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管桩施工方案钩机 2.docx
《光伏发电管桩施工方案钩机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发电管桩施工方案钩机 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伏发电管桩施工方案钩机2
彰武七方地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工程
(土建部分)
光伏支架基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
施工方案
辽宁中鼎智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彰武七方地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二〇一七年三月六日
批准: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编写:
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1.1技术文件1
1.2规范规程1
二、工程概况1
2.1工程概况1
2.2工程地质条件2
三、设计要求2
四、工程量3
五、施工方案3
1、施工要求3
2、施工准备4
3、管桩进场、吊装、运输与堆放要求5
4、施工工艺流程5
5、试桩错误!
未定义书签。
6、施工方法5
六、安全保护措施7
七、质量保证措施8
1、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意义8
2、质量管理工作程序8
3、工序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9
4、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12
八、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4
1、施工现场场容管理14
2、现场机械管理15
3、现场作业人员管理15
4、消防安全管理15
5、治安保卫管理15
6、文物保护措施15
九、环境保护措施16
1、环境保护管理目标16
2、环境保护体系16
3、环境保护措施16
4、水环境保护措施17
5、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17
6、粉尘、噪音控制措施17
一、编制依据
1.1技术文件
《彰武七方地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基础管桩工程施工图》
《彰武七方地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勘察报告》
1.2规范规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03SG409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22/T432—2006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彰武七方地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前福兴地乡七方地水库,有乡级公路相连,区内交通方便;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前福兴地乡七方地水库,为冲积低平原沙丘漫布高地地貌;勘察点高程在104.73~109.73m之间,最大高差5.00m;彰武地区属温和半湿润的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春季短促,干燥多风沙,夏季温暖多雨,雨量较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晴天较多。
本区年平均风速3.8m/s,最大风速25.0m/s。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
年平均气压1006.1毫巴,年平均水气压9.1hPa。
年平均气温7.7℃,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36.3℃,年平均降水量为509.0mm。
年平均雷暴日数33天。
最大积雪深度260mm,最大冻土深度为148cm。
2.2工程地质条件
2.2.1区域地质构造
拟建场址构造单元上属中朝准地台-华北断坳-下辽河断陷-法库断凸的西部。
根据该区地质资料,附近没有较大断裂构造通过。
野外调查中未见到明显的断层地质特征,附近建筑物未见有受断层破坏迹象,本区主要断层全新世以来没有活动迹象。
2.2.2地层结构及分布特征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该场地地基土主要由①耕土、①-1杂填土、②-1粉砂、②粉砂、③粉砂组成。
场地地层结构由钻探揭露至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耕土:
主要由粉砂组成,含植物根系,结构松散。
层厚:
0.6~0.7m;层底标高:
109.1~104.1m;层底深度:
0.6~0.7m。
①-1杂填土:
主要由粉砂、碎石、砖块组成,结构松散。
层厚:
1.1~1.4m;层底标高:
106.4~105.7m;层底深度:
1.1~1.4m。
②-1粉砂:
黄褐色,长石、石英质,稍湿~饱和,松散,粒均。
夹薄层粉质黏土。
层厚:
0.8~2.7m;层底标高:
105.1~103.4m;层底深度:
2.1~4.1m。
②粉砂:
黄褐色,长石、石英质,稍湿~饱和,稍密,粒均。
夹薄层粉质黏土。
层厚:
1.6~6.1m;层底标高:
105.7~100.7m;层底深度:
2.4~6.8m。
③粉砂:
黄褐色,长石、石英质,稍湿~饱和,密实,粒均。
夹薄层粉质黏土。
最大控制厚度:
7.5m;最深控制标高:
94.7m;最深控制层深:
10.0m。
以上地层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2.2.3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指标
