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集九年制学校3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8170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喜集九年制学校3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喜集九年制学校3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喜集九年制学校3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喜集九年制学校3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喜集九年制学校3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喜集九年制学校3年发展规划.docx

《喜集九年制学校3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喜集九年制学校3年发展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喜集九年制学校3年发展规划.docx

喜集九年制学校3年发展规划

喜集九年制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2年11月——2015年11月)

一  、基础与现状

1、学校基本状况

喜集九年制学校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位于西和县城南30公里的铜水河与洛峪河汇聚之处——喜集村,与仇池山毗邻。

总占地面积4785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约1969平方米,其中1072平方米砖混结构教学楼,897平方米为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瓦房,由于使用年限较长,5.12地震后,被上级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

学校服务半径内人口6700多人,现有十二个教学班。

小学部六个教学班,初中部六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511人,初中生372人,小学生139人,寄宿生为438人,现有教职工26人,大专以上学历22人,中师学历4人,大多为中青年教师。

目前没有教职工宿舍。

学校借“两基”迎国检的东风,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配备标准分类配置齐全了教学仪器、实验设施、电教设备、体艺器材设备、设施等,建起了理化生实验室和微机室,但由于校舍紧张,目前仍有3个班的学生在临时过渡性板房上课。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重视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的爱好、特长、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和健康发展。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当地群众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全校师生正以焕发的精神、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知识的海洋陶冶情操、顽强拼搏、采摘硕果,努力打造西和南片精品学校。

2、发展优势

(1)实行制度管理,学校以制度约束机制、目标管理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奖励激励机制、民主监督机制为抓手,行政领导坚持办高品质的学校,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办适合时代需要的学校这样一个办学理念,将人本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作为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初见成效。

(2)领导班团结、战斗力强,教师敬业、有很强的奉献精神。

多年来,教师在学校行政领导的正确引领下,勤奋耕耘,不断探索,自觉学习,对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充满希望和憧憬,奉献意识、敬业精神强,整体面貌积极向上。

(3)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模式。

学生在班级内甚至学校内的角色体验丰富,班级呈现出学生自主管理特色,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发展的种种机会,班级因此而充满成长的气息。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从最初的“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开始,经过几年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系统,使班级文化环境五彩纷呈,同时也使每一个教室焕发出了生命成长的活力。

(4)重视课程改革,初步行成了“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浓厚氛围。

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

通过加强校本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推动了教师课堂教学改革。

并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讨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展示平台,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有了较大进步,使课堂充满成长的气息,教学质量整体上稳步提高。

(5)学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加快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步伐。

多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广阔舞台,乒乓球、书法、绘画、写作等学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形成浓郁的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3、制约因素

(1)由于多种因素,部分优质生源流失,制约了学校发展的空间。

(2)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校应编32人,现有26人,缺编6人),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存在青黄不接现象,大多数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部分老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

(3)教师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个人专长不突出,“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在校内缺乏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为学校实现整体式跨越带来一定难度。

(4)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5)学校的硬件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学校仅有一栋1072㎡的教学楼,其他教辅用房和教师办公室均为土木结构危房,教学用房的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

(6)教育现代化设施设备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7)农村留守儿童的逐年增多,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

4、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他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

但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与国家和西和县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

名优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

我校目前缺少学科骨干教师,由于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基础条件差,很难留得住人才,教师流动性大,刚刚成熟成长起来的教师,在一两年内便流动到城区周边条件较好的学校去了,长期的恶性循环,导致了师资队伍的青黄不接,新分配到岗青年教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但进取心不强,努力目标不明确,还未充分展示应有的风采,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

我校虽有教科研课题,但是因为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淡泊,缺少教育科研的热情,学校还未能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5、发展背景

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立足于目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理性思考和设计如何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整体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成为辖区百姓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

另外,西和县教育局提出了“三年达到市级一流,五年达到省级中游”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们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中也应充分考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践途径,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融入我校的发展规划中。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一)办学宗旨:

安全是前提 育人是根本 发展是要务 教学是中心 质量是生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让教师们在书香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不断成长。

主要围绕以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1、一条主线:

围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依托传统文化熏陶人的实施载体,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模式,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品质要求。

这既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办学理想。

2、两个重点:

一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重点青年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二)治校方略

办学思路:

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

发展目标:

 三年进入四类第一,五年达到县级示范化学校

教师目标:

学校信任、家长满意、学生欢迎。

学生目标:

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①校训:

崇德尚美笃学明理

②校风:

厚德博学知行合一

③教风: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④学风:

事事处处求学问点点滴滴学做人

⑤行动宗旨:

