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docx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什么是经济制度做出选择或资源配置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叫经济活动。
各个社会做出选择或资源配置的方式叫经济制度。
现代社会两种选择或资源配置的方式是: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又称为命令经济,由中央计划者做出选择或资源配置决策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是由市场分散做出选择或资源配置决策的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1)决策机制不同。
计划经济,选择的决策在至高无上的中央计划机制;市场经济,选择的决策是由参与经济的千千万万个人分散地独立作出的。
(2)协调机制不同。
计划经济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体系,用自上而下的命令方式来贯彻决策、保证决策的协调;市场经济由价格来协调千千万万个人的决策,使这些决策一致。
(3)激励机制不同。
计划经济以集体主义原则为中心,强调“大河没水小河干”。
市场经济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强调“小河有水大河满”。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利弊,但是从20世纪总体的经济状况来看,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
可以肯定的说,经济上成功的国家都采取了市场经济制度,而采取计划经济制度的国家无一成功。
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根本区别李炳炎所谓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相对于老自由主义即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经济自由主义讲的,它是当代右翼资产阶级的__,是适应当代国家垄断资本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理论思潮,一种思想体系和一套政策主张。
尽管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但就其主流学派的观点而言,可以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归纳为三个“化”。
即:
一是“市场化”;二是“自由化”或“非调控化”;三是“私有化”。
也可以说,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内涵具有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这样三层涵义。
所谓“市场化”,是指市场是万能的,市场经济是一部能自动运转的配置社会资源的万能的机器。
市场“化”,就是生产要素、产品、劳务都商品化,全部经济运行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
所谓“自由化”,就是反对一切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让市场放任自由发展,认为充分的经济自由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
在认为市场机制作用能形成一种“自然秩序”的同时,还认为个人自由是市场制度的保证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只有保证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利,才能使经济效率达到最高。
新自由主义将市场规律的作用和个人自由主义奉为至高无上的信条。
因此,新自由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反对任何形式的计划,推行__主义经济模式。
所谓“私有化”,就是极力主张全面的私有制,把资本主义私有制视为唯一合理的永恒的经济制度。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全都是极力主张和推销__的私有化的。
他们认为,只要实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就不能对私人的经济行为加以限制,从而可以使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率。
而且实行私有制能够自动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他们认为私有制比公有制有太多的优越性,因而总是竭力反对公有制,视公有制为万恶之源。
他们的目标,总要使全世界的国家都实行私有制,使资本主义制度全球化、永恒化。
由于一些人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本质另有看法,因而主张采用新自由主义的一套来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产权改革的观点一时很时尚。
他们无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存在,不了解其核心观点的科学内涵。
我们的回答非常明确: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决不能用来指导我国的改革。
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才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石和理论指导。
~1/3~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崭新的命题或范畴,包括以下三层涵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或计划市场经济;三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是这样三层涵义的综合。
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性。
[1]从第一层涵义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选择现代市场经济这一类型,而不能选择古代市场经济或近代市场经济类型。
这是时代的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
现代市场经济是二战后至当代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市场经济类型,它是一个中性范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属于现代市场经济这一类型。
通常把我国的经济改革称为“市场化改革”,就是指要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从这一意义上说,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化”对我们的改革有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
例如,关于强化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放开市场,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由市场来决定价格,由价格引导要素流动,提高经济效率,等等。
从第二层涵义看,在处理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我们的观点是与新自由主义直接对立的。
新自由主义主张的是“自由化”和“非调控化”,不要任何政府的调控,不要任何计划。
改革以来,我们始终清醒地坚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是要削弱而是要改善。
取消政府的宏观调控,等于走向__状态的自由市场经济,使改革走入歧途。
从第三层涵义看,十分清楚,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搞私有化。
新自由主义的导向,是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和平演变。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__制度,这是为历史业已证明了的公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将不断再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不断再生产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保证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
~2/3~任何市场经济的运行,都是在历史上经济上特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
