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山东济宁鱼台县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及答案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6852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山东济宁鱼台县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及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推荐山东济宁鱼台县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及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推荐山东济宁鱼台县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及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推荐山东济宁鱼台县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及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推荐山东济宁鱼台县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及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山东济宁鱼台县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及答案doc.docx

《推荐山东济宁鱼台县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及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山东济宁鱼台县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及答案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山东济宁鱼台县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及答案doc.docx

推荐山东济宁鱼台县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及答案doc

Word文档,精心制作,可任意编辑

山东济宁鱼台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

A.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B.猜想与假设

C.提出问题

D.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答案】C

【考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通常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等,所以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进行科学探究,首先的条件是对生活中的现象有疑问,然后再进行探究。

2.科学家经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估算不是胡乱猜测,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C.通常情况下人体心脏跳动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约是0.8s

D.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

【答案】C

【考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A,一张纸的厚度约80um,为0.08mm左右,A不符合题意;

B.教室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0cm,B不符合题意;

C.人的心脏跳动的频率约1分钟70次,每次的时间大约0.8s,C符合题意;

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1m/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长度的了解,人的心跳频率和步行速度的了解,进行分析解答。

3.小明在马路边上拍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是大卡车

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以大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答案】A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相对于路旁的树木,汽车通过了4棵树,人通过了1棵树,卡车通过了半棵树,所以卡车最慢,A符合题意;

B.若以行进中的自行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小汽车向左运动,速度比卡车快,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卡车向右运动,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卡车向左运动,当以向左运动的卡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向右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以较快的物体为参照物,较慢的物体向反方向运动。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C.“闻其声,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音调

D.“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B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A不符合题意;

B.不敢高声语,中“高声”指大声,即响度大,B符合题意;

C.听到声音能判断人,根据不同的人音色不同判断的,C不符合题意;

D.“禁止鸣笛”是指不能发出声音,所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声音的高低是音调,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5.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B.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答案】D

【考点】光与光源,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速

【解析】【解答】A.“金光闪闪”是物体在反射光,金子不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A不符合题意;

B.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同种均匀介质,B不符合题意;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真空中的光速相近,约为3×108m/s,C不符合题意;

D.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光源是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

6.如下图列出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

B.

玩具在镜中的像

C.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D.

桥在水中的倒影

【答案】C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平面镜中的像、水中的倒影,是光发生反射形成的,ABD不符合题意,树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光沿直线传播会形成小孔成像、影子等现象。

7.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C

【考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

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

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

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

故选C.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据此判断.

8.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答案】D

【考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A.弦乐器是通过琴弦的振动发声的,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会影响声音的音调。

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可以改变琴弦的长短,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则改变了发声的音调.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敲锣时,用力越大,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抽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越来越少。

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安装在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目的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

振动的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响度反映声音的大小,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9.下列是观察河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考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人眼看到的是物体反射的光,而不是水的像反射的光,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形成,原理是光的反射,水面是反射面。

10.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0~10s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20s内,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答案】C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在0-10s内,乙通过的路程长,说明乙的受到快,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甲乙的图像在100m处相遇,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像,甲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是匀速直线运动,乙从10s-20s是静止状态,C符合题意;

D.在0-10s内,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图像,可以计算速度的大小,当图像和时间轴平行,处于静止状态。

二、填空题

11.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

【答案】1;2.85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2-3cm间分了10份,每份是1mm,所以分度值是1mm,根据木块两端对应的刻度值,物体的长度为:

4.85cm-2.00cm=2.85cm。

故答案为:

1;2.85.

【分析】刻度尺上最小的刻度值是分度值,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值计算物体的长度。

12.2018年5月21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名叫“鹊桥”的卫星,如上图乙所示,该卫星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若以“鹊桥”卫星为参照物,地面上的建筑物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运动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当“鹊桥”卫星升空时,以卫星为参照物,地面远离卫星,所以地面和地面上的建筑物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

运动。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物体间有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

13.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答案】大客机C919每小时运动的路程是920km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920km/h指每小时的路程是920km。

故答案为:

大客机C919每小时运动的路程是920km。

【分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

 

14.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下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________就会产生声音。

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答案】振动;音调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对着管子吹气时,引起管中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管的长短不同,空气振动快慢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

振动;音调。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快慢不同,引起音调的不同。

15.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的.(填“正立”或“倒立”).

