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检测第5单元祭十二郎文人教版.docx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检测第5单元祭十二郎文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检测第5单元祭十二郎文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检测第5单元祭十二郎文人教版
祭十二郎文
一、注音
不省所怙(xǐnɡhù) 兄殁南方(mò)
归取其孥(nú)斗斛之禄(hú)
辍汝而就(chuò)
窆不临其穴(biǎn)
丞相薨(hōnɡ)遽去(jù)
佐戎(zuǒrónɡ)万乘(shènɡ)
夭其嗣(yāosì)殒其生(yǔn)
奴婢(bì)颍水(yǐnɡ)
尚飨(xiǎnɡ)闻汝丧之七日(sànɡ)
二、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美味食物
2.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去,离开人世
3.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三、解释词义
1.诚
2.省
3.长
4.去
5.其
6.就
四、古今异义
1.吾与汝俱少年
古义:
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今义:
指十岁到十五六岁这一阶段
2.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义:
成长自立
今义:
建立
3.将成家而致汝
古义:
指安家
今义:
指男子结婚
4.其几何离
古义:
指若干,多少
今义:
指几何学
5.志气日益微
古义:
精神状态
今义:
指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6.明年,丞相薨
古义:
第二年
今义:
下一年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词作动词,继承……的家业
2.吾书与汝曰名词作动词,寄信、写信
3.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名词作状语,从远道、在远处
4.莫如西归名词作状语,向西
5.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6.吾力能改葬名词作状语,尽力
7.而视茫茫动词作名词,视力
8.将成
家而致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9.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死亡
10.神者诚难明矣形容词作动词,明白
六、分析句式类型
1.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句(“惟依兄嫂”)
2.何为而在吾侧也宾语前置句(“何
为”应是
“为何”)
3.其又何尤宾语前置句(“何尤”应是“尤何”)
4.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状语后置句(“无意”的状语“于人世”后置)
5.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语后置句(“佐董丞相”的状语于“于汴州”后置)
6.从嫂归葬河阳省略句(“河阳”前省略介词“于”)
7.吾又罢去被动句(无标志被动句)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不省所怙(xǐnɡɡū) 并令守汝丧(sànɡ)
B.虽万乘之公相(chénɡ)丞相薨(hōnɡ)
C.兄殁南方(mò)窆不临其穴(fá)
D.请归取其孥(nú)尚飨(xiǎnɡ)
解析:
A项,“怙”应hù,“丧”应读sānɡ;B项,“乘”应读shènɡ;C项,“窆”应读biǎn。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敛不凭其棺
B.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C.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D.毛血日益衰
解析:
A项,敛:
通“殓”;B项,羞:
通“馐”;C项,零丁:
通“伶仃”。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各项的是(C)
A.惟兄嫂是依
B.大王来何操
C.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解析:
A、B、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C项,省略句。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明年,丞相薨
薨:
古代除皇帝以外的人的死都称薨。
B.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戚:
忧伤。
C.不克蒙其泽矣
泽:
恩惠、恩泽。
D.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兆:
墓地。
解析:
A项,薨:
在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9题。
汝①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
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及至绵辍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
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
呜呼痛哉!
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
而今已矣!
除吾死外,当无见期。
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
然则抱此天涯之憾,天乎?
人乎?
而竟已乎!
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
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睟耳。
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
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汝死我葬,我死谁埋?
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
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呜呼哀哉!
呜呼哀哉!
(节选自袁枚《祭妹文》)
注:
①汝:
袁枚之妹袁机。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汝又虑戚吾心 戚:
使……伤心
B.阻人走报走:
跑,赶来
C.又卒难明也卒:
最终
D.齿危发秃危:
危险
解析:
D项,危:
松动,摇动。
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A.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D.(苏)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解析:
D项与例句都是介词,在;A、B两项均为介词,把;C项是连词,表目的。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
南望原隰,西望栖霞
A.不过数仞而下
B.五载客蜀郡
C.操军破,必北还
D.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解析:
C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B、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作者叙述了对亡妹身后事的筹措,告慰亡妹在天之灵,安慰与悲恸交错。
B.文章在叙述中插入几句景物描写,如“纸灰飞扬,朔风野大”,渲染了凄切悲凉的气氛,倍增哀情。
C.文中“至今无男”“亦无子女”等句,表露了作者“九族无可继者”的悲伤,也流露出作者头脑中存在封建宗法观念这样的消极思想。
D.袁机一直等到哥哥袁枚赶到之后才去世,兄妹见了最后一面,充分显示了精神力量的作用。
解析:
D项,兄妹并没有见上最后一面。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
(2)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
人乎?
而竟已乎!
答案:
(1)你的病,我相信医师的话以为不要紧,所以才远游去扬州。
(“疾”“言”“吊”是翻译重点)
(2)既然这样,那么我将终身怀有这无穷的遗
憾,天啊!
人啊!
竟然这样完了吗!
(“然则”“无涯”“已”是翻译重点)
参考译文:
你的病,我相信医师的话以为不要紧,所以才远游去扬州。
你又怕我心中忧虑,不让别人来给我报信。
直到病至垂危时,母亲问你:
“盼望哥哥回来吗?
”你才勉强答应说:
“好。
”就在你死前一日,我已梦见你来诀别,心知有什么不祥的事,急忙飞舟渡江赶回家。
果然,我于未时到家,而你已在辰时停止了呼吸。
四肢尚有余温,一只眼睛还未闭紧,大概你还在忍
受着临死的痛苦等待我回来吧。
唉!