原位测试分层成果见表3。
表2
地层名称
(杆长修正)原位测试N、N63.5
范围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频数
标准值
②-1粉砂
标贯
5.9~8.4
6.9
0.98
0.14
6
6.1
②粉砂
标贯
7.6~17.7
13.3
1.97
0.15
44
12.8
③粉砂
标贯
27.4~38.8
32.9
3.54
0.11
73
32.2
根据表3统计结果:
②-1粉砂呈松散状态;
②粉砂呈稍密状态;
③粉砂呈密实状态。
三、设计要求
1、本工程PHC桩基采用PHC-Φ300管桩,壁厚70mm,类型为AB;
2、管桩采用多频振动锤式贯入法;
3、预应力管桩应满足《03SG409》的相关要求;
四、工程量
根据施工图统计,本工程PHC管桩工程量如下表:
序号
施工项目
单位
工程量
1
PHC管桩的根数
根
见图纸
2
PHC管桩的总长
米
见图纸
五、施工方案
1、施工要求
(1)、宜在正式开工前按设计试桩要求进行试打桩,通过试打桩取得正式施打所需要的有关控制数据,尤其是需要送桩的贯入度控制值;
(2)、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重插;
(3)、管桩施打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
当桩身倾斜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4)、在较厚的粘土、粉质粘土层中施打管桩,不宜采用大流水打桩施工法,宜将每根桩一次性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且尽可能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5)、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定管桩施工记录表;
(6)、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打桩,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
贯入度突变;头混凝土剥落、破碎;桩身突然倾斜、跑位;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总锤击数超过《03SG409》规定值;桩身回弹曲线不规则。
(7)、打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在下列条件下测量:
桩头完好无损、震动锤跳动正常,桩锤、桩帽、送桩器及桩身中心线重合,桩帽衬垫厚度等正常,打桩结束前立即测定。
(8)、拟投入的机械设备
序号
设备型号
产地
备注
1
日立420
日本
台湾吴老吉高频振动锤头
2
日立360
日本
台湾吴老吉高频振动锤头
3
日立250
日本
台湾吴老吉高频振动锤头
4
日立360
日本
台湾吴老吉高频振动锤头
5
日立360
日本
台湾吴老吉高频振动锤头
2、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
按施工图纸计算出的管桩桩位坐标,测放出试打桩及管桩桩位。
管桩施工前,须上报计算出的桩位坐标与总包、业主、监理单位进行复核工作。
(2)临时道路的修建
根据PHC管桩的位置,在场内修建适量的施工便道,满足打桩机的施工及通行要求。
(3)测量工作施工方案
①测量仪器的准备:
工程现场主要需准备以下测量仪器设备:
全站仪(测量精度不低于6″,测距精度不低于5mm+5PPm.D)、水准仪(不低于S3)、钢尺、塔尺以及其他测量必备的器具。
其中全站仪、水准仪、钢尺需要经有资质的计量检测机构检定合格。
②控制网测设
工程的平面控制方式采用符合导线法,高程控制采用符合水准测量方式。
a、选点、埋石:
加密点设置在距沟槽边20m左右,点位要通视良好,控制点应埋设砼桩或现浇砼,中心埋设φ6钢筋头作为中心点(钢筋中设十字中心线)。
b、控制网测设要符合国家控制测量相应的等级及相关技术要求。
c、计算所有外业资料与起算数据,采用两人独立校核,确认无误后报监理审批。
各级控制点的计算,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平差法或近似平差法。
平差时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校对,其精度要满足相应精度要求。
③施工测量精度控制
a、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的定位,放线和标高测设,做到依据正确,方法科学,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正确。
b、在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简便、快捷、测设合理、科学。
c、测量记录做到原始、正确、完整、工整,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
d、工程完工认真整理各种观测记录和复核资料。
3、管桩进场、吊装、运输与堆放要求
(1)、管桩进场必须有质量合格证,且桩身砼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进场后再次进行检查验收,经监理方和甲方同意后方可施工,桩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管桩吊装时宜采用两支点法,也可采用两头勾吊法,吊钩钩于管桩二端板处,绳索与桩身水平所交角应大于45度;
(3)、管桩在起吊、装卸、运输中必须做到平稳,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
(4)、管桩在运输堆放时的支点位置距桩两端均为0.21L(L为管桩长度);
两支点法吊装位置图
(5)、管桩用汽车运输时,堆放层数不宜超过7层,并应用钩绳、钢缆对管桩二支点处附近进行封固,防止滚动;
(6)、管桩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要有排水措施,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陷。
堆放层数不宜超过5层,管桩底层二面外侧挡以楔形掩木,防止滚落;
(7)、桩堆放应按规格、类型、型号分类堆放,不得混堆;
