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读书笔记的格式.docx
《做读书笔记的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读书笔记的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做读书笔记的格式
做读书笔记的格式
【篇一:
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
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俗话说: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
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目录
1.摘要式读书笔记
(1)索引式读书笔记
(2)抄录原文式笔记
2、评注式读书笔记
(1)书头批注
(2)提纲
(3)提要
(4)评注读书笔记
(5)补充原文
3、心得式读书笔记
(1)札记
(2)心得
(3)综合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形式
1)笔记本
2)活页本
3)卡片
4)剪报
5)全文复印
6)记忆
7)书签式
读书笔记的实例
读《童年》有感
《哈姆雷特》读后感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释梦》读后感
《红与黑》读后感
《十五少年漂流记》读后感
怎么写读书笔记
(一)提纲式
(二)摘录式
(三)仿写式
(四)评论式
(五)心得式
(六)存疑式
(七)简缩式
读书笔记的写法
“提要钩玄”
“采花酿蜜”
“开山铸铜”
展开
1.摘要式读书笔记
(1)索引式读书笔记
(2)抄录原文式笔记
2、评注式读书笔记
(1)书头批注
(2)提纲
(3)提要
(4)评注读书笔记
(5)补充原文
3、心得式读书笔记
(1)札记
(2)心得
(3)综合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形式
1)笔记本
2)活页本
3)卡片
4)剪报
5)全文复印
6)记忆
7)书签式
读书笔记的实例
读《童年》有感
《哈姆雷特》读后感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释梦》读后感
《红与黑》读后感
《十五少年漂流记》读后感
怎么写读书笔记
(一)提纲式
(二)摘录式
(三)仿写式
(四)评论式
(五)心得式
(六)存疑式
(七)简缩式
读书笔记的写法
“提要钩玄”
“采花酿蜜”
“开山铸铜”
展开
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
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
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
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
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最简单的一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谓摘抄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
可以抄录领袖导师的教导,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众、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和格言谚语等。
例如: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还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词段。
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
摘抄精美语句,语段,词语。
写读后感或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过就是一种议论文而已。
很多应用文种只有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具体应用,而读书笔记属日用文类,应即学即用。
常用的形式有:
编辑本段1.摘要式读书笔记
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
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
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
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式读书笔记
(2)抄录原文式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编辑本段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
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
评注式读书笔记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
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
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
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
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
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
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
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
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
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
清严无照《蕙櫋杂志》:
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
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
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
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
(5)补充原文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编辑本段3、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即读后感。
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
常用方法有:
札记,它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
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
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
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
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读书笔记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
写作服务。
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编辑本段读书笔记的形式
读书笔记的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形式有:
1)笔记本
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
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
2)活页本
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
便于分类,节约纸张也便于日后查阅。
3)卡片
便于分类,可按目排列,便于灵活调动又节省纸张,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长。
4)剪报
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
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要注明出处,以便使用。
5)全文复印
重要读书材料,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复印编目分类留用。
6)记忆
如果能用大脑记下来的话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笔记中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7)书签式
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记在书签上,夹在书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背一背,记得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
可以帮助记忆。
编辑本段读书笔记的实例
小时候的海伦(就是作者)是一个聪明又活泼的女孩,6个月就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语,刚满周岁就会走路了。
总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学的多。
然而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结束得太早,在一个充满知更鸟和百灵鸟的悦耳歌声,而且繁花盛开的春天,在一场高烧之后,海伦失去了听力与视力,随之而然的又不能说话了。
这三样东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
如果失去了这三样,对一个常人来说,等于失去了生命的乐趣。
如果你是海伦,给你三天时间,你会去干什么呢?
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
再大的动力与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颗又阴又暗,又冷又湿的心。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这样活着,生不如死,还是早一点儿结束算了。
然而,海伦的做法与我的想法恰恰相反。
她一生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
而且,正是这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子,竟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成就啊。
但是,毕竟,这惊人的成就是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的。
与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别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海伦可以创造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奇迹,全靠她有着一颗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心。
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自己那颗炽热的心,用自己那伟大的爱,去拥抱美好、充满生机的世界,以惊人的毅力与困难作战,终于,她战胜了生命的挑战,张开了心灵的眼睛,有了信心与希望,走出了寂静与黑暗。
最后,她又把那双慈爱的手——伸向了全世界!
海伦从又瞎又聋的女孩成了举世文明的作家,经历多少坎坷啊,可她从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去战胜它,跨过它。
一个又瞎又聋的人能做到,更何况我们是一个没有缺陷的人,没有理由做不到啊!
