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877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金色的草地》1

  教学要求:

  1、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

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

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

开黄色舌状花。

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

金黄的草地

  

(1)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

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

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

弟:

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

“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

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

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

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中午)(傍晚)

  绿金色的草地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

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

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

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

“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

“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

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升华情感。

  1、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

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揪发现不揪喜爱

  早晨中午傍晚

  绿色金色绿色

  合张合

  蒲公英会合拢

  《金色的草地》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

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

(生:

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

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

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

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

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

(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花是什么颜色的?

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

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

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

(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

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

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第三课时

  一、课始三分钟:

  1、小组内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集体交流。

  二、课堂补白,积累运用。

  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

/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

/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

/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

/收获满意喜悦。

/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

/多么可爱多么纯洁。

/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小组讨论

  1、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

  2、要是没有风的话……

  四、文海冲浪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写一首诗歌。

  《金色的草地》3

  【教材简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3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见过草地吧,都是什么色的?

有一位同学看到的却是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金色的草地。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检查生字:

  ⑴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检查生字。

  2、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

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

(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注意这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叹号)。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

  1、指名读: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

我有什么新发现?

颜色:

板书:

  绿、金、绿⑴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

你来读一读。

  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

板书(合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