育人是根本,校风是灵魂,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教师是关键,质量是生命。

⑥领导作风:

勤政、刻苦、民主、务实、高效。

⑦治校方略:

以确保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完善五种机制(制度约束机制、目标管理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奖励激励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六个建设(领导作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风学风建设、品牌学校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教科研强校为治校方略,努力做到“四个一起上”即理念和行动一起上、硬件和软件一起上、初中和小学一起上、形象和效益一起上,认真实行“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公平留人”的人才战略工程。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学校建设与管理

责任人:

刘凯军、胡图、赵成峰

目标:

坚持以传统文化兴校抓管理,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抓农村学校项目建设机遇,配合主管部门,做好教师周转房,学生食堂,厕所建设。

措施: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严谨与宽松相融的和谐管理氛围。

3、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建立学校教工之家,开展教工活动,通过“读书沙龙”等体验活动,增强教工人文底蕴,创建学习型组织。

6、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加强师生活动建设,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营造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文化,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7、做好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2、12——2013、11)

年度目标:

1、以传统文化导读为抓手,进一步确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校园育人文化环境。

任务:

1、强化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的制度建设。

2、加强干部自培,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论,明确干部个人和分管工作的发展目标。

3、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评价指标,加强教师作风主流意识为抓手,营造用心育人的工作氛围。

4、完善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在专业和个性发展上自创特色。

5、完成教师周转房、学生食堂、厕所建设,保证在年内投入使用。

第二年(2013、12——2014、11)

年度目标:

以人为本,形成学校共同愿景。

任务:

1、增强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以《打造书香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第三年(2014、11——2015、12)

年度目标:

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推进学校、家庭、社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任务:

1、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与社区的沟通,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科学合理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干部专业素养:

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的管理者。

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力争每人每年有1篇以上论文在市级范围交流或发表。

2、管理成果:

学校要争创“管理区安全文明校园”, “管理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县学校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家长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责任人:

刘凯军、胡图、张穆

目 标:

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人文美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三种能力的培养(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

任 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

 

(1)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纳入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

 

(2)以“改正职业陋习,做文化教师”为主题,开展人文教育体验活动,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抓手,以随堂课的教学质量为突破,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

 

(2)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3、创设校本培训机制,为骨干梯队建设搭设舞台。

   推进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实施,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4、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1)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

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培训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用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2)建立个性化的“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即成长档案)。

充分依托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3)学校设立奖励制度。

加大对教研组的考核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

同时,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评选机制,尤其要关注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2、12——2013、11)

年度目标: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任务:

1、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评价机制。

2、搭设自我实现平台,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3、开展对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现状调研,为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提供明确的方向。

第二年(2013、12——2014、11)

年度目标:

加强课程平台建设,改善教育教学实践

任务:

1、开展教师人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立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注常态课质量。

3、加强“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第三年(2014、11——2015、12)

年度目标:

深化校本培训,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良好环境

任务:

1、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节成果展示。

2、开展师德建设系列研讨活动:

“在育人中成长”。

3、汇编“高效课堂”课例集。

4、进行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阶段反馈。

三年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素质结构:

各级骨干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各增加1-2名。

2、教师专业素养:

100%教师在校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20%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80%教师有论文发表或交流,其中争取有六分之一的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三分之一的教师达到校内教学常规免检。

3、教师教育成果:

《“高效课堂”课例集》。

(三)德育工作:

责任人:

赵成峰、张穆、韩杰

目标:

以“厚德博学 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中小学各学段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校本德育实践,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措施:

1、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3、发挥家长委员会和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4、组建学生活动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5、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1、12——2012、11)

年度目标:

理顺德育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德育常规管理。

任务:

1、制定《中小学各学段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研究》方案,并完成立项和宣传工作。

2、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班级管理能力。

3、制定学校德育骨干教师的评比细则,开展第一届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

4、制定各学段学生一日文明礼仪要求,并开展培训活动。

5、组建乒乓球、书法、绘画、合唱、棋类、鼓号队等学生活动小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校园生活质量。

第二年(2012、12——2013、11)

年度目标:

营造氛围,深入研究,初显成效。

任务:

1、关注德育体验教育,通过“校园之星”评选等途径,让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

2、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通过学校培训、亲子活动带动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

3、编写德育教材《文明礼仪课堂》。

4、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首届“十佳”特长学生的评选活动。

第三年(2013、11——2014、12)

年度目标:

关注发展,形成特色,取得成绩。

任务:

1、总结学校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开展特色中队展示活动,并进行第二届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

2、开展学习型家庭评比展示活动。

3、编写校本教材《教子有方》。

4、开展师生社团活动成果展示。

5、开展第二届十佳特长学生评选活动。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育人的主动性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方法,并形成特色。