4、施工工艺流程
锤击打桩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桩位标)→桩机就位→吊桩就位、对中、调直→轻击入土中1~2m→校正桩垂直度(前后、左右)→击桩。
6、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①、将施工现场平整至设计标高;
②、根据设计要求选定合适的桩机,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组织桩机进场、安排就位;
③、将管桩运至现场;
④、将设计桩点进行编号。
(2)、测量定位和放线
①、打桩位置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应先设置基准点(龙门桩)并正确地投放每一根桩的中心点,并标有明显的标志(如钢筋头、筷子等)。
桩位的投放允许误差为1cm;
②、所有投放的桩位需经总包、业主及监理复查无误并办理签证手续后方可施打;
(3)、桩机就位
①、将桩机运至现场,安装、调试好,准备打桩。
(4)、打桩
①、根据桩长及地层情况,选择相应的锤型,确保锤击贯入达到设计标高;
②、桩施工前,对每根桩桩位作地表障碍物钎探,遇障碍物时,预先进行处理;
③、吊桩就位后,用靠尺对桩进行两个方向的垂直度调整,确保桩身垂直,待桩轻击入土中1至2m后,再重调一次桩的垂直度。
锤击时,桩帽、桩身和桩位中心线重合,同一根桩施工时,各工序应连续施工,缩短施工时间;
④、插桩时一定要让桩头对准地面桩位标志物,然后用靠尺360度挂靠,调整垂直度,并指挥桩机进行反复多次调整;
⑤、施打前,先进行试验,选择合理的冲距。
每根桩要连续施打,停歇时间不宜太长;
⑥、施打时选择“重锤轻击”法原则,开始时,锤的震动应较小,待桩身进入土中较深且稳定后,再用标准落距施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孔深或贯入度要求。
持力层面按地质资料及贯入度进行双控;
⑦、打桩时要严格按有关标准做好入土深度、最后垂直度、锤型等原始记录;
⑧、打桩时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控制在5~10mm之间,锤与桩帽、桩帽与桩之间垫弹性垫,衬垫厚度应均匀,且经锤击压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在打桩期间应经常检查,并及时更换和补充;锤、桩帽以及桩身应在同一中心线上;
⑨、沉桩宜连续一次性将桩沉到设计标高,尽量减少停锤时间,确需停锤时也应选择沉入的桩较浅时并尽量缩短停锤时间。
(5)、记录
施工记录是打桩全过程的真实写照。
打桩或送桩时应按有关标准详细记载每根桩的桩号、操作时间、每米锤击数、总锤击数、落锤高度、入土深度、最后十击的贯入度、桩的平面位移和倾斜、锤型落距等原始记录,同时还应记录打桩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
(6)、为避免或减小压桩挤土效应对已打的管桩质量造成影响,特采取以下措施:
①、施工过程中对桩基定位轴线作补充检查,每天1次,为减少桩位偏差,打一排复测一排,并做好原始记录;
②、采取科学、合理的打桩顺序;必要时限制打桩速度;
(9)、桩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①、定位放线的控制方法:
根据现场的测量控制网(基准点),用全站仪及卷尺准确地投放桩位的位置,其偏差控制在2cm之内,并画成测量成果图,交给监理单位进行桩位的复测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压;
②、送桩标高的控制方法:
根据设计标高和±0.000,计算桩的入土深度,在送桩杆上用红油漆画上标线进行标识,当送桩接近设计标高时,通过水准仪的观测来控制桩顶的标高;
③、桩位偏差的控制方法:
插桩时,以定桩位的筷子为中心点,通过靠尺的校正桩身垂直度在允许偏差之内,另外安排合理的打桩流程,防止打桩的过程中对已打完的桩挤偏;
(10)、打桩精度控制方法
①、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控制施工的过程,特别是严格把关关键过程,从桩的验收开始、桩位投放、插桩、垂直度、打桩、送桩标高控制等,每一道工序,必须有专职质量员验收签字并经过监理认可,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②、由于桩位布置较密,打桩前应根据桩位布置及地质情况,综合各种因素,本着群桩范围内,先内后外的原则进行打桩施工;
③、为防止先打的桩对已打的桩产生挤土影响,造成偏位,在群桩范围之内设置塑料排水板,以消散超孔隙水压力;
④、当一根桩施工完毕之后,会产生送桩坑,对后打的桩产生导向作用,使后打的桩容易插偏,还会影响桩的垂直度,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同一个承台的桩,我们采取打完之后一起送桩的方法。
六、安全保护措施
1.各种桩机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凭操作证操作,严禁无证操作。
2.桩架应垂直,桩架前倾不得超过5°,后仰不得超过18°。
3.吊桩钢丝绳与导杆的夹角不得大于30°。
吊桩应按起重工操作规程操作。
吊预制桩时,严禁斜位、斜吊。
4.插桩后应将吊锤的钢丝绳稍许放松,以防锤头打下时,猛拉钢丝绳,吊锤钩头应锁住。
5.吊锤、吊桩必须使用卷扬机的棘轮保险。
桩锤起动打桩前应拉开机械锁,使吊锤齿爪缩回,起动钩伸出后方可起动,防止将锤体吊离桩顶发生倒桩事故。
6.用调整供油量控制落锤高度,见到上活塞第二道活塞环时,必须停止锤击。
7.打桩作业结束时,汽缸应放在活塞座上。
桩锤应用方木垫实或用销子锁住。
8.施工场地应平整夯实,坡度不大于3%,无积水,确认无地下埋藏物。
9.电源电缆必须架空,电箱和电动机接地接零保护线牢固可靠,触电保护器动作灵敏有效,不得在高低压电线下压桩,移动桩机时必须保持与高压线安全距离不小于6m。
10.作业前,应检查液压系统连接部位是否牢靠,进行空载运转,检查有无漏油、压力表、安全阀是否正常,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作业。
11.打桩作业中,应设置警戒区域,禁止行人通过或站立停留。
12.桩机发生故障时,应断电、停机,报告机修组检修,不得擅自检修,禁止未停机时检修或接桩。
