳。

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5.能连续拍球。

【教育建议】

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如:

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

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2.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以及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目标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

4.能快跑15米左右。

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歇歇、停停)。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

4.能快跑20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

4.能快跑25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

【教育建议】

1.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2.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目标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3~4岁

4~5岁

5~6岁

1.能用笔涂涂画画。

2.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

3.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

1.能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

2.能用筷子吃饭。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

1.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

2.能熟练使用筷子。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

4.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教育建议】

1.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如:

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

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妈妈摘菜叶、做面食等。

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材料制作。

2.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如: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

为幼儿示范正确地拿筷子、握笔的姿势和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作发展典型性表现。

掌握幼儿健康教育中提高幼儿动作发展的方法。

作业

1.如何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课后反思

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一天至少2小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开展幼儿户外活动,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可以结合案例。

 

教学课题

(章、节或主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3)

计划课时

2

周次

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掌握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教育要求;

2.熟悉幼儿健康教育中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养成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教育要求;

难点:

熟悉幼儿健康教育中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养成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如何培养幼儿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讲授新课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4岁

4~5岁

5~6岁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

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

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且方法基本正确。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4.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

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

6.每天早晚主动刷牙,方法正确。

【教育建议】

1.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保证吃好早餐等。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

合理安排餐点,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无牙刷、牙膏时可用盐水代替。

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

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不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

4.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如:

为幼儿准备一些体育活动材料,如皮球、跳绳、毽子等。

目标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在提醒下,饭前便后能洗手。

2.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3.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1.饭前便后能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2.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

3.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1.能根据冷热增减衣服。

2.会自己系鞋带。

3.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教育建议】

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2.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

如:

提供一些纸箱、抽屉,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目标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

3.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家长的名字或电话号码。

1.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

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

4.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

1.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

2.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

3.运动时能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

4.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教育建议】

1.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必要的保护措施。

如:

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带领;不能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如:

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

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

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如:

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和电话,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

三、健康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指导要点

(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全面地照顾和关爱幼儿

(二)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健康领域的指导

(三)围绕某一健康主题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活动

(四)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

(五)重视幼儿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健康领域教育需特别注意的事项

(一)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前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

(二)体育活动中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保护与安全指导

(三)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运动卫生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教育要求,熟悉幼儿健康教育中身心状况、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于能力的方法。

作业

1、健康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指导要点?

2、健康领域教育需特别注意的事项?

课后反思

健康领域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离不开,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案

教学课题

(章、节或主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

(1)

计划课时

2

周次

6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倾听与表达的发展要求;

2.掌握幼儿倾听与表达的教育要求。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幼儿倾听与表达的教育要求;

难点:

掌握发展幼儿倾听与表达的方法。

引入新课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

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讲授新课

一、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

(一)倾听与表达(幼儿口头语言学习与发展的要求)

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3~4岁

4~5岁

5~6岁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

2.能听懂日常会话。

1.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2.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3.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

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

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教育建议:

1.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

如:

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

如:

⏹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

⏹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3.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

如: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

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4岁

4~5岁

5~6岁

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