这种特殊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马克思指出:
“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些生产关系本身,因而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个过程的承担者、他们的物质生存条件和他们的互相关系即他们的一定的社会形式的过程。
”[2]众所周知,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必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即人们之间经济方面的__之下才能进行。
市场经济作为一般社会生产过程,同样必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运行。
市场经济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借以进行的一定__形式的承担者。
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就是指市场经济借以运行的特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在不同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下,市场经济就必然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例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者的社会性质正好是对立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也就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其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
__在主体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其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
生产资料所有制规定着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
由以上对应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性质上是对立的,在改革导向上是背道而驰的。
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体制.主要区别有:
一是经济运行的机制不同——计划经济是无所不包的国家计划,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即价格供求竞争利率等;二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手段,后者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三是调节经济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后者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同——前者的所有制结构单一,后者所有制结构多元;五是利益分配不同——前着平均主义严重,后者注重效率。
再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这我是支持的。
但是对于人类历史上已经产生过的计划经济,进行一下研究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我以为,现在的经济学家一提到计划经济,说的就很不对,不是当年计划经济的那个样子,没有把当年计划经济的真实的运行图象给描述出来,这是无助于进行研究的。
这是中国文科学术界研究的恶习,就是如果一件事情已经被定义成“坏”的,则怎么攻击怎么造谣污蔑怎么丑化都是对头的。
而理工科的思维,则是不去管它的“好”与“坏”,只是研究一个系统结构的运行机制是怎样的。
比如说吧,现在的一些上层的经济学家,甚至能够__电视台就这样污蔑计划经济,说计划经济是连你一天抽几根烟都安排好了的。
但这明明不符合事实。
比如说,我当兵的时候就有津贴费,那津贴费买什么,是我可以自作主张的。
当时班里的战士主要是将津贴用在抽烟上了,而我则不抽烟,到现在也不会抽烟。
而抽烟的人也有抽得凶的和抽得不太凶的人,在这方面,当年的计划经济并没有去设计每一个人每天要抽多少烟的。
当然,这些经济学家可能认为,反正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反正是被否定了的,既然否定了,那么怎么污蔑丑化都是正确的。
而我认为,一个严格的搞学术的人,是不应当如此的。
事实的真相是怎样就是怎样。
比如一个人如果只杀了一个人,那么就实在地描述他只杀了一个人,没有必要将他污蔑为杀了一百个人。
“这有什么区别吗?
反正他是要被判死刑的”,搞文科的人就这样天真地睁大了眼睛这样问。
当然有区别,区别就在于了解事实真相如何,建立严谨的学术作风。
如果是实事求是地指出了计划经济的弊病所在,则也就更增强了对市场经济的信心。
否则的话,人家看到你在造谣污蔑,反而会导致怀疑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就是一个“申请-批准”的机制,也就是说,下面的人申请,上面的人汇总,汇总之后安排计划,将各款项下拨。
比如我当年在军队是雷达修理工,雷达的部件坏了,比如磁控管坏了,这是很贵的东西,因此从仓库里领,因此就要申请,就要领导批准,一个领料单有三个人签字后,就从仓库里领到新的磁控管给雷达装上。
在这个过程中,事先是没有办法计划磁控管是什么时候坏的。
而仓库里发现磁控管的库存少了,就向上级打报告,要一笔经费,去厂家把磁控管买回来。
而厂家也向上级打报告,要经费生产磁控管。
和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更加灵活的,是“投资-回报”的机制。
即投资者发现什么东西有市场,就自行决定投资生产,生产后的产品投放市场,获得利润。
打一个比方。
假设一个地区缺少澡堂,如果按计划经济的办法,就是那个地区的头儿注意到了这一点,或者群众向头儿反映了洗澡难的情况,因此头儿就向上级打报告,说要申请多少多少钱建一个新澡堂,获得上级批准后,就实施施工。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在于,那个头儿是个官僚,注意不到这一点怎么办?
如果这样,那个地区的洗澡难就总也解决不了。
那么,头儿也要洗澡,如果头儿的洗澡是在专门的特殊的澡堂,他就有可能关注不到群众洗不上澡的问题。
苏联__的毛病,那些当官的都属于__之后,当然就不关心下层人物有什么需求了。
而的解决办法就是干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要和群众的生活基本一样,没有专门的干部使用的澡堂,如果这样,当官的自然洗澡也难,他也无权专门解决自己洗澡的问题不解决群众洗澡的问题。
不过这里有一个“等不及”的问题,即当官的生活要和群众的同步地上升,当官的受不了,等不及,因为经济的发展年增也就是百分之几,而人家好容易当上了一个官,总是想要享受一些特殊的生活。
而市场经济解决这个问题就简单得多,某投资者注意到办澡堂能够挣钱,于是就自行投资办了澡堂,这完全是他的自作主张,不需要向上级申请。
市场经济有许多事情都是无须向上级申请的,比如饭店打算炒什么菜,工厂打算开发什么产品,都是自作主张的,根据市场的行情进行生产的,因此就灵活得多。
但是一个大公司的内部,“申请-批准”的机制也还是存在的,所有的下层的申请,最终需要上层的投资者或者投资者集团所研究和批准。
讲到这里,市场经济的好处已经很明显了,而计划经济的弊端也很清楚了。
但是,还没有研究完。
下面我要讲讲计划经济的“好处”和市场经济的“危险”了。
市场经济的潜在危险,就是__,就是市场的突然性的崩溃。
而计划经济则不会有这个问题,计划经济能够做到“永远发展”。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也还是来打一个比方。
就说住房这件事情。
我们知道人的住房可是一件大事情,花的钱也很多。
许多人留学到美国,也要花很大的力气,通过按揭来分期付款地买房。
可以说人这一辈子如果有房子住,那是很幸福的事情。
那么,如果按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则仍然是“投资-回报”机制,即投资者注意到了房地产的行情,因此投资盖房,然后出售给消费者。
而行情则是根据有多少人有钱购买房子而确定的。
但是,完全有可能是这样,就是所有人都是需要房子的,缺少的只是买房子的钱,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一方面社会上的穷人缺钱根本就没有房子住,而另一方面则是房地产的行情不好,大量的房子卖不出去,形成__。
而如果按计划经济的办法来,则是“申请-批准”机制,即领导注意到了群众没有房子,就向上级打报告申请建设房子,上级批准后,款项拨下来,房子就建成,群众就入住。
但计划经济是这样,上级批准的,通常总是比下级申请的要少。
比如下级申请每个人四十平米的住房,而上级只批准二十平米的住房。
这在原理上也很简单,就是生产能力不够,物质并不能够都用在住房上,而要统筹安排,其它方面也要用钱。
从这个例子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是“永远短缺”的经济,即永远是什么东西都不够的。
就说现在,如果想象中把中国现在的社会改成计划经济的社会,那么下级给所有人民每人申请一百平米的现代化住宅?