痛心啊!
早知要和你诀别,那我怎么肯离家远游呢?
即使出外,也还有多少心里话要让你知道、同你一起商量安排啊!
如今已经晚了,除非我死,否则就没有相见的日期了。
可我又不知道哪一天死,才可以见到你,而死后究竟有知觉还是没有知觉,以及能相见还是不能相见,终究是难以明白的啊!
既然这样,那么我将终身怀有这无穷的遗憾,天啊!
人啊!
竟然这样完了吗!
羊山空旷辽阔,朝南望是一片宽广的平地,朝西望面向着栖霞山。
风风雨雨,清晨黄昏,你这个羁留在异乡的灵魂有了伴侣,当不至于感到孤独寂寞。
可怜的是我自从戊寅年读了你写的哭侄诗后,至今没有儿子,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儿,在你死后出生,才只有一周岁。
我虽因母亲健全而不敢说自己老,但齿牙摇动,头发已秃,自己心里知道,在这人世间尚能活几天!
阿品弟远在河南为官,也没有子女,我家九族之内没有可以传宗接代的人。
你死有我安葬,我死后有谁来埋葬呢?
你如果死后有灵的话,能不能告诉我?
唉!
生前的事既不堪想,死后的事又不可知,哭你既听不到你回话,祭你又看不到你来享食。
纸钱的灰烬飞扬着,北风在旷野里显得更
猛烈,我回去了,但又连连回过头来看你。
唉,真悲痛啊!
唉,真悲痛啊!
三、语言运用
10.请写出普京这段话所包含的潜台词。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向俄罗斯公务员发出警告说:
“如果你们想赚钱,那就去做生意,如果你们想继续做公务员,那就请你们靠一份国家工资生活。
”
潜台词:
________
答案:
(示例)做公务员就要保持清廉。
11.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一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继“凡客体”“淘宝体”等之后盛行于网络,被网友戏称为“元芳体”。
对于这些网络语言,有人肯定,有人批评。
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答案:
(示例一)值得肯定。
网络语言大多特色鲜明,诙谐幽默,是排遣现代人莫名压抑和忙碌辛劳的一剂良方。
(示例二)应该批评。
被疯狂传播的网络语言,如潮水般涌向各种媒体,缺乏内涵的语言形
式,被生搬硬套,破坏了语言的规范性。
(示例三)应该辩证对待。
网络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丰富语言形式,也会破坏语言的规范性。
山 峦
筱 敏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被历史称之为贵族革命。
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
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
一群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站到了起义队伍的前列,并且沿着这条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走到了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亚矿坑的底层。
要理解这种崇高的生命必须有同样崇高的心灵。
一位政客说:
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是想当鞋匠?
这样一种无耻的“幽默”,除了表明其躯壳能增长腐质土的堆积,其灵魂卑贱地受着王权专制的役使之外,难道可以给予崇高的生命些许蚀损么?
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终其一生。
他们的罪证是对
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
在那条被他们的歌声和镣铐敲击过的驿道上,那条漫长的,永无终了的,直插入蛮荒和苦难的驿道上,远远地追踪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
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
歌剧院中不曾演过,噩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另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入体内。
生活因此断裂。
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
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如果没有用自
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砾,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呢?
如果没有一座灵魂可以攀登的峰峦,如果没有挣扎和重负,只听凭一生混同于众多的轻尘,随水而逝,随风而舞,我们凭什么识别自己的名字呢?
面对昏蒙了数百年的天空那一线皎白的边幕,那一线由她们的丈夫们的英勇而划开的皎白的边幕,选择难道是必要的吗?
像踏过彼得堡街角的积雪,她们踏过沙皇那纸特许改嫁的谕令,在“弃权书”上,签署她们从此成为高贵的标志的姓名:
放弃贵族称号,放弃财产,放弃农奴管理权,甚至放弃重新返回故乡的权利;——难道那一切是人的真正的权利吗?
那些虚荣的玩具曾经掏空了多少生命?
在目睹了男人们英勇的佩剑刺穿天幕,流泻出一线自由的颜色之后,她们就从庸常走向一种崇高的义务。
怎么可以忍辱屈膝,把青春重新搅拌入豪奢的腐朽和华贵的空洞呢?
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
从此,她们站到悲惨和苦难之中了。
——到囚徒那里去!
女性的爱,其最
本质的激情是母性。
于是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
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么?
当她们以永诀的伤恸吻别熟睡的幼子,以微笑排开威吓和阻挠,任由恐怖和厄运箭矢一样穿过她们身心,孑然跋涉数千俄里,来到她们的丈夫身边的时候,——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
写作及应用
1.技法总结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
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
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
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
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
“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
”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
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
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
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
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
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
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
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
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写作连线
【角度】《古文观止》评论说: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
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选择一个抒情对象,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示例】
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
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
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
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
我想,她就以走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
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
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每次读到这里,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地一动。
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同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氲让我去联想,去感触。
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含着泪,静静地望着她——我不得不仰望我的母亲。
她还在为花木浇灌着,伛偻的身影在阳光里几近透明,已经不足1米50的个子显得羸弱而又坚强。
寻常的母亲,总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间,让我猝不及防地流泪,让我不得不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一些不寻常的刻痕。
(根据2008
年3月7日《浙江日报》徐卫卫《仰望母亲》改写)