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7981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文学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宋代文学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宋代文学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宋代文学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宋代文学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代文学3.docx

《宋代文学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文学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代文学3.docx

宋代文学3

宋诗

一、宋诗的成就和缺陷

1、成就,宋代诗歌是在唐诗格式完备,发展臻于顶峰的情况下,从重视艺术技巧和哲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宋人大量创作了忧国忧民的“国事诗”。

(2)宋人大量创造了“哲理诗”、“田园诗”、“题画诗”。

(3)宋人作诗比较重视技巧。

(4)宋人写了大量“诗话”。

以上四方面是宋诗的成就,它大大超过了元、明、清时代,但明人贬宋诗说“宋世无诗”;而清人捧宋诗说“皮毛尽去,精神独存”。

2、缺陷

(1)缺乏形象思维。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批评道:

“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字为诗。

”这点江西派尤为突出。

如黄庭坚《戏答孔毅文》中两句: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用典就是显才,但这样一来,反使人“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王国维《人间词话》),使宋诗的通俗化受到了影响。

(2)翻用前人诗句。

宋人好点窜前人诗句,“点”指涂去;“窜”指改正。

二、北宋初期的诗和西昆体

宋诗的质量虽不胜唐人,但无论从作家和作品来说它还是异常丰富的。

据《宋诗记事》、《宋诗补遗》等载,共有九千多诗人,(而唐只有二千多诗人),诗歌20余万首;大诗人也不少,陆游的万首诗歌,超过了唐代的任何一个诗人。

1、首开宋诗风气的革新派

宋初的诗坛流派纷呈,主要有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

白体诗人诗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以王禹偁成就最大。

晚唐体诗人诗学贾岛、姚合,以清逸幽静为尚,代表人物有九僧、林逋、魏野等人,以林逋为代表。

西昆体诗人诗学李商隐,辞采密丽精工,以朝廷馆阁诗人为主,杨亿、刘筠等为代表。

到了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手中,宋诗开始以全新的面貌问世,抛弃了西昆体诗人雕饰华美的习气,突破了晚唐体狭小的诗歌格局。

在这一革新运动中,欧阳修是诗坛的中心人物,他以其政治地位和学术声望,在文学革新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他推崇平淡的诗风。

推崇梅尧臣所说的“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认为这种诗风才是最好的境界;在诗歌语言方面也是反对雕琢,主张平易舒畅。

其次,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手法上追慕韩愈的“以文为诗”,很好地将诗学革新和复古结合起来。

最后,欧阳修还是一位热心提携后进的长者,像曾巩、王安石、苏轼等人都受到欧阳修的奖掖和提拔,为宋代诗歌的发展培养了后备军。

(1)北宋初期,代表平易、简丽诗风的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曾任知制诰等职。

他禀性刚直,直言敢谏,曾3次被贬官。

成平二年(999)贬官黄州,世称王黄州。

王禹偁是北宋初期倡导诗文革新的先驱。

有《小畜集》。

他较关心民间疾苦,继承了杜、白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已流露出散文化的倾向,不够精炼。

他的创作面不广,代表着学习白居易的诗歌的一派,因而称为“白体”。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山水有清音。

文人骚客在人生受挫时,总喜欢纵情山水,在湖光山色中寻找失意的自我,暂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又不免流露出宦海失意和思念故园的情感。

这首七律就是诗人被贬商州时,因政治上的不得意而苦闷,从而选择徜徉于自然山水,宣泄内心抑郁之情,最终表达诗人由自然景物而感发的莫名惆怅,引起无限的思乡之情。

(2)继承晚唐诗风,走隐士道路的代表——林逋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早岁浪迹江湖,后归隐杭州西湖孤山。

林逋终身不娶不仕,喜种梅养鹤,自称“梅妻鹤子”。

他是宋初杰出的山林隐逸诗人,多写西湖美景及隐居生活,以咏梅诗著称(“孤山八咏”),诗风淡雅清秀。

有《林和靖诗集》。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元末明初的诗人、画家王冕,有《墨梅》诗: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此诗不象陆游写的凄苦、孤独,也不象王冕写得不向世俗献媚的倔强,而是典型的平和静穆风格。