那建筑公司忙死也干不完。
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是永远有活干,因此工人永远不失业,物质也永远短缺。
就算生产力的发展真的到了每个人有一百平米的现代化住房,可是下一步每个人要申请五百平米的住房呢?
建筑公司不还是要忙死吗?
另一方面,我以为计划经济在未来的时代,有可能发挥作用的是,未来的时代有可能有超长远的投资。
超长远的投资是市场经济不可能通过反馈来实现的。
比如说,制定一个跨度达三百年的工程,从远处的一个星球引来大量能量,有任何资本家会想到干这样的事情吗?
当然不可能,除非他能够活一千岁,如果他只能活一百岁,就不会对三百年以后才可能开始挣钱的工程感兴趣。
其实,现在也有超长远的投资,比如说航天工程,一开始是根本不挣钱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挣钱,这也没有办法用市场经济来进行调节。
还有就是公共投资,比如说建立一个地球的空气净化工程,使得地球上的空气都很干净,但这么一来所有人不论穷富都能够享受得到,这也没有办法通过市场调节,使富人吸好空气穷人吸差空气。
再谈上面的“申请-批准”程序中的官僚主义弊端问题,即负责申请的官员和负责批准的官员们偷懒的问题。
我以为有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来解决问题。
已经存在过的计划经济,是没有计算机应用的计划经济,因此全靠人脑计算,是忙不过来的。
而计算机是没有什么官僚主义的问题,每个人要想获得住房,服装,食物,等等任何物质,在网络上直接申请即可,计算机程序编制好了就不会偷懒,按即定的程序进行汇总和统筹安排,发出生产指令。
也就是说,我以为遥远的未来的计划经济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进行全面的实现和管理。
即那个时候是没有官僚的,计算机完全取代了官僚,因此没有__。
在社会上的所有人,都能够向计算机发出自己需要什么物质什么服务的申请,计算机按即定程序通过统筹安排来应对申请,或者批准,或者拒绝,或者部分批准。
而代价就是,计算机向每个人发出“劳动”的指令,任何人的上班,也是按计算机的指令来进行,而计算机根据你的劳动效果,来决定你对于自己的生活上的申请批准到什么程序,即“按劳分配”。
那么,人类受计算机控制是不是很可怕?
其实也不会可怕,计算机的程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还是人类的产物,人脑的延伸,有什么可怕的呢?
上面的设计中要每个人服从计算机的指令,这专制的味道过大。
那么修改成这样,就是每个人可以从计算机中“寻找”劳动指令,以挣取自己的“分数”,这样一来劳动就成了网络游戏。
比如说其中有一个选项是到大西北的山区去工作两年,但是获得的分值则是在普通大城市花上十年也搞不到的,则也还是有人会去。
这种“分值”不是由交换获得的,而是由计算机根据总的系统工程的计划来设定的。
也就是说,未来的人类社会是一个“游戏社会”,劳动就是游戏,通过游戏挣取分值,但是提出的申请和分值有关,却不是特别紧密的关系,一个人就是没有分值或者负值,也是可以提出申请的,一般的生活用品计算机都是可以满足的。
人类的游戏天性一旦被开发,则劳动就真的成了“生活第一需要”了,就如现在的一些上网迷们不玩游戏就活不成一样。
劳动一旦成了游戏,你就不必担心人会不会偷懒了。
见过玩游戏的人偷懒吗?