13.遇大雨、大雾或六级及其以上大风时,应立即停止打桩作业,并加固桩机。
七、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意义
在项目经理、技术总负责的领导下,由质量保证组、施工技术组、物资供应组各专业工长组成质量保证机构。
负责监督指导规程规范标准的执行,参加编制和审批质保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参加图纸会审,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处理,质量培训教育和特殊工种考核,做好交工后服务工作。
(1)按照质保工作程序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工作范围和质量职能;
(2)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要掌握负责的工程项目概况、施工机具、检测设备、测量设备、计量仪器均经提前保证,质量保证措施落实,为施工现场创良好的施工条件;
(3)树立坚强的质量意识,严肃工艺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克服质量通病,消除质量隐患;
(4)对质量全面跟踪,对工序质量不漏检、不误检。
2、质量管理工作程序
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以保证质量为目的,将有关部门、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施工生产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使全体成员形成保证质量的有机整体,落实施工准备,施工中和系统试运行,交工后服务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工程程序、权限和方法,使质量在形成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管理程序。
3、工序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
实行质量岗位责任制,现场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班组保证分项工程质量,个人保证操作面和工序质量,严格执行工序间质量自检、交换检制度。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建立本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如下:
图1-1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图1-13质量全过程控制系统图
图1-14质量检查程序框图
图1-1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图1-13质量全过程控制系统图
图1-14质量检查程序框图
4、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组织保证
质量管理体系分为三级管理:
第一级为各施工队质检员自检,第二级质检科组织测量队和管理材料人员联检,第三级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组织定期抽检。
该运作程序适用于原材料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评定及单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以工序交接验收作为主要控制手段。
凡在工序交接验收中不详细哪一级出现不合格,均做返工或返修,复检合格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同时建立各级创优领导组织,明确各级领导的责任。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任组长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创优活动的宏观控制,对创优目标自上而下地进行分解,层层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2)思想保证
1、提高各级领导的质量意识,抓好“四个树立”,即树立以质量为中心管理项目思想,树立质量说是信誉、质量说是市场的思想,树立质量好坏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胜任工作的思想,树立质量需要严是当头、真抓实干的思想。
以讲课及现场会等形式,教育全员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提高人员的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营造全员自觉重视质量和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氛围。
作为项目经理部的决策者,将严格遵循“质量至上、施工进度与经济效益无条件服从于工程质量”的原则,真正做到“领导者关注质量,管工程的负责质量,管技术的控制质量,管操作的保证质量”;
2、提高全员意识,教育全体施工人员提高对参加该项工程施工重要意义的认识,调动全体人员创优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强创优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光荣感。
在施工中坚持“三个统一”,即坚持质量、工期、效益相统一,绝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削弱质量管理、降低质量标准;坚持行政领导、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相统一,齐心协力,共同为创优出谋划策;坚持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相统一,走联合创优之路;
3、加强全过程创优意识,施工中做到附属工程主体工程一样严,隐蔽工程外表一样严,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各阶段比较稳定,在各施工队之间比较均衡。