2、学生言行举止文明,习惯好。

3、家长有较强的责任心,懂得正确的教育子女的的方法。

4、成果:

三年内,学校争创安全文明校园。

学校有德育先进工作者2—3名,有3-5篇德育经验论文在市级发表或交流。

(四)教学工作

责任人:

胡图、张穆、韩杰

目标: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

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措施:

1、以常规自控(互控)为突破口,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备课自控,对不同层面教师分别要求,不断提高二次备课的质量;随堂课互控,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注重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构建具有“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教研,逐步形成我校校本课程,通过研究、实践,提高全员的课程理念及教育行为的转变。

  

3、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质量过程性管理,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展示情况、文体活动参与情况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2、12——2013、11)

年度目标:

强化常规,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任务:

1、根据不同层面的教师,制定备课分层要求。

2、建立随堂教学情况互控机制,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

3、建立学生练习问题记录本。

4、完善课题研究网络,落实研究任务,并在部分学科内开展“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研究。

5、小考中考成绩进入四类前三名。

第二年(2012、12——2013、11)

年度目标:

深入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任务:

1、进一步完善随堂教学情况互控机制。

2、继续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

3、建立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体系。

4、在音乐、美术、自然等学科逐步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5、收集整理学校练习设计和导学稿设计资料。

6、开展师生艺术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7、小考中考成绩进入四类前两名。

第三年(2013、11——2014、12)

年度目标: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形成具有美育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任务:

1、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汇编“高效课堂”的课例集。

2、举行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3、汇编《学生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

4、小考中考成绩进入四类第一名。

三年得到的预期效果:

1、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达平罗县中等以上水平,部分学科有所突破。

2、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显著提高,10%以上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6以上教师的论文在市级及以上交流或发表。

3、汇编“学科课内外练习设计集锦”。

4、汇编“学生练习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

(五)教育科研工作:

责任人:

胡图、张穆

目标:

拥有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形成通畅、规范的科研网络,能将教育科研和日常的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

措施:

1、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课题研究,以课题来带动办学特色的实现。

2、教研组建设要以科研为先导,每个教研组在学校总课题下确立小课题,教研组的一切活动要围绕课题运转。

3、骨干教师是科研的主要力量,校级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必须是课题主持人,通过科研培训和实践指导,提高科研能力。

4、建立并完善学校、小组、个人三级科研网络,采用行动研究法,推进学校的科研进程。

5、完善科研档案,做到种类齐、过程清,使科研工作纳入正常运作的轨道。

任务:

1、围绕 “高效课堂”的课题,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化、开展正常化。

教师人人有课题,并有过程性评价档案袋。

3、每学期组织1-2次的教师科研培训。

4、将研、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

(六)后勤服务工作:

责任人:

郭育红、韩文学

目标:

树立全心全意的后勤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更好服务,努力实现及时、到位、优质。

措施: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

精心设计,协助完成校园整体外显文化,体现个性、关心细节、注重实效、凸现“精致” 让学校真正成为花园,。

2、继续抓好校产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升后勤工作的档次。

3、加强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制定并完善学校的财物管理制度。

任务:

1、校园环境文化于2013年完成,努力体现“精致、实效”。

2、创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精神,逐步构建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

学校的校徽、校旗、校歌、环境标识、公共事务等都体现学校的文化。

3、建立“校园财产维修、增添申报制度”,努力做到“及时、到位”。

4、每年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规范学校的门卫、保安,无重大事故发生,三年内争创区安全文明学校。

5、各项收费规范,无乱收费投诉。

6、科学管理,档案完善。

7、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制度,为学校开源节流聚好财。

四、学校办学特色创建

责任人:

  刘凯军、胡图、赵成峰

目标:

提高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质量,培养学生对文体的爱好及感受美的能力。

通过三年努力,形成一批有个性特长发展的教师和学生,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设置。

措施:

1、开发教学资源,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让学校真正成为学园。

2、抓科研促教学,通过兴趣实践活动,完成文体艺术课程的开发,使学校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3、通过特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务:

1、有固定的活动专用教室,设备完善;一个学生作品陈列室和一个较大面积的成果宣传窗,做到内容二月一换。

2、加强师资培训:

定时、定点、定内容,有一批素质过硬的文体师资队伍,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

3、在课程设置上将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特色融入到日常的课程中,每周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有一套适合普及提高的校本教材。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与评价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副主任、总务主任、团总支书记、少队队辅导员、教研组长为组员的 “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

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激励机制:

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后勤保障:

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评估保障

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

“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代会通过。

一经通过,扎实落实,制订相应的年度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期、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