一些同学很自卑,说自己笨,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天才,也没有笨蛋。
天才和笨蛋是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决心学习,有没有毅力坚持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的路途坎坷、崎岖,就看你有没有信心和毅力去把它踩在脚下,一步一步登上成功之路。
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在描绘着自己的人生画卷,只有奋斗,只有自强不
【篇二:
读书笔记的格式】
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增进独立治学的能力还应该采用辅助手段。
这就是做读书笔记。
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这是是古今中外许多学问家的阅读习惯是行之有效的传统的读书经验。
善读书者总是书学离笔。
一.读书笔记的作用
做读书笔记有如下好处:
1.记可加深印象经常做读书笔增强记忆。
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勤作笔记就是将读、想、写结合起来。
脑、手并用自然比只读不写印象要深刻得多。
比如作摘要就比单纯的读书多了一遍挑选和抄录;写读书心得更是将阅读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了一番加工和整理加强了记忆的牢固程度。
通过做读书笔记还可以将零散的资料进行分类做到有条有理地记忆提高了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2.做读书笔记能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
做读书笔记并非简单的“摘、抄、辑、录”之类的纯技能性工作首先就有一个择取、筛选的问题。
这“择取”和“筛选”要经过思考和判断必须在认真阅读之后以对书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为前提。
而通过做笔记又能促进对书的内容的更深刻的理解。
3.做读书笔记有助于情报摄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个英国作家出版了一本轰动一时的小册子把希特勒的军队部署包括168名军官姓名全部披露了。
希特勒大怒命令他的特务头子亲自审理此案。
该作家被骗到柏林纳粹问他怎样得到情报时出人意料竟“都是来自德国的报纸?
?
”。
德国的报纸在长期的新闻报道中不断地零零星星地透露了一些军队情况该作家用小本子今天记一条明天摘一点最后凑出了整个结构。
可见做笔记有助于我们获取情报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所用。
4.读书笔记是积累资料的有效方法。
积累资料是学习、工作和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
人的头脑要记的东西太多即使是记忆力很强的人也会有一定的限度到时候遗忘的。
所以做学问的人几乎都要利用笔记来积累资料、帮助记忆。
笔记能弥补记忆的不足。
做读书笔记就好像是建立资料的“储存库”。
一量需要有关资料就可以很方便地到“储存库”中去寻找。
当然记笔记、做卡片还要强调有的放矢不能盲目地见什么就记什么。
作为中学生积累资料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来做笔记以促进自己的学习;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某些方面的学习专长来搜集资料积累知识。
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专长同时也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或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5.做读书笔记能激发创造性阅读。
做笔记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记会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使思维更加活跃在阅读过程中触发灵感冒出思想的火花产生一些新见解、新构思、新发明。
读书笔记成了创造的激发器。
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1.符号笔记
就是用不同形状或不同颜色的线条、图形在书刊上作出标记。
有时还可以配合符号写上简要的几个字使符号的意义更具体明确。
这种笔记一般在初次阅读时使用目的是引起注意。
因为在阅读过程感到有些问题须作进一步思考或者要设法记住它便随手标示出来准备回过头来再仔细研究。
必须强调的是书刊要是属于自己的才能在上面打上各种标记。
如果书刊是图书馆或朋友的藏书切忌使用这种形式。
常见有人在借来的书上面乱写乱画这种举动的用意可能借此炫耀学识但在别人看来这些圈圈点点刻画出一个丑陋的灵魂令人恶心。
一个自尊自重的人是不该去做这种蠢事的。
符号笔记的各种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由自己掌握。
但要注意:
各符号使用前要加以设计线条和图形的含义要固定阅读自始至终都要前后一致不能一天一变否则反而把自己弄糊涂了。
使用的符号不可过多这样才能保证一打开圈点过的书就能看明白。
还要注意圈点和勾划的地方也不宜过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门的记号反而起不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2.批注笔记
批注笔记就是在书眉上写上校文、订误、提示、心得、评语等眉批或在原文后面加尾批在行与行之间加行批在正文两边加旁批在佳妙处加旁点在最精警处加旁圈。
这类笔记的好处是随读随写不受约束往往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写得好的批注笔记小而精见解独到一语破的能启发顿悟即所谓“思理入妙要言不繁。
”这样的批注是哲学思辩性与文学精炼性的统一不但于笔记者本人有回味的价值其他读者亦以一睹为快。
批注时应该做到既言之有物又简明扼要。
批语要有分析不管是褒是贬都应该说出点根据来。
但批语也不应过长啰哩啰唆地说不到点子上也不好。
和符号笔记一样这种形式也是当书刊是属于自己时才适用。
3.摘抄式笔记
就是把原文重要的语句、数据、公式、定理、精彩段落、精辟的论述、佳句、警句或重要的史实、资料等摘录下来甚至全抄原文以便日后查检。
关于词句、个别论点、个别事物的摘录则宜用卡片或活页纸的形式以便于分类保存查检;长篇文章的详细抄写宜用笔记本的形式可多备几个笔记本按需要分门类分别抄写。
更为省事的就是将这些文字(或图画)剪下来帖在笔记本或不用的杂志上。
如果书刊不是自己的则可以先复印后剪贴。
采用摘抄式笔记须注意:
(1)摘抄那些精彩、有价值、有必要的内容。
(2)录后要经过核对注意与原文相符甚至标点符号也要与原文一样否则就有可能把作者的原意弄错。
(3)摘抄前后或中间有所省略要用省略号表示。
如果遇上原文已有的省略号要加括号注明“(省略号为原文已有)”以便于区别。
(4)一定要在抄录(或剪贴)后注明资料的来源如书名或刊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月等需要时可查考原文。
(5)使用卡片摘抄资料时一张卡片只能记一条材料否则不便于分类也不便于检索。
(6)如果能在抄录后随时写一点体会、感想可以加深自己对原文的理解。
例一:
(抄录名言)
类:
名人名言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首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
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资本论》法文版序言见《马克杨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6页。
)
----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习惯
例二:
(摘抄优美的语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
红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
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的景色。
(描写夏日荷塘景色。
摘自《荷叶咏》
4.索引式笔记
即将所读书、文中的重要资料按问题性质将出处、作者、页数等在卡片上记明。
索引是检索资料的一种工具。
在什么情况下要做索引笔记呢?
第一种情况是为了研究某个问题急于从很多书中找全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读过以后来不及摘抄;第二种情况是整本书中有关某个问题的论述材料很多简单抄摘不解决问题详细抄下来又太耽误时间;第三种情况是自己有这本书只需要按问题编出索引随时查阅就很方便不需要再专门抄摘;第四种情况是有时写的专题笔记很多使用时查阅起来仍有困难也还需要做一个笔记材料索引。