他着意于梅的幽逸闲静、神清骨秀、不染尘俗、品性高洁。

不象陆、王那么与人抗争;只写冰清玉洁的梅花灵魂,令人思之不绝。

2、西昆派

其代表人物为杨亿,刘筠,钱惟演三大将。

他们都是当时的大官,与其他官人共17人,互相唱和,杨亿编为《西昆酬唱集》故而得名,并形成一个流派。

其特点是“艳丽晦涩,内容贫乏”,主要是堆积辞藻和典故,多以工巧吸引人。

西昆体的唯美主义诗风是不可取的,但宋初无人重视诗,五代人多写词。

西昆派要振起诗风,故要拿出很美的诗歌,引起大家的注意,故西昆体应运而生,振起诗风的目的是达到了,有的作品也有些内容,只不过隐晦罢了。

刘熙载《艺概》中评说“西昆体,格虽不高,五代以来,未有其安雅。

三、北宋时期的诗文革新运动和梅、苏、欧、王、苏

1、诗文革新运动

为适应政治上革新的需要,文学上也兴起了革新运动。

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和理论。

诗文革新运动主张“文以载道,诗以载道”。

即文、诗歌要表现社会,有补于世。

重视诗的社会内容,“要平易流畅”。

2、欧阳修(1007~1072)

(1)生平: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幼年丧父,家境贫穷。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不但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而且是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歌理论批评的先河。

(2)欧阳修的诗歌

他的诗歌成就不如散文,内容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

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如《食槽民》,把官吏和贫民进行对比,揭露社会的阶级矛盾,又如《边户》,谴责了宋王朝对异族侵扰的卑躬屈膝,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第二类:

抒情写景和赠答诗,主要写个人感慨。

在形式上,他主要是学习韩愈的“以文为诗”,倾向于议论化和散文化。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这是欧被贬峡州夷陵时的作品。

黄溪夜泊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一切景语皆情语。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春思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对于诗中的春天,我们总是把它和自然界的春天—一对照,花红柳绿,惠风和畅,莺歌燕舞,生机盎然。

其实在诗人的笔下,春天更多的是一种心境。

画眉鸟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是一首哲理诗,以画眉鸟的自由来比较。

一二句写画眉的自由歌唱,三四句以“金笼”和“林间”作对比。

3、梅尧臣、苏舜钦

二人是欧阳修志同道合的亲密朋友,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起着中要作用。

文学史上二人并称,但各有不同。

梅主要写诗,苏兼写古文,是古文家,他写古文比欧还早,同时苏的词比梅写的好。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人,世称“宛陵先生”。

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所以世人又称其“梅都官”。

梅尧臣和欧阳修、苏舜钦等人为诗友,早年曾受西昆派影响,后主张诗歌革新,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被刘克庄誉为有宋一朝诗歌的“开山祖师”(《后村诗话》前集卷二)。

有《宛陵集》六十卷。

东溪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写景记游诗贵在能将所赏景物和内心情致合璧,做到意新情深。

梅尧臣此诗描绘了寓居故乡时游赏东溪所见的浓浓乡景,寄予了自己闲适的情致。

惊凫

惊凫虽避人,终恋旧所泊。

尽背船头去,却从船尾落。

须知取势高,不是初飞错。

秉持气节是儒家所推崇的优秀品德,历代知识分子都很重视个人气节,孟子提出“养吾浩然之正气”,那种至刚至大的正气,激励着数代英豪:

苏武牧羊北海,不弃汉节;太史公发愤著书;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等等。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省中江县)。

宋仁宗景佑二年(103)进士。

他在政治上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后为保守派所诬陷而罢黜,晚年为湖州长史。

苏舜钦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人物。

他的诗歌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

其诗感情激昂,气势奔放,语言质朴畅达,风格豪健,欧阳修评曰“笔力豪隽”。

有《苏学士文集》十六卷传世。

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作诗好比作画,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加以艺术的组合,形成别致新颖的意象。

4、雅丽清绝的王荆公体

王安石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两次出任相位,看到北宋社会积贫积弱的现象,积极推行变法,希望能挽回颓势。

他无意于文学,但却取得了卓绝的成就。

欧阳修《赠王介甫》中评他“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将他和李白,韩愈相提并论。

王安石诗学杜甫,也很推崇韩愈,他将个人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的种种不平写人诗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王荆公体”。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之涣登上鹤雀楼,纵目远眺,解襟迎风,脱口吟诵: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可谓一语道尽登高风流,韵味耐寻,脍炙人口。

王安石登上飞来峰之千寻塔,凭栏俯仰,似乎可以扪月摘星,飘飘有凌云之感。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中的一个“绿”字慎重改定,后来成为修辞上的著名例子。

