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7433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4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4页
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

《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1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

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

【10套打包】深圳市初三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

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2分)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2.(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的pHB.

稀释浓硫酸

C.

量取55mL液体D.

称量10.05g固体

3.(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木炭粉代替铜粉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4.(2分)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有关化肥的认识错误的是(  )

A.KNO3是复合肥料

B.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

C.玉米倒伏是因为缺磷

D.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5.(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

1

6.(2分)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8.(2分)化学与我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用“加铁酱油”,有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B.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C.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9.(3分)汉黄岑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岑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下列有关汉黄岑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汉黄岑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汉黄岑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汉黄岑素属于有机物

D.汉黄岑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10.(3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物质Y一定是单质

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

11.(3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海水、氧化镁、氢气B.氮气、冰水混合物、白酒

C.空气、二氧化碳、果汁D.镁、四氧化三铁、氯化钠

12.(3分)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比为3:

1

C.生成物丙和丁均为氧化物

D.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13.(3分)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aCl2溶液(HCl)

滴入碳酸钠溶液

C

NaOH(Na2CO3)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O(Cu)

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在过滤

A.AB.BC.CD.D

14.(3分)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三”的小结

B环境保护

①燃烧必须同时具备:

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中子、电子

③三大化石燃料:

氢气、石油、煤

①滥用施用化肥和农药

②重复使用热固性塑料制品

③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C数字含义

D物质俗名

①Fe2+:

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②SO2:

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

化合物中钙元素显+2价

①固体二氧化碳俗名干冰

②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③金属汞俗名水银

A.AB.BC.CD.D

15.(3分)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

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6.(3分)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

D.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6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3)溴元素与图二中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若图二中C表示离子,则离子符号是  。

18.(6分)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

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端午节临近,我们包粽子准备了如下食材:

糯米、瘦肉、花生、红枣,其中瘦肉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  。

(3)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填字母)。

A.霉变的花生、大米蒸煮后仍不可食用

B.不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食物

C.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害处

(4)固体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撞击后30毫秒内,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两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8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甲  乙(填“>”、“=”或“<”)。

(2)若想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甲晶体,常采用  方法。

(3)t2℃时,将15克甲放入装有50克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A点状态中乙溶液属于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0.(8分)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A是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  。

(3)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1.(10分)在学生创新实验大赛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综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5)若保证以上实验顺利进行,实验前必须  。

22.(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两个实验:

CuSO4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BaCl2溶液反应。

实验结束后将两实验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

(1)写出废液混合后使滤液变无色时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  性(填“酸”、“中”、“碱”)。

(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

  ;猜想Ⅱ  ;猜想Ⅲ  。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①: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纯碱溶液,振荡。

无明显现象

猜想Ⅱ不成立

实验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Ⅲ成立

在实验②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交流拓展】要使蓝色溶液变成无色,还可以用不同于上述原理的方法,即在蓝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10分)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5g~7.3g。

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0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图所示抑酸剂,发生反应:

Mg(OH)2+2HCl=MgCl2+2H2O.请计算并回答:

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

理论上能否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0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解答】解: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

2.【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

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

【解答】解: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

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55mL液体,应使用10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0.0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B。

3.【分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

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木炭粉代替铜粉正确;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正确;D、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答】解: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木炭粉代替铜粉正确,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错误,不是质量分数,是体积分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4.【分析】A.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氮元素的作用来分析;

C.根据钾元素的作用来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

A.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

B.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农旅,所以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故正确;

C.玉米倒伏是因为缺钾,故错误;

D.硝酸铵中含有铵根离子,能与熟石灰反应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所以二者不能混合施用,故正确。

故选:

C。

5.【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时,可观察到: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

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6.【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变大的缘故,故选项解释合理。

B、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壶盖被顶开,分子数目不变,故解释错误。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种类变化,故选项解释合理。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合理。

故选:

B。

7.【分析】A、根据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根据溶液的浓稀和是否饱和的关系考虑;C、汽油能溶解油污;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考虑。

【解答】解:

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不属于溶液,故A错;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B错;

C、汽油能溶解油污,所以汽油洗涤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故C错;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所得溶液温度升高,故D正确。

故选:

D。

8.【分析】A、根据铁元素的生理功能和摄入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雾霾是由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引起的;

C、根据化肥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D、根据羊毛制品属于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制品属于天然纤维,燃烧无此味分析。

【解答】解: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食用“加铁酱油”,有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故A选项说法正确;

B、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与有害气体,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故B选项说法正确;

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选项说法错误;

D、羊毛制品属于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制品属于天然纤维,燃烧无此味,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9.【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

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B.汉黄芩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汉黄芩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D.汉黄芩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6):

(1×12):

(16×5)=192:

12:

8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故选:

B。

10.【分析】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35g﹣5g=30g,故Y是生成物,生成的Y的质量为30g;Z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同理可以确定W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P的质量为37g﹣12g=25g;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30g﹣25g=5g,故待测的数值为20g﹣5g=15g。

A、Z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30g﹣25g=5g,故待测的数值为20g﹣5g=15g,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W,生成物是Y,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Y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物质Y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30g:

25g=6:

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11.【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

A、海水属于混合物,氧化镁属于氧化物,氢气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氮气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氧化物,白酒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C、空气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果汁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镁属于单质,四氧化三铁属于氧化物,氯化钠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2.【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

CH3OH+H2O,据此分析物质的类别、反应的类型等。

【解答】解:

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

CH3OH+H2O。

A、由上述反应可知,该反应的反应有一种物质是单质,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故A不正确;

B、由上述反应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3):

(12+16×2)=3:

22,故B不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单质,乙、丁均为氧化物,丙不是氧化物,故C不正确;

D、由上述反应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正确。

故选:

D。

13.【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二氧化碳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HCl和CaCl2溶液均能与碳酸钠溶液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氢氧化钠、Na2CO3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A。

14.【分析】A.根据化学基础知识来分析;

B.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来分析;

C.根据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俗称来分析。

【解答】解:

A.三大化石燃料:

天然气、石油、煤,不合题意;

B.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防治造成环境污染。

不合题意;

C.Fe2+:

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SO2:

数字“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合题意;

D.固体二氧化碳俗名干冰;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金属汞俗名水银,符合题意。

故选:

D。

15.【分析】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B、稀硫酸稀释时,酸性减弱,pH升高;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后和氯化铁反应;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时,盐酸先和氧化铁反应,当氧化铁完全反应后,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氢气,该选项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时,pH应该升高,该选项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不正确;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刚开始时不能产生沉淀,该选项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不正确;

D、煅烧石灰石时,固体剩余物中含有氧化钙和一些杂质,不能为零,该选项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不正确。

故选:

A。

16.【分析】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B、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CO+CuO

Cu+CO2,故选项推理错误

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如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故选项推理正确。

D、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但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pH为5.6,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2)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4)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

【解答】解:

(1)由溴元素在元素周期中的信息可知,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故填:

79.90;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故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与溴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之相同,即与溴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也应为7.故填:

B;

(3)溴元素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而显﹣1价,A元素是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