【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倒立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人能看到蜡烛的光,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倒立。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以出现倒立的实像,就是小孔成像。

16.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当她从距平面镜2m处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_______m/s.

【答案】不变;2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平面镜中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不论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不变,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人以1m/s是速度靠近平面镜,相对于人,像向人靠近的速度是2m/s。

故答案为:

不变;2.

【分析】平面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三、作图题

17.如下图所示,一束与平面镜成30°角的光入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解:

如图所示: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根据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时,首先画和镜面垂直的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

【分析】根据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

18.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上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解:

如图所示: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再把对应点用虚线连接即可,如图: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画物体关于平面镜的对称图像。

四、实验题

19.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F

100

0.76

B

60

0.89

G

80

1.02

C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100

1.02

J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___(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

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________cm和横截面积________mm2.

【答案】

(1)琴弦长短;能

(2)A、B、C

(3)80;1.02

 

【考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音调的影响因素有多个,实验时要结合控制变量法,

(1)实验时选择的H、I,都是尼龙线,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所以研究音调和琴弦长度的关系,选择A、D、F材料都是铜线,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也可以探究音调和琴弦长度的关系;

(2)若要探究音调和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要选择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所以选择琴弦A、B、C;(3)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要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琴弦,所以选用长度为80cm,横截面积为1.02mm²的不同材料。

【分析】

(1)选择的琴弦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探究音调高低和长度的关系;

(2)若探究音调和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要选择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进行实验;

(3)探究音调和不同材料的关系,要选择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才可以。

2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该小车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小车从A到B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

(3)实验前必须练熟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

(2)2

(3)偏大

 

【考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

(1)速度的计算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所以测量速度的原理是:

(2)根据图像,AB间的路程是10.0cm-6.0cm=4cm,时间是15:

35:

22-15:

35:

20=2s,所以A到B的平均速度是

;(3)进行时间测量时,若计时晚些,测量的时间偏小,则速度偏大。

【分析】

(1)速度的计算公式就是测量速度的原理;

(2)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程和相应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的大小;

(3)测量时,时间偏小,速度偏大。

21.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如何确定________的位置;

②如何比较__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

(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________,重复实验.

(3)实验表明:

像与物相对于镜面________.(选填“对称”或“不对称”)

(4)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如果玻璃板放置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

【答案】

(1)像;像与物

(2)棋子A到镜面的距离

(3)对称

(4)不能;虚

(5)棋子B无法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首先解决如何确定像的位置的问题,如何测量像的大小问题;

(2)探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时,要多次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以便探究规律的普遍性;(3)通过实验探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4)由于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所以可以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是否能成在光屏上来探究像的虚实;(5)由于物体和平面镜垂直,当平面镜和桌面不垂直时,和像重合的蜡烛不能和像重合。

【分析】

(1)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在平面镜中,所以要解决像的位置和像的大小的问题;

(2)为了探究实验的普遍性,可以多次改变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探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3)通过多次实验,探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4)当用光屏承接平面镜成的像时,像不能出现在光屏上,所以平面镜上的像是虚线;

(5)当平面镜和桌面不垂直时,像和桌面不垂直,蜡烛和像不能重合。

五、综合题

22.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示牌.

(1)标示牌上各数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

【答案】

(1)解:

标示牌上的“100”指:

此路段限速100km/h,“30km”意思是:

此处到机场的距离是30km

(2)解:

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达机场的最短时间: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在交通标志牌上,圆圈中的数据表示最高限速,方框中的数据表示距离某地的路程;

(2)根据已知的路程和最高速度,利用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相应时间。

 

23.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

求:

(1)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根据以上情况和你的经历,请给司机一句忠告?

【答案】

(1)解:

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1=V1t1=25m/s×0.5s=12.5m

(2)解:

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所用的时间:

t=t1+t2=0.5s+4.5s=5s,

运动的距离:

S=S1+S2=12.5m+60m=72.5m,

平均速度为:

V=S/t=72.5m/5s=14.5m/s

(3)解:

给司机的建议:

驾驶时要减速慢行等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和反应时间的乘积计算司机反应路程;

(2)利用反应时间和滑行时间的和计算停车用的总时间,利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计算总平均速度;

(3)由于汽车速度较大时,停车要滑行较长的路程,可能会有危险,所以要尽量慢行,保持车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