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

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大多数咏物诗都是借咏物来寄寓情怀,托物喻志。

如歌咏梅花的高洁或青竹的劲节等,都是用来表达诗人内心保持气节、不畏困苦的高贵品质。

所以我们在研读咏物诗的时候,要善于透过表象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咏物诗的深层含意。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题壁诗是古人在游赏名胜古迹或山水风光时即兴在墙壁上所题之诗,用以寄寓雅兴,是文人展示风雅才情的园地。

5、气吞三江五湖的东坡体和苏门四学士

苏轼是继欧阳修后宋代文坛的盟主,在他身边有人们所说的“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晁补之,加上陈师道和李薦,又被称为“苏门六君子”,当然还有苏辙、文同、唐庚、孔文仲三弟兄等人,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元佑诗人群体。

苏轼以及随同他的这些诗人们共同推动了宋代诗歌的繁荣,构建了宋代诗歌的审美范式,促使了宋诗的全面成熟和定型。

苏轼,是北宋诗歌的大家,是个天才横溢、少见之人。

诗歌数量多,内容极为丰富,存诗两千七百多首诗。

广泛描写了十一世纪后期中国的社会生活。

内容上:

(1)反映民生疾苦,如《雨中游天竺灵观音院》,反映的是当时的现实。

他的政治讽喻诗有些积极的思想意义,但在质和量上都不足以代表诗风。

(2)抒发个人情怀和歌咏自然,诗中富有人生哲理,这一部分对后世影响很大,如《饮湖上初晴雨后》、《题西林壁》等。

苏诗的特点:

①挥洒透辟。

A、苏诗虽有议论化的倾向,可他大都把纵横自如的议论同喷博欲出的情感、真切客观的描写结合在一起,重视诗歌的形象和抒情特征。

B、苏还善于运用奇幻的想象,出人意料的夸张,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增强形象性。

(2)语言飞动、圆熟。

但也有些诗由于议论、典故太多,损害了诗歌的形象性。

③风格独特。

苏诗境界大,笔力豪,变化多,以宏肆雄放,自由驰骋为主,而兼具各种特色。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围蹇驴嘶。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冷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揖,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竞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搂醉书五绝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四句诗,就是四个新奇的特摄镜头,连接起来,就是一幅具有时空变化的西湖骤雨图。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哲理诗中著名的作品,表现对生活的探讨。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不能离开画面,空发议论但又不能粘在画上。

而要不即不近,从画景发挥到诗景中来。

诗画相得益彰。

新城道中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此时自请外调,奉命出巡。

苏在政治上第一次碰到阻碍,但很旷达,因而这首诗基调较欢快。

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疣。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悲秋主题从宋玉开始就成为古代文人笔下的一个主要话题,可是在苏轼的这首小诗中,残秋初冬依然具有一番富有生气和诗意的景象。

四、以故为新的山谷体和

江西诗派

黄庭坚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将“无法之法”的诗歌创作变成“有法之法”的实践典范。

他提出的“有法”包括:

“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答洪驹父书》)。

“夺胎换骨”(惠洪《冷斋夜话》)。

黄庭坚还指出这些作诗方法都是要建立在多读书的基础上,他说“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书刘景文诗后》),又说“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论作诗文》)。

以黄庭坚为中心,形成了宋代诗坛上最为重要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

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等25人,以为法嗣。

这些人之所以成为一派,不是因为他们都是江西人,而是因为他们的诗歌创作精神和作品风格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一祖三宗”之说,推杜甫为初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江西派”代表人物。

“江西派”作诗取法杜甫,强调作诗一字一句都要有来历,并注意研究诗歌的形式格律。

他的理论对提高诗歌的艺术性有一定贡献。

但过份坚持仿效古人,追求形式,难免走上轻内容、重形式的道路,其末流此弊颇显。

有《山谷集》。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以才学为诗,活用典故,化故为新,使宋诗具有别于唐诗的新面貌,并形成别具风格的宋调。

这首诗歌表现得极为自然和谐,抑扬顿挫,而且音节浏亮,是一首意味隽永、意境开阔的写景抒情诗。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肢。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诗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经典名句。

此二句没有一个动词,全是组合一些名词和数量词,却传递出真挚的感情,具有清新辽远的意境。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诗画是同源的,我们常说: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题画诗要善于跳出画中之境,驰骋想象,将个人情感、画面景物以及画外之景交相融汇,这样才能获取浑然一体的诗歌境界。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黄庭坚这首诗文字通顺,音律和谐,情感真挚,很具有唐人诗歌的风味。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管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面水,银山堆里看君山。