索引的特点就是只记一个意思(或文题)和出处非常简明。
除了方便查阅外有时单把有关某个问题的所有索引浏览一下也非常有益它能够帮助你概要地掌握全部观点和材料。
(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
例一:
如何培养创造力类:
创造篇
见杨智主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
第115-118页第257-259页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例二:
(笔记材料索引卡)
春(朱自清)类:
散文
见《读书笔记》3号本第5页
5.提纲式笔记
编写提纲就是把整本书的内容要点用简练的语言以标题的形式依次地记载下来。
提纲是一篇作品的明细表采用不同种类的提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作品不同角度的内容。
做提纲式笔记既概括了读物内容锻炼了概括能力又使我们印象中的作品更具条理性便于掌握全书的内容、逻辑结构、作者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其效果比重读一遍还要好。
复习时便可凭借这些提纲生发开去产生丰富联想而又不把主要意思遗漏掉。
不少读者就是通过提纲的办法把书“读薄”的。
【篇三:
大学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一.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
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
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見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來。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可以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
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來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現几个重点可以发揮的。
把这几個重点列出來,有时间的話,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为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資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他有关的书籍來补充你的論点。
这样,你閱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有分量得多。
三.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徹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來看,包括﹕1.作者的传记;2.作者其他作品;
3.別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來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与弹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誇獎一番。
赞与弹都需要見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內容丰富,描写細膩,刻劃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弹当然比赞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養往往遜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並非易事。
但不容易並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變成一種公式,四平八稳的結果是不汤不水。
因此赞不容易,弹更难,又赞又弹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結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來谈。
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見为主要內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
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牘的抄。
否則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別人的唾餘。
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如何撰写读书心得报告
一、前言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
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
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因此,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
撰写的过程分成下列各步骤:
→选定项目
→研拟初步大纲→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拟定详细大纲→撰写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
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
2、论述型:
析论该书之內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
3、擷摘型:
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4、比较型:
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5、源流型:
评价该书所涉及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学术范围之创获贡献。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写作前的准备
(一)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然后分章节将要点记下。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內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二)选择阅读的书籍
1、老师指定;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內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心得的內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围以及依据该书对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
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於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你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
务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作的重点内容
(1)引言:
关於书籍本书、作者、或书中议题加以概述。
(2)纵向之历史性回顾:
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
(3)横向之生活经验:
可以与书籍內容相启发的。
(4)个人感思:
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对前人的褒贬等。
(5)结论:
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3、写作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