(3)技术保证
1、运用网格计划技术、预测论、决策论等系统工程理论,编制工程计划;
2、严格施工程序,加强技术交底,按规范组织施工;
3、深入调查研究,积极配合设计部门,不断优化设计;
4、强化测量、试验手段,建立计量体系,完善标准化设计;
5、结合实际,狠抓薄弱环节,消除质量通病;
6、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开展群众性的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4)制度保证
1、坚持质量管理的技术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交通部、深圳市有关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工程技术管理办法;
2、坚持图纸审核制度,未经审核的图纸不得交付施工,已审核的图纸签名负责;坚持技术交底制度,以“技术交底”的形式把质量标准、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交给施工人员,凡不按技术交底作业,出现质量事故,一律严肃处理。
使施工人员明确每道工序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及成品(半成品)质量指标,然后进行试验段施工,如有问题及时整改;
3、坚持测量试验制度,重点抓好换手复测和测量记录,做好原材料的检验,防止伪劣产品、材料进场。
对于工程施工所用的所有计量器具,开工前必须请当地计量技术监督局标定期合格后方可作用;
4、坚持质量检查制度,严格“五检一评”制度,以“自检”为重点,建立交接卡,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有权拒绝施工。
严格隐藏工程的检查验收制度,只有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搅拌站的配合比只有试验室根据气候情况有权做调。
同时,试验室每天要进行至少两次的计量检查和随机维勃稠度抽查;
5、坚持质量检查制度,对已完成部分工程及时进行质量评定,树立样板工程,反馈质量信息,加强对反馈工程的质量控制,同时把质量评定作为对合格项目验收计价的唯一依据,不合格者不计价;
6、运行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围绕施工中的订书机矛盾开展QC小组活动,以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定岗、定人、定质量标准,建章立制,奖罚分明,确保分项工程一次检查评定合格率达100%,优良率力争达85%以上。
7、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1)、工程师负责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及考核;组织制定总体工程及子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组织学习和领会设计施工图;组织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解决方案及对策;当工程质量或工序质量出现问题时,有权制止和责令停工与返工,具有一票否决权;
(2)、责任专业工程师负责对施工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和上岗前的施工操作培训与考核;
(3)、施工操作手需经业务学习和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8、开工以后,实行每日工程例会制度,及时讲评施工中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情况。
八、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场容管理
(1)、工地主要入口要设置简朴规整的大门,门旁必须设立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和工程负责人姓名及做安全宣传宣传工作等内容;
(2)、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3)、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有排水措施;
(4)、现场施工临时水电要有专人管理,不得有长流水、长明灯;
(5)、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办公、生活用房、仓库、料场、临时上下水管道以及照明、动力线路,要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布置、搭设或埋设整齐;
(6)、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
(7)、要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严禁损坏污染成品,堵塞管道。
严禁在场内大小便;
(8)、施工现场不准乱堆垃圾及余物。
应在适当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
清运渣土垃圾及流体物品,要采取遮盖防漏措施,运送途中不得遗撒;
(9)、根据工程性质和所在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必要的围护和遮挡措施,并保持外观整洁;
(10)、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表扬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
(11)、实行场地分片包干制,保证施工现场的道路畅通,场地清洁,无垃圾,无余土;
(13)、要遵守深圳市有关环卫,市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现场用水、排污及运输车辆的管理,防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