这是作者用生活经历写出的好诗。

把坎坷的经历和纯熟的技巧结合起来。

五、独出机杼的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指尤袤、杨万里、陆游和范成大,他们都出自江西诗派,如陆游曾诗学曾几,杨万里诗学江西诸君子,但他们又能跳出江西诗人逃避现实的藩篱,进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山水田园,自出机抒,推动宋诗向一个新的阶段发展。

南宋初期,由于民族矛盾剧烈。

爱国思想也在诗坛上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时期诗人们渐渐摆脱了江西诗派的影响,进而从内容上汲取了杜诗的爱国精神,写出了一些较好的作品。

陆游是一位挚爱国家和人民的诗人,抒发爱国情怀是他一生诗歌的主题。

陆游亲身参加了边疆军务,楼船夜雪,铁马秋风,给陆游的爱国诗篇带来了许多生机。

诗人善于将杀敌报国的志向和高昂悲壮的感情交融形成一种热情奔放,慷慨悲凉的气势,感人至深.梁启超盛赞陆游为“亘古男儿一放翁”。

和陆游的边塞风光比起来,杨万里的山明水秀又是另一种审美风范。

在中兴诗坛,杨万里以鲜明的“活法”主张突破了江西诗风,他认为“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

他的诗歌走出了书斋的局限,他师古而不守古,转益多师,将诗歌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形成风趣诙谐、生动明快的“诚斋体”。

范成大的诗歌题材主要有三类,一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二是使金纪行诗,三是田园诗,其中田园诗成就最高,《四时田园杂兴》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继中兴诗坛后,“永嘉四灵”和稍后的“江湖诗人”是南宋后期诗坛的主要诗歌流派。

永嘉四灵是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和赵师秀(字灵秀)的合称,他们的字号中都有“灵”字,而且都是永嘉人,故称“永嘉四灵”。

他们诗学晚唐贾岛、姚合,崇尚苦吟,诗风狭小。

江湖诗人中的重要作家有刘克庄、戴复古,他们的诗风虽比四灵开阔,且有些作品颇能得白居易之深刻。

梅尧臣之古淡、陆游之悲慨,但总体来说较为粗糙,艺术成就不高。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庐陵(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秘书监,为人耿直,敢于直谏。

他因屡次上书指谪朝政,得罪了权相韩佗胄,被罢官家居十五年,忧愤而死。

他善于直接从自然景物吸取题材,观察及仔细,领会得深刻、描写得生动逼真。

姜夔曾戏言:

“处处山川怕见君。

”早年学江西诗派。

中年后转而批评江西派的弊病,并尽焚少年作“江西体”千余首,而自出机抒,走上了“师法自然”的创作道路,开创了“杨诚斋体”。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靖蜒立上头。

杨万里善于截取生活片断来表达稍纵即逝、妙趣横生的瞬间,并让这难以捕捉的美好一瞬成为永恒,这是杨万里独具的天赋,是其他诗人很难比拟的。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

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

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徽州司户参军、礼部员外郎、参政知事等职,晚年退居苏州石湖别墅。

他曾出使金国。

在金主面前“词气慷慨,全节而归”,受到朝野称道,是南宋诗人中最显达的一位,有《石湖居士诗集》。

他是个爱国主义者,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他诗的数量不及杨多,但内容较充实。

有不少即事名篇的现实主义作品。

从诗歌的内容上看,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揭露残暴剥削,同情农民疾苦的诗。

以《催租行》和《后催租行》为代表。

他最有价值的爱国诗篇是1170年,使金国时写的七十二首绝句。

这组诗不仅描写了北方山川文物,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而且反映了中原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有时又通过凭吊先烈遣责宋代统治者的昏庸误国。

第二类,田园诗。

以晚年所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东府》为代表。

后催租行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躯将换升斗。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所写的一组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组诗,全诗共60首,分为春、晚春、夏、秋、冬五组。

陆游

(1)生平:

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伟大爱国诗人。

字务观(其母梦见秦观而生之),号放翁。

他的生平和诗歌可分为三个阶段:

45岁前是第一阶段;

46—65岁是第二阶段,也是其诗歌创作最辉煌的阶段;

66—86岁是第三阶段,基本上闲居故乡农村。

(2)诗歌的内容

他留下九千三百多首诗,是我国古代创作最多的诗人。

他的大量诗篇贯穿着一条红线——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爱国精神表现在:

第一,对侵略者愤怒的谴责。

第二,对投降派尖锐的批判。

第三,对沦陷区人民无限的关注。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第四,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