打起麻将来几天几夜都可以不睡觉的。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日益开放。
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以使我们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时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根据中国当前的实际,我们需要很好掌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根本的区别,前者起基础性作用,即主要调节者作用;后者则不起作用或只起很小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说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主要调节者;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中,价值规律不起调节作用,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是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我国之所以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因为原来实行的计划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发挥了一段积极作用以后,其弊端日显突出,效率低,缺乏活力,货不对路,致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拉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很慢。
与此不同,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市场化改革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加速,25年间年均增速达9.4%,处于世界前列,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均GDP到去年超过1000美元,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这表明,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能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能更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取得更为丰硕的发展成果。
在社会市场经济中,支配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最主要的是价值规律,也就是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供过于求时上涨,供不应求时下跌,各个企业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决定和调整自己的生产和经营,从而维系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平衡。
这就是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的主要含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过,“价值规律正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就讲过,“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这句名言用于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因此,我们说在经济工作中要尊重客观规律,首先就是要尊重价值规律,以及相关的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等。
各项市场经济活动,除属于自然垄断的、具有外部性的、提供公共品的等等以外,都应放手让价值规律调节即市场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欠缺的地方,最主要的是政府拥有的资源过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审批过多,有些靠市场机制能优化资源配置的,政府却采用计划经济办法,因而带来浪费和损失。
有时还因政府对市场进行垄断和封锁,而影响公平竞争的开展,造成市场信号失真。
因此,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就是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不再充当资源配置的主角、左右市场的主角,不去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要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让企业主要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地作出生产经营决策。
二、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就必须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做到这一点较为容易,尽管政府的行政干预至今还不少,需要逐步解决。
而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就不容易了。
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表明,国有企业从作为主管部门的附属物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
一方面,从企业来说,原来事事靠上级主管部门,照他们的指令办事,经济效益好坏不在乎,没有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活力。
现在要转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就必须努力适应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承担风险。
搞得好,就能不断发展壮大,经营者和职工也能增加收益,否则就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市场机制如同一条无情的鞭子,督促着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向前再向前,永不停步,永不懈怠。
另一方面,从政府来说,原来直接指挥各项微观经济活动,对企业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审批和下达指令。
由于对企业往往多头管理,多龙治水,企业生产经营搞得好,各个部门争相把功劳记在自己名下,而一旦出了问题,则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承担责任。
因此推进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不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撤销一些原来主管企业的专业部门。
由于这样的改革触及不少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官员的利益,因而往往受到这些部门的阻挠而困难重重。
当“婆婆”惯了,一旦不能发号施令,便很不适应。
所以,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必须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必须有政府职能转换的配合,政府不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政府职能转变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即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需要指出的是,直到现在,政府职能转换,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仍未完全到位。
有的原来行政主管部门转为行政性公司,翻牌公司,仍然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即使对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只要是国有股一股独大,政企就很难分开,因为国有控股公司实际上成为股份公司的“婆婆”,而控股公司往往就是前面所说的行政性公司,翻牌公司。
这就使股份公司表面上改了制,但并未做到政企分开,仍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
还有政府部门,特别是不少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企业不管是国有的还是非国有的,往往“爱护有加”,不但通过封锁市场为本地企业产品打开销路,排斥外地产品,而且从立项、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有时甚至不择手段包括违法违纪地为本地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方便条件,如xx年省出现的“铁本事件”便是例证。
一个只有3亿元资本金的民营小钢铁企业主,一下子要建投资100多亿元的年产8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不申报立项,不经环保部门审核,违规侵占农地2000多亩,没有当地政府大力帮忙,是不可想像的事。
再有,本地企业因经营不善面临破产或债务缠身时,地方政府又会站出来,充当保护伞,向中央政府求情,向中央部门要钱或请求贷款解救,相当于为企业负无限责任。
这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是政府职能的严重错位,也是企业尚未成为真正市场主体的表现。
为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不但要政企分开,还要政资分开,即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分开。
政府对国有独资和控股、参股企业的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能时,只是当老板、股东,不能当婆婆,不能扮演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角色,否则就成为老板加婆婆,仍然是政企不分。
可见,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首先要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主要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应当看到,这方面的问题还未解决,仍要继续深化改革,逐步到位。
三、国家宏观调控主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放任由市场机制调节的,而是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这样。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这是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宏观调控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
世界上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都把上述四个方面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中外的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很好地处理增长与稳定的关系,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保持经济稳定。
从长远看,在经济稳定中实现经济增长,是最可取的也是最快速的。
不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经济稳定,不在稳定中求增长,就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而大起大落必然带来生产力的浪费和损失。
这样一来,走了弯路反而慢了。
在前面四大目标中,头一个是促进经济增长,后面三个是保持经济稳定的内容。
因此,可以把国家